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力的隱形殺手:沉沒成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經常會面臨各種決策。然而,我們的決策過程往往會受到一個隱形的影響因素——沉沒成本。這個概念看似簡單,卻深深影響著我們的判斷和行為,甚至可能成為侵蝕我們正向力的隱形殺手。在Marshall Goldsmith所寫的書《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Lose It)中,對於「沉沒成本」的非理性熱忱,提出深刻見解。

Marshall Goldsmith首先回溯「沈沒成本」這個概念源自歷史學家Barbara Tuchman的著作《愚政進行曲》(The March of Folly)。Tuchman在書中描述了一種她稱之為「大腦停頓」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於政府決策中,也普遍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Tuchman描述的「大腦停頓」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人們會為解決問題設定一些原則和界限,也就是人們會去對解決問題的方式預先做一些假設並設定原則。第二階段,當開始出現不和諧(與預先設想不符合)的情況時,因為最初設定的原則已經固化,人們卻難以改變。這種固化會導致投資增加,並引起保護自我意識的需求。最終,建立在謬誤基礎上的決策會越來越多,卻永遠不會被撤銷。

我們可以從身邊很多朋友的經歷,來驗證這個理論,甚至於自己就曾經吃過「沈沒成本」的苦頭。例如Tom是一家科技新創公司的創始人,他花了三年時間開發一款他認為會革命性改變市場的產品。然而,當產品推出後,市場反應卻遠低於預期。儘管有顧問公司或身邊的朋友建議他調整產品策略,甚至考慮放棄這個產品,但Tom卻堅持繼續投入資金和時間。他認為,既然已經投入了這麼多,就不能半途而廢。結果,公司最終因為現金流問題而倒閉。

Tom的故事正是「沉沒成本」謬誤的典型案例。他對已投入的時間和金錢過於看重,以至於無法客觀評估現實情況,最終導致了更大的損失。

Goldsmith在書中指出,這種「沉沒成本」的謬誤不僅存在於商業決策中,也普遍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例如,他提到了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些同事,當有人對他們的研究報告提出建設性的批評時,這些學者會極力為自己辯解,有時甚至會激烈反應。Goldsmith認為這也是「沉沒成本」謬誤的一種表現,他們對自己多年的辛勤研究和寫作非常看重,容不得他人的不同意見。

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落入「沉沒成本」的陷阱呢?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建議:

1. 客觀評估:定期審視自己的專案或決策,不要被過去的投入蒙蔽了雙眼。

2. 設定退出機制:在開始一個項目時,就預先設定一些客觀的評估指標和退出機制。

3. 重視機會成本:不要只看已經投入的成本,也要考慮繼續投入可能失去的其他機會。

4. 培養靈活性:保持開放的心態,願意接受新的資訊和迴饋,並據此調整策略。

5. 區分情感和理智:認識到對過去投入的情感依戀,但不要讓它影響理性決策。

6. 尋求外部意見:請信任的同事或專業顧問提供客觀的意見,幫助我們跳出固有思維。

以上這些做法可能會讓人感到不安,因為它要求我們放下對已投入資源的執著。但長遠來看,它能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因固守錯誤而造成更大的損失。

Goldsmith在書中也提醒我們,要經常審視自己的決策動機:「你是出於將要失去什麼,還是將要得到什麼才考慮做出決策的呢?」如果是前者,沉沒成本可能在你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已經令你損失慘重,並可能會令你的正向力受損。

例如,我認識一位朋友,他一直在一個他已經失去熱情的職位上堅持著,僅僅因為他已經在這個位置上工作了十年,不想「浪費」這些年的經驗。但實際上,他每天都在消耗自己的正向力,影響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直到他意識到這一點,果斷做出改變,轉向一個新的領域,他才重新找回了工作的熱情和正向力。

總結來說,「沉沒成本」這個看似簡單的概念,實際上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決策和行為。它可能導致我們固守錯誤,無法客觀評估現實情況,最終損害我們的正向力和長期利益。認識到這一點,並學會如何避免落入這個陷阱,對於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正向力至關重要。

圖片來源: Dall.E 生成

圖片來源: Dall.E 生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4會員
442內容數
Roger學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經常面臨各種複雜的情況和人際關係,有時候,這些情況看似難以理解或難以應對,讓我們感到困惑和無助。此時,有一個簡單而強大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控這些情況,那就是「命名」。 Marshall Goldsmith 在其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經常面臨各種複雜的情況和人際關係,有時候,這些情況看似難以理解或難以應對,讓我們感到困惑和無助。此時,有一個簡單而強大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控這些情況,那就是「命名」。 Marshall Goldsmith 在其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
Thumbnail
有時候當我們感到自己失去了動力,似乎很難重新找回那股正向力,就像小孩被逼著完成拖延許久的作業一樣,總是讓人感到恐懼和無助。《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Lose It)》這本書的作者Mars
Thumbnail
有時候當我們感到自己失去了動力,似乎很難重新找回那股正向力,就像小孩被逼著完成拖延許久的作業一樣,總是讓人感到恐懼和無助。《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Lose It)》這本書的作者Mars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灌輸「多即是好」的觀念。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我們總是被鼓勵要不斷累積、擴展和增加。然而,在Marshall Goldsmith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灌輸「多即是好」的觀念。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我們總是被鼓勵要不斷累積、擴展和增加。然而,在Marshall Goldsmith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Thumbnail
在當今的職場環境中,我們常常被各種挑戰和壓力所困擾,很容易就陷入消極的情緒漩渦中,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然而,樂觀主義不僅僅是一種心態,正確的樂觀主義更是一種能夠提升正向力的工具。在Marshall Goldsmith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
Thumbnail
在當今的職場環境中,我們常常被各種挑戰和壓力所困擾,很容易就陷入消極的情緒漩渦中,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然而,樂觀主義不僅僅是一種心態,正確的樂觀主義更是一種能夠提升正向力的工具。在Marshall Goldsmith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忙於應付日常事務,卻忽略了思考自己的生活品質。在Marshall Goldsmith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Lose It)》一書中,將「了解自己生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忙於應付日常事務,卻忽略了思考自己的生活品質。在Marshall Goldsmith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Lose It)》一書中,將「了解自己生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經常會面臨各種決策。然而,我們的決策過程往往會受到一個隱形的影響因素——沉沒成本。這個概念看似簡單,卻深深影響著我們的判斷和行為,甚至可能成為侵蝕我們正向力的隱形殺手。在Marshall Goldsmith所寫的書《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經常會面臨各種決策。然而,我們的決策過程往往會受到一個隱形的影響因素——沉沒成本。這個概念看似簡單,卻深深影響著我們的判斷和行為,甚至可能成為侵蝕我們正向力的隱形殺手。在Marshall Goldsmith所寫的書《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鼓勵要積極進取、全力以赴。然而,過度承擔工作和責任可能會悄悄地侵蝕我們的正向力,最終導致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的下降。在《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Lose It)中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鼓勵要積極進取、全力以赴。然而,過度承擔工作和責任可能會悄悄地侵蝕我們的正向力,最終導致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的下降。在《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Lose It)中
Thumbnail
在我們的職場生涯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困境。有時,這些情況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沮喪、憤怒或是無助。然而,我們如何應對這些情況,往往決定了我們的職業發展和個人幸福。在Marshall Goldsmith所寫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
Thumbnail
在我們的職場生涯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困境。有時,這些情況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沮喪、憤怒或是無助。然而,我們如何應對這些情況,往往決定了我們的職業發展和個人幸福。在Marshall Goldsmith所寫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我們常常感到迷失和困惑。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並且不斷進步?在《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Lose It)》一書中,作者Marshall Golds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我們常常感到迷失和困惑。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並且不斷進步?在《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Lose It)》一書中,作者Marshall Golds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