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關於墨學的研究計畫「『由身入知以實踐 』─《墨子》思想系統重構」」(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墨子》言形,同時亦涉及對「力」的說明:

 

      力,形之所以奮也。(〈經上21〉)

      力:重之謂下與重舊也。(〈經說上21〉)

 

    從〈備城門〉下諸篇來看,[1]〈經上〉對於「力」之定義,是從備戰時、戰爭進行中士兵的體力、能力或身體動態有所觀察而來,它根植於身體牢不可分。況且,「力」伴隨行動定會顯於身使外在形軀有所改變。故筆者釋此段為:[2]

 

      力,形體有所振奮。(〈經上21〉)

      力,看重的是下層百姓與其承擔(事務)的能力,這和舊時聖王之教一致。

      (〈經說上21〉)

 

    回到〈經上〉對「生」之界定可知「形」與「身」、「身體」相通。如同「身」,「體」也意謂可見形軀,如「棺三寸,足以朽體」(〈節葬下〉)、「故得士則謀不困,體不勞」(〈尚賢上〉)。除此,「體」於〈經上〉亦有別的意涵:

 

      體,分於兼也。(〈經上2〉)

      體:若二之一,尺之端也。(〈經說上2〉)

 

    此文釋義諸家無重大分歧,皆以「兼」為整體,「體」為部分。但進一步問,《墨子》何以使用「尺之端」作「體」之譬呢?尺「以人體為法,故於脛下以乙識之,寸以手卻十分為法,然則尺以足上十寸為法」。[3]所以最早的度量單位,皆參照人身體之部位訂定。[4]



[1]如「持衝十人,執劍五人,皆以有力者」(〈備梯〉)、「二十船為一隊,選材士有力者三十人共船」(〈備水〉)、「命有力者三人用頡皋衝之,灌以不潔十餘石。」(〈備穴〉)、「令有力四人下上之」(〈備蛾傅〉)。

[2]從過往墨學研究成果來看,此段學者在字義訓釋與句讀上頗有分歧,不過多數研究者採科學(或力學)角度釋之。筆者對此曾詳論且有不同觀點,可參檢附之「《墨子》身體觀探研─以『修身』為核心」一文,頁12-14。

[3]《正中形音義綜合辭典》,高樹藩主編,增訂二版,(台北:正中書局,1977),頁363。

[4]「身體思維是具體性思維方式的一種主要的表現方式。所謂『具體性思維方式』正是中國文化中思維方式的一大特徵。中國文化中具體性思維方式較常見的表現方式有二:第一是『類推論證』,這是以某一已知的具體事物類推另一未知的事物;或以某一事物的已知『部分』類推該事物之『全體』之屬性。第二是『歷史論證』,這是從歷史上具體的人與事,論證抽象的原理。除了這種習見的論證方式之外,『身體思維方式』也是「具體性思維方式」的一種表現,因為人的身體是最具體的,是人與外在世界的聚合點,所以從身體出發的思想,必然有其具體性。」參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市:喜瑪拉雅基金會,民90年),頁399。正文雖僅提及身體思維,但其實這兩種論證方式都可見於《墨子》。如〈經下102〉云:「推類之難,說在之大小。」推類有困難,是因類及組成類的要素本就有大小之分。〈小取〉又載「以類取,以類予」,要推論時需以類作為前提。另一方面,《墨子》於論證自己思想時就表示須「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非命上〉),書中又反覆論及三代聖王之行。故我們可說,《墨子》或許未意識到所謂「具體性思維方式」,但它確實已展現於文本中。因此黃氏之說,雖主要是針對儒家而發,但亦可適用於解讀《墨子》。

"The very best thing is utterly beyond your reach not to have been born, not to be, to be nothing. However, the second best thing for you is: to die soo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先生何不發藥乎? 的其他內容
 一、身體     《墨子》中明言「身體」一詞共五處,引文如下:         故聖人之為衣服,適身體和肌膚而足矣。(〈辭過〉)       單財勞力,畢歸之於無用也,以此觀之,其為衣服非為身體……。(〈辭       過〉)       且夫仁者之為天下度也,非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樂
畢竟,我們並非以西方研究向度強迫帶入、附會解釋中國哲學文本,乃是藉此轉向,深掘典籍中固有的身體資源。[1]這樣的轉向,非但不會與過往心性研究發生斷裂,反而能豐富中國哲學研究並提供新的視野。近二十年來於台灣中國思想範疇的研究中,身體議題可說方興未艾,論著豐碩。[2]無論是對儒家、道家或醫家的身體觀研究
因此,對於中國哲學之主流,牟氏認為是重視道德的心性之學,是關於「生命的學問」。相似觀點亦可見於徐復觀:         中國文化認為人生價值的根源即是在人的自己的「心」……中國文化所說        的心,指的是人的生理構造中的一部分而言,即指的是五官百骸中的一部       份;自心的這一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西方哲學淵遠流長的發展中,身體(body)被重視,成為哲人思考、闡釋之要角乃二十世紀中葉之事。從哲學史角度視之,此可稱為「身體轉向」(the body turn)。[1]身體何以成為焦點?除社會變遷、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文化演變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對自柏拉圖
這邊似乎太少哲學跟神學了.......
 一、身體     《墨子》中明言「身體」一詞共五處,引文如下:         故聖人之為衣服,適身體和肌膚而足矣。(〈辭過〉)       單財勞力,畢歸之於無用也,以此觀之,其為衣服非為身體……。(〈辭       過〉)       且夫仁者之為天下度也,非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樂
畢竟,我們並非以西方研究向度強迫帶入、附會解釋中國哲學文本,乃是藉此轉向,深掘典籍中固有的身體資源。[1]這樣的轉向,非但不會與過往心性研究發生斷裂,反而能豐富中國哲學研究並提供新的視野。近二十年來於台灣中國思想範疇的研究中,身體議題可說方興未艾,論著豐碩。[2]無論是對儒家、道家或醫家的身體觀研究
因此,對於中國哲學之主流,牟氏認為是重視道德的心性之學,是關於「生命的學問」。相似觀點亦可見於徐復觀:         中國文化認為人生價值的根源即是在人的自己的「心」……中國文化所說        的心,指的是人的生理構造中的一部分而言,即指的是五官百骸中的一部       份;自心的這一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西方哲學淵遠流長的發展中,身體(body)被重視,成為哲人思考、闡釋之要角乃二十世紀中葉之事。從哲學史角度視之,此可稱為「身體轉向」(the body turn)。[1]身體何以成為焦點?除社會變遷、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文化演變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對自柏拉圖
這邊似乎太少哲學跟神學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東方哲學和靈性學說中的業力概念,以及思想對業力的影響。文章提出了培養正念、設立積極目標、練習感恩、行善事以及自我反省等方法來創造良好的業力,並強調了思想和意圖對人生走向和結果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作用關鍵在於反面,應對問題以合理方式。
Thumbnail
以困境為磨練學習成長,視不足為動力突破創新。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透過具體案例展示如何將新學的知識與現有知識體系結合,並解決現實問題。
Thumbnail
相較於硬碰硬的比拼,尋求無形層次的突破更具效益。
Thumbnail
本期節錄6篇文章,因為訊息量有點多 所以分成上中下三篇,簡單的進行歸類 上篇主軸著重於練拳的觀念 中篇主軸放在兵器 下篇主軸放在人物 上篇3篇文章,拆成2份PDF 名稱分別是【養生三昧人生妙藥】、【運用之妙 存乎一心】以及【論誠意和內家氣功】 養生三昧的副標:頭要冷、腹要空、脚要暖
Thumbnail
依作用後狀、象變化,將知識學問分類編序。
Thumbnail
★你需要的不是學更多,而是開始鍛鍊觀察力!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東方哲學和靈性學說中的業力概念,以及思想對業力的影響。文章提出了培養正念、設立積極目標、練習感恩、行善事以及自我反省等方法來創造良好的業力,並強調了思想和意圖對人生走向和結果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作用關鍵在於反面,應對問題以合理方式。
Thumbnail
以困境為磨練學習成長,視不足為動力突破創新。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透過具體案例展示如何將新學的知識與現有知識體系結合,並解決現實問題。
Thumbnail
相較於硬碰硬的比拼,尋求無形層次的突破更具效益。
Thumbnail
本期節錄6篇文章,因為訊息量有點多 所以分成上中下三篇,簡單的進行歸類 上篇主軸著重於練拳的觀念 中篇主軸放在兵器 下篇主軸放在人物 上篇3篇文章,拆成2份PDF 名稱分別是【養生三昧人生妙藥】、【運用之妙 存乎一心】以及【論誠意和內家氣功】 養生三昧的副標:頭要冷、腹要空、脚要暖
Thumbnail
依作用後狀、象變化,將知識學問分類編序。
Thumbnail
★你需要的不是學更多,而是開始鍛鍊觀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