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不再用「理所當然」去看待他人的生命經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幾天看到某位寫作者在一些討論情境,很自然而然地用自己的觀點去表達「那有什麼好糾結的?」這種熟悉的語調,讓我想到很久以前,玩具被搶了或者自己被打了,卻要被大人糾正「那有什麼好哭的」這般童年過往。我現在知道,這些大人之所以會如此輕描淡寫地看待孩子的情緒,單純就是他們再也無法同理小孩子的心境,以至於他們忽視了小孩子需要被重視的心靈。

在這個月的村長不聊討論Premium轉變措施時,我有提到我在發表一些感想與建議時,通常都會試著站在「所有寫作者」的角度來發聲;就像我說過,我能夠理解「因為生活忙碌所以不寫作」一樣,我會去設想某些情境、因素,然後重新思考我說出口的話。顧慮他人,把別人的感受放在心底──我這才想到,也許這就是我常被說「太過溫柔」的原因吧!




大家好,我是Moonrogu,是一位奇幻小說家,同時也是在方格子深耕數年的文字創作者。你可以透過追蹤,即時掌握並閱讀到我的小說創作、文字觀點,以及我在這幾年以來累積的創作心得。希望能讓大家收穫滿滿,也期待你們加入我的社群,與我互動。

追蹤社群FB粉專 |噗浪Plurk方格子社群沙龍「意識旅者之地」

Moonrogu奇幻小說連載房間正式營運中!「炬時秘典:數位出版小說集」

Moonrogu首個收費專題只要299元,就能永久暢讀我的奇幻創作觀和經驗談「奇幻寫作事:想像世界的創作旅程」

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並成為Premium會員閱讀我的Premium限定內容。同時也誠摯邀請你,如果你認同我的創作價值,可以透過贊助連結給予我支持!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45 字、3 則留言,僅發佈於菜鳥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onrogu的炬靈書室
17.1K會員
2.1K內容數
文字是嚮導,意識是光炬。 唯有書寫,我們才得以前進,而意識也得以照拂更遙遠的境界。 儘管世界為濛霧阻饒、路途充滿荊棘,靈魂無可倖免。 文字終將引領意識。 我們都是意識的旅者。我們書寫,我們創造。
2025/04/25
要想重新啟動寫小說的開關實在不是很容易,很多寫小說特有的思考方式,真的需要長久運作才能維持住;但也正因為我脫離小說許久、又經歷漫長的休憩,我偶然得到了「沉澱」的機會。我發現,雖然沒有寫小說,但大腦卻堆積了大量的「養分」,等待我吸收、分解,然後化為寫作的能量。
Thumbnail
2025/04/25
要想重新啟動寫小說的開關實在不是很容易,很多寫小說特有的思考方式,真的需要長久運作才能維持住;但也正因為我脫離小說許久、又經歷漫長的休憩,我偶然得到了「沉澱」的機會。我發現,雖然沒有寫小說,但大腦卻堆積了大量的「養分」,等待我吸收、分解,然後化為寫作的能量。
Thumbnail
2025/03/21
大家應該還記得去年我因為身體出大問題住院開刀,然後住了二十幾天的事情吧?我在出院後不久,有寫了一篇很長很長的紀錄文,把我發現身體出狀況;到醫院檢查、住院的忐忑不安;確定做傳統手術開刀,之後在病房治療休養的整段過程等等,盡可能鉅細靡遺地寫下來。
Thumbnail
2025/03/21
大家應該還記得去年我因為身體出大問題住院開刀,然後住了二十幾天的事情吧?我在出院後不久,有寫了一篇很長很長的紀錄文,把我發現身體出狀況;到醫院檢查、住院的忐忑不安;確定做傳統手術開刀,之後在病房治療休養的整段過程等等,盡可能鉅細靡遺地寫下來。
Thumbnail
2025/03/13
後來我發現,在談肯定這個話題時,很多人接收到的都是「當下被肯定的狀態」,卻忽略或者沒去談「如何持續被肯定,而且不再是基於好意的那種肯定」。所以我後來都會補充,持續學習、持續成長與省思;要懂得自我檢視、自我要求,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而不是原地踏步;如此獲得的肯定,才是真正針對我們的「能力」所做出的評價
Thumbnail
2025/03/13
後來我發現,在談肯定這個話題時,很多人接收到的都是「當下被肯定的狀態」,卻忽略或者沒去談「如何持續被肯定,而且不再是基於好意的那種肯定」。所以我後來都會補充,持續學習、持續成長與省思;要懂得自我檢視、自我要求,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而不是原地踏步;如此獲得的肯定,才是真正針對我們的「能力」所做出的評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幾天看到某位寫作者在一些討論情境,很自然而然地用自己的觀點去表達「那有什麼好糾結的?」這種熟悉的語調,讓我想到很久以前,玩具被搶了或者自己被打了,卻要被大人糾正「那有什麼好哭的」這般童年過往。我現在知道,這些大人之所以會如此輕描淡寫地看待孩子的情緒,單純就是他們再也無法同理小孩子的心境
Thumbnail
前幾天看到某位寫作者在一些討論情境,很自然而然地用自己的觀點去表達「那有什麼好糾結的?」這種熟悉的語調,讓我想到很久以前,玩具被搶了或者自己被打了,卻要被大人糾正「那有什麼好哭的」這般童年過往。我現在知道,這些大人之所以會如此輕描淡寫地看待孩子的情緒,單純就是他們再也無法同理小孩子的心境
Thumbnail
認真生活,認真理解自己 流於表面的談話,只是不想,也不願他人走入自己的心裡。又或者連自己也不在那裡,自己也站在自己的心門外。 聽說,時間可以稀釋那些哀愁與悲傷, 我說,時間是不是也帶走了感受的能力, 堅強了,是因為突破了?還是封閉了? 看見真正的情緒 看一些親子教育的書籍,那些教育專家們
Thumbnail
認真生活,認真理解自己 流於表面的談話,只是不想,也不願他人走入自己的心裡。又或者連自己也不在那裡,自己也站在自己的心門外。 聽說,時間可以稀釋那些哀愁與悲傷, 我說,時間是不是也帶走了感受的能力, 堅強了,是因為突破了?還是封閉了? 看見真正的情緒 看一些親子教育的書籍,那些教育專家們
Thumbnail
如果達爾文進化論是透過動物來研究出現的,那一個人的成長會是用什麼理論來解釋呢? 純真的樣子卻有著惡魔的行為 如果一路是平坦的青青草原,是不是就可以邊往前進,邊看美景讓自己眼睛都是艷麗的;又或是一路平坦,附近風景卻是歪七扭八,還無美感可言。 課本寫著人人平等,公民老師也說了許多正義,實質正義、轉型正義
Thumbnail
如果達爾文進化論是透過動物來研究出現的,那一個人的成長會是用什麼理論來解釋呢? 純真的樣子卻有著惡魔的行為 如果一路是平坦的青青草原,是不是就可以邊往前進,邊看美景讓自己眼睛都是艷麗的;又或是一路平坦,附近風景卻是歪七扭八,還無美感可言。 課本寫著人人平等,公民老師也說了許多正義,實質正義、轉型正義
Thumbnail
可能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樣去消化吸收不適合我的「好意」。 好像當別人給我意見而我不照著做,別人就會不開心的感覺。後來我算是明白,保持距離是非常好的方式。
Thumbnail
可能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樣去消化吸收不適合我的「好意」。 好像當別人給我意見而我不照著做,別人就會不開心的感覺。後來我算是明白,保持距離是非常好的方式。
Thumbnail
想謝謝自己的勇敢,作為這篇文章的起點。因為,整理自己童年的經歷、接觸自己童年的傷口,對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容易,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如果與你有所連結,也邀請你拍拍自己,擁抱很不容易的自己,辛苦了。
Thumbnail
想謝謝自己的勇敢,作為這篇文章的起點。因為,整理自己童年的經歷、接觸自己童年的傷口,對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容易,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如果與你有所連結,也邀請你拍拍自己,擁抱很不容易的自己,辛苦了。
Thumbnail
幾年前的撰文,我是認為講者沒有同理心。長大的人能夠對生活事務有所選擇,包括要不要接受被灌輸的理念,在學生離席也無鬧場干擾的情形下,談上素質只有過之無不及。
Thumbnail
幾年前的撰文,我是認為講者沒有同理心。長大的人能夠對生活事務有所選擇,包括要不要接受被灌輸的理念,在學生離席也無鬧場干擾的情形下,談上素質只有過之無不及。
Thumbnail
為什麼我就要體諒他,我也很不爽阿! 「啪」門一甩,瞬間你我之間的距離,又更遠了...... 蹲在門後的我,默默地流著眼淚,這是青少年時期常常上演的世紀大戰,體諒、理解,這些話總是像是叫我委屈自己,明明雙方都有問題,卻總是要我禮讓,就因為我是小孩,這種上對下不平衡的關係,我始終無法認同。
Thumbnail
為什麼我就要體諒他,我也很不爽阿! 「啪」門一甩,瞬間你我之間的距離,又更遠了...... 蹲在門後的我,默默地流著眼淚,這是青少年時期常常上演的世紀大戰,體諒、理解,這些話總是像是叫我委屈自己,明明雙方都有問題,卻總是要我禮讓,就因為我是小孩,這種上對下不平衡的關係,我始終無法認同。
Thumbnail
就算當我自己被問起「以前不也都沒有甚麼問題?」「我們不都是這樣長大的?」或是任何一個經驗比自己更豐富的人告訴你「第一個照書養,之後照豬養」的時候,也無力產生過多的辯駁。
Thumbnail
就算當我自己被問起「以前不也都沒有甚麼問題?」「我們不都是這樣長大的?」或是任何一個經驗比自己更豐富的人告訴你「第一個照書養,之後照豬養」的時候,也無力產生過多的辯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