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思考日記】7/16

【過度思考日記】7/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為了增進寫作的能力,開始讀起教導寫作的書,像是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的〈心靈寫作〉,和蕾妮‧布朗(Renni Browne)、戴夫‧金恩(Dave King)的〈故事造型師〉。

我一直都對創作滿有興趣的,不過「寫作」對我來說比較陌生;或者更準確地來說,是當我看了這些書,認識愈多寫作的事情以後,才愈發現自己並不了解寫作。我以前一直不知道「故事」的重要性,也一直搞不懂角色、情節等等的元素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最近愈來愈熟悉這些事情。

大學時期的我,大多時候都在理工領域打滾,偶爾會聽見有人在戰理組和文組,或討論未來出路,但我覺得這兩邊其實並沒有那麼壁壘分明。當初在寫碩士論文的時候,過程中當然會強調科學、數據、事實,都是相當理性的東西,但是要整理成一篇文章,終究還是要編一個「故事」。

故事是理性的嗎?我是不這麼認為。我認為「絕對的理性客觀」根本就不存在,那些聲稱他只是在提出「客觀事實」的人,只不過是忽略了他也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的事實。既然沒有什麼客觀的東西,那就大方承認、接受每個人的主觀,也沒什麼不好的。只要是人,就會有情感、有個人立場,那些都是無法被抽離的東西。

「故事」其實是一個很有趣、也很值得鑽研的概念,它融合了理性與感性,而且無關對錯,正如這世上的很多事物一樣。



一路成長以來,都是走在乖寶寶、高學歷的路上,但我發現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有個缺點,就是習慣做事一定要完美才敢執行、讓人看見,我覺得這種思維有時會讓自己錯失成長的機會。

不過,今天在讀〈心靈寫作〉的時候,看見了一句超爆讚的話:

我有寫出世上最爛的垃圾的自由!!!!!

書裡面沒有在這句話的後面加上驚嘆號,但是我覺得必須加一大堆的驚嘆號!!!!!!!!!!!!!!!

娜妲莉提倡的是自由的心靈書寫,而且認為寫作是需要練習的,不管今天有沒有靈感,動筆寫就對了。就如同大家會認為在一場足球比賽前,需要練習,要寫出好的作品,也需要不斷的練習。即使心中有很多抗拒、或是可能寫出很爛的東西,也要規定自己去練習。

寫得爛又怎樣,我有寫出垃圾的自由!!!

avatar-img
Andy 的過度思考日記
16會員
77內容數
創作就是在寫日記。是自我成長的日常紀錄,也是想法和情感的傳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過度思考通常源自想要「解決問題」的心。我以為只要多認識一點人性、多深入了解他們的故事,就能在適當的時機,補上該被說出的話,前往沒那麼破碎的結局。 不過,有時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不要解決任何問題。 接受它就好。 它並不破碎,它不需要補救,它原本就很好。
Tove Lo 是一位瑞典歌手,她在2014年發表了專輯《Queen of the Clouds》,登上了美國告示牌專輯榜第 14 名。 2014 年的我,還是個對世界感到很好奇的高中生,從那時開始,我就養成了在 YouTube 上旅行的習慣,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了解國外網友們對不同議
我滿感謝自己的文章都有人看過而且留下愛心,有種默默被大家關注的感覺,有點溫馨、有點酷,但有時候有點害怕(?),因為大部分都沒有留言,會有點好奇大家的想法 「啊之前不是一直說不在意別人的回饋嗎現在又在那邊blablabla」 我想了一下,這兩者應該並不衝突 我覺得「不在意」的意思並不是毫不關心,
沒有,並不是勤勞到一日二更。 是前一天的文章超過12點才發,才有兩篇的錯覺。 高中時期的我,跟現在比起來應該是個比較脆弱和敏感的人,常對快速變動的外在世界感到害怕,或迷失在環境中來自各方的聲音。 在探索世界的過程裡,會反覆經歷走失、回歸、又走失、又回歸,過程中接觸到的各種不同價值,進行多
不小心就停更了一個多月,如果這裡有期待看見我創作的朋友的話,不好意思,這位創作者就是這麼任性,有時候我也很困擾(?) 我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常常想讓事情一次就到位,覺得作品還沒達到心目中理想的樣子,就想繼續埋頭磨練,直到達成自己的目標以後,才讓其他人看見。 但創作這回事時常是沒有終點的,只有
自從太深入認識她的思想以後,我像她一樣,禁止了自己的黑暗面。 《過度思考日記》一 「她」是誰? 「她今天是不是有點不太開心啊?」Wei 說。 「沒有吧。」昂不假思索的回答了。 她有,只是她躲了起來,躲了非常非常久。 昂還沒那麼認識她,但他會在未來某一個認真思考的瞬間發現到,她不
過度思考通常源自想要「解決問題」的心。我以為只要多認識一點人性、多深入了解他們的故事,就能在適當的時機,補上該被說出的話,前往沒那麼破碎的結局。 不過,有時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不要解決任何問題。 接受它就好。 它並不破碎,它不需要補救,它原本就很好。
Tove Lo 是一位瑞典歌手,她在2014年發表了專輯《Queen of the Clouds》,登上了美國告示牌專輯榜第 14 名。 2014 年的我,還是個對世界感到很好奇的高中生,從那時開始,我就養成了在 YouTube 上旅行的習慣,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了解國外網友們對不同議
我滿感謝自己的文章都有人看過而且留下愛心,有種默默被大家關注的感覺,有點溫馨、有點酷,但有時候有點害怕(?),因為大部分都沒有留言,會有點好奇大家的想法 「啊之前不是一直說不在意別人的回饋嗎現在又在那邊blablabla」 我想了一下,這兩者應該並不衝突 我覺得「不在意」的意思並不是毫不關心,
沒有,並不是勤勞到一日二更。 是前一天的文章超過12點才發,才有兩篇的錯覺。 高中時期的我,跟現在比起來應該是個比較脆弱和敏感的人,常對快速變動的外在世界感到害怕,或迷失在環境中來自各方的聲音。 在探索世界的過程裡,會反覆經歷走失、回歸、又走失、又回歸,過程中接觸到的各種不同價值,進行多
不小心就停更了一個多月,如果這裡有期待看見我創作的朋友的話,不好意思,這位創作者就是這麼任性,有時候我也很困擾(?) 我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常常想讓事情一次就到位,覺得作品還沒達到心目中理想的樣子,就想繼續埋頭磨練,直到達成自己的目標以後,才讓其他人看見。 但創作這回事時常是沒有終點的,只有
自從太深入認識她的思想以後,我像她一樣,禁止了自己的黑暗面。 《過度思考日記》一 「她」是誰? 「她今天是不是有點不太開心啊?」Wei 說。 「沒有吧。」昂不假思索的回答了。 她有,只是她躲了起來,躲了非常非常久。 昂還沒那麼認識她,但他會在未來某一個認真思考的瞬間發現到,她不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