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經常會面臨各種決策。然而,我們的決策過程往往會受到一個隱形的影響因素——沉沒成本。這個概念看似簡單,卻深深影響著我們的判斷和行為,甚至可能成為侵蝕我們正向力的隱形殺手。在Marshall Goldsmith所寫的書《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Lose It)中,對於「沉沒成本」的非理性熱忱,提出深刻見解。
Marshall Goldsmith首先回溯「沈沒成本」這個概念源自歷史學家Barbara Tuchman的著作《愚政進行曲》(The March of Folly)。Tuchman在書中描述了一種她稱之為「大腦停頓」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於政府決策中,也普遍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Tuchman描述的「大腦停頓」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人們會為解決問題設定一些原則和界限,也就是人們會去對解決問題的方式預先做一些假設並設定原則。第二階段,當開始出現不和諧(與預先設想不符合)的情況時,因為最初設定的原則已經固化,人們卻難以改變。這種固化會導致投資增加,並引起保護自我意識的需求。最終,建立在謬誤基礎上的決策會越來越多,卻永遠不會被撤銷。
我們可以從身邊很多朋友的經歷,來驗證這個理論,甚至於自己就曾經吃過「沈沒成本」的苦頭。例如Tom是一家科技新創公司的創始人,他花了三年時間開發一款他認為會革命性改變市場的產品。然而,當產品推出後,市場反應卻遠低於預期。儘管有顧問公司或身邊的朋友建議他調整產品策略,甚至考慮放棄這個產品,但Tom卻堅持繼續投入資金和時間。他認為,既然已經投入了這麼多,就不能半途而廢。結果,公司最終因為現金流問題而倒閉。
Tom的故事正是「沉沒成本」謬誤的典型案例。他對已投入的時間和金錢過於看重,以至於無法客觀評估現實情況,最終導致了更大的損失。
Goldsmith在書中指出,這種「沉沒成本」的謬誤不僅存在於商業決策中,也普遍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例如,他提到了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些同事,當有人對他們的研究報告提出建設性的批評時,這些學者會極力為自己辯解,有時甚至會激烈反應。Goldsmith認為這也是「沉沒成本」謬誤的一種表現,他們對自己多年的辛勤研究和寫作非常看重,容不得他人的不同意見。
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落入「沉沒成本」的陷阱呢?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建議:
1. 客觀評估:定期審視自己的專案或決策,不要被過去的投入蒙蔽了雙眼。
2. 設定退出機制:在開始一個項目時,就預先設定一些客觀的評估指標和退出機制。
3. 重視機會成本:不要只看已經投入的成本,也要考慮繼續投入可能失去的其他機會。
4. 培養靈活性:保持開放的心態,願意接受新的資訊和迴饋,並據此調整策略。
5. 區分情感和理智:認識到對過去投入的情感依戀,但不要讓它影響理性決策。
6. 尋求外部意見:請信任的同事或專業顧問提供客觀的意見,幫助我們跳出固有思維。
以上這些做法可能會讓人感到不安,因為它要求我們放下對已投入資源的執著。但長遠來看,它能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因固守錯誤而造成更大的損失。
Goldsmith在書中也提醒我們,要經常審視自己的決策動機:「你是出於將要失去什麼,還是將要得到什麼才考慮做出決策的呢?」如果是前者,沉沒成本可能在你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已經令你損失慘重,並可能會令你的正向力受損。
例如,我認識一位朋友,他一直在一個他已經失去熱情的職位上堅持著,僅僅因為他已經在這個位置上工作了十年,不想「浪費」這些年的經驗。但實際上,他每天都在消耗自己的正向力,影響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直到他意識到這一點,果斷做出改變,轉向一個新的領域,他才重新找回了工作的熱情和正向力。
總結來說,「沉沒成本」這個看似簡單的概念,實際上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決策和行為。它可能導致我們固守錯誤,無法客觀評估現實情況,最終損害我們的正向力和長期利益。認識到這一點,並學會如何避免落入這個陷阱,對於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正向力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