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批評的藝術:如何讓對方聽進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職場中,我們都會遇到需要給予他人建議和批評的時刻。然而,如何才能做到既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又不傷害對方的感受呢?這是一門藝術。今天,我們來講一個小故事,透過這個故事,了解善意批評的精髓。


阿美是一位在公司裡工作了五年的資深設計師,因為工作認真且能力出色,經常被指派帶領新進設計師。某天,公司新招了一位設計師小玲,雖然充滿熱情和創意,但有些基本功還需加強。阿美發現小玲在最近一個項目中的設計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但又不想直接指出,擔心會打擊小玲的自信心。


於是,阿美決定用一種更為巧妙的方式來傳達她的建議。她邀請小玲一起吃午餐,輕鬆的環境下更容易讓人放下戒心。在用餐時,阿美先肯定了小玲在項目中所做的努力和創意,說:「小玲,我真的很欣賞你在這次項目中的創意,那個色彩搭配非常有新意。」


小玲聽了非常高興,笑著說:「謝謝阿美姐,我還怕自己做得不夠好呢!」


阿美接著說:「其實,我有一些小建議,可能可以讓你的設計更上一層樓。你看這部分的細節,如果能再稍微調整一下,比如線條的銜接處再細膩一些,整體效果會更棒喔!」


小玲認真地聽著,點了點頭:「嗯,我明白了,阿美姐,我會再修改一下的。」


這次的對話讓小玲感受到阿美的善意,而不是批評。阿美的這種批評方式,不僅讓小玲願意接受,還激發了她改進工作的動力。


其實,善意批評並不僅僅是給予建議那麼簡單,更是需要技巧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在職場中給予善意批評的建議: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場所。像阿美一樣,選擇在輕鬆的午餐時間,能讓對方更放鬆,容易接受建議。避免在公開場合直接指出對方的問題,這樣會讓對方感到尷尬和防備。

其次,要用積極的語言開頭。先肯定對方的優點和努力,這樣對方會感到被尊重和認可,願意聽取你的建議。阿美在故事中就是先肯定了小玲的創意,讓小玲感到被鼓勵。

接下來,給予具體而可行的建議。不要僅僅說「你這樣不行」,而是要提供具體的改進方向和方法。阿美給小玲的建議是關於設計細節的調整,非常具體且可行。

此外,要注意語氣和態度。保持友善和建設性的語氣,避免使用命令或批判的語氣。阿美在對話中始終保持友善,讓小玲感受到她的真誠和善意。

最後,要給對方時間和空間。給予建議後,不要急於看到對方的改變,而是要給對方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改進。阿美並沒有急於讓小玲立即修改,而是給了她充足的時間去改進設計。


透過阿美和小玲的故事,我們看到了善意批評的重要性和技巧。善意批評不僅能幫助對方改進工作,還能促進良好的同事關係和工作氛圍。在職場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如何給予和接受善意批評,這樣才能共同進步。


總結來說,善意批評的關鍵在於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場所,使用積極的語言開頭,給予具體而可行的建議,保持友善和建設性的語氣,並給予對方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希望每一位職場中的你,都能學會這門藝術,成為一個既能給予建設性批評,又能接受善意建議的人。


善意批評不僅是職場中的一種技巧,更是一種修養。當我們用心去給予建議,真誠地幫助對方改進,這樣的批評才會真正有價值。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更好地給予和接受批評,共同成長,實現更好的職業發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涯停看聽
19會員
265內容數
臉書:職涯停看聽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9083430133 IG:https://www.instagram.com/cda_pu_positive_thinking/
職涯停看聽的其他內容
2024/11/02
在快速成長的職場中,升遷常常成為上班族的煩惱。本文分享了一位工程師阿傑的成功案例,揭示了透過提問能力、創造影響力、持續學習、同理心以及展現企圖心等關鍵方法,如何突破升遷瓶頸並實現職涯飛躍。藉由這些策略,讀者將能找到自己的職場定位,提升個人價值,開創成功的職涯發展之路。
Thumbnail
2024/11/02
在快速成長的職場中,升遷常常成為上班族的煩惱。本文分享了一位工程師阿傑的成功案例,揭示了透過提問能力、創造影響力、持續學習、同理心以及展現企圖心等關鍵方法,如何突破升遷瓶頸並實現職涯飛躍。藉由這些策略,讀者將能找到自己的職場定位,提升個人價值,開創成功的職涯發展之路。
Thumbnail
2024/11/01
在每個職場中,總會遇到那麼一兩個讓人特別不舒服的同事。或許是愛說是非的八卦王、或是愛邀功諉過的老屁股、也可能是愛耍心機佔便宜的奧客同事。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職場故事,看看一位職場前輩是如何化解這種令人困擾的情況。 ​ 小玲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專員,個性開朗、工作能力強,在公司人緣也不錯。然而
Thumbnail
2024/11/01
在每個職場中,總會遇到那麼一兩個讓人特別不舒服的同事。或許是愛說是非的八卦王、或是愛邀功諉過的老屁股、也可能是愛耍心機佔便宜的奧客同事。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職場故事,看看一位職場前輩是如何化解這種令人困擾的情況。 ​ 小玲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專員,個性開朗、工作能力強,在公司人緣也不錯。然而
Thumbnail
2024/11/01
阿偉的故事反映了許多中年上班族面對的職業倦怠與生活壓力。從成功的科技主管到感到無力的日常,他在專業諮詢中重新找回工作熱情和生活平衡。此文章探討瞭如何重新定義成功、尋求協助及小步驟改變的策略,幫助讀者瞭解職業倦怠不是個人的失敗,而是人生的一部分,並提供了面對轉折的方法。
Thumbnail
2024/11/01
阿偉的故事反映了許多中年上班族面對的職業倦怠與生活壓力。從成功的科技主管到感到無力的日常,他在專業諮詢中重新找回工作熱情和生活平衡。此文章探討瞭如何重新定義成功、尋求協助及小步驟改變的策略,幫助讀者瞭解職業倦怠不是個人的失敗,而是人生的一部分,並提供了面對轉折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談工作上的成長時,我們多半會聚焦在各種能力的累積與提升,或是選擇賽道、產業跳轉的判斷,然而比較少談到的是工作習慣的養成。 由於近來在社群上,逐漸看到針對新鮮人工作習慣的建議。在此我想分享一個,不論是工作了多久,都相當適用的習慣養成,那就是:關於回饋,請主動出擊,也是所謂的主動尋求回饋。
Thumbnail
在談工作上的成長時,我們多半會聚焦在各種能力的累積與提升,或是選擇賽道、產業跳轉的判斷,然而比較少談到的是工作習慣的養成。 由於近來在社群上,逐漸看到針對新鮮人工作習慣的建議。在此我想分享一個,不論是工作了多久,都相當適用的習慣養成,那就是:關於回饋,請主動出擊,也是所謂的主動尋求回饋。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同事。無論是否與他們合得來,我們都應該學會尊重他人,而不用強迫自己去喜歡每個人。這種態度並非疏遠,而是一種理性且成熟的應對方式。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同事。無論是否與他們合得來,我們都應該學會尊重他人,而不用強迫自己去喜歡每個人。這種態度並非疏遠,而是一種理性且成熟的應對方式。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在職場中,善意批評是一門藝術。透過故事敘述,我們學習到如何選擇時機和場所、使用積極的語言、給予具體而可行的建議、保持友善和建設性的語氣,並給予對方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善意批評不僅是職場中的一種技巧,更是一種修養。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更好地給予和接受批評,共同成長,實現更好的職業發展。
Thumbnail
在職場中,善意批評是一門藝術。透過故事敘述,我們學習到如何選擇時機和場所、使用積極的語言、給予具體而可行的建議、保持友善和建設性的語氣,並給予對方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善意批評不僅是職場中的一種技巧,更是一種修養。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更好地給予和接受批評,共同成長,實現更好的職業發展。
Thumbnail
這本書是前同事送我的~當時其實很多同事都在跟我提及關於我工作態度需要調整。
Thumbnail
這本書是前同事送我的~當時其實很多同事都在跟我提及關於我工作態度需要調整。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難免會犯錯或遇到需要請教前輩的時候。在傳統的觀念中,我們通常會對自己的錯誤或不足感到抱歉,因此會習慣性地說「對不起」。然而,「對不起」的背後往往隱含著自我否定和負面情緒,長期下來可能會讓對方感到不耐煩或造成溝通障礙。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難免會犯錯或遇到需要請教前輩的時候。在傳統的觀念中,我們通常會對自己的錯誤或不足感到抱歉,因此會習慣性地說「對不起」。然而,「對不起」的背後往往隱含著自我否定和負面情緒,長期下來可能會讓對方感到不耐煩或造成溝通障礙。
Thumbnail
職場與長官的相處是一門藝術。若能聽懂長官言外之意,將能減少在職場上踩雷,更快地向上發展。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職場潛規則,包括如何回應長官的問話,處理長官交代的任務,以及警惕在工作中的一些隱含信息。欲在職場上表現更好及更快發展的您,不容錯過此篇內容。
Thumbnail
職場與長官的相處是一門藝術。若能聽懂長官言外之意,將能減少在職場上踩雷,更快地向上發展。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職場潛規則,包括如何回應長官的問話,處理長官交代的任務,以及警惕在工作中的一些隱含信息。欲在職場上表現更好及更快發展的您,不容錯過此篇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