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低、批評、心得、建議……?創作者如何面對讀者意見?

更新於 2024/07/02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對創作者來說,新手期到中手期,幾乎不太會有「讀者意見」,比較多的意見來自同好或親朋,有好有壞,好的部分是,這些人懂你,知道怎麼跟你說優缺點;壞的部分是,就是因為懂你,無法精準看出作品潛藏的毛病--因為在同一個生活圈,有所共鳴的部分不一定在能在觸及圈外的朋友。或者是心軟,用很委婉的方式點出實際很嚴重的問題。

  當然,更多人是從來沒有收穫過意見。

  有的人運氣好,一開始就碰到有經驗的寫作者、讀者,很NICE地點評你的作品,該批判的批判,該鼓勵的鼓勵。

  當然,更多的人是收穫到奚落和恥笑,因為剛開始所有人的創作都不會是成熟的。只要是稍微有點經驗的人,都可以來幹一下那種。

  請仔細想想,如果碰到一位新手來做你擅長的事情,你會不會容易感到不耐?感到生氣?感到「這麼簡單也不懂」?這種現象充斥在生活當中,從學業到打電動,從職場工作到家事雜活,每個人一定都有過這種經驗,因為「同理心」是非常反直覺的。我們往往會在怨恨他人奚落自己的同時,有意無意間在另外一個領域對其他人做一樣的事情。

  因此,所有創作者必須先有一個心理準備:

  「意見往往不會太中聽」

  不會太中聽本身就是偏題吵架的導火線,而在網路上許多人更是話說得好好的,偏要在最後來一句「這也不懂?」、「這不是基本的嗎?」、「你真的覺得你有才能嗎?」、「放棄吧,你不是這行的料」、「多讀書,好嗎?」……

  我並不是要鼓吹「殺不死我的,將會使我更強大」,而是要明白,多數人其實都是長這樣的。因此在這方面,我會提醒創作者:你有一天也會去點評他人的作品,請記得自己新手的樣子、記得自己青澀懵懂,痛苦不堪的樣子、記得自己被奚落的語句傷害時的心情。

  --「自己不能是這種人。」

  先從自己開始做起,才有底氣去冷靜面對不同的「讀者意見」。

 

正文開始:

  一、定位自己的發表平台

  很多創作者對於較負面的讀者意見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有的會置之不理,有的會直接封鎖禁言,有的會「1+1=5你也是對的,不客氣」等等。

  的確,許多人在網路上是以踐踏他人為樂,因為通常這種人沒辦法在現實生活中取得什麼成就感,只能透過貶低他人來自抬身價。

  但滿多時候是,你的作品真的滿令人無言的,讓一些專業的寫作者看了爆氣那種,一邊精準批評,一邊不忘奚落,那這樣的意見難道要採取上述那些方法處置嗎?

  如果你是一位想進步和成長的創作者就不能這樣做。

  所以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這裡是什麼場合?」。

  例如,眾所周知,PTT的專業版其實臥虎藏龍,意見可能很多都不中聽。但要知道,專業者在互相吵架的時候一定是精銳盡出(例如學術界的書評、研討會評論、線下堵人吵架等),如果略過那些情緒性字眼,客觀化那些論述,其實營養十足--因此這件事其實吸引很多創作者和奇幻文學愛好者前去觀戰。

  反之,今天如果是在臉書粉絲專頁,因觸及而被吸引來的讀者五花八門,他們可能對類型文學一點都不熟,不知道生態、沒有相關品味、只會膝反射說好看不好看/讓人想睡著等等,或許真的可以採取「1+1=5你也是對的,不客氣」。

  那來個極端一點的例子:各大網路書店的書評區。

  會去書評區留言的人,極高機率是愛書狂,而且是會願意掏錢買書的人,如果一本書給他們的感覺強烈到會突破重重難關去一本書底下的書評區留言,那一定是極為重要的意見。(當然,我也碰過利用這一點去多開帳號刷自己書高評價的人)

  二、意見的言論等級

  比利時作家 Nathan Uyttendael 的書《優雅反駁的技術》羅列人回應不同意見的技巧,當中主要內容來自工程師格雷厄姆(Paul Graham)的「反駁金字塔」。(引自由哲學家朱家安撰寫的原文

  

  「反駁金字塔」完全可以應用在輔助創作者們如何去評估「讀者意見」的內涵。

  

  「辱罵」顧名思義,完全可以封鎖禁言,甚至可以告人賺年終。

  「以人廢言」經常表現在「沒看過作品,卻批評得振振有詞」,例如李家同教授對網路小說的不友善發言、師長認為輕小說不算書、因九把刀外遇而認為他的小說就是垃圾等等--當年還有一篇很經典的搞笑投書叫做〈請給我一個更好的,放過九把刀的理由〉,同時也有一篇回應得很精準的投書〈被「品味」綁架的大眾-回應〈請給我一個更好的,放過九把刀的理由〉〉--這種層級當然也可以「置之不理」和「1+1=5」處理。

  「批評語氣」經常出現,往往包裹在「我是為你好」、「我是你前輩」、「我比你懂」之中--PTT的奇幻文學事件,就是起因於「批評語氣」,簡單來說就是「戰態度」。通常多數人會以李敖「只要我是對的,你管我態度如何?」名言來回應。但還記得我在第二篇提過的「緩稱王」、夥伴和團隊之間的關聯嗎?態度確實不會增損你意見的價值,卻會影響你意見的影響力。一個話可以好好說的人,一定比三句不離奚落的人還要有更多人願意聽他說話,尊敬他且容易接受他的意見。

  「反對」也很常見,其實和發表平台有關。就和上文說的一樣,如果是在一個龍蛇混雜的平台,就容易接收到這樣的意見。很多時候不見得你的東西不好,而單純只是不符合留言的讀者喜好或口味,這件事我們放在後面討論,因為這和創作者的自我定位有關。

  「駁斥」這一級開始,創作者就要注意了。專業也好、業餘也罷、甚至興趣使然的讀者,如果你的作品漏洞大到已經可以被人找到理由支持了,那最好就要重視一下對方的意見,並進入自省流程。

  「反駁原文」這一級在小說作品當中我比較會歸類在細節的處理手法不佳,過去我點評時會指出這是「技術問題」。比方說語氣的不連貫、場景和對白的尷尬、引喻失義、作者玩梗淪為自HIGH等等。這部分屬於指出創作者的不熟練和遲鈍,故事的大架構依然大有可為。

  「反駁主要論點」這一級就是大危機了。因為從世界觀、故事架構、劇情運行都出現嚴重破綻。常見的問題在於極端降智凸顯主角(龍傲天、瑪莉蘇)、角色價值觀/動機不明甚至自相矛盾、未考慮時間感和距離感等等,從新手創作者到資深作家都有可能引發這種災難,例如朱宥勳就曾評價台劇《斯卡羅》當中各種災難性的破綻角色動機的錯亂

 

  三、面對意見如何自省--創作者的自我定位問題。

  搞清楚平台和意見屬性之後,創作者該如何面對和處理這些意見。

  無論是「辯護」還是「虛心納諫」其實都不是很完整的做法。

  先提「辯護」,其實在成品出來之後,創作者就已經失去了對作品的主動權,因為讀者是受眾,如果你只是為了滿足自己,那幹嘛放出來給大家看呢?成品極高機率不會因為作者為她辯護而變得好看(但確實有評論者協助辯護後,讓大家知道看點而變得好看的例子)。

  就像是一個小孩做壞事,直升機父母跑出來說「我小孩很乖,都是有人帶壞他的」--說服力很低,對吧?同樣邏輯,真正愛你的作品的方法,是謹慎檢視對作品有益的意見,進行內化和調整。

  那麼,「虛心納諫」為何也不是好方法?因為你會急病亂投醫,想顧及所有喜好的結果就是全方位的崩壞和得罪。

  我很喜歡一名歷史作家.「茂呂美耶」,她往往能用輕鬆易讀的文字,從不同角度切入談日本史--《大奧日本》、《茂呂美耶的歷史手帳》都是我的愛書--但她曾在一本著作的前言提到,有些讀者回饋她說「寫得太簡單了」,因此她在《戰國日本》就提高了論述難度,結果就是書賣不好了。經過此次經驗,她領悟到,會喜歡她的讀者,就是因為她寫得輕鬆簡單而喜歡她,如果她輕易跟隨別人的意見,動搖了自己本來的長處和賣點,結果只會失去更多讀者。

  因此創作者在面對批評的同時,也要冷靜看待究竟是「自己的缺失和可成長的空間」還是「純粹是讀者的喜好」?

  真正有益的意見,就是你自己也會「豁然開朗」,而不是很尷尬地追求讀者的喜好,導致自己連下筆都覺得困難,進而產生自我懷疑。

 

  四、總結:提醒同時身為創作者和讀者的你

  只要是搞創作的人,收到改進意見一定是難受的。在第一時間一定會想駁斥或順從對方。

  呼應一下我前面說的:

  「你有一天也會去點評他人的作品,請記得自己新手的樣子、記得自己青澀懵懂,痛苦不堪的樣子、記得自己被奚落的語句傷害時的心情。

  --「自己不能是這種人。」

  先從自己開始做起,才有底氣去冷靜面對不同的「讀者意見」。」

  做為創作者和評論者,請永遠提醒自己這個問題。

  那做為讀者,可以做什麼?

  「請不吝讚美和支持自己欣賞的創作者,並讓他們知道」

  這件事很重要,因為批評者往往都會不客氣地留言,支持者卻經常興趣缺缺,往往會以為「不差我這個」,甚至會自慚形穢覺得「留這種言,會不會被小看?」。

  完!全!不!會!

  創作者在面對批評的時候,一定需要反覆想著「有很多讀者因為XXX而支持我」才有辦法評估批評是否對自己有意義。如果批評者眾,支持者沉默,創作者可能就會轉成另一種樣子,甚至心灰意冷地放棄。

  短短一句支持,可以支持創作者很久很久。

  請務必要認知到這件事:對創作者來說,支持和批評一樣重要!缺一不可。

avatar-img
29會員
5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夏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上一篇〈寫小說的成長路徑2:創作者的新手期、中手期、老手期該做什麼?〉的最後,我談到設定這件事最好等到老手期再開始做。其實這樣說並不精準,因為我這邊的「設定」其實是指「設定集」--很多人故事還沒開始寫就先急著寫設定集,一來滿足自己的想像,二來相當有成就感,但沒經過故事的淬鍊,這些都只是紙上談兵。
  前言:原文可在PENANA上找到,是我在蕉園上點閱率最高的系列文。雖然說教了好幾篇,但本人的小說作品從未得到什麼實質的肯定(得獎OR出版),自己也沒有去驗證,僅憑多年來的直覺與經驗寫的,並不一定是正理。
  2022年-2023年年中寫的兩篇文章併在一起。閱讀議題通常是因為書市經營問題跑出來的;寫作議題通常是有老人家出來說教而跑出來的。這兩篇文章大致涵蓋我對台灣人閱讀與寫作的看法。
  前言:本文寫作於2021年9月,有篇貼文被瘋傳。宅圈的求偶焦慮和困境被提出來討論。多數人指出動漫設定的男女關係過於單純且獎勵化,導致這種日系霸總(?風格。不過,同樣是看動漫長大的,我是看到完全不同的風景。給同樣是宅圈,有求偶焦慮的朋友一盞明燈。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上一篇〈寫小說的成長路徑2:創作者的新手期、中手期、老手期該做什麼?〉的最後,我談到設定這件事最好等到老手期再開始做。其實這樣說並不精準,因為我這邊的「設定」其實是指「設定集」--很多人故事還沒開始寫就先急著寫設定集,一來滿足自己的想像,二來相當有成就感,但沒經過故事的淬鍊,這些都只是紙上談兵。
  前言:原文可在PENANA上找到,是我在蕉園上點閱率最高的系列文。雖然說教了好幾篇,但本人的小說作品從未得到什麼實質的肯定(得獎OR出版),自己也沒有去驗證,僅憑多年來的直覺與經驗寫的,並不一定是正理。
  2022年-2023年年中寫的兩篇文章併在一起。閱讀議題通常是因為書市經營問題跑出來的;寫作議題通常是有老人家出來說教而跑出來的。這兩篇文章大致涵蓋我對台灣人閱讀與寫作的看法。
  前言:本文寫作於2021年9月,有篇貼文被瘋傳。宅圈的求偶焦慮和困境被提出來討論。多數人指出動漫設定的男女關係過於單純且獎勵化,導致這種日系霸總(?風格。不過,同樣是看動漫長大的,我是看到完全不同的風景。給同樣是宅圈,有求偶焦慮的朋友一盞明燈。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你習慣用這種方式寫作,那自然很難去想像它能夠走向訂閱制的模樣,因為你自己也心知肚明:到目前為止,你的每一篇品牌下的文章是斷裂的、鬆散的,沒有一致明確到可以讓讀者一眼看出「就是你」的主軸展演。那這種情況下還想去搞訂閱制根本是不可能的。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Hi 我是 VK~ 去年底,看到專門在討論思考方式、決策,或是如何學得更好等主題的熱門網站 Farnam Street 創辦人 Shane Parrish 出了新書《Clear Thinking》。 身為他文章長期讀者的我,二話不說去找了這本新書來看,斷斷續續地看,直到最近才把這本《Clear
今年本來訂下了年末作業是要把小說寫完,但現在我改變計畫了:我想健康地寫作,完成我的目標,也要過好自己的生活。遠大的理想仍在,我仍然想要實現它,但我不會再像過去盲目而不顧一切地想拼命,而是以循序漸進的緩慢步調,慢慢前進。 我知道不需要焦躁,因為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
當你習慣用這種方式寫作,那自然很難去想像它能夠走向訂閱制的模樣,因為你自己也心知肚明:到目前為止,你的每一篇品牌下的文章是斷裂的、鬆散的,沒有一致明確到可以讓讀者一眼看出「就是你」的主軸展演。那這種情況下還想去搞訂閱制根本是不可能的。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Hi 我是 VK~ 去年底,看到專門在討論思考方式、決策,或是如何學得更好等主題的熱門網站 Farnam Street 創辦人 Shane Parrish 出了新書《Clear Thinking》。 身為他文章長期讀者的我,二話不說去找了這本新書來看,斷斷續續地看,直到最近才把這本《Clear
今年本來訂下了年末作業是要把小說寫完,但現在我改變計畫了:我想健康地寫作,完成我的目標,也要過好自己的生活。遠大的理想仍在,我仍然想要實現它,但我不會再像過去盲目而不顧一切地想拼命,而是以循序漸進的緩慢步調,慢慢前進。 我知道不需要焦躁,因為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這陣子,我陸續聽到有人在閒聊時,想要開啟新的話題,是這樣說的: 「他怎麼這麼沒能力,工作了十年才做到組長而已。」 「你家人怎麼這麼笨,要買也不會去買那種比較便宜的水果。」 「我看他也沒多聰明,明明怎麼做就好了,竟然不知道。」 這些句子的起手式,都是從貶低他人開始。 這讓我回想起,曾經在某堂
Thumbnail
在自戀者的世界裡,你從來不是主角,主角是他們自己的欲望。 無論是你還是別人,一旦被捲入到自戀者遊戲中,都將會面臨一個充滿傷害的世界。只有保持鋼鐵般意志,堅決不為他們提供任何形式的自戀供養,傷害才有可能終止。
Thumbnail
我們家大女兒,同時錄取成功大學和清華大學啦! 在整理備審資料的那二個月,因為同時要準備四間學校,所以在這幾年之間一直擔任學習引導者的我,也將自己的事情全部擱置,用全副的精神和時間,投入、協助她完成各自不同的備審資料。 而這樣的幫助,卻勾起了大女兒的創傷反應。
Thumbnail
大部分婚姻的毀滅,源自於不了解、不理解和不接納。當夫妻意見不一致,或者有衝突的時候。 如果總是以習慣性的苛刻開始談話,他們的消極情緒會肆意蔓延,久而久之將會引發致命傷害。 美國心理學家John Gottman在西雅圖愛情實驗室,40多年研究了700對夫妻的婚姻關係,他發現大多數婚姻破裂都是有原因的,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關係」,人類是群居動物,既然要在群體裏生存,就免不了要處理人際關係啦! 一段好的關係會讓你充滿勇氣與踏實感,覺得自己是個很棒的人,相反的,如果是遇到了總是貶低你的價值的人,則會讓你陷入無限的自我懷疑迴圈,受困在痛苦深淵。 如果不小心遇到了,可以遠離就遠離,無法遠離也要保持距離! 為什麼這
Thumbnail
寶貝,不要讓別人或自己貶低了自己,我們活著一定有我們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例如,有些人會習慣性在公開貼文中去把另一半塑造成小氣形象,實則對方根本每個月把薪水交給自己,但哭天搶地喊窮的結果在無形中替自己營造了弱勢的形象,殊不知卻誤導了不知情的朋友,也讓自己的另一半被認為真的虧待自己,這種陷另一半於不義的情況實在是不夠聰明也一點都不幽默。
Thumbnail
一對意外闖入他人婚姻關係的少女、一對攪動少女間情感的藝文夫妻,混亂的四角戀情在經濟危機後的都柏林上演。她愛她,她愛她,她愛他,他愛她的複雜情感鳩葛,豈是一本書能說清楚的?
Thumbnail
從八月開始的實習,一開始就開始給予自己不信任,每天都在貶低自己,每天都在發現自己的能力不足,就這樣持續了兩個月。
Thumbnail
孩子從出生就會開始接收許多外界給予的評價 每一句話語、每一個表情都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影子 漸漸的這些影子會堆疊成孩子的自我概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這陣子,我陸續聽到有人在閒聊時,想要開啟新的話題,是這樣說的: 「他怎麼這麼沒能力,工作了十年才做到組長而已。」 「你家人怎麼這麼笨,要買也不會去買那種比較便宜的水果。」 「我看他也沒多聰明,明明怎麼做就好了,竟然不知道。」 這些句子的起手式,都是從貶低他人開始。 這讓我回想起,曾經在某堂
Thumbnail
在自戀者的世界裡,你從來不是主角,主角是他們自己的欲望。 無論是你還是別人,一旦被捲入到自戀者遊戲中,都將會面臨一個充滿傷害的世界。只有保持鋼鐵般意志,堅決不為他們提供任何形式的自戀供養,傷害才有可能終止。
Thumbnail
我們家大女兒,同時錄取成功大學和清華大學啦! 在整理備審資料的那二個月,因為同時要準備四間學校,所以在這幾年之間一直擔任學習引導者的我,也將自己的事情全部擱置,用全副的精神和時間,投入、協助她完成各自不同的備審資料。 而這樣的幫助,卻勾起了大女兒的創傷反應。
Thumbnail
大部分婚姻的毀滅,源自於不了解、不理解和不接納。當夫妻意見不一致,或者有衝突的時候。 如果總是以習慣性的苛刻開始談話,他們的消極情緒會肆意蔓延,久而久之將會引發致命傷害。 美國心理學家John Gottman在西雅圖愛情實驗室,40多年研究了700對夫妻的婚姻關係,他發現大多數婚姻破裂都是有原因的,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關係」,人類是群居動物,既然要在群體裏生存,就免不了要處理人際關係啦! 一段好的關係會讓你充滿勇氣與踏實感,覺得自己是個很棒的人,相反的,如果是遇到了總是貶低你的價值的人,則會讓你陷入無限的自我懷疑迴圈,受困在痛苦深淵。 如果不小心遇到了,可以遠離就遠離,無法遠離也要保持距離! 為什麼這
Thumbnail
寶貝,不要讓別人或自己貶低了自己,我們活著一定有我們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例如,有些人會習慣性在公開貼文中去把另一半塑造成小氣形象,實則對方根本每個月把薪水交給自己,但哭天搶地喊窮的結果在無形中替自己營造了弱勢的形象,殊不知卻誤導了不知情的朋友,也讓自己的另一半被認為真的虧待自己,這種陷另一半於不義的情況實在是不夠聰明也一點都不幽默。
Thumbnail
一對意外闖入他人婚姻關係的少女、一對攪動少女間情感的藝文夫妻,混亂的四角戀情在經濟危機後的都柏林上演。她愛她,她愛她,她愛他,他愛她的複雜情感鳩葛,豈是一本書能說清楚的?
Thumbnail
從八月開始的實習,一開始就開始給予自己不信任,每天都在貶低自己,每天都在發現自己的能力不足,就這樣持續了兩個月。
Thumbnail
孩子從出生就會開始接收許多外界給予的評價 每一句話語、每一個表情都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影子 漸漸的這些影子會堆疊成孩子的自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