再訪西雅圖 - 七年後的成長與改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距離上一次到西雅圖已經七年了,2015年起連續三年的暑期都到此充電。再次到來感受自己的狀態真的很不一樣。


2015年是生命處在谷底的時期,當下生活遭遇的困境,對未來陷入極大的迷惘,經濟、身、心,都面臨具大的挑戰。


也是那一年,在友人的引領下從香港、柬埔寨(當年還不是販賣豬仔、器官、詐騙基地昌盛的時期),第一次到了西雅圖。


那時的自己有如驚弓之鳥,整天擔心受怕,時常陷入一種未知的恐懼中,加上語言不通,食、衣、住、行、用的,沒有朋友的協助真是寸步難行,主要還是自己沒有自信,也不敢獨自一人面對那些事物。


當年的低迷,是連住在民宿的地下室,房東的狗還會半夜來舔我的耳朵,趕也趕不走,房東也放任不管。


現在回想自己屬虎,用當年是虎落平陽被犬欺形容也真不為過(當年透過Airbnb的訂房跟房東的糾結是另一個故事)。


經過這幾年的學習跟沉澱,重新踏上這個地方,透過再次的體驗,才發現自己已經不一樣了。


話說自己的語言雖沒有進步,但從入關那一刻就昂首闊步,語言不通,直接跟查驗人員表明,他也善意的協助通關,最後用中文對我說了謝謝兩個字。


到了目的地,朋友來接,也幫我設置了租用電動腳踏跟滑板車的程式。


從那一刻起,到超市購物、餐廳吃飯、甚至課間的閒逛,當然也拜科技之賜,無所不能的手機都能幫忙搞定。


我想,這些年的內心或有增減。年齡增長些、臉皮厚了些、膽識跟對生命與世界的信任也多了些。而另一方面也感到恐懼減少了許多、擔心少了許多,煩惱也少很多,應該就是這些增減、得失之間,讓自己漸漸覺得有些不一樣吧。


最大的不同,以前害怕一個人獨處,現在可以享受一個人的安在。相較於當年困境,此刻更覺能自由的翱翔。


師父曾經說,真正的自由是沒有恐懼,透過這幾年的學習、成長,雖稱不上已經完全的自由,但確實恐懼失去了不少。


西雅圖很美,也會有很多地方可以去,傍晚一個人靜靜待在港灣看著夕陽,我想除了美的事物,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能夠感受的心。


如果能夠培養並持續的信任、允許心去感受,所經驗的美,將不再由外在的情境來決定。

avatar-img
18會員
38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回顧碩一生活,比一般人晚了二、三十年,而這一年也算是人生最充實的一年。每個人學習成長的課題不同,自知自己在回校園學習的動機是在圓自己的夢,優異的成績、專業的知識研究已經不是自己的重點,而如何面對自己、成為想要的自己,逐漸在生命中有了樣貌。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趁著好天氣,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戶外靜坐時的一些心得與感受。作者在靜坐前檢查了周圍是否有蚊蟲,並意識到過去被蚊蟲叮咬的經驗造成的心理作用。透過觀察身邊的蚊蟲,作者得出了對生命與共處的感悟。
朋友分享故事,從人生低谷到成功事業,展現出生命中的潛能。這些故事教導我們,身體殘缺或困境都無法影響成功的潛能。這些故事可以印證薩提爾女士所說的,人有無限的可能。
敏感度和接觸自己的內在感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治療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內在雷達和生命經驗的關係,通過分享一些朋友的遭遇,引起的內心不安和擔憂。文章充滿了對內在自我平安的執著,呼喚我們疼惜曾經受苦的自己,欣賞曾經死而重生的自己。
這篇文章談論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對自己有重大影響的老師,並比喻老師像充電器一樣,能為學生注入能量。文章中反映了師生關係的不同面向,以及對於教育的感悟。
回顧碩一生活,比一般人晚了二、三十年,而這一年也算是人生最充實的一年。每個人學習成長的課題不同,自知自己在回校園學習的動機是在圓自己的夢,優異的成績、專業的知識研究已經不是自己的重點,而如何面對自己、成為想要的自己,逐漸在生命中有了樣貌。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趁著好天氣,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戶外靜坐時的一些心得與感受。作者在靜坐前檢查了周圍是否有蚊蟲,並意識到過去被蚊蟲叮咬的經驗造成的心理作用。透過觀察身邊的蚊蟲,作者得出了對生命與共處的感悟。
朋友分享故事,從人生低谷到成功事業,展現出生命中的潛能。這些故事教導我們,身體殘缺或困境都無法影響成功的潛能。這些故事可以印證薩提爾女士所說的,人有無限的可能。
敏感度和接觸自己的內在感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治療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內在雷達和生命經驗的關係,通過分享一些朋友的遭遇,引起的內心不安和擔憂。文章充滿了對內在自我平安的執著,呼喚我們疼惜曾經受苦的自己,欣賞曾經死而重生的自己。
這篇文章談論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對自己有重大影響的老師,並比喻老師像充電器一樣,能為學生注入能量。文章中反映了師生關係的不同面向,以及對於教育的感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到了機場,看著航班號碼是XX2016,瞬間我明瞭這是一場療癒過去之旅,我閉上眼,看著當時那個沒有希望沒有自信的女孩,我告訴她:你做到了,你已經超越你自己了」 今年再去紐約旅行,是我想都沒想過的,已經過了對美國有浪費幻想的階段,加上這幾年多是在歐洲生活跟旅行,便也沒想過可以再去。起
Thumbnail
疫情之後,臉書洗版最多的就是旅遊文,每天看呀看,想起以前出國過的地方,重新翻閱旅遊照片,一幕幕回憶湧上心頭。 第一次出國去的是香港,當時可是沒有手機的年代,國人出國跟團居多。我跟著好友阿芬一起,阿芬膽子勇氣俱足,早已獨自跑過很多地方,帶著怕東怕西的我香港四處走。印象最深的是椰子汁,我堅持不要,阿芬
Thumbnail
15篇,全是去年2023年5月底至6月上旬的日記記錄,原本是FB限友文,終於把大部分比較多字的文搬出來了。事隔一年,歐洲物價變動甚大,提到費用的部分僅供參考。 還有很多旅行記錄,我慢慢搬。
今天是回來台灣後的第二個禮拜。 技術上來可能是第一個禮拜的結束,因為上個禮拜的此刻去了一趟東京。 離開了一年,要回來之前最害怕的其實不是回來看到變換的城市,而是不變的自己。 出去一年之後,人們喜歡問我的感受如何? 他們想知道我出去一年之後的視野有沒有變寬廣; 國外的生活是如何、月亮有
Thumbnail
猶如一場夢過後,時間不知道過了多久,踏上了久違未謀面的那座城市。 真是久違了,那條封閉的路開放了、學校前的天橋消失了、人走了、曾經有許多的連結在這邊產生無數,漸漸的綑綁、刻印在心頭上的那些感受就這麼散了、輕而易舉的用幾句話抹滅去了。
Thumbnail
「幾個月前去台灣找你還說着無法再習慣香港,半年不到竟然回來了。」朋友家中生變,暫時離開移居的苦寒國度,回港處理事務。他人緣好,連連筳席,累過返工。這日他約舊友入長洲BBQ,拍了張維港的照片,害我也有點想回去看一看。 離港一年又四個月,身分安定下來,第一時間去火車站買全月通。去年行政院推出T P
Thumbnail
認真做一件事,做了十年。在西雅圖的歲月竟然也超過人生的四分之一。 前年開完學位必修音樂會,我發現自己陷入了茫然的階段。 因為對論文沒有太明確的想法,所以拖延症發作,遲遲無法動筆寫作。對自己的學業與未來老是一種無關緊要的態度,也是我一有機會就逃避面對論文的原因之一。說到讓我自願卡關的機會們,是住在西
Thumbnail
不管是在國內遊玩或是到世界各地旅行,想要認識一個城市,重要的不是看遍當地優美奇特的名勝古蹟或是品嚐美食佳餚,更重要的是能深入了解當地的人文歷史風情,我在西雅圖的旅程中,難忘的人文風景和意外插曲包含:全家人到球場觀賞大聯盟球賽、在圖書館裡上演小小驚魂記、西雅圖的治安問題、拓荒者廣場和西雅圖華埠遊記。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到了機場,看著航班號碼是XX2016,瞬間我明瞭這是一場療癒過去之旅,我閉上眼,看著當時那個沒有希望沒有自信的女孩,我告訴她:你做到了,你已經超越你自己了」 今年再去紐約旅行,是我想都沒想過的,已經過了對美國有浪費幻想的階段,加上這幾年多是在歐洲生活跟旅行,便也沒想過可以再去。起
Thumbnail
疫情之後,臉書洗版最多的就是旅遊文,每天看呀看,想起以前出國過的地方,重新翻閱旅遊照片,一幕幕回憶湧上心頭。 第一次出國去的是香港,當時可是沒有手機的年代,國人出國跟團居多。我跟著好友阿芬一起,阿芬膽子勇氣俱足,早已獨自跑過很多地方,帶著怕東怕西的我香港四處走。印象最深的是椰子汁,我堅持不要,阿芬
Thumbnail
15篇,全是去年2023年5月底至6月上旬的日記記錄,原本是FB限友文,終於把大部分比較多字的文搬出來了。事隔一年,歐洲物價變動甚大,提到費用的部分僅供參考。 還有很多旅行記錄,我慢慢搬。
今天是回來台灣後的第二個禮拜。 技術上來可能是第一個禮拜的結束,因為上個禮拜的此刻去了一趟東京。 離開了一年,要回來之前最害怕的其實不是回來看到變換的城市,而是不變的自己。 出去一年之後,人們喜歡問我的感受如何? 他們想知道我出去一年之後的視野有沒有變寬廣; 國外的生活是如何、月亮有
Thumbnail
猶如一場夢過後,時間不知道過了多久,踏上了久違未謀面的那座城市。 真是久違了,那條封閉的路開放了、學校前的天橋消失了、人走了、曾經有許多的連結在這邊產生無數,漸漸的綑綁、刻印在心頭上的那些感受就這麼散了、輕而易舉的用幾句話抹滅去了。
Thumbnail
「幾個月前去台灣找你還說着無法再習慣香港,半年不到竟然回來了。」朋友家中生變,暫時離開移居的苦寒國度,回港處理事務。他人緣好,連連筳席,累過返工。這日他約舊友入長洲BBQ,拍了張維港的照片,害我也有點想回去看一看。 離港一年又四個月,身分安定下來,第一時間去火車站買全月通。去年行政院推出T P
Thumbnail
認真做一件事,做了十年。在西雅圖的歲月竟然也超過人生的四分之一。 前年開完學位必修音樂會,我發現自己陷入了茫然的階段。 因為對論文沒有太明確的想法,所以拖延症發作,遲遲無法動筆寫作。對自己的學業與未來老是一種無關緊要的態度,也是我一有機會就逃避面對論文的原因之一。說到讓我自願卡關的機會們,是住在西
Thumbnail
不管是在國內遊玩或是到世界各地旅行,想要認識一個城市,重要的不是看遍當地優美奇特的名勝古蹟或是品嚐美食佳餚,更重要的是能深入了解當地的人文歷史風情,我在西雅圖的旅程中,難忘的人文風景和意外插曲包含:全家人到球場觀賞大聯盟球賽、在圖書館裡上演小小驚魂記、西雅圖的治安問題、拓荒者廣場和西雅圖華埠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