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按:本文內的圖表,和本站格式不相容,無法正確顯示,請參原書)
《新唐書》卷二十一 的《禮樂十一》裡對於唐初祖孝孫所創的大唐雅樂的旋宮八十四調有所介紹 :『孝孫又以十二月旋相為六十聲、八十四調。其法,因五音生二變,因變徵為正徵,因變宮為清宮。七音起黃鐘,終南呂,迭為綱紀。黃鐘之律,管長九寸,王于中宮土。半之,四寸五分,與清宮合,五音之首也。加以二變,迴圈無間。故一宮、二商、三角、四變徵、五徵、六羽、七變宮,其聲繇濁至清為一均。凡十二宮調,皆正宮也。正宮聲之下,無複濁音,故五音以宮為尊。十二商調,調有下聲一,謂宮也。十二角調,調有下聲二,宮、商也。十二徵調,調有下聲三,宮、商、角也。十二羽調,調有下聲四,宮、商、角、徵也。十二變徵調,居角音之後,正徵之前。十二變宮調,在羽音之後,清宮之前。雅樂成調,無出七聲,本宮遞相用。』
北宋孔平仲《續世說》裡的『術解』篇,亦有記載:『旋宮之義,亡絕已久。唐祖孝孫得毛爽之法,以一律生五音十二律,而為六十音。因而六之,故有三百六十音,以當一歲之日。又以十二月旋相為六十聲八十四調,其法,因五音生二變,因變徵為正徵,因變宮為清宮,七音起黃鐘,終南呂,造為紀綱。一朝復古,自孝孫始也。』
按,大唐雅樂是中國音樂史上的盛事,而其宮調體系是首先為大規模使用了中國樂律理想的旋宮。旋宮,雖間接見於先秦的《呂氏春秋》內講到月令的依月用律,顯示如真有推行,亦是每月更換一均來用雅樂。及漢代《禮記》講到旋宮的文獻裡,但是周代究竟有沒有使用過旋宮,實無史料明文述及,而今世發現的戰國時的曾侯乙編鐘的能發數十音的音列亦不是使用了旋宮的直接證據。而于唐代以前,雖各代偶或有一些人物,個別有想法,或自己在理論上有推求,但都沒有正式被官方大規模施行。直到唐朝,始正式把中國樂律理想的旋宮,以六十聲八十四調的宏大規模,加以實踐,於世界的音樂史上,都是史無前例,值得大書特書而引以為中國人的驕傲。
但是,這種在音樂史上,值得大書特書,而應詳加推求其詳的音樂及樂律上的成就,在中國的歷來的所有的《中國音樂史》卻完全沒有任何述及,中國音樂史上的三本被一般人贊誦的所謂的扛鼎之作的:王光祈的《中國音樂史》及楊蔭瀏的《中國音樂史網》或楊蔭瀏受命于毛主席指定依階級鬥爭為綱而編寫的《中國古代音樂史稿》,都完全沒有談到此一中國音樂史裡的大唐雅樂的宮調問題。更遑論以後的所有中國音樂史論作,都主要是拿以上三本當成底本,而據以編寫成文的著作,所以任何一本日後出版的任何的中國音樂史著作,都沒有談到唐雅樂的宮調到底是怎麼樣的架構。
問題不只於此。原來這以上兩段文字,特為難解,是不是也是原因之一,就不得而知了。為何說是難解。因為在《新唐書‧禮樂志》所說的『其法,因五音生二變,因變徵為正徵,因變宮為清宮。七音起黃鐘,終南呂,迭為綱紀。』(《續世說‧術解》所說的『其法,因五音生二變,因變徵為正徵,因變宮為清宮,七音起黃鐘,終南呂,造為紀綱』,與《新唐書》全同),就迄今猶如中國音樂史上的迷霧,是所有中國音樂史研究者的夢魘。
這一難解的難題,於二十多年前,內地的宋瑞橋先生,就企圖要突破這個樂史上的謎語,他在1991年發表的《揭開唐俗樂宮調體系之謎──兼論元雜劇宮調體系》一文的結論是:自黃鐘到南呂裡塞入了一個七聲音階的七個音,以符合《新唐書》裡所說的『七音起黃鐘,終南呂』,如此一來,他用各種解釋,以印證俗樂音階(燕樂音階)若以正宮來看,以黃鐘為宮時,為簡譜的1時,他所認為的『祖孝孫音階』導出的俗樂音階乃1, 2, 3, 4, #4, #5, 6,(#6)七個音(注:但七聲音階回到宮音的末一清宮#6和宮音1竟非八度音的匪夷所思的結構)所構成的音階了。即,若以十二律來命名,即七聲音階乃:
黃鐘───宮
太簇───商
姑洗───角
仲呂───變
蕤賓───徵
夷則───羽
南呂───閏
(無射───宮)
宋瑞橋先生的發明了此一音階,未於任何中國音樂史的著作有談到過,而為其個人的創舉,後來,他又據以發明了中國旋宮的說法,還以其為名出版了一本書。
不過,吾人要指出的是,宋先生的想法,是不符合《新唐書》及《續世說》的原意的。吾人現在來解開這一中國音樂樂理上的謎語了。
『因五音生二變,因變徵為正徵,因變宮為清宮,七音起黃鐘,終南呂』指的是,由於雅樂以五音為正音,變徵及變宮都只是變音,非正音,如果要旋相為宮時,生宮調、商調、角調、徵調、羽調、變徵調及變宮調,後二個的變徵調及變宮調,都不是成立於五音上。而祖孝孫的大唐雅樂的宮調是『十二月旋相為六十聲、八十四調』,即,以五音成調為基,去旋成六十聲及成立八十四調,於是又要利用到變徵及變宮音,又不要破壞五音的正音地位,不能賦予變徵及變宮以『調』的地位,於是祖孝孫的方法,就是『因變徵為正徵,因變宮為清宮』,即,變徵調是拿正徵調來代用的,而變宮調是拿清宮調來代用的。
下文又講到的『七音起黃鐘,終南呂』是補充上文的,即是指出了,既然拿正徵調取代了變徵調,清宮調取代了變宮調,那麼,不就只剩了從黃鐘到南呂間的宮、商、角、徵、羽五調當成了七調來用了,因為變徵及變宮都被取代掉了,變宮與宮合為一調,變徵與徵合為一調,於是從黃鐘到南呂就可以包含了七音的調了。
那麼,吾人既說以上的吾人解說是正確的,那麼,有何為證了。請看,於《宋史‧律曆四》裡,所引用了北宋知樂的皇帝仁宗趙禎所著的《景祐樂髓新經》,即看出了,趙禎的八十四調的陳述,即是傳自祖孝孫所制定的大唐雅樂的宮調,而且是完全符合了《新唐書》及《續世說》所指出的『其法,因五音生二變,因變徵為正徵,因變宮為清宮,七音起黃鐘,終南呂,造為紀綱。』趙禎所著的《景祐樂髓新經》全書己佚,多虧元代脫脫主編的《宋史》有收錄少部份內容,足勘珍貴,今引用有關於本文的內容如下:
『仁宗著《景祐樂髓新經》,凡六篇,述七宗二變及管分陰陽、剖析清濁,歸之於本律。次及間聲,合古今之樂,參之以六壬遁甲。
其一、釋十二均,曰:「黃鐘之宮為子、為神後、為土、為雞緩、為正宮調,太簇商為寅、為功曹、為金、為般頡、為大石調,姑洗角為辰、為天剛、為木、為嗢沒斯、為小石角,林鐘徵為未、為小吉、為火、為雲漢、為黃鐘徵,南呂羽為酉,為從魁、為水、為滴、為般涉調,應鐘變宮為亥、為登明、為日、為密、為中管黃鐘宮,蕤賓變徵為午、為勝先、為月、為莫、為應鐘徵。大呂之宮為大吉、為高宮,夾鐘商為大沖、為高大石,仲呂角為太一、為中管小石調,夷則徵為傳送、為大呂徵,無射羽為河魁、為高般涉,黃鐘變宮為正宮調,林鐘變徵為黃鐘徵。太簇之宮為中管高宮,姑洗商為高大石,蕤賓角為歇指角,南呂徵為太簇徵,應鐘羽為中管高般涉,大呂變宮為高宮,夷則變徵為大呂徵。夾鐘之宮為中呂宮,仲呂商為雙調,林鐘角在今樂亦為林鐘角,無射徵為夾鐘徵,黃鐘羽為中呂調,太簇變宮為中管高宮,南呂變徵為太簇徵。姑洗之宮為中管中呂宮,蕤賓商為中管商調,夷則角為中管林鐘角,應鐘徵為姑洗徵,大呂羽為中管中呂調,夾鐘變宮為中呂宮,無射變徵為夾鐘徵。仲呂之宮為道調宮,林鐘商為小石調,南呂角為越調,黃鐘徵為中呂徵,太簇羽為平調,姑洗變宮為中管中呂宮,應鐘變徵為姑洗徵。蕤賓之宮為中管道調宮,夷則商為中管小石調,無射角為中管越調,大呂徵為蕤賓徵,夾鐘羽為中管平調,中呂變宮為道調宮,黃鐘變徵為仲呂徵,林鐘之宮為南呂宮,南呂商為歇指調,應鐘角為大石調,太簇微為林鐘徵,姑洗羽為高平調,蕤賓變宮為中管道調宮,大呂變徵為蕤賓徵。夷則之宮為仙呂,無射商為林鐘商,黃鐘角為高大石調,夾鐘徵為夷則徵,仲呂羽為仙呂調,林鐘變宮為南呂宮,太簇變徵為林鐘徵。南呂之宮為中管仙呂宮,應鐘商為中管林鐘商,大呂角為中管高大石角,姑洗徵為南呂徵,蕤賓羽為中管仙呂調,夷則變宮為仙呂宮,夾鐘變徵為夷則徵。無射之宮為黃鐘宮,黃鐘商為越調,太簇角為變角,仲呂徵為無射徵,林鐘羽為黃鐘羽,南呂變宮為中管仙呂宮,姑洗變徵為南呂徵。應鐘之宮為中管黃鐘宮,大呂商為中管越調,夾鐘角為中管雙角,蕤賓徵為應鐘徵,夷則羽為中管黃鐘羽,無射變宮為黃鐘宮,仲呂變徵為無射徵。………………』
吾人可據以列出其所述之八十四調之表格,今只取出徵調及宮調與變徵調及變宮調的比較表,即一目了然。
(均/調)
宮調
變宮調
徵調
變徵調
黃鐘均
正宮調
中管黃鐘宮
黃鐘徵
應鐘徵
大呂均
高宮
正宮調
正宮調
黃鐘徵
太簇均
中管高宮
高宮
太簇徵
大呂徵
夾鐘均
中呂宮
中管高宮
夾鐘徵
太簇徵
姑洗均
中管中呂宮
中呂宮
姑洗徵
夾鐘徵
仲呂均
道調宮
中管中呂宮
中呂徵
姑洗徵
蕤賓均
中管道調宮
道調宮
蕤賓徵
中呂徵
林鐘均
南呂宮
中管道調宮
林鐘徵
蕤賓徵
夷則均
仙呂宮
南呂宮
夷則徵
林鐘徵
南呂均
中管仙呂宮
仙呂宮
南呂徵
夷則徵
無射均
黃鐘宮
中管仙呂宮
無射徵
南呂徵
應鐘均
中管黃鐘宮
黃鐘宮
應鐘徵
無射徵
從以上此表,可以看出,所有在十二均上的十二個『變宮調』,其實都是『宮調』,只是以低一均的宮調,取來做為『變宮調』的代用品,這就是《新唐書》裡所說的『因變宮為清宮』;而所有在十二均上的十二個『變徵調』,其實都是『徵調』,只是以低一均的徵調,取來做為『變徵調』的代用品,這就是《新唐書》裡所說的『因變徵為正徵』。
於宋代王應麟所編的《玉海》卷一百五,所載唐代徐景安的《樂書》裡所說的大唐雅樂宮調的『以變徵之聲循環正徵,複以變宮之律回演清宮』,說的亦是同於《新唐書》及《續世說》同樣的意指。即,祖孝孫的八十四調的旋宮的真相及遺存,就保存在北宋仁宗趙禎的《景祐樂髓新經》宮調架構裡。
(刘有恒:中国古代音乐史辨正(甲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