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對未來沒有把握的恐懼,
一把自我成長與摧殘的雙面刃。
控制得不好,
你一邊腳踩煞車、一邊催著油門。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過得更幸福、更富足。
從這深層邏輯繁衍而生的,就是要「贏過別人」又要「贏過自己」的心態。例如,《腦筋急轉彎2》的女主角萊莉,面臨曲棍球營隊🏑️的訓練,以及同儕之間的課題,想著自己一定要獲得教練的賞識、以及學姊與團體的青睞。於是開始朝著自己設下的目標踩下油門,期待快速看見改變或成績。
在萊莉身上看見的影子:
你強迫著自己成長去迎合世界,將自己脆弱而真實的樣子拋棄在後。
接著,比收穫與成功更快的,往往是不如預期的失望以及煩惱,於是你開始踩下煞車,踩了煞車又擔心落後別人,於是一邊踩煞車一邊催油門。實際反映出來的,便是一邊給自己的心靈施予極大壓力、一邊使勁去完成某件事,多麼地內耗便可以預期。
感到焦慮時的減壓大法:
◆先意識到自己正在踩煞車
發現自己因為某件事情而感到焦慮、懊惱,正是自己在踩煞車的時候。
先停下來,告訴自己心中的阿焦: 「先放手。」
坦然面對自己的缺點、放下執著,先將注意力先轉移到當下。
◆不是不能煞車,而是不要油門與煞車並行。
有些煩惱,你不去面對,它會不斷排山倒海的湧來,勢必得去排解與傾聽,不斷做出選擇或改變,尋找自己認為更好的出路,這就是「煞車」的意義。
《成長心態》一書的作者也分享道:「煞車」是為了做選擇, 一旦做了選擇就要付出不去煩惱、焦慮的決心,但也不是一輩子不能煩惱、不踩煞車,而是「期間限定」的不踩煞車。這個期間限定由自己決定,可以是一年、半年、一天,甚至一個小時。
焦慮是需要正視的,那種「你不夠好」的內在聲音,需要你花一段時間心無旁鶩的翻找答案、與自己對話,找人指點迷津。但絕對不是在壓迫、混亂、忙碌之中試圖解決。
要知道焦慮的本質是為了保護你受到傷害,期待你上進、努力、專注,往自己的理想邁進,而不是為了壓迫你、阻礙你的行動。
《腦筋急轉彎2》中,隨著萊莉進入青春期,內在的混亂與情感也隨著張狂,她一下子多了四種情緒: 阿焦(Anxiety)、阿慕(Envy)、阿羞(Embarrassment)和阿廢(Ennui),人際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困惑與複雜,於是她在團隊中害怕被孤立,害怕不被接納、害怕不夠優秀,進而衍生出的焦慮、自負、憂鬱等等的行為,都是每個人真實人生的返照。
沒有人會是完美的,沒辦法達成「理想境地」的人生常態,是每個成人都曾經(或正在)經歷的生長痛。
看著別人比自己優秀、恐懼自己已經沒有機會變得更好。是比較、羨慕、忌妒、焦慮、害怕、悔恨對上真實自我的無法妥協。
我們不習慣看待過程,總是關注結果,這種習性從小就被培養起來,從成績單、分數、頭銜、環境和教育等等一路走來,不斷地告訴我們:“一定要變得更好,否則自己最終無法被善待。”
追根究底,這種思維方式正是我們無法擺脫焦慮感的最終原因。
''想變得更好''沒有錯,但''失去自己的代價最大''。
就像電影中的焦焦,意識到拋棄萊莉的舊情緒 — 樂樂、怒怒、憂憂、驚驚、厭厭是極大的錯誤一樣,這些情緒都是我們生而為人最真實的一部分。凡有意識到自己是既勇敢又脆弱、堅強又矛盾、庸俗又獨特的人,才能夠與焦慮握手言和,才能夠真正的接受自己。
現在的自己與年少時的執著不同了、以前曾喜歡過的事物不再喜歡、自己渴望的事情變得難以獲得,那都是我們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同了,很難回去的那種不同。
套用一段《小王子》裡的名言: 「如果你告訴大人們:''我看見一幢漂亮的玫瑰色的磚房,窗子上有天竺葵,屋頂上還有鴿子……''他們想像不出這幢房子的模樣。他們必須要你說:''我看見一幢價值十萬法郎的房子。’’然後他們就會驚呼:’’啊,多漂亮的房子啊!''」
隨著人生體驗的增長,我們的視野、記憶與思維,堅若磐石的糾纏在一起,我們面對''價值觀''、''美麗''、''喜悅''、''心意''的感受越來越複雜,無形之中給自己增添了許多壓力,''快樂''出場的時機當然越來越少了。
我想要快樂,能夠怎麼做?
接受成長的代價,成長的路上往往不是快樂的,做到這一點就夠了。
就像電影《腦筋急轉彎》中裝滿回憶的玻璃球,常是斑斕的顏色,是人生的真實寫照。快樂是一種情緒,憂傷、憤怒、焦慮、厭惡都是,情緒雖在每個人腦中無時無刻形成風暴,但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可以不由情緒決定。
成熟就是,就算發現這世界不如預期,也懂得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情。
- - 《腦筋急轉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