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想要改變自己但堅持兩三天就放棄?行為科學家教你克服內在慣性、惰性的超有效策略 --《零阻力改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你想要改變自己嗎?對於目前的工作、生活上,想要有些轉變嗎?

我們不免有時會對「為什麼我沒有成為心目中理想的自己呢?」感到遺憾,當意識到這一點時,很自然的會產生「我想要改變!」的念頭。但曾經嘗試想為自己做出改變的人,應該也深刻的體認到—原本行為模式的影響力很大,不管是要開始並持續有益的行為,或是戒掉壞習慣,都沒有那麼簡單

「想要改變」不難,但真正做到很難

通常,我們在「立定志向,信誓旦旦,覺得從明天開始,一切就要變得不同」之後,實際上過幾天就不了了之。對大多數人來說,包括我自己在內,也許會不承認自己立即需要改變,或是低估了惰性的力量,以及我們並不知道如何有效進行改變。

也許你讀過許多教人如何養成好習慣、戒掉壞習慣、幫自己成長的書,也已經學到許多方法。但《零阻力改變》要進一步帶給讀者的是—若要改變行為,需要找出妨礙自己進步的弱點,量身定做策略來跨越障礙

找對時機,幫自己處在最容易改變的狀態—新起點效應

當人們有了新的變化時,無論是入學、到職或是成為新手父母,都會因為新的環境、新的角色需要適應而改變行為,這時候也因為狀態就像白紙一樣,最容易形成新的行為模式。

因此,如果在我們需要改變的時候,設法讓我們自己覺得「這是新的開始,這是新起點!」,會有助於改變行為。因此,新年、新學期、新職務,甚至是季節的第一天、星期一,或是意義重大的新階段,都是適合展開改變的好時機。有做過以下的統計,有許下新年要有所改變願望的人,有20%會成功,假如你已經嘗試改變未果很多次,也許下一次可以選一個對你來說是「新起點」的時候再試一次。若你想鼓勵親人、朋友、同事、員工改變行為的話,不妨也運用「新起點效應」這個好時機。

幫苦藥加上糖衣—用「誘惑綁定」克服先樂後苦的衝動

在勵志想要改變時,我們會認為「未來的我」能夠堅守自律的原則,做出對的選擇。但事實上,大多時候都是「當下的我」向誘惑屈服,過度自信的高估了自己的意志力。

那要如何幫自己一把呢?《零阻力改變》建議讀者可以採用「誘惑綁定」法來增加新習慣的吸引人程度,藉以和原有行為模式抗衡。作法是要求自己完成新習慣的行為之後,才可以去做自己喜歡從事的習慣,例如「每天深蹲30下之後,才去玩遊戲」或是「要先跟家人先聊天30分鐘之後,才上FB跟Line」「在跑步機上慢跑時,才可以用平板追想看的劇」,用這樣的方式去讓新習慣產生對自己的誘因。

又或者,把自己要做的事設計成像遊戲一樣,有關卡、有挑戰難度、有積分、有獎勵,甚至讓過程可以盡量有趣:例如穿上特別的「挑戰服」,或是在讓自己開心、享受的環境裡完成,都是提高自己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的當下滿足度的做法。

用「承諾機制」幫助你成功維持習慣

相信大家也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為了某項承諾,例如答應別人完成一份重要報告、答應帶家人出國旅行,我們願意依照規劃的進度與預算,按時寫報告或存錢。這就是「承諾」所產生的影響力。那麼,我們可以把「承諾機制」用在自己身上嗎?

如果為自己訂一個「若我沒有在OO期限內完成OO目標,我就要拿出OOOO元捐給OOOO機構」(若覺得做公益對自己不算是懲罰,那也許可設定捐錢給自己反對的政黨或組織)的罰款,這就像是設置了一個「現金承諾機制」,違反承諾的後果是損失一筆錢,以及無法守約的自我譴責。

除此之外,訂一份「行為誓約」,把要做的行為、期限以及最後要達到的目的列在契約上。找到一兩個支持者,可能是家人、朋友、好同事,請他們跟你一起在契約上簽名,之後監督你、幫你打氣,讓這件事感覺是一個很正式的約定,這也會讓你對這件事認真起來。

raw-image


避免健忘,聰明設計提醒機制—提示計畫法

行為難以堅持的理由並不全然是因為意志不堅,常常只是因為我們忘記了。有研究指出,人的記憶力大致呈指數程度衰減:20分鐘內會把剛剛記住的資訊忘記一半,24小時內會忘記近七成。成人每天平均會忘記三件事,小至忘記密碼、忘記該做的家事,大至忘記重要的紀念日或與人有約等等。

想要預防忘記,最好的方式會是設計提醒機制。例如情境提示(像是藉由鬧鈴、行事曆設定、便利貼)或行動提示(與已經在做的行為“綁定”,例如當我在OOO的時候記得同時做XXX),讓提示融入日常生活中。

持續追蹤記錄,有助於習慣的養成

曾被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視節目」之一的情境喜劇《歡樂單身派對》的主創暨主角知名喜劇演員傑瑞森菲德回顧自己是如何成為頂尖的諧星,方法之一是「每天至少寫出一個新笑話,並且利用表格紀錄進度」。

做紀錄的好處是:可以避免自己忘記,以及讓自己可以為成功慶祝、為失敗負責。設計一個能幫自己追蹤的方式,例如完成之後就在月曆上打一個勾,那麼有沒有持續就會一目瞭然。這個做法還可以搭配「連續不中斷100天」給自己一些獎勵,或是「因故中斷隔日不再犯」之類的規則給自己警惕,讓習慣養成的效果變得更好。

raw-image

運用「言出必信」效應:消除自我懷疑,幫助自己改變

我們也許會有熱心主動給身邊的人建議但覺得對方置之不理的疑惑,也常會覺得別人給我們的意見不適用。事實上,「給建議沒有用」的原因並不在意見本身的正確與否,或是否有聽懂,而在於接受方心中認為自己「做不做得到」,通常問題會出自於自我懷疑。

《零阻力改變》建議讀者可以運用人心理上「說到就要做到,否則就顯得虛偽」的「言出必信」效應--當我們對人這麼說時,也會加強自己對此說法的信念。所以,如果要消除自我懷疑,不妨找幾位有同樣目標的夥伴組成互助社團,成員定期諮詢彼此的意見,當我們給對方建議的同時,無形中也提升了自己的信心,讓我們得以做到自己說出口的建議。

最後,作者提醒我們:要克服改變過程中面臨的阻礙,並不只是一次兩次或一年兩年的努力,而是要持之以恆。阻礙我們改變的因素有時會轉變,這時候就要嘗試採取符合當下處境的方法,調整策略,來幫助自己成功。


avatar-img
27.5K會員
183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談到影響力,也許你認為「那是政治人物/ 明星/ 網紅才需要的,與我無關」,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處在一個影響力交互作用的世界,既受到他人的影響讓我們產生目標與期望,我們也對他人產生影響。影響力就如同「星際大戰」裡無所不在的原力,端看你是否能夠察覺並運用。若能夠發揮好的交互影響,將會得到互利的結果。
達利歐認為,如果沒有建立自己的「原則」,那麼在每天在因應諸多大小狀況時,就必須每一次都像第一次碰到一樣,被迫個別、快速且不假思索地因應。但「太陽下無新事」這句話適用在大多數情況,只有極少數的情境是獨一無二、無法歸類的。如果我們發展出妥善處理大多數重複情境的優質原則,就能更加迅速地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在我帶領「人生轉型工作坊」過程中參與者的回饋,或是和同處於中年轉型階段的朋友,我常會聽到一種看似兩難的情境「改變的過程我不想給我自己太大的壓力,畢竟壓力對身心健康不好,但又對於自己目前的狀態不滿意,該怎麼辦呢?」。原本我對此也沒有什麼好答案,但在讀完《開啟心流的升檔練習》之後,我就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認為,根據個人選擇的「思考方式」,既能創造出美好的人生,也可能將其毀滅。在人生中遭遇到意料之外的阻礙,思考前進方向時,一切都得依照自己的「思考方式」進行判斷,而這一個個的判斷累積下來,所呈現的便是自己一生的成果。因此在迷惘時,能夠擁有做為判斷基準的正確「思考方式」,才會這麼重要。
在這個社群媒體與各類內容蓬勃發展的時代,我們可以發掘與連結到幾乎無窮的成功個體與案例,如何藉由「逆向工程」的技法,幫我們從其他人的成功中拆解他的成功秘方並且轉化成我們的能力,會是一項非常有用的技能。這也是《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秘訣》要教給我們的方法
談到影響力,也許你認為「那是政治人物/ 明星/ 網紅才需要的,與我無關」,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處在一個影響力交互作用的世界,既受到他人的影響讓我們產生目標與期望,我們也對他人產生影響。影響力就如同「星際大戰」裡無所不在的原力,端看你是否能夠察覺並運用。若能夠發揮好的交互影響,將會得到互利的結果。
達利歐認為,如果沒有建立自己的「原則」,那麼在每天在因應諸多大小狀況時,就必須每一次都像第一次碰到一樣,被迫個別、快速且不假思索地因應。但「太陽下無新事」這句話適用在大多數情況,只有極少數的情境是獨一無二、無法歸類的。如果我們發展出妥善處理大多數重複情境的優質原則,就能更加迅速地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在我帶領「人生轉型工作坊」過程中參與者的回饋,或是和同處於中年轉型階段的朋友,我常會聽到一種看似兩難的情境「改變的過程我不想給我自己太大的壓力,畢竟壓力對身心健康不好,但又對於自己目前的狀態不滿意,該怎麼辦呢?」。原本我對此也沒有什麼好答案,但在讀完《開啟心流的升檔練習》之後,我就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認為,根據個人選擇的「思考方式」,既能創造出美好的人生,也可能將其毀滅。在人生中遭遇到意料之外的阻礙,思考前進方向時,一切都得依照自己的「思考方式」進行判斷,而這一個個的判斷累積下來,所呈現的便是自己一生的成果。因此在迷惘時,能夠擁有做為判斷基準的正確「思考方式」,才會這麼重要。
在這個社群媒體與各類內容蓬勃發展的時代,我們可以發掘與連結到幾乎無窮的成功個體與案例,如何藉由「逆向工程」的技法,幫我們從其他人的成功中拆解他的成功秘方並且轉化成我們的能力,會是一項非常有用的技能。這也是《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秘訣》要教給我們的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Thumbnail
放下,不是放棄, 做控制之內的、能力所及的, 對控制之外的,選擇信任更大的計畫與安排, 因應變動,做出改變,突破與跨越。
我也想戒掉焦慮 可是就是做不到 壞習慣養成不是一天兩天 戒掉習慣也無法一氣呵成 老天會不斷給你考驗 測試你是不是真的改邪歸正 一場計劃好的旅程固然美好 可是哪有意外來得叫人印象深刻
Thumbnail
調整慣性的聚焦方式, 問題,可以挫敗你, 但也可以成為你成長與進化的動力。
Thumbnail
即使外在沒有變化,我們仍然可以積極地做些什麼, 最起碼可以專注自身,穩定情緒,照顧自己的需要,改善內心狀態,切換觀看的角度與方式, 透過自我反思,做出調整與改變, 而信任和紀律,是邁向成功的關鍵。
Thumbnail
改變自己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是把自己放在能讓個人品格「更可靠」的情境裡。
Thumbnail
"…很多人的改變總是無疾而終,根本原因就在於改變的動力不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而是為了擺脫和逃避當下的自我厭惡感。要實現人格重塑,最重要的就是給自己時間和耐心,學會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我們聽了太多關於變好的方法,卻忽略了在變好之前,如果不能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所謂的「變好」是不會實現的。…完成自我
Thumbnail
★改變之所以困難,不是因為懶惰或缺乏毅力, 而是缺乏明確的指令、鮮明的情感,還有對的環境。
改變,之所以能夠發生,在於行動力, 想要變得更好,想要愛自己,想要擁有平衡健康的關係,就要付諸行動, 是你去做了,會感覺很好,你不會批判自己做不到或做不好, 因為你不是空想,是實際去體驗與嘗試,而你對這樣的自己很滿意。
所有的改變,都基於一個簡單而強大的原則:那就是你想要改變。這個願望是一切變革的起點,無論是個人的成長,還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想要不同於現狀時,我們開始尋找方法,學習新技能,改變舊有的習慣,並且勇於面對挑戰。這種渴望推動我們突破自我設定的界限,探索未知的領域。改變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Thumbnail
放下,不是放棄, 做控制之內的、能力所及的, 對控制之外的,選擇信任更大的計畫與安排, 因應變動,做出改變,突破與跨越。
我也想戒掉焦慮 可是就是做不到 壞習慣養成不是一天兩天 戒掉習慣也無法一氣呵成 老天會不斷給你考驗 測試你是不是真的改邪歸正 一場計劃好的旅程固然美好 可是哪有意外來得叫人印象深刻
Thumbnail
調整慣性的聚焦方式, 問題,可以挫敗你, 但也可以成為你成長與進化的動力。
Thumbnail
即使外在沒有變化,我們仍然可以積極地做些什麼, 最起碼可以專注自身,穩定情緒,照顧自己的需要,改善內心狀態,切換觀看的角度與方式, 透過自我反思,做出調整與改變, 而信任和紀律,是邁向成功的關鍵。
Thumbnail
改變自己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是把自己放在能讓個人品格「更可靠」的情境裡。
Thumbnail
"…很多人的改變總是無疾而終,根本原因就在於改變的動力不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而是為了擺脫和逃避當下的自我厭惡感。要實現人格重塑,最重要的就是給自己時間和耐心,學會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我們聽了太多關於變好的方法,卻忽略了在變好之前,如果不能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所謂的「變好」是不會實現的。…完成自我
Thumbnail
★改變之所以困難,不是因為懶惰或缺乏毅力, 而是缺乏明確的指令、鮮明的情感,還有對的環境。
改變,之所以能夠發生,在於行動力, 想要變得更好,想要愛自己,想要擁有平衡健康的關係,就要付諸行動, 是你去做了,會感覺很好,你不會批判自己做不到或做不好, 因為你不是空想,是實際去體驗與嘗試,而你對這樣的自己很滿意。
所有的改變,都基於一個簡單而強大的原則:那就是你想要改變。這個願望是一切變革的起點,無論是個人的成長,還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想要不同於現狀時,我們開始尋找方法,學習新技能,改變舊有的習慣,並且勇於面對挑戰。這種渴望推動我們突破自我設定的界限,探索未知的領域。改變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