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低、批評、心得、建議……?創作者如何面對讀者意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對創作者來說,新手期到中手期,幾乎不太會有「讀者意見」,比較多的意見來自同好或親朋,有好有壞,好的部分是,這些人懂你,知道怎麼跟你說優缺點;壞的部分是,就是因為懂你,無法精準看出作品潛藏的毛病--因為在同一個生活圈,有所共鳴的部分不一定在能在觸及圈外的朋友。或者是心軟,用很委婉的方式點出實際很嚴重的問題。

  當然,更多人是從來沒有收穫過意見。

  有的人運氣好,一開始就碰到有經驗的寫作者、讀者,很NICE地點評你的作品,該批判的批判,該鼓勵的鼓勵。

  當然,更多的人是收穫到奚落和恥笑,因為剛開始所有人的創作都不會是成熟的。只要是稍微有點經驗的人,都可以來幹一下那種。

  請仔細想想,如果碰到一位新手來做你擅長的事情,你會不會容易感到不耐?感到生氣?感到「這麼簡單也不懂」?這種現象充斥在生活當中,從學業到打電動,從職場工作到家事雜活,每個人一定都有過這種經驗,因為「同理心」是非常反直覺的。我們往往會在怨恨他人奚落自己的同時,有意無意間在另外一個領域對其他人做一樣的事情。

  因此,所有創作者必須先有一個心理準備:

  「意見往往不會太中聽」

  不會太中聽本身就是偏題吵架的導火線,而在網路上許多人更是話說得好好的,偏要在最後來一句「這也不懂?」、「這不是基本的嗎?」、「你真的覺得你有才能嗎?」、「放棄吧,你不是這行的料」、「多讀書,好嗎?」……

  我並不是要鼓吹「殺不死我的,將會使我更強大」,而是要明白,多數人其實都是長這樣的。因此在這方面,我會提醒創作者:你有一天也會去點評他人的作品,請記得自己新手的樣子、記得自己青澀懵懂,痛苦不堪的樣子、記得自己被奚落的語句傷害時的心情。

  --「自己不能是這種人。」

  先從自己開始做起,才有底氣去冷靜面對不同的「讀者意見」。

 

正文開始:

  一、定位自己的發表平台

  很多創作者對於較負面的讀者意見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有的會置之不理,有的會直接封鎖禁言,有的會「1+1=5你也是對的,不客氣」等等。

  的確,許多人在網路上是以踐踏他人為樂,因為通常這種人沒辦法在現實生活中取得什麼成就感,只能透過貶低他人來自抬身價。

  但滿多時候是,你的作品真的滿令人無言的,讓一些專業的寫作者看了爆氣那種,一邊精準批評,一邊不忘奚落,那這樣的意見難道要採取上述那些方法處置嗎?

  如果你是一位想進步和成長的創作者就不能這樣做。

  所以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這裡是什麼場合?」。

  例如,眾所周知,PTT的專業版其實臥虎藏龍,意見可能很多都不中聽。但要知道,專業者在互相吵架的時候一定是精銳盡出(例如學術界的書評、研討會評論、線下堵人吵架等),如果略過那些情緒性字眼,客觀化那些論述,其實營養十足--因此這件事其實吸引很多創作者和奇幻文學愛好者前去觀戰。

  反之,今天如果是在臉書粉絲專頁,因觸及而被吸引來的讀者五花八門,他們可能對類型文學一點都不熟,不知道生態、沒有相關品味、只會膝反射說好看不好看/讓人想睡著等等,或許真的可以採取「1+1=5你也是對的,不客氣」。

  那來個極端一點的例子:各大網路書店的書評區。

  會去書評區留言的人,極高機率是愛書狂,而且是會願意掏錢買書的人,如果一本書給他們的感覺強烈到會突破重重難關去一本書底下的書評區留言,那一定是極為重要的意見。(當然,我也碰過利用這一點去多開帳號刷自己書高評價的人)

  二、意見的言論等級

  比利時作家 Nathan Uyttendael 的書《優雅反駁的技術》羅列人回應不同意見的技巧,當中主要內容來自工程師格雷厄姆(Paul Graham)的「反駁金字塔」。(引自由哲學家朱家安撰寫的原文

  

  「反駁金字塔」完全可以應用在輔助創作者們如何去評估「讀者意見」的內涵。

  

  「辱罵」顧名思義,完全可以封鎖禁言,甚至可以告人賺年終。

  「以人廢言」經常表現在「沒看過作品,卻批評得振振有詞」,例如李家同教授對網路小說的不友善發言、師長認為輕小說不算書、因九把刀外遇而認為他的小說就是垃圾等等--當年還有一篇很經典的搞笑投書叫做〈請給我一個更好的,放過九把刀的理由〉,同時也有一篇回應得很精準的投書〈被「品味」綁架的大眾-回應〈請給我一個更好的,放過九把刀的理由〉〉--這種層級當然也可以「置之不理」和「1+1=5」處理。

  「批評語氣」經常出現,往往包裹在「我是為你好」、「我是你前輩」、「我比你懂」之中--PTT的奇幻文學事件,就是起因於「批評語氣」,簡單來說就是「戰態度」。通常多數人會以李敖「只要我是對的,你管我態度如何?」名言來回應。但還記得我在第二篇提過的「緩稱王」、夥伴和團隊之間的關聯嗎?態度確實不會增損你意見的價值,卻會影響你意見的影響力。一個話可以好好說的人,一定比三句不離奚落的人還要有更多人願意聽他說話,尊敬他且容易接受他的意見。

  「反對」也很常見,其實和發表平台有關。就和上文說的一樣,如果是在一個龍蛇混雜的平台,就容易接收到這樣的意見。很多時候不見得你的東西不好,而單純只是不符合留言的讀者喜好或口味,這件事我們放在後面討論,因為這和創作者的自我定位有關。

  「駁斥」這一級開始,創作者就要注意了。專業也好、業餘也罷、甚至興趣使然的讀者,如果你的作品漏洞大到已經可以被人找到理由支持了,那最好就要重視一下對方的意見,並進入自省流程。

  「反駁原文」這一級在小說作品當中我比較會歸類在細節的處理手法不佳,過去我點評時會指出這是「技術問題」。比方說語氣的不連貫、場景和對白的尷尬、引喻失義、作者玩梗淪為自HIGH等等。這部分屬於指出創作者的不熟練和遲鈍,故事的大架構依然大有可為。

  「反駁主要論點」這一級就是大危機了。因為從世界觀、故事架構、劇情運行都出現嚴重破綻。常見的問題在於極端降智凸顯主角(龍傲天、瑪莉蘇)、角色價值觀/動機不明甚至自相矛盾、未考慮時間感和距離感等等,從新手創作者到資深作家都有可能引發這種災難,例如朱宥勳就曾評價台劇《斯卡羅》當中各種災難性的破綻角色動機的錯亂

 

  三、面對意見如何自省--創作者的自我定位問題。

  搞清楚平台和意見屬性之後,創作者該如何面對和處理這些意見。

  無論是「辯護」還是「虛心納諫」其實都不是很完整的做法。

  先提「辯護」,其實在成品出來之後,創作者就已經失去了對作品的主動權,因為讀者是受眾,如果你只是為了滿足自己,那幹嘛放出來給大家看呢?成品極高機率不會因為作者為她辯護而變得好看(但確實有評論者協助辯護後,讓大家知道看點而變得好看的例子)。

  就像是一個小孩做壞事,直升機父母跑出來說「我小孩很乖,都是有人帶壞他的」--說服力很低,對吧?同樣邏輯,真正愛你的作品的方法,是謹慎檢視對作品有益的意見,進行內化和調整。

  那麼,「虛心納諫」為何也不是好方法?因為你會急病亂投醫,想顧及所有喜好的結果就是全方位的崩壞和得罪。

  我很喜歡一名歷史作家.「茂呂美耶」,她往往能用輕鬆易讀的文字,從不同角度切入談日本史--《大奧日本》、《茂呂美耶的歷史手帳》都是我的愛書--但她曾在一本著作的前言提到,有些讀者回饋她說「寫得太簡單了」,因此她在《戰國日本》就提高了論述難度,結果就是書賣不好了。經過此次經驗,她領悟到,會喜歡她的讀者,就是因為她寫得輕鬆簡單而喜歡她,如果她輕易跟隨別人的意見,動搖了自己本來的長處和賣點,結果只會失去更多讀者。

  因此創作者在面對批評的同時,也要冷靜看待究竟是「自己的缺失和可成長的空間」還是「純粹是讀者的喜好」?

  真正有益的意見,就是你自己也會「豁然開朗」,而不是很尷尬地追求讀者的喜好,導致自己連下筆都覺得困難,進而產生自我懷疑。

 

  四、總結:提醒同時身為創作者和讀者的你

  只要是搞創作的人,收到改進意見一定是難受的。在第一時間一定會想駁斥或順從對方。

  呼應一下我前面說的:

  「你有一天也會去點評他人的作品,請記得自己新手的樣子、記得自己青澀懵懂,痛苦不堪的樣子、記得自己被奚落的語句傷害時的心情。

  --「自己不能是這種人。」

  先從自己開始做起,才有底氣去冷靜面對不同的「讀者意見」。」

  做為創作者和評論者,請永遠提醒自己這個問題。

  那做為讀者,可以做什麼?

  「請不吝讚美和支持自己欣賞的創作者,並讓他們知道」

  這件事很重要,因為批評者往往都會不客氣地留言,支持者卻經常興趣缺缺,往往會以為「不差我這個」,甚至會自慚形穢覺得「留這種言,會不會被小看?」。

  完!全!不!會!

  創作者在面對批評的時候,一定需要反覆想著「有很多讀者因為XXX而支持我」才有辦法評估批評是否對自己有意義。如果批評者眾,支持者沉默,創作者可能就會轉成另一種樣子,甚至心灰意冷地放棄。

  短短一句支持,可以支持創作者很久很久。

  請務必要認知到這件事:對創作者來說,支持和批評一樣重要!缺一不可。

avatar-img
32會員
6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夏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上一篇〈寫小說的成長路徑2:創作者的新手期、中手期、老手期該做什麼?〉的最後,我談到設定這件事最好等到老手期再開始做。其實這樣說並不精準,因為我這邊的「設定」其實是指「設定集」--很多人故事還沒開始寫就先急著寫設定集,一來滿足自己的想像,二來相當有成就感,但沒經過故事的淬鍊,這些都只是紙上談兵。
  前言:原文可在PENANA上找到,是我在蕉園上點閱率最高的系列文。雖然說教了好幾篇,但本人的小說作品從未得到什麼實質的肯定(得獎OR出版),自己也沒有去驗證,僅憑多年來的直覺與經驗寫的,並不一定是正理。
  2022年-2023年年中寫的兩篇文章併在一起。閱讀議題通常是因為書市經營問題跑出來的;寫作議題通常是有老人家出來說教而跑出來的。這兩篇文章大致涵蓋我對台灣人閱讀與寫作的看法。
  前言:本文寫作於2021年9月,有篇貼文被瘋傳。宅圈的求偶焦慮和困境被提出來討論。多數人指出動漫設定的男女關係過於單純且獎勵化,導致這種日系霸總(?風格。不過,同樣是看動漫長大的,我是看到完全不同的風景。給同樣是宅圈,有求偶焦慮的朋友一盞明燈。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上一篇〈寫小說的成長路徑2:創作者的新手期、中手期、老手期該做什麼?〉的最後,我談到設定這件事最好等到老手期再開始做。其實這樣說並不精準,因為我這邊的「設定」其實是指「設定集」--很多人故事還沒開始寫就先急著寫設定集,一來滿足自己的想像,二來相當有成就感,但沒經過故事的淬鍊,這些都只是紙上談兵。
  前言:原文可在PENANA上找到,是我在蕉園上點閱率最高的系列文。雖然說教了好幾篇,但本人的小說作品從未得到什麼實質的肯定(得獎OR出版),自己也沒有去驗證,僅憑多年來的直覺與經驗寫的,並不一定是正理。
  2022年-2023年年中寫的兩篇文章併在一起。閱讀議題通常是因為書市經營問題跑出來的;寫作議題通常是有老人家出來說教而跑出來的。這兩篇文章大致涵蓋我對台灣人閱讀與寫作的看法。
  前言:本文寫作於2021年9月,有篇貼文被瘋傳。宅圈的求偶焦慮和困境被提出來討論。多數人指出動漫設定的男女關係過於單純且獎勵化,導致這種日系霸總(?風格。不過,同樣是看動漫長大的,我是看到完全不同的風景。給同樣是宅圈,有求偶焦慮的朋友一盞明燈。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不要想得太複雜,筆者當年剛開始時,寫作功力也很低,內容往往是擷取閱讀過的片段,硬是加入到文章中。類似填空,自己想了一個概念,然後找可以用的內容填進去。 年紀比較輕的族群,寫出的網文往往有這種特性,這是理所當然的,年齡跟閱讀總量一定有關,所以習慣引經據典,非得要找到大師、師傅、導師的語錄進去。
不論你好 或不好 總會有人覺得你好 總會有人覺得你不好 會有討厭你的人 也會有喜歡你的人 會有唾棄你的人 也會有欣賞你的人 會有看不起你的人 也會有佩服你的人 你之所以不這麼覺得 是因為你還沒遇到 你之所以
小心!別被別人的負面評價否定自己,那是屬於別人的個人想法觀點,我們要獨立思考,做自己的主人。
Thumbnail
最近和一些長期追蹤的創作者互動後,發現他們在文字表現上雖然很厲害,但在真實對話中卻顯得有點溝通不良。這讓我擔心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對那些追蹤他們的人產生影響。我知道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但還是想要抒發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到了不要輕易把寫作平臺當朋友,因為這樣可能會忽略了平臺存在的缺陷。文章強調寫作平臺應該尊重使用者的需求與意見,並以合作共贏的方式滿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才能真正達到內容有價的目標。
以下全都是筆者自己觀點,如有引戰,那絕對是我故意的。
其實我不知道居然會有人來看我的東西。 原本想說給自己一個動力就放上來了......好吧,算意外之喜? 最近在排故事時間線和練習描述,我的文筆不算很美麗,頂多算得上語序通順和劇情合理(我甚至連外貌都不怎麼會描寫)。 第一篇可能會晚一些時間才會被放上來,畢竟我不想讓對我文章有一絲期待的人直接失
Thumbnail
就算我們看官覺得罪狀幾乎成立,它還是有背離事實的可能性。
首先 我承認 我是因為書名而想翻開閱讀的😄😄😄 但書中的內容不能說是勵志類型 比較像是心情分享 就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 寫了好幾封信給你 而信中的敘述有時候是這人的朋友發生的 有時候是她自己遇到的 很真實 也令人共鳴
有時候對於自己已經產出、創作出來展顯、公諸於眾的文本內容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不要想得太複雜,筆者當年剛開始時,寫作功力也很低,內容往往是擷取閱讀過的片段,硬是加入到文章中。類似填空,自己想了一個概念,然後找可以用的內容填進去。 年紀比較輕的族群,寫出的網文往往有這種特性,這是理所當然的,年齡跟閱讀總量一定有關,所以習慣引經據典,非得要找到大師、師傅、導師的語錄進去。
不論你好 或不好 總會有人覺得你好 總會有人覺得你不好 會有討厭你的人 也會有喜歡你的人 會有唾棄你的人 也會有欣賞你的人 會有看不起你的人 也會有佩服你的人 你之所以不這麼覺得 是因為你還沒遇到 你之所以
小心!別被別人的負面評價否定自己,那是屬於別人的個人想法觀點,我們要獨立思考,做自己的主人。
Thumbnail
最近和一些長期追蹤的創作者互動後,發現他們在文字表現上雖然很厲害,但在真實對話中卻顯得有點溝通不良。這讓我擔心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對那些追蹤他們的人產生影響。我知道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但還是想要抒發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到了不要輕易把寫作平臺當朋友,因為這樣可能會忽略了平臺存在的缺陷。文章強調寫作平臺應該尊重使用者的需求與意見,並以合作共贏的方式滿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才能真正達到內容有價的目標。
以下全都是筆者自己觀點,如有引戰,那絕對是我故意的。
其實我不知道居然會有人來看我的東西。 原本想說給自己一個動力就放上來了......好吧,算意外之喜? 最近在排故事時間線和練習描述,我的文筆不算很美麗,頂多算得上語序通順和劇情合理(我甚至連外貌都不怎麼會描寫)。 第一篇可能會晚一些時間才會被放上來,畢竟我不想讓對我文章有一絲期待的人直接失
Thumbnail
就算我們看官覺得罪狀幾乎成立,它還是有背離事實的可能性。
首先 我承認 我是因為書名而想翻開閱讀的😄😄😄 但書中的內容不能說是勵志類型 比較像是心情分享 就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 寫了好幾封信給你 而信中的敘述有時候是這人的朋友發生的 有時候是她自己遇到的 很真實 也令人共鳴
有時候對於自己已經產出、創作出來展顯、公諸於眾的文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