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極以外的地球「第三極」—《尋找山,珠穆朗瑪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喜歡登山或戶外活動的人、對世界各地歷史感興趣的人、喜歡冒險故事的人

推薦指數:🏔🏔🏔

圖片取自網路

圖片取自網路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突然有個感觸,就是世界真的太大,有太多太多歷史都很有趣,但學校的教育只著重在某些部分,其實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故事可以聽,不論是某個地區、某個民族,或是某種文化、食物、運動的演變等等,既然現在不需要寫歷史考卷了,就可以用輕鬆的方式,像聽故事一樣讀歷史,挑感興趣的主題來讀。

雖然讀的時候很享受,但我只給這本書三顆星,是因為我覺得還是過於歐洲白人觀點,沒有包含當地人的故事、看法,引用的資料也基本上是來自當時英國人的紀錄,所以還滿可惜的。就這個觀點來說,我覺得中文翻譯的書名更適合把山名翻為埃佛勒斯峰。埃佛勒斯峰是當時英屬印度的英國官員,以一名對「發現」這座全世界最高峰有重大貢獻的長官而命名的。根據本書的描述,當時幾乎沒有調查當地民族對這座山的稱呼,而英國的相關學會也就這樣擅自以「比較容易發音(當然是對英國人來說)」,認可了這樣任性的命名。我會認為中文譯名更適合叫做「尋找山,埃佛勒斯峰」的原因,除了這本書是以歐洲白人觀點寫成(而且英文書名也叫做**The Hunt for Mount Everest)**之外,也因為對當時的英國探險隊來說,他們的目標也的確就是「埃佛勒斯峰」,而非「珠穆朗瑪峰」。不過或許譯者是因為台灣讀者比較習慣珠穆朗瑪峰這樣的名稱,才選擇這樣翻譯也說不定。

從一開始翻開這本書,我就很好奇,難道當地人真的都沒有試圖找出,甚或探訪這座巍然大山嗎?還是只不過因為他們沒有留下紀錄,就被歷史當作沒發生過了呢?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我們是永遠不得而知了。

書中其實只有最後幾章著重於探險的過程。前面大部分是當地官方測量團隊如何觀測到這座山、登山運動在西歐的發展,以及為了靠近、找出這座山的位置,而在政治上有許多角力,不論是為了說服英國政府批准、贊助探險,也有跟西藏政府交涉希望能開放讓外國人進入等等,也有提到早期英國入侵西藏的經過。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只知道英國曾殖民印度,但完全不知道英國曾入侵過西藏,也不知道殖民政府與周遭國家之間的關係。因此,讀完這本書,我學到的不只是「尋找全球最高峰」的歷史,同時也學到當時的商業、政治等交流。期待之後能讀到關於這個地區、這個時期,但是用不同觀點寫成的書,比如說藏族、印度及西藏的當地平民、當時鎖國的尼泊爾、英屬印度的低階官員或民眾等。

本書雖是歷史書,但並不枯燥,也不艱澀,同時也有一點冒險故事的感覺,會吸引人接著讀下去。不過人名跟年份有點複雜,常會把人搞混或是忘記他們的職位及經歷,但不太影響閱讀。書中也收錄了一些當時人們留下的文字紀錄,包括親眼看見埃佛勒斯峰/珠穆朗瑪峰時的震撼。若是喜歡登山的人,讀完應該會有很強烈想上山的慾望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ne's random writings
5會員
25內容數
偶爾寫點東西,希望能把自己的感動或感受記錄下來。
June's random writings的其他內容
2024/10/14
*微劇透,介意者慎入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喜歡歷史或奇幻文學的人、對語言感到好奇的人、喜歡在閱讀虛構小說同時思考議題的人
Thumbnail
2024/10/14
*微劇透,介意者慎入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喜歡歷史或奇幻文學的人、對語言感到好奇的人、喜歡在閱讀虛構小說同時思考議題的人
Thumbnail
2024/09/01
這本書適合:在意包裝設計的人、想更了解設計理念的人、好奇設計與生活的關聯的人 日本設計師佐藤卓摘選自己部分作品,並加入短文,描寫當時的發想、與案主的討論,以及自己對「何謂設計」的思考。作者的作品包括大家熟知的可爾必思、明治好喝牛乳等,接過的案子也包括品牌形象、展覽策劃,甚至兒童的日語節目等。
Thumbnail
2024/09/01
這本書適合:在意包裝設計的人、想更了解設計理念的人、好奇設計與生活的關聯的人 日本設計師佐藤卓摘選自己部分作品,並加入短文,描寫當時的發想、與案主的討論,以及自己對「何謂設計」的思考。作者的作品包括大家熟知的可爾必思、明治好喝牛乳等,接過的案子也包括品牌形象、展覽策劃,甚至兒童的日語節目等。
Thumbnail
2024/08/30
這本書適合:對蘇聯及俄羅斯的飲食文化感興趣的人、想從輕鬆有趣的角度讀歷史的人、想了解專制政權歷史的人 很多旅遊書籍都有介紹俄羅斯和斯拉夫民族的飲食文化,也有很多歷史書籍敘述了從末代沙皇、革命、蘇聯,到現今俄羅斯的歷史事件與發展,但把這兩件事結合起來,還訪談當時負責掌廚的人或其後代,我還是第一次讀到。
Thumbnail
2024/08/30
這本書適合:對蘇聯及俄羅斯的飲食文化感興趣的人、想從輕鬆有趣的角度讀歷史的人、想了解專制政權歷史的人 很多旅遊書籍都有介紹俄羅斯和斯拉夫民族的飲食文化,也有很多歷史書籍敘述了從末代沙皇、革命、蘇聯,到現今俄羅斯的歷史事件與發展,但把這兩件事結合起來,還訪談當時負責掌廚的人或其後代,我還是第一次讀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作者在這篇散文分享了在逆境自強不息的方法,就是回想以前自己努力發奮的鬥志,在人生低潮時幫自己打氣。透過回憶自己曾經勇敢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為目標而奮鬥的經歷,讓昔日的努力再次激勵自己,用自我肯定的方法幫助自己重新得力,也使情緒停止下跌。是情緒自救、自我勉勵的方法。
Thumbnail
作者在這篇散文分享了在逆境自強不息的方法,就是回想以前自己努力發奮的鬥志,在人生低潮時幫自己打氣。透過回憶自己曾經勇敢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為目標而奮鬥的經歷,讓昔日的努力再次激勵自己,用自我肯定的方法幫助自己重新得力,也使情緒停止下跌。是情緒自救、自我勉勵的方法。
Thumbnail
《野蠻競技場》是英國登山家喬.塔斯克於一九八二年寫成的回憶錄, 在交出書稿後不久,他的身影即於聖母峰上從此消逝。 以喜馬拉雅輕裝攀登先鋒得名的他,在這本回憶錄中記下他將生命奉獻予群山的歷程, 從他在青年時期如何受到經典山岳文學啟蒙,到他數次前往喜馬拉雅群山攀登的詳實紀事, 包括駕車橫越歐亞大陸攀上都
Thumbnail
《野蠻競技場》是英國登山家喬.塔斯克於一九八二年寫成的回憶錄, 在交出書稿後不久,他的身影即於聖母峰上從此消逝。 以喜馬拉雅輕裝攀登先鋒得名的他,在這本回憶錄中記下他將生命奉獻予群山的歷程, 從他在青年時期如何受到經典山岳文學啟蒙,到他數次前往喜馬拉雅群山攀登的詳實紀事, 包括駕車橫越歐亞大陸攀上都
Thumbnail
前往珠峰大本營是本次旅程的高點,實際上的海拔(5150公尺)最高,也是心中的最期待,不知道能否能適應這樣的高度,也不知道是否能親眼見到世界最高峰,還著忐忑的心啟程。
Thumbnail
前往珠峰大本營是本次旅程的高點,實際上的海拔(5150公尺)最高,也是心中的最期待,不知道能否能適應這樣的高度,也不知道是否能親眼見到世界最高峰,還著忐忑的心啟程。
Thumbnail
「這本小書不一定能讓你變得更博學、更聰慧、更掌握山, 但它確實試著讓讀者的靈魂──變大一點。」 山,如何成為登山者生命意義的來源? 社會觀察家、資深登山史研究者詹偉雄 親自選文導讀 精選歐洲山岳文學史發軔期十七篇重要經典選文,描摹人類登山行為背後的哲學原點 試圖回答一個亙古難題──我們為何冒險?
Thumbnail
「這本小書不一定能讓你變得更博學、更聰慧、更掌握山, 但它確實試著讓讀者的靈魂──變大一點。」 山,如何成為登山者生命意義的來源? 社會觀察家、資深登山史研究者詹偉雄 親自選文導讀 精選歐洲山岳文學史發軔期十七篇重要經典選文,描摹人類登山行為背後的哲學原點 試圖回答一個亙古難題──我們為何冒險?
Thumbnail
人為何會想攀登高山?或者說,山為何如此令人著迷、吸引人不斷群聚攀登?
Thumbnail
人為何會想攀登高山?或者說,山為何如此令人著迷、吸引人不斷群聚攀登?
Thumbnail
第一次爬高山,是18歲爬的大霸尖山。那時有部電影叫「大霸尖山」,主題曲一開始就是:「山~山~山~,我有一個心願,登上一座高山......」;因為被電影海報裡酒桶狀的大霸尖山所震憾,不知天高地厚地報名救國團,也非常艱辛地登頂成功(第一座百岳)。
Thumbnail
第一次爬高山,是18歲爬的大霸尖山。那時有部電影叫「大霸尖山」,主題曲一開始就是:「山~山~山~,我有一個心願,登上一座高山......」;因為被電影海報裡酒桶狀的大霸尖山所震憾,不知天高地厚地報名救國團,也非常艱辛地登頂成功(第一座百岳)。
Thumbnail
撰文=張元植(台灣新生代登山家)    好的登山文學,是一扇門,讓你我得以窺見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風霜雨雪,以及另一個靈魂的堅毅脆弱。那個世界,是截然不同於平庸且無盡輪迴的日常,是將生命置於邊緣的狂飆。  這扇門,除了將那個世界帶進來,也引領某些好奇的人走過去。包括我。  國中的某個傍晚,在學校圖書館翻
Thumbnail
撰文=張元植(台灣新生代登山家)    好的登山文學,是一扇門,讓你我得以窺見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風霜雨雪,以及另一個靈魂的堅毅脆弱。那個世界,是截然不同於平庸且無盡輪迴的日常,是將生命置於邊緣的狂飆。  這扇門,除了將那個世界帶進來,也引領某些好奇的人走過去。包括我。  國中的某個傍晚,在學校圖書館翻
Thumbnail
撰文=詹偉雄  If youth knew; if age could. 如果青春得以知曉,如果年長仍能果敢。 ——西格蒙.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Yet all experience is an arch wherethrough Gleams that untraveled
Thumbnail
撰文=詹偉雄  If youth knew; if age could. 如果青春得以知曉,如果年長仍能果敢。 ——西格蒙.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Yet all experience is an arch wherethrough Gleams that untraveled
Thumbnail
詹偉雄(meters書系總策畫) 現代人,也是登山的人;或者說——終究會去登山的人。 現代文明創造了城市,但也發掘了一條條的山徑,遠離城市而去。 現代人孤獨而行,直上雲際,在那孤高的山巔,他得以俯仰今昔,穿透人生迷惘。漫長的山徑,創造身體與心靈的無盡對話;危險的海拔,試探著攀行者的身手與決斷;所有的
Thumbnail
詹偉雄(meters書系總策畫) 現代人,也是登山的人;或者說——終究會去登山的人。 現代文明創造了城市,但也發掘了一條條的山徑,遠離城市而去。 現代人孤獨而行,直上雲際,在那孤高的山巔,他得以俯仰今昔,穿透人生迷惘。漫長的山徑,創造身體與心靈的無盡對話;危險的海拔,試探著攀行者的身手與決斷;所有的
Thumbnail
其實不斷有人問我:你怎麼會想要爬到三千多公尺的高山上去讀書會?言下之意,不免懷疑這趟出版史上最高海拔讀書是噱頭。 慶幸的是,詹偉雄大哥從來沒有質疑過我這個想法。我猜想因為這本書呼應著他這四年多來從事登山時不斷提到的:閱讀的身體性。
Thumbnail
其實不斷有人問我:你怎麼會想要爬到三千多公尺的高山上去讀書會?言下之意,不免懷疑這趟出版史上最高海拔讀書是噱頭。 慶幸的是,詹偉雄大哥從來沒有質疑過我這個想法。我猜想因為這本書呼應著他這四年多來從事登山時不斷提到的:閱讀的身體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