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我收到來自台中大屯扶輪青年服務社社長的訊息。
他看見了我在網路上分享的文章,覺得我的堅持精神令人佩服,
想邀請我到社團分享自己的經驗。
這對我來說真是莫大的榮幸!
不過,當我收到邀約時,第一反應是拒絕。
因為我打從心裡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教別人,也沒有達到多少成就。
而且,社團的成員大多是有志青年和長輩,
而我只是個連高中都沒畢業的中輟生。
面對邀約,我一再拒絕。
後來,我發現這是一種叫做「冒牌者症候群」的現象。
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
是1978年由臨床心理學家Pauline R. Clance和Suzanne A. Imes提出的現象,
指無法合理肯定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的成就是因為好運,
擔心被他人識破自己能力不足,是不適任的冒牌者。
在嘗試解決這個反應時,
我聯想到一個有趣的回憶,舒緩了我的心態。
回想一下,當我們小時候玩電腦,打遊戲破關卡時,是誰教我們的?
這些人通常是同學或網友。
如果一定要在該領域有卓越成就才夠資格教人的話,
那麼那些教我們玩電腦的人都應該是電競世界冠軍才夠資格吧?
所以,千萬不要擔心自己不夠格,你已經可以了。
這樣想,也許你會好很多。
為了讓我安心,我和社長提早相約一週。
他邀請我去會場旁聽一位咖啡師的分享會。
過程中非常輕鬆愉快,環境也很有氣氛,就像和朋友們聊天一樣自然。
咖啡師在會議後的聊天中對我說:
「不要當作教學,當作分享就好,講些好玩的事,講故事你總可以吧!」
在接受了很多心理建設後,我決定開始製作投影片的初稿,
內容是我十年創業歷程的精簡版。
這時,長期寫文章的好處就顯現了出來!
我很快就能通過文章抓出精彩的段落,
最後再交由設計師優化草稿內容和排版,一份精美的投影片就完成了。
準備萬全後,在演講的前一晚,我幾乎沒睡,
因為還是很擔心自己到底行不行。
直到圓滿落幕,我仍然不敢相信,
自己竟然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的演講。
賣票⋯票會賣完嗎?還是要免費比較好?
票賣完了。
座位會不會太多,那些空座位呢?
全坐滿了。
內容會不會太空洞?感覺沒什麼好講的。
結果講了四十分鐘。
其實根本沒有我想像中那麼恐怖。
在結束演講收拾東西時,參加者們陸續和我聊了很多。
他們對這些精彩的故事感到非常驚訝,
甚至覺得我到底是怎麼活下來的,讓我哭笑不得。
我才發現,
原來自己覺得很普通的生活,卻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故事。
在此,我想對十八歲時窩在火車站角落唱歌,
負債累累,躺在地板上的自己說:
「這一路上,你會走得非常緩慢,遭遇無數困難和危機,夜晚也會經歷無數次的崩潰。但你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想法,保持善良,因為同時也會有許多貴人和不可思議的際遇出現。」
感恩感謝,所有在這一路上幫助過我和支持我的人。
國際扶輪3461地區 台中大屯扶輪青年服務社 Rotaract Club of Taichung Tat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