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為什麼安靜離職,又再度火紅起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安靜離職的出處與來由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是指員工在工作中只完成基本的職責,不再投入額外的努力或尋求成就感。這種現象近年來在全球範圍內逐漸流行起來。

這個概念最初是由美國經濟學家觀察到的Z世代的職場變化,但後來由抖音用戶扎伊德·汗(Zaid Khan)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2021~2022)推廣,使這個詞彙迅速流行,顯示出抖音的強大影響力。

自行繪製

自行繪製

概念火紅的背後原因

通常分析一個概念,我們可以用多個維度來看有哪些因子促進了這樣的概念形成。以下是我提供的四個維度,使用商學研究中常用的PEST模型,分別代表政治(Political)、經濟(Economic)、社會(Social)和科技(Technological)。

政治因素

現在的政府逐漸重視勞工福利,許多國家在勞動法規上強調特別休假與工時,相較於以往,勞工更有依據來捍衛自己的福利,且較不用擔心無來由的裁員,還有失業補助金。

經濟因素

經濟動盪和不確定性時代已經到來。過去有許多百年老企業,所以員工默認公司可以照顧生活一輩子,但現在企業的平均壽命比我們的職涯還短。在這種情況下,長久的付出會不會換來的是公司的倒閉呢?

社會因素

新世代員工(如Z世代)更加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不願意為工作犧牲過多個人時間,這與過去的職場文化有所不同。因此,如Google等一流外商提供了大量工作地點有健身房與餐廳,旨在讓工作中也有生活。

科技因素

社交媒體與網路的普及,讓我們不再只依賴身邊人(尤其是同事)的友誼來獲得陪伴。只要有社交軟體,就能尋找同溫層,不一定要跟身邊的人交友。安靜離職正是一群同溫層在社群平台上互相認同的效應。

自己該不該安靜離職?

工作是多種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無論是認真工作、安靜離職、真的離職,還是自行創業,都要回到你的目的來思考。以下分享工作需要達到的幾個目的:

目的一:社會有貢獻

這裡的貢獻,大到可以說你在一間造福世界的企業上班,貢獻微薄之力;小到可以說你付出了自己的勞動生產力給企業,自己也安安穩穩地繳稅等,這都是貢獻。如果你可以做出比社會更有貢獻的事,請你一定要馬上離職,不要安靜離職!

目的二:賺錢

小到維持生計,大到發家致富,上班不失為一個好手段。但我主張,只要你身心健全,我們都應該不成為社會的負擔,而不是以領取社會福利為榮。如果你有任何的被動收入或其他專長,能有計劃地維持你的生計,那再考慮離職或安靜離職。

目的三:成就感與身份認同

工作環境其實是一個大舞台,人們都希望在這個舞台上獲得成就感。身份認同也是如此,有某些特定職業如律師、醫生與學者,在社會上都有身份認同感。如果你追求的是諾貝爾級的科學研究,待在組織中比自己離職更有機會。

企業的角度又該怎麼應對安靜離職呢?

雖然困難,但回到心理學的角度,如果職場環境大家都喜歡,沒有人會安靜離職。因此,企業應積極調整,尋找企業獲利與職場環境間的平衡。建議如下對策:

  1. 提升工作滿意度:企業可以通過創造更積極的工作環境和文化,提升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歸屬感,讓員工感受到工作的意義和價值。
  2. 加強溝通:管理層應該與員工保持開放的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並及時提供支持和幫助。
  3. 彈性工作安排:提供彈性的工作安排,如遠程工作或靈活工時,讓員工能夠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減少職場壓力。
  4. 職業發展規劃:為員工提供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和培訓機會,幫助他們在工作中成長和進步,增加工作動力。

最後一個有趣的個人觀點

有時候,如果你身處局中,周圍的人都在安靜離職,那你該怎麼辦呢?

其實,這時候可以反向思考:大家都安靜離職,等於間接退出了職場競爭。如果你不感覺到痛苦,並願意堅持努力,那無疑你就相對比別人更有優勢。在這時候投資在工作上,反而相對以前大家都積極進取時更加容易。

但你還是要面對下屬和同伴多數想安靜離職的問題,所以創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好的工作環境並替員工和下屬著想,才是大勢所趨!

avatar-img
190會員
275內容數
我的沙龍有五種主題,自我成長、健康、職場、投資理財與有趣的心情隨筆,目前深耕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的系列,常常能給不少格友與讀者啟發。希望能給路過的你,也有收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下降是普遍現象,但可透過智力活動、社交互動、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和規律運動來預防。參與益智遊戲和社交活動可顯著提升記憶力和認知功能,健康的生活習慣對維持大腦靈活性至關重要。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許多人認為失敗是成功之母,但為何有些人經常性失敗,卻無法走出失敗的圈套呢?原因在於他們缺乏適當的反省與總結經驗的能力。本文分享四個小方法,包括寫日記、建立替代方案、保持開放的心態等,來幫助你避免重複性的失敗。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要有一個格友,那個人就是S判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三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文章探討了「玻璃心」在台灣社會中盛行的原因,指出教育環境和文化對失敗的不寬容是關鍵因素。作者認為,亞洲文化中的「好面子」和「恥辱」文化加劇了這一現象,並強調應該對失敗更寬容,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勇氣,以減少玻璃心的出現。
《腦筋急轉彎2》是不折不扣的好電影,不暴雷不過分享一個很特別的心理測驗,我認為比MBTI好玩,測驗時間只要3分鐘。 而我是樂樂唷,下面還有互相療育,跟互相傷害。 快來玩吧~! 也歡迎告訴我,我們是互相療育,還是互相傷害!
5/5續集終於來囉!《腦筋急轉彎 2》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下降是普遍現象,但可透過智力活動、社交互動、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和規律運動來預防。參與益智遊戲和社交活動可顯著提升記憶力和認知功能,健康的生活習慣對維持大腦靈活性至關重要。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許多人認為失敗是成功之母,但為何有些人經常性失敗,卻無法走出失敗的圈套呢?原因在於他們缺乏適當的反省與總結經驗的能力。本文分享四個小方法,包括寫日記、建立替代方案、保持開放的心態等,來幫助你避免重複性的失敗。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要有一個格友,那個人就是S判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三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文章探討了「玻璃心」在台灣社會中盛行的原因,指出教育環境和文化對失敗的不寬容是關鍵因素。作者認為,亞洲文化中的「好面子」和「恥辱」文化加劇了這一現象,並強調應該對失敗更寬容,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勇氣,以減少玻璃心的出現。
《腦筋急轉彎2》是不折不扣的好電影,不暴雷不過分享一個很特別的心理測驗,我認為比MBTI好玩,測驗時間只要3分鐘。 而我是樂樂唷,下面還有互相療育,跟互相傷害。 快來玩吧~! 也歡迎告訴我,我們是互相療育,還是互相傷害!
5/5續集終於來囉!《腦筋急轉彎 2》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下是關於台灣安靜離職現象的觀察: 文化背景:台灣的職場文化傳統上強調勤奮和奉獻,但新一代員工更注重工作生活平衡,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 世代差異:主要是年輕一代(如千禧一代和Z世代)更傾向於採取這種態度,他們對工作的期望與前幾代人有所不同。 產業差異:在一些傳統產業中,這種現象可能不太明顯或
Thumbnail
「安靜離職」,指工作上「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態度。時代變遷,對生命、生活的看法,以及「獲取收入」的管道,都淡化著「工作」的必要性。「安靜離職」更像一種選擇看待「工作」的態度。人一天的精力有限,主管同仁客戶,包裝得理所當然的期待、情緒反應、和完美成品,及份外事宜,其實並不全是「合理」。
Thumbnail
因為離職了,這幾天,算是有漸漸離開工作狀態,不然我是一個不工作,或是不忙工作相關的東西,心情就會感覺有點怪怪的人,所謂的勞碌命Ó╭╮Ò 練習幾天不工作,罪惡感好像漸漸釋然!?原來不工作真的有點開心自在阿!好久沒有感受這樣的感覺!往往總是像老鼠滾輪般,事情追著我,或是我追著事情跑。現在,終於可以用慢
Thumbnail
別只想著解決「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千禧世代正在「安靜度假」Quiet vacationing!根據哈里斯民調公司(Harris Poll’s)《2024 Out of Office Culture Report》對 1,170 名 18 歲及以上的美國成年人進行了調查
Thumbnail
以下內容是一位後輩離職後告訴我的故事,他說他離職後恢復到正常狀態,內心總是充滿平靜,放空的時候會思考很多之前不會注意到的事情,以下是我聊完天後,認為印象深刻的幾個地方,分享給各位參考。
Thumbnail
一項新的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近 1/5 的員工正在「大聲離職 (Loud Quitting)」,而且這比「安靜離職 / 躺平文化 (Quiet Quitting)」更為極端。「大聲離職」是一種職場趨勢,員工在辭職前或辭職期間大吵大鬧,或公開表達對工作經歷的不滿。
Thumbnail
根據蓋洛普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至少一半的美國勞動力是「安靜的放棄者(Quiet Quitter)」,也就是俗稱躺平、擺爛的工作者。過去員工至少做到最低要求來滿足公司期待,這個問題相較之下更為嚴重。員工敬業程度處於近十年來的最低水平。許多企業組織在這新工作世代中,必須擺脫舊式的領導思維。
最近很流行「安靜離職」和「安靜辭職」,今天來聊聊「安靜翻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是近年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彙 有別於傳統意義上,人們對於工作與職涯追求"努力工作,賺錢升遷"的定義 "安靜離職"指的是不繼續在工作上努力,並且僅完成份內工作,不再追求工作上面的成長與升遷 這個詞彙與過去追求"工作至上"的社會氛圍大相逕庭 而這個詞彙的興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下是關於台灣安靜離職現象的觀察: 文化背景:台灣的職場文化傳統上強調勤奮和奉獻,但新一代員工更注重工作生活平衡,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 世代差異:主要是年輕一代(如千禧一代和Z世代)更傾向於採取這種態度,他們對工作的期望與前幾代人有所不同。 產業差異:在一些傳統產業中,這種現象可能不太明顯或
Thumbnail
「安靜離職」,指工作上「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態度。時代變遷,對生命、生活的看法,以及「獲取收入」的管道,都淡化著「工作」的必要性。「安靜離職」更像一種選擇看待「工作」的態度。人一天的精力有限,主管同仁客戶,包裝得理所當然的期待、情緒反應、和完美成品,及份外事宜,其實並不全是「合理」。
Thumbnail
因為離職了,這幾天,算是有漸漸離開工作狀態,不然我是一個不工作,或是不忙工作相關的東西,心情就會感覺有點怪怪的人,所謂的勞碌命Ó╭╮Ò 練習幾天不工作,罪惡感好像漸漸釋然!?原來不工作真的有點開心自在阿!好久沒有感受這樣的感覺!往往總是像老鼠滾輪般,事情追著我,或是我追著事情跑。現在,終於可以用慢
Thumbnail
別只想著解決「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千禧世代正在「安靜度假」Quiet vacationing!根據哈里斯民調公司(Harris Poll’s)《2024 Out of Office Culture Report》對 1,170 名 18 歲及以上的美國成年人進行了調查
Thumbnail
以下內容是一位後輩離職後告訴我的故事,他說他離職後恢復到正常狀態,內心總是充滿平靜,放空的時候會思考很多之前不會注意到的事情,以下是我聊完天後,認為印象深刻的幾個地方,分享給各位參考。
Thumbnail
一項新的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近 1/5 的員工正在「大聲離職 (Loud Quitting)」,而且這比「安靜離職 / 躺平文化 (Quiet Quitting)」更為極端。「大聲離職」是一種職場趨勢,員工在辭職前或辭職期間大吵大鬧,或公開表達對工作經歷的不滿。
Thumbnail
根據蓋洛普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至少一半的美國勞動力是「安靜的放棄者(Quiet Quitter)」,也就是俗稱躺平、擺爛的工作者。過去員工至少做到最低要求來滿足公司期待,這個問題相較之下更為嚴重。員工敬業程度處於近十年來的最低水平。許多企業組織在這新工作世代中,必須擺脫舊式的領導思維。
最近很流行「安靜離職」和「安靜辭職」,今天來聊聊「安靜翻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是近年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彙 有別於傳統意義上,人們對於工作與職涯追求"努力工作,賺錢升遷"的定義 "安靜離職"指的是不繼續在工作上努力,並且僅完成份內工作,不再追求工作上面的成長與升遷 這個詞彙與過去追求"工作至上"的社會氛圍大相逕庭 而這個詞彙的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