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新起點效應,並非是新穎的發現,但如果我們可以在設定目標時,給每一個小目標設定一個新起點,似乎會讓人更有動力與機會去完成。書中提到人生新篇章的開頭不管再微小,也許都能予人一種白紙重新改寫的印象,因為身分標籤與我們的行為息息相關。
例如書中提到許多生重病瀕死康復後,許多人都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死亡逼我們正視人生」。
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有瀕死經驗(我們也不希望有),但越是重大的里程碑,越有可能幫助我們後退一步、重整旗鼓,與過去乾淨地一刀了斷。生活中如具有新起點意義的日期,作者提到一個實驗是鼓勵在「生日隔天」或「春天之始」開始存錢的信函給員工,這比在未來某個任意日期再開始存錢的「普通」信函,效力高出兩到三成。
看來這似乎可以說服另一半重視對於兩人重要節日的儀式感,也讓我們能有一種煥然一新的心理效應。
作者提到根據2007年美國調查,新年願望到了一月底有三分之一會失敗,最終總計有五分之四會以失敗告終。令人氣餒的消息,但借用演員大衛·赫索霍夫(David Hasselhoff)曾說過的話:「不站上賽場,你就不可能打出全壘打。」每當你許下一次願望,就是讓自己站到賽場上。換個角度看,會發現仍有20%成功了,成功做出改變不外乎是一開始肯下決心去嘗試,讓我們一起勇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