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傳》閱讀心得(下):童年、危機與堅持,拆解馬斯克的3C人格密碼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本文是《馬斯克傳》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第一篇文章比較了馬斯克與川普的性格,第二篇著重探討馬斯克的領導風格,本文則將融入書本的最後一部份,分析本書的敘事方式如何反映馬斯克的三個特色,恰好可以3C來代表:童年的深遠影響(childhood)、深受風暴吸引(crisis),以及從一而終的信念(commitment)。

raw-image
raw-image

Childhood: 童年的深遠影響

本書的編排並不完全按照時序,但也不完全以情感、事業等面向來劃分,而是將工作、愛情、危機處理等彼此串接,交織出馬斯克最真實、充實與忙亂的生活樣貌。這些面向背後,都反映出一項無可否認的事實:他始終難以擺脫父親的陰影。

馬斯克和父親之間其實有很多相同之處,恐怕比他自己承認得還要多。

儘管不想和自己的父親一樣對孩子暴力相向或忽冷忽熱,馬斯克卻仍難以總是和每個孩子維持良好關係。他曾與孩子們拜訪教宗,事後卻未經孩子們同意,就在推特上分享照片。幾個孩子很不高興,其中一個兒子要求馬斯克以後必須事先經過自己同意,才能分享照片。這樣的要求相當合理,卻讓馬斯克大受打擊—他因此退出與這幾個孩子們的群組。

除了這起「教宗事件」,更讓馬斯克難過的,應該是自己難以與跨性別女兒珍娜和諧共處。珍娜強烈支持社會主義,痛恨億萬富翁與資本主義—正是馬斯克做為一名企業所代表的一切。為此,馬斯克賣掉許多房子,放棄夜夜笙歌的生活,就為了贏回孩子的心。然而,珍娜卻依然不願與他來往。也許是由愛生恨,馬斯克開始對跨性別者與所謂的「覺醒文化」產生敵意,大量散播極端的反多元性別主義言論。此外,他也愈來愈常—和父親艾洛爾一樣—造訪許多散播陰謀論、充斥不實新聞的網站,這也成了日後推特為人詬病的一大問題。

不過,從馬斯克與其他小孩互動的方式看來,他並非不愛孩子,只是他看待親情(以及任何情感)的方式非常簡單、甚至可說是像個孩子。當馬斯克做為一名好父親的努力成為徒勞,有時便無可避免地重蹈「父」轍。

Crisis: 創造風暴,更受風暴吸引

父親的影響並不只體現在馬斯克的人際關係,更滲透到工作層面。本書作者如此描述:

馬斯克總是時時刻刻保持警惕,不讓自己太安逸。

馬斯克也承認:

承受極度高壓的時候我狀態不好,但如果事情開始進行順利,我的心理狀態也不會好。

因此,當一個危機解除,馬斯克不會允許自己休息,而是緊接著尋找下一個風暴。如果找不到,他就會自己創造一個。

舉例來說,為了兌現看似不可能的工作願景,他經常以「爆能」工作模式,讓自己與員工在高壓之下達成目標。從獵鷹九號升空、特斯拉推出新款汽車,到2022年推特併購案,都是如此。他似乎需要危急時刻的腎上腺素,才能實現這些不可能。也因此,當馬斯克被問到,如果有人想成為下一個自己,他會提供什麼建議?

小心許願。我不確定有多少人會想成為我,但老實說,我帶給自己的折磨簡直多到難以想像。

然而,在這些忙亂的工作與任務背後,卻是從一而終的堅持。

Commitment: 從一而終的工作信念

馬斯克管理的公司繁多,但無論是特斯拉、SpaceX、Neuralink或人工智慧,背後都是相同的信念:保存人類意識。「馬斯克......之所以想要建造可以飛到火星的火箭,原因是旦發生世界大戰、小行星撞地球或是人類文明崩壞,這或許是保留人類意識的一種方法。」這樣的信念甚至也延伸到推特:「推文反映了人類的群體思維,是全世界最即時的資料集。」

究其根本,一切來自青少年時啟發馬斯克的一本書:《銀河便車指南》。這本書不只影響了馬斯克的性格養成,更幫助他擺脫青少年的生存憂鬱,而書中提到的超級電腦,其使命正是「尋找生命、宇宙和萬物終極問題的答案」。按照這樣的脈絡,表面上蠟燭多頭燒的馬斯克,其實始終在同一項信念上努力,而正是這樣的堅持不懈,讓他創造今日的成就。

或許馬斯克的方法並不全都值得苟同,但如同他的前員工馬爾克斯曾說:

如果這個世界為了達成這種成就必須付出某些代價,也就是得由某個真正的混蛋去達成這種成就,那麼這個代價或許是值得的。

我認為,馬斯克就像是普羅米修斯,開創人類文明的新篇章,卻無法永遠擺脫風暴的糾纏—這風暴是他自己的,也是全人類的。就個人來說,馬斯克等不到海克力士讓他從日復一日的酷刑之中解脫;就全人類來說,馬斯克的一舉一動,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漣漪。

結語

《馬斯克傳》作者 Walter Isaacson精準捕捉馬斯克生活的各面向,讓讀者看見他獨特的思考方式、他天才、熱情甚至瘋狂的樣貌,同時也看見脆弱、黑暗的一面,不只讓這位傳奇人物活靈活現呈現在讀者眼前,更讓我們看見他凡人的一面。不論你是否欣賞馬斯克,這本書都能讓我們對所謂「成功人士」有非常真實、具體的了解,同時也對科技、AI、社群媒體與其影響力,都產生新的見解。

延伸閱讀

《馬斯克傳》讀後心得(上):從馬斯克傳與川普,看西方文化的英雄主義與領導價值

《馬斯克傳》讀後心得(中):喜歡劇變的小孩,何以成為強人?

《慢速工作力》閱讀心得:知識工作者必讀,讓你事情更少,做得更好!

《全球人才搶著學!密涅瓦的思考習慣訓練》教你高效決策,給你人生釣竿

《活出意義來》閱讀心得:超越痛苦,活出自己的價值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又或是對小芝女其他好書閱讀英文學習歐洲旅行美食日常等內容有興趣,

歡迎隨喜打賞,或者訂閱、請我喝杯咖啡☕️

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感謝您!🥰


更多閱讀心得與自我成長相關文章,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閱讀心得 X 自我成長

更多英語學習資源,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英文學習X翻譯

更多國際新聞,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國際新聞

更多心理學省思,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生活中的心理學

更多生活省思,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生活紀錄 X 省思

更多歐洲旅遊攻略,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旅行攻略 X 心得

更多歐洲交換遊記,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旅行攻略 X 心得

更多交換攻略,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 萊頓大學校級交換

更多美食開箱,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臺灣美食X旅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芝女看天下
201會員
231內容數
📖旅行 X 生活省思 X 心理學 X 翻譯思考 💡生命是一場旅行,這裡將分享我的旅行攻略、生活省思、文化觀察,以及心理學與生活的連結。 💡此外,身為外文系+教育學程出身,不能少了英語學習、翻譯與托福準備攻略!希望能滿足大家不同的喜好喔! 🩵相逢即是有緣,謝謝你聽我的故事。
小芝女看天下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自由》進入中後段,梅克爾回顧數起重大歷史事件,以及與多位國際政治要角的交鋒與互動,包括:初識歐巴馬、次貸危機、烏俄衝突。此外,書中更提到梅克爾在G20高峰會前,與前教宗方濟各討論氣候變遷議題的經歷,如今讀來尤顯溫暖、感人。而貫穿這些重要時刻的,是梅克爾在內政與外交上,始終不卑不亢、謹守原則的韌性。
Thumbnail
2025/04/30
《自由》進入中後段,梅克爾回顧數起重大歷史事件,以及與多位國際政治要角的交鋒與互動,包括:初識歐巴馬、次貸危機、烏俄衝突。此外,書中更提到梅克爾在G20高峰會前,與前教宗方濟各討論氣候變遷議題的經歷,如今讀來尤顯溫暖、感人。而貫穿這些重要時刻的,是梅克爾在內政與外交上,始終不卑不亢、謹守原則的韌性。
Thumbnail
2025/04/24
在梅克爾的親筆自傳中,前德國總理平實回望了自己的成長背景,細膩描繪了身為女性、牧師子女遭遇的挑戰,以及一名前東德人在統一前後的德國社會面對的衝擊。本文將聚焦於她如何將性別與身分的限制,轉換成對人民生活更深刻的理解力,不只善於溝通,更透過務實的科學家思維,有效化解複雜的社會困境。
Thumbnail
2025/04/24
在梅克爾的親筆自傳中,前德國總理平實回望了自己的成長背景,細膩描繪了身為女性、牧師子女遭遇的挑戰,以及一名前東德人在統一前後的德國社會面對的衝擊。本文將聚焦於她如何將性別與身分的限制,轉換成對人民生活更深刻的理解力,不只善於溝通,更透過務實的科學家思維,有效化解複雜的社會困境。
Thumbnail
2025/04/16
綜觀商業或國際政治場域的領導人,無不講究「快、狠、準」,或如馬斯克那般強勢高調。但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卻走出一條不同的路:不靠煽情的演說,不爭鋒出頭,卻能長年穩住歐洲局勢,成為德國最受信任的總理之一。梅克爾的領導力,來自家庭教養中習得的溫柔包容、對語言與溝通的深刻信念,以及對科學與真理的堅持。
Thumbnail
2025/04/16
綜觀商業或國際政治場域的領導人,無不講究「快、狠、準」,或如馬斯克那般強勢高調。但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卻走出一條不同的路:不靠煽情的演說,不爭鋒出頭,卻能長年穩住歐洲局勢,成為德國最受信任的總理之一。梅克爾的領導力,來自家庭教養中習得的溫柔包容、對語言與溝通的深刻信念,以及對科學與真理的堅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藉由對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和短文《河的第三條岸》的阅读,呈現中年叛逆及人類對自由的渴望。我反思了現代生活的困境,以及對原始野性與靈魂自由的追求。通過對主角斯特里克蘭德與父親逃離現世的解讀,揭示人在社會規訓下的掙扎與真實需求。每個人至少要有一次意義深遠的逃離,因為逃離正是奔赴。
Thumbnail
藉由對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和短文《河的第三條岸》的阅读,呈現中年叛逆及人類對自由的渴望。我反思了現代生活的困境,以及對原始野性與靈魂自由的追求。通過對主角斯特里克蘭德與父親逃離現世的解讀,揭示人在社會規訓下的掙扎與真實需求。每個人至少要有一次意義深遠的逃離,因為逃離正是奔赴。
Thumbnail
約翰‧溫德姆的<三尖樹時代>是一部關於文明崩潰的經典科幻小說,探討人類在文明消失後如何生存的困境。小說描述了文明崩毀後,倖存者面臨的困境與重建文明的可能性,並藉由這些描寫來反思現代文明的價值觀與生存至上的目標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約翰‧溫德姆的<三尖樹時代>是一部關於文明崩潰的經典科幻小說,探討人類在文明消失後如何生存的困境。小說描述了文明崩毀後,倖存者面臨的困境與重建文明的可能性,並藉由這些描寫來反思現代文明的價值觀與生存至上的目標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這本書通過主人公莫梭的冷漠態度和他的人生經歷,深刻地探討了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核心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帶你一起走進莫梭的世界,理解他的迷失與覺醒。
Thumbnail
這本書通過主人公莫梭的冷漠態度和他的人生經歷,深刻地探討了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核心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帶你一起走進莫梭的世界,理解他的迷失與覺醒。
Thumbnail
麥可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遭遇了許多擾人的爭議和精神壓力,但也做了許多公益事業,努力宣揚環保、和平的理念。
Thumbnail
麥可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遭遇了許多擾人的爭議和精神壓力,但也做了許多公益事業,努力宣揚環保、和平的理念。
Thumbnail
麥可傑克森出生於1958年,生前飽受爭議。從童年被父親家暴、受到外貌攻擊,到被控性侵、藥物成癮等問題,傑克森經歷了許多磨難。然而,他是和平主義者,倡導環保愛地球,希望世界和平。儘管他已經離世,但他的願望尚未實現。讓我們懷念麥可傑克森,和平的使者。
Thumbnail
麥可傑克森出生於1958年,生前飽受爭議。從童年被父親家暴、受到外貌攻擊,到被控性侵、藥物成癮等問題,傑克森經歷了許多磨難。然而,他是和平主義者,倡導環保愛地球,希望世界和平。儘管他已經離世,但他的願望尚未實現。讓我們懷念麥可傑克森,和平的使者。
Thumbnail
在他的作品裡,你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交給他,就像他一直堅持把「想像」留給我們一樣。他希望透過自己的作品能跟每個不同的讀者對話,那是一場靈魂交換的盛會,他軀殼不在了,但精神會永遠地存留在人間。
Thumbnail
在他的作品裡,你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交給他,就像他一直堅持把「想像」留給我們一樣。他希望透過自己的作品能跟每個不同的讀者對話,那是一場靈魂交換的盛會,他軀殼不在了,但精神會永遠地存留在人間。
Thumbnail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Thumbnail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