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21|為什麼補充資料是筆記連結的核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連結就是思考 Linking is Thinking」


「當你連結兩個筆記,你建立了新的關係。


你的思維體驗到“思想碰撞 Thought Collisions",


而這些碰撞你內化並深化了你的理解。」


這段討論,是美國創作者Nick Milo[1] 在其經典的Linking Your Thinking[2] 工作坊培訓,Lesson 1a.4的內容[3]。


在Nick Milo的系統中,非常鼓勵筆記與筆記之間互相連結。


但在盧曼的系統中,筆記與筆記之間,是有嚴格的邏輯發展順序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開始使用Obsidian時,


總覺得用起來沒有像卡片筆記法的故事宣傳的那麼神奇,


一直無法參透到底盧曼是怎麼樣做筆記才能如此學術高產的。


後來我發現一個關鍵的區別,就是「筆記之間連結的根據」。


正如Nick Milo説,當你連結了兩個筆記,你建立了新的關係。


我們需要去思考,在自己的筆記庫中,「連結」具體要代表什麼意思。


我目前在Obsidian的實踐上,我有三種主要的連結策略:


01 用筆記標題去連結有結構的從屬關係


02 用參考資料連結筆記庫外的補充資料


03 用Obsidian內部連結[4]筆記庫內的補充資料


記得我在Ship 30 for 30[5]的培訓中,


學到一個很重要的寫作心態:


寫作,其實就是不斷補充資料。


如此,就算我們今天寫了短短的筆記,


只要明天接著寫,那麼筆記就能成為文章,


文章就能成為書籍。


核心的寫作方式,就是持續去補充資料。


所以,「筆記的連結」只要能達到「補充資料」的效果,


那麼我想連結就足夠成功且清楚了。


Reference

[1] https://x.com/nickmilo

[2] https://www.linkingyourthinking.com/

[3] https://community.linkingyourthinking.com/c/curriculum-unit-1/sections/87389/lessons/290426

[4] https://help.obsidian.md/Linking+notes+and+files/Internal+links

[5]] https://www.ship30for30.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0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數位筆記管理中,標籤混亂是一個常見問題,尤其是當出現許多重複標籤時。例如,“#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管理”,“#旅行”和“#旅遊”,“#啟發”和“#啟示”這些類似的標籤會導致分類繁複而臃腫,長期下來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Thumbnail
在數位筆記管理中,標籤混亂是一個常見問題,尤其是當出現許多重複標籤時。例如,“#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管理”,“#旅行”和“#旅遊”,“#啟發”和“#啟示”這些類似的標籤會導致分類繁複而臃腫,長期下來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Thumbnail
什麼是標籤? 標籤是一種通過在關鍵詞前加上“#”符號,將特定的關鍵詞插入到筆記中的方式。例如,如果你想給一條筆記打上“工作方法”的標籤,只需在“工作方法”前加一個“#”,變成“#工作方法”,然後將這個標籤插入到筆記的任意位置即可。
Thumbnail
什麼是標籤? 標籤是一種通過在關鍵詞前加上“#”符號,將特定的關鍵詞插入到筆記中的方式。例如,如果你想給一條筆記打上“工作方法”的標籤,只需在“工作方法”前加一個“#”,變成“#工作方法”,然後將這個標籤插入到筆記的任意位置即可。
Thumbnail
許多人常常發現自己在做筆記時,僅僅停留在劃線或摘錄有啟發的內容上,這樣的方法雖然方便快捷,但往往無法深入思考和理解所學的內容。我們需要使用"自我提問"來刺激自已的思考,去主動參與和反思所讀的內容,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
Thumbnail
許多人常常發現自己在做筆記時,僅僅停留在劃線或摘錄有啟發的內容上,這樣的方法雖然方便快捷,但往往無法深入思考和理解所學的內容。我們需要使用"自我提問"來刺激自已的思考,去主動參與和反思所讀的內容,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
Thumbnail
筆記不僅僅是信息的簡單搬運,更應該成為我們思考和成長的工具。那麼,什麼樣的內容值得我們記錄?答案是:有啟發性的內容。
Thumbnail
筆記不僅僅是信息的簡單搬運,更應該成為我們思考和成長的工具。那麼,什麼樣的內容值得我們記錄?答案是:有啟發性的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做筆記和思考的方法,包括條列式書寫、回想老師的話、創造邏輯架構等。文章強調了寫筆記如何幫助思考,並提供了一些萬能筆記法的技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做筆記和思考的方法,包括條列式書寫、回想老師的話、創造邏輯架構等。文章強調了寫筆記如何幫助思考,並提供了一些萬能筆記法的技巧。
Thumbnail
資訊輸入輸出就像攝影,每個人接受資訊,吸收理解程度都有所不同。如今資訊爆炸,隨時隨地都可以取得的時代,要學習將吸收的資訊轉化有用的產出,如此對我們的人生將更有幫助。資訊吸收還要整理才有用,整理心智,就可以進入心流。 本次推薦兩個線上工具:Notion電子筆記、 Xmindmap
Thumbnail
資訊輸入輸出就像攝影,每個人接受資訊,吸收理解程度都有所不同。如今資訊爆炸,隨時隨地都可以取得的時代,要學習將吸收的資訊轉化有用的產出,如此對我們的人生將更有幫助。資訊吸收還要整理才有用,整理心智,就可以進入心流。 本次推薦兩個線上工具:Notion電子筆記、 Xmindmap
Thumbnail
原「主編後記」裡的分享(新單元新嘗試)。思考著,如果能讓更多人接收到這些知識點就更棒了⋯⋯
Thumbnail
原「主編後記」裡的分享(新單元新嘗試)。思考著,如果能讓更多人接收到這些知識點就更棒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