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桃花源記〉,不少人應該會對結尾的安排感到困惑;陶淵明似乎只留下了更多懸念,而並未揭示全文寓意。
其中,重要而常見的疑問諸如:
以下將自〈桃花源記〉末段切入,細究結局安排,並回應上述問題。讀者也能在閱讀下文前,先嘗試提出自己的答案,再接續看一看我們的思路有何異同。
設身處地,想像自己就是漁人。
捫心自問的過程,才能漸次釐清桃花源所抗拒的事物。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桃花源記〉末段,由漁人離開桃花源寫起,敘其沿途留下記號並直抵郡下,向太守報告此事,不顧桃花源居民「不足為外人道」的叮囑。
欲理解這段行動的意義,首先必須設身處地,假想自己就是漁人:
倘若發生於現代,多數人恐怕不僅說出口,甚至可能透過自媒體、新聞媒體將訊息迅速傳播。此舉許是為了賺流量、求名聲、牟利益,卻也可能立意良善:希望讓人們知道,世上猶有如此美好的淨土。
同理,漁人或者圖謀一己名利,亦可能為他人著想(如:帶著人民逃離亂世吧);文中難以推理出明確動機,不過並不妨礙解讀。更進一步,由漁人「處處誌之」的舉動,顯見他早有謀劃返回桃花源,由此可見,當初的離開亦有所盤算。
漁人另有盤算地離開,再另有盤算地重訪。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然而,漁人與太守的盤算終究落了空。兩人分明沿著原路,竟然回不去桃花源。此一安排別有象徵,留待後文解釋。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陶淵明筆鋒一轉,突兀地插入一位現實人物──劉子驥。
劉子驥作為品格高尚的士人,卻也遍尋不著桃花源,使讀者得以確定:桃花源的出入,並不以人品高下、動機善惡為篩選標準。並且,藉著三人皆無法找到桃花源的情節,我們可以推測:桃花源是一處「找不到」的秘境。
值得玩味的是,劉子驥竟在尋不著桃花源後不久便病逝。這場病應為心病,大抵肇因於他時時心繫桃花源卻求之不得。
讀者可以進一步追問:為何不能只生病,非得以病逝作結?
由此情節可見,作者意在強調:劉子驥對桃花源的過分執著、念念不忘,使他難以維持現實的生活。以貼近學生的比喻而言,就像會考前「非第一志願不讀」的人,考上第二、三,甚至更後面的志願,因而竟日渾渾噩噩,一心掛念著「應該屬於他」的人生,最終連高中生活都過不下去。
〈桃花源記〉至此結束。陶淵明以東晉亂世為背景,描繪出秘境般的理想世界,卻又拒絕人們尋訪,徒然留下看似絕望的結局。為了理解全文深意,我們必須緊扣最關鍵的問題──為何無法重訪桃花源──重新閱讀這篇文章。
越想找到桃花源,便越不可能找到;
不再尋覓桃花源時,反而可能意外闖入。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欲探討「為何無法進入桃花源」,需從當初「如何進入」著眼。
漁人初入桃花源,是一連串忘卻、捨棄的結果,完全是場「意外」。他在「忘路」的情況下,才「忽逢」桃花林。一切都不在計畫中。此外,真正抵達桃花源前,他還必須「捨船」徒步進入。
對比末段,漁人離開桃花源後,先「得其船」,因預謀返回而「處處誌之」,隨後與太守等人「尋向所誌」;劉子驥則欣然「規往」,最終因念念不忘而病逝。三人尋覓桃花源,本是「有意」為之,過程中更強記、執著,恰恰背道而馳。
由是形成一種弔詭:越想找到桃花源,便不可能找到;不再尋覓桃花源時,反而可能意外闖入。也就是說,桃花源必定是「找不到」的。
無論如何,桃花源勢必要與世隔絕。
唯有桃花源徹底封閉,理想世界才有機會於現實敞開。
作為理想世界的象徵,桃花源的不可得,彷彿代表理想世界的幻滅──這樣的詮釋中,自然帶有消極、絕望的意味。然而,我們必須追問:假如陶淵明認為這樣的社會終究沒有實現的可能,又何必寫下〈桃花源記〉、〈桃花源詩〉?
自〈桃花源詩〉最後兩句,我們也能窺見一絲端倪:
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
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
假使桃花源的理想不切實際,陶淵明何言「高舉尋吾契」(尋找與我的理想相契之人)?如果桃花源的封閉並不代表理想的幻滅,我們該如何理解其意涵?
打個比方:長期以來,地球暖化、極端氣候等問題持續加劇,「移居火星」的說法漸漸由科幻題材轉變為實際考量。譬如馬斯克挹注鉅資,開發了「SpaceX 登陸火星計畫」,竟然頗有進展。
假如「移居火星」成為能夠實現的選項,人們還會重視地球的「環境保護」、「永續發展」嗎?
近年來,世界各國極度重視永續發展,不正是因為我們沒有「第二個地球」嗎?同理,桃花源不該作為一個逃避、方便的選項,是以,唯有桃花源徹底封閉,理想世界才有機會於現實敞開。看似絕望的結局,其實隱含微小的希望。彷彿若有光。
這點希望就是:我們不該去追尋傳聞中的桃花源,而是試著在現實社會做出改變,讓它有可能成為理想之地。
其實,末段插入「劉子驥」這位真實人物,與文首「晉太元中,武陵人」相同,皆運用了「虛實交錯」筆法,意在使敘事與現實產生連結,甚至使人相信/感覺這就是真的。意即,即便「桃花源」是虛構的,其後的議題卻必然與現實呼應。
至此,讀者應當接續思索的問題是:現實社會有可能成為桃花源嗎?如果可能,如何做到?
前文尚未解決的問題,也將於下一篇文章一併討論、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