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餓的時候不可以讀—《克里姆林宮的餐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推薦指數:🍽🍽🍽🍽🍽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對蘇聯及俄羅斯的飲食文化感興趣的人、想從輕鬆有趣的角度讀歷史的人、想了解專制政權歷史的人

很多旅遊書籍都有介紹俄羅斯和斯拉夫民族的飲食文化,也有很多歷史書籍敘述了從末代沙皇、革命、蘇聯,到現今俄羅斯的歷史事件與發展,但把這兩件事結合起來,還訪談當時負責掌廚的人或其後代,我還是第一次讀到。之前我很喜歡聽一個podcast叫「吃史」,每集都是是由某個食物出發,介紹相關的歷史或人物,可惜現在似乎已經停更了。

作者按照時序,介紹蘇聯及俄國領導人的飲食習慣及當時的歷史背景。由俄羅斯帝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開始,這位先是被布爾什維克軟禁,爾後全家被殺害的悲劇性人物,在被軟禁期間,他的廚師盡全力讓他們吃的還算有點尊嚴。他的妻子費奧多羅芙娜死前最後的日記甚至提到他們的一位年輕廚師。接著講述革命後列寧和史達林各自的飲食喜好,以及共產政權下建立的集體農場。一路到蘇聯逐漸接近解體,外國首領來到克里姆林宮的廚師及飲食配置,原來有些廚師是隸屬於KGB的,甚至有非常嚴格的保密規定。除了國家首領,連太空競賽時,幫太空人準備上太空的餐點的廚師都有。書中提到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非常愛喝生乳,但在當時這是嚴格被禁止的,以免起飛後出現任何腸胃狀況。結果在他駕駛飛機失事死亡的那天早上,他碰巧忍不住喝了一瓶⋯⋯最後也留下許多關於他真正死因臆測。

書中還介紹了烏克蘭大饑荒和克里米亞韃靼人的故事,這兩段歷史我是讀了這本書才知道。當時烏克蘭還是蘇聯的一部分,當局推行集體農業並反對任何私有財產,甚至將大量具有豐富農業技術的烏克蘭農民視為「富有」,將他們流放到西伯利亞,即使他們的「富有」可能只是擁有幾頭乳牛。農業人才流失,加上剩下的農民不願在這樣的體制下耕作,造成糧食產量暴跌,同時政府又強行徵收烏克蘭的糧食,同時禁止其他地方的糧食輸入烏克蘭,最終導致200多萬到700多萬烏克蘭人民死亡。這段時間裡,每人每天可領取的麵包重量是有限的,大概相當於三分之一個到半個超商麵包⋯⋯大家逼不得已,只好在麵包中加入幾乎沒有營養價值的樹皮或野草磨成的粉,讓麵包的重量稍微重一點,希望能填飽肚子。而韃靼人則是世代在克里米亞居住了好幾個世紀,卻因為被指控二戰期間與納粹德國勾結,戰後被史達林強行遷移至烏茲別克等中亞地區。韃靼人有獨特的飲食文化,他們的「炸餡餅」在鄰近民族之間是很受歡迎的小吃,卻因為政治因素,跟韃靼民族有關的事物都被改名,因此賣炸餡餅的小店只好改名為賣「南方餃」。另外也有車諾比事件發生後,被派去協助事故清理人員的廚師們的故事。

由於廚房裡或餐桌上發生的事通常不會被收錄在歷史書籍當中(除非牽涉到重要的會議或暗殺),以往根本沒聽過這些蘇聯領導人喜歡吃什麼,或是克里姆林宮的宴會有多華麗鋪張,真的是認識歷史一個很特別的切入點。不過我覺得有點可惜的是書裡面沒有這些菜色的照片。對我這種不太了解俄羅斯/斯拉夫料理的人來說,光看食譜和文字描述實在無法想像餐點的樣子。我之前去過波蘭和立陶宛,所以對書中重複提到的各種餃子、湯品、酸奶和一種穀類發酵的無酒精飲料kvass有點概念,但其他料理就完全超出我的旅遊經驗了。況且波蘭和立陶宛的餃子和湯應該也會跟烏克蘭、俄羅斯等地的有些差異吧。不過如果是去過這些地方的人,應該會跟書中內容產生更多連結,光是想到原來史達林也吃過這道菜,或普丁的爺爺曾煮給別人吃過,就覺得原來歷史沒那麼遙不可及!

本書完全沒有歷史書的生硬,也沒有傳記的瑣碎,反而非常有趣,且因為作者用訪談者的語氣書寫,讀起來就像是有人親口說這些故事給我聽,或是我跟作者一起在現場訪談一樣,讓我忍不住一頁一頁讀下去。這段歷史充滿了專制、獨裁、對人民的欺騙(和大內宣)及迫害,還有許多不公不義的事件,應該是一段很壓抑、嚴肅的歷史,但或許是因為作者切入的角度或寫作方式,讓我讀起來感覺沒那麼令人哀傷或氣憤,不會像一些歷史作品一樣會讓讀者感到心情沉重,所以我覺得,這本書是了解這段歷史很好的入門方式,即使是對歷史已經有一定認識的人,也一定可以讀到不曾聽過的觀點或細節。雖然讀起來輕鬆,仍能使讀者認識到專制體制,並反思威權與人權的意義。

這本書是經過作者爬梳的,很有條理的報導文學,穿插食譜的做法也很有趣,也許哪天不知道要吃什麼時,可以照著書中的食譜硬煮來吃吃看。雖然自己標題寫「肚子餓的時候不可以讀」,但我其實每天搭捷運下班時,都是一邊讀著這本書,一邊想著好餓要趕快回家吃飯。本書作者還有另一本類似題材的著作《獨裁者的廚師》,有提到伊拉克的海珊和古巴的卡斯楚,以及其他國家的獨裁者的飲食故事,很期待拜讀!

avatar-img
5會員
25內容數
偶爾寫點東西,希望能把自己的感動或感受記錄下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une's random writings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對世界歷史或現今全球面貌感興趣的人、好奇語言發展的人、對地理的影響想更了解的人 為什麼征服、殖民美洲的是歐洲人,而不是澳洲土著?或者非洲人?或東亞人?甚至不是最早發展出文明的肥沃月彎的民族?
適合:喜歡登山或戶外活動的人、對歷史感興趣的人、喜歡冒險故事的人 推薦:🏔🏔🏔 雖是歷史書,但不枯燥也不艱澀,同時有冒險故事的感覺,吸引人接著讀下去。書中也收錄了當時留下的文字,包括親眼看見珠穆朗瑪峰時的震撼。喜歡登山的人,讀完應該會有很強烈想上山的慾望吧!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對人性的探究有興趣的人、想深入體會情感的人 「人的心,就像是一棟有許多房間的屋子。我會走遍每個房間,一間間探究,直到它們變成我自己的房間。」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對ISIS或伊斯蘭文化好奇的人、關注穆斯林女性權益的人、喜歡紀實文學的人 拜讀本書以前,我跟很多人一樣,覺得那些會自願加入伊斯蘭國的,不外乎是些對生活充滿憤恨,想找宣洩管道的衝動年輕人。讀完之後,我才了解到,原來他們之所以對生活充滿憤恨,其實背後有許多錯綜複雜的原因。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地腐化。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利用動物們作為比喻,引起讀者對於權力、社會、政治的深刻思考。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讀過(或想讀)《1984》的人、對二十世紀的歷史和政治變革有興趣的人、喜歡由淺顯文字思考人性及社會的人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對南美洲文學感到好奇的人、想拜讀經典文學作品的人、探詢愛情樣貌的人 《愛在瘟疫蔓延時》是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的作品。他以《百年孤寂》轟動全球,之後仍持續寫出許多經典作品,《愛在瘟疫蔓延時》即是其中之一。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對世界歷史或現今全球面貌感興趣的人、好奇語言發展的人、對地理的影響想更了解的人 為什麼征服、殖民美洲的是歐洲人,而不是澳洲土著?或者非洲人?或東亞人?甚至不是最早發展出文明的肥沃月彎的民族?
適合:喜歡登山或戶外活動的人、對歷史感興趣的人、喜歡冒險故事的人 推薦:🏔🏔🏔 雖是歷史書,但不枯燥也不艱澀,同時有冒險故事的感覺,吸引人接著讀下去。書中也收錄了當時留下的文字,包括親眼看見珠穆朗瑪峰時的震撼。喜歡登山的人,讀完應該會有很強烈想上山的慾望吧!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對人性的探究有興趣的人、想深入體會情感的人 「人的心,就像是一棟有許多房間的屋子。我會走遍每個房間,一間間探究,直到它們變成我自己的房間。」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對ISIS或伊斯蘭文化好奇的人、關注穆斯林女性權益的人、喜歡紀實文學的人 拜讀本書以前,我跟很多人一樣,覺得那些會自願加入伊斯蘭國的,不外乎是些對生活充滿憤恨,想找宣洩管道的衝動年輕人。讀完之後,我才了解到,原來他們之所以對生活充滿憤恨,其實背後有許多錯綜複雜的原因。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地腐化。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利用動物們作為比喻,引起讀者對於權力、社會、政治的深刻思考。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讀過(或想讀)《1984》的人、對二十世紀的歷史和政治變革有興趣的人、喜歡由淺顯文字思考人性及社會的人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對南美洲文學感到好奇的人、想拜讀經典文學作品的人、探詢愛情樣貌的人 《愛在瘟疫蔓延時》是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的作品。他以《百年孤寂》轟動全球,之後仍持續寫出許多經典作品,《愛在瘟疫蔓延時》即是其中之一。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第一次用金網烤吐司,火力還不大會控制,邊邊燒焦了,刮刮一樣吃,有炭香。抹上奶油,外脆內軟,甚好。這條吐司終於吃完,明天早餐開始吃「沾美」的麵包。
今天只吃兩頓。夫人開會忙到沒空吃早飯,酪梨吐司放在工作桌,從將近九點擺到十一點多才有空拿起來咬兩口, 中午也就不急著吃了。 今天做水波蛋,想到 Jamie Oliver 說他不喜歡在水裡加醋因為蛋會有個醋味,我想酪梨吐司本來就要滴些檸檬汁,何不擠一點檸檬進滾水代替醋?果然效果很不錯,味道也很好。
岳母送的酪梨都熟了,每天要吃一顆。用昨晚學到的水波蛋做法弄了酪梨吐司,麵包上噴一點橄欖油,酪梨鋪滿滴幾滴檸檬汁,放上蛋,灑點鹽和胡椒,很好吃。另半顆打牛奶喝,相當管飽。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第一次用金網烤吐司,火力還不大會控制,邊邊燒焦了,刮刮一樣吃,有炭香。抹上奶油,外脆內軟,甚好。這條吐司終於吃完,明天早餐開始吃「沾美」的麵包。
今天只吃兩頓。夫人開會忙到沒空吃早飯,酪梨吐司放在工作桌,從將近九點擺到十一點多才有空拿起來咬兩口, 中午也就不急著吃了。 今天做水波蛋,想到 Jamie Oliver 說他不喜歡在水裡加醋因為蛋會有個醋味,我想酪梨吐司本來就要滴些檸檬汁,何不擠一點檸檬進滾水代替醋?果然效果很不錯,味道也很好。
岳母送的酪梨都熟了,每天要吃一顆。用昨晚學到的水波蛋做法弄了酪梨吐司,麵包上噴一點橄欖油,酪梨鋪滿滴幾滴檸檬汁,放上蛋,灑點鹽和胡椒,很好吃。另半顆打牛奶喝,相當管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喜歡嘗試美食的人非常多,但如果你是享受烹飪的美食愛好者,就一起來閱讀bon appetite!
Thumbnail
韓式料理一直以來都不是我特別喜歡的料理,但在這家店裡,我卻意外的感到幸福。
Thumbnail
有人覺得作者的文字很有趣,但同時也有讀者認為裡面參雜了太多個人意見和評價,甚至帶有一點「賣老」的感覺。但不可否認的是「懷舊黑心食品」這個書名,確實有點偏頗;其中包含的絕不只是那些過去曾發生過的食安事件,甚至更多的其實是關於台灣人「吃」的一些冷門知識。
Thumbnail
在歐洲旅行我常餓肚子,一方面是一個人吃飯簡單就好,一方面去餐館吃飯在一大群吵雜客人中顯得唐突,一方面則口味太重份量又大,很難適應,哎,亞洲胃,越老越明顯。 昨天在大廣場買了一份大捲餅,邊走邊吃,想找個地方坐下來吃,走到前天去的穀物市場,在星期日中午的吃飯時間沒有店開門。捲餅好吃,份量足,配檸檬茶喝
Thumbnail
看完廚房便到用餐區了。 這個設計也不算跟著小說內容設計,但我也盡力讓它看起來像餐廳。大家可以看成是一一其中一家餐廳吧。 這個是我挺滿意的作品。 我讓它看起來時尚和溫暖一點。我畫的時候,覺得一一的餐廳就是個溫暖的地方。
Thumbnail
今天帶大家去餐廳的廚房看看,平時可是不招呼外人哦,所以要把握機會了!
Thumbnail
《#消失中的餐盤#》是被多家權威媒體激賞的人文作品,被《紐約時報》推薦,《星期日泰晤士報》選為“年度好書”,斬獲英國自然與旅行寫作至高獎——溫賴特獎、“美食界奧斯卡”——詹姆斯·比爾德獎,以及飲食作家協會圖書獎、福南梅森圖書獎、格裏格森獎。
Thumbnail
莫斯科紳士 A Gentleman in Moscow 分類:小說
Thumbnail
取自囫圇吞棗,願讀有所得。這是在2022年陸陸續續寫下的東西。 《帝國與料理》 Cuisine and Empire:cooking in world history,瑞秋.勞丹(Rachel Laudan)著;馮奕達譯,初版,八旗文化,遠足文化,2017.02 摘:好的食物、可以自由選擇的食物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喜歡嘗試美食的人非常多,但如果你是享受烹飪的美食愛好者,就一起來閱讀bon appetite!
Thumbnail
韓式料理一直以來都不是我特別喜歡的料理,但在這家店裡,我卻意外的感到幸福。
Thumbnail
有人覺得作者的文字很有趣,但同時也有讀者認為裡面參雜了太多個人意見和評價,甚至帶有一點「賣老」的感覺。但不可否認的是「懷舊黑心食品」這個書名,確實有點偏頗;其中包含的絕不只是那些過去曾發生過的食安事件,甚至更多的其實是關於台灣人「吃」的一些冷門知識。
Thumbnail
在歐洲旅行我常餓肚子,一方面是一個人吃飯簡單就好,一方面去餐館吃飯在一大群吵雜客人中顯得唐突,一方面則口味太重份量又大,很難適應,哎,亞洲胃,越老越明顯。 昨天在大廣場買了一份大捲餅,邊走邊吃,想找個地方坐下來吃,走到前天去的穀物市場,在星期日中午的吃飯時間沒有店開門。捲餅好吃,份量足,配檸檬茶喝
Thumbnail
看完廚房便到用餐區了。 這個設計也不算跟著小說內容設計,但我也盡力讓它看起來像餐廳。大家可以看成是一一其中一家餐廳吧。 這個是我挺滿意的作品。 我讓它看起來時尚和溫暖一點。我畫的時候,覺得一一的餐廳就是個溫暖的地方。
Thumbnail
今天帶大家去餐廳的廚房看看,平時可是不招呼外人哦,所以要把握機會了!
Thumbnail
《#消失中的餐盤#》是被多家權威媒體激賞的人文作品,被《紐約時報》推薦,《星期日泰晤士報》選為“年度好書”,斬獲英國自然與旅行寫作至高獎——溫賴特獎、“美食界奧斯卡”——詹姆斯·比爾德獎,以及飲食作家協會圖書獎、福南梅森圖書獎、格裏格森獎。
Thumbnail
莫斯科紳士 A Gentleman in Moscow 分類:小說
Thumbnail
取自囫圇吞棗,願讀有所得。這是在2022年陸陸續續寫下的東西。 《帝國與料理》 Cuisine and Empire:cooking in world history,瑞秋.勞丹(Rachel Laudan)著;馮奕達譯,初版,八旗文化,遠足文化,2017.02 摘:好的食物、可以自由選擇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