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你可以改變別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作者奇普.希思(Chip Heath)是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在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擔任組織行為學教授。

丹.希思(Dan Heath)是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文學士、哈佛商學院MBA,在杜克大學社會企業精神推廣中心擔任資深研究員。

希思兄弟除了在商管雜誌設有專欄,還曾為微軟、日產汽車等企業提供諮詢服務,兩人合著了多本暢銷作品,包含《創意黏力學》《零偏見決斷法》等,他們的書已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在全球銷售兩百多萬本。


摘錄自內容簡介

「你可以改變別人」本書所探討的三大重點,無論在任何情境下,都能引導你做出需要的改變:

•掌控理智面(指揮騎象人)

1.找到亮點:調查成功的案例,並加以複製。

2.制定關鍵行動:思考具體的作為。

3.指向目的地:把目標明確化。


•觸動情感面(激勵大象)

1.找出感覺:知黎道某件事並不足以造成改變,要讓人們產生感覺。

2.縮小改變幅度:把改變拆解為一個個小小的行動。

3.教育群眾:培養認同感,並灌輸成長心態。


•打造環境面(形塑路徑)

1.調整環境:當情境產生變化,行為也會跟著改變。

2.建立習慣:當行為成習慣,自然也就毫不費力。

3.號召群眾:他人行為會影響自己,行為具有傳染性。


心得

這本書書名「你可以改變別人」,原本是個不會吸引我的標題,但是作者在書中舉了很多實例,歸納影響人們行為的三個要素,不只可以用在自己身上,也可在公司、團體及生活中運用。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實例,有個組織派員到越南去協助該國對抗兒童營養不良的問題,傳統的觀念認為營養不良係因衛生條件差、生活普遍貧困、缺乏乾淨的水、農村居民營養知識的貧乏等原因,這些分析固然正確,但是需要長期間及資金投入,該組織去找出相關經濟條件下,養出來健康兒童的家庭,觀察他們的生活方式,發現他們一天吃4餐(總量和其他家庭相同,只是分4次來吃)、吃稻田抓的小蝦蟹和地瓜葉,找出方法之後,組織把營養不良的家庭分組,用養出健康小孩的方式一起準備食物,結果6個月後,65%的孩子營養狀況得到改善。母親的騎象人得到具體的指示:用蝦子和地瓜葉煮餐點,大象則是得到一種感覺:希望,有辦法讓孩子更健康。路徑也發揮作用:許多母親都在做同一件事,產生的社會壓力。改變不需要投入大的資源或時間,只要用對了方法,不會難以達成。

我覺得這是一本看了很有收獲的書,推薦給大家。


avatar-img
83會員
105內容數
紀錄生活的點點滴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稻田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高容以精練的文字架構出充滿劇情的武俠鉅作《十朝》,以馮道作為主角,以考據紮實、豐富奇想的內容吸引讀者。作者擅於以奇想來呈現歷史背景,引領讀者重新認識五代十國被遺忘的豪雄。本書環環相扣的計中計,帶領讀者感受當時的戰亂世界。
這本書提供瞭如何在不同場合中改善你的說話能力,並提高你的影響力。作者分享了建立高勝率的社交策略、四種溝通類型等方法,並提到如何說出不傷人的真心話,值得學習。
作者何培鈞是一位專注於地方創生工作的個人,他在臺灣竹山投入多項社區活化計畫,並將經驗擴及亞洲各地。本書紀錄了他十五年來的經驗和心得,以及他所推崇的九個觀點。透過本書的閱讀,讀者可以獲得作者對於地方創生工作的深刻體悟和熱情,並得到一些實用的啟示。
作者高容擅長撰寫精煉、豐富的武俠小說,其作品注重情節,融合史學及玄幻元素。文章中列舉了多部作品的推出時間及內容,以及一部分讀者的心得。文章相對長篇,介紹了武俠小說的書寫特點、人物塑造等,以及對於武俠小說的個人看法。
《內在原力:改變自己、影響他人、創造成功的心智設計》是作者愛瑞克 (Eric Yu)的著作,書中提到的「內在原力」,是指一種影響力透過有形或無形的方式來引發他人動機,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某些事情。書中談到了九種心態設定,並提供了行動清單供讀者實踐。
林依晨是一位知名的演員和歌手,她曾經在多部電視劇中擔任女主角,並有自己的國語專輯。她最近出版了一本書,內容包含她二十年的歷程回顧和省思。這本書讓人思考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如何找回真實的自己。
高容以精練的文字架構出充滿劇情的武俠鉅作《十朝》,以馮道作為主角,以考據紮實、豐富奇想的內容吸引讀者。作者擅於以奇想來呈現歷史背景,引領讀者重新認識五代十國被遺忘的豪雄。本書環環相扣的計中計,帶領讀者感受當時的戰亂世界。
這本書提供瞭如何在不同場合中改善你的說話能力,並提高你的影響力。作者分享了建立高勝率的社交策略、四種溝通類型等方法,並提到如何說出不傷人的真心話,值得學習。
作者何培鈞是一位專注於地方創生工作的個人,他在臺灣竹山投入多項社區活化計畫,並將經驗擴及亞洲各地。本書紀錄了他十五年來的經驗和心得,以及他所推崇的九個觀點。透過本書的閱讀,讀者可以獲得作者對於地方創生工作的深刻體悟和熱情,並得到一些實用的啟示。
作者高容擅長撰寫精煉、豐富的武俠小說,其作品注重情節,融合史學及玄幻元素。文章中列舉了多部作品的推出時間及內容,以及一部分讀者的心得。文章相對長篇,介紹了武俠小說的書寫特點、人物塑造等,以及對於武俠小說的個人看法。
《內在原力:改變自己、影響他人、創造成功的心智設計》是作者愛瑞克 (Eric Yu)的著作,書中提到的「內在原力」,是指一種影響力透過有形或無形的方式來引發他人動機,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某些事情。書中談到了九種心態設定,並提供了行動清單供讀者實踐。
林依晨是一位知名的演員和歌手,她曾經在多部電視劇中擔任女主角,並有自己的國語專輯。她最近出版了一本書,內容包含她二十年的歷程回顧和省思。這本書讓人思考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如何找回真實的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通過一套流程,使自己或對方針對目標降低難度並提高意願、完成改變的書。 ​ 許榮哲、歐陽立中、劉奕酉、萬維鋼、王彥博Soking、曾培祐等專家都推薦過希思兄弟的書, 雖久聞他們盛名, 我倒是第一次讀他們的書。 ​ 中國中信出版社是把希思兄弟其中四本著作, 放在一套一起賣: 一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1) 使用反思來推動行動: - 「思考,不是為了找到‘我是誰’,而是為了促進行動,並歸納反饋的經驗。」這句話摘錄自陳海賢老師的自我轉變50講課程,強調思考應該用來促進行動,並從中歸納出有價值的經驗。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我們可以定期進行自我反思,分析自己的行為和結果,從中找出哪些是有效的,哪些需要改
Thumbnail
這本書由資深企業教練 Vivian Lee和財星五百大CEO分享如何做到行為改變。書中提供心法和技法,幫助你克服自我否定和懷疑,成為想要成為的自己,也能有效帶領團隊成為你想建立的團隊。 8/7活動報名連結: https://bit.ly/3Sg4fZn
Thumbnail
這本書強調心智對現實的影響力,並說明我們可以如何通過控制思想、信念和情感來改變生活。作者也有提供實際的運用和心理訓練方式,幫助讀者可以運用技巧提高自信、改善情緒和實現目標。如果你對心理學和如何通過心智力量來影響生活感興趣,那麼這本書是蠻值得一讀的。
Thumbnail
★改變之所以困難,不是因為懶惰或缺乏毅力, 而是缺乏明確的指令、鮮明的情感,還有對的環境。
Thumbnail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這本書的主題是探討人們如何有效地影響他人,讓他們改變想法、觀點或行為。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心理學、溝通技巧和策略,讓讀者能夠更加有把握地影響他人,達到自己的目標。閱讀《如何讓人改變想法》,我深深體會到影響他人的能力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必備的社交技能。
Thumbnail
史蒂夫希姆斯著 鄭換生譯 想改變世界,先改變自己 從切磚工變成員孟大亨的街頭智慧 打動人心理及實現夢想的武功秘笈,光你一個人有好處,事情是推不動的,雙贏才是你每一次都應該設定的目標。 改天,是幹話中的幹話,完全沒有意義,做計畫時不要想著改天,而是要想著今天今天今天。 人的內心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Thumbnail
最近喜歡上認知行為相關書籍,分享書籍的IG中提到這本書把認知行為的內容架構有系統的介紹。這本帶有情緒索的書名,提供了什麼改變人行為的觀點呢?文章中討論了確認目前問題狀況訂定目標、人跟著情緒行動、社會規範跟群體環境影響等觀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通過一套流程,使自己或對方針對目標降低難度並提高意願、完成改變的書。 ​ 許榮哲、歐陽立中、劉奕酉、萬維鋼、王彥博Soking、曾培祐等專家都推薦過希思兄弟的書, 雖久聞他們盛名, 我倒是第一次讀他們的書。 ​ 中國中信出版社是把希思兄弟其中四本著作, 放在一套一起賣: 一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1) 使用反思來推動行動: - 「思考,不是為了找到‘我是誰’,而是為了促進行動,並歸納反饋的經驗。」這句話摘錄自陳海賢老師的自我轉變50講課程,強調思考應該用來促進行動,並從中歸納出有價值的經驗。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我們可以定期進行自我反思,分析自己的行為和結果,從中找出哪些是有效的,哪些需要改
Thumbnail
這本書由資深企業教練 Vivian Lee和財星五百大CEO分享如何做到行為改變。書中提供心法和技法,幫助你克服自我否定和懷疑,成為想要成為的自己,也能有效帶領團隊成為你想建立的團隊。 8/7活動報名連結: https://bit.ly/3Sg4fZn
Thumbnail
這本書強調心智對現實的影響力,並說明我們可以如何通過控制思想、信念和情感來改變生活。作者也有提供實際的運用和心理訓練方式,幫助讀者可以運用技巧提高自信、改善情緒和實現目標。如果你對心理學和如何通過心智力量來影響生活感興趣,那麼這本書是蠻值得一讀的。
Thumbnail
★改變之所以困難,不是因為懶惰或缺乏毅力, 而是缺乏明確的指令、鮮明的情感,還有對的環境。
Thumbnail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這本書的主題是探討人們如何有效地影響他人,讓他們改變想法、觀點或行為。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心理學、溝通技巧和策略,讓讀者能夠更加有把握地影響他人,達到自己的目標。閱讀《如何讓人改變想法》,我深深體會到影響他人的能力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必備的社交技能。
Thumbnail
史蒂夫希姆斯著 鄭換生譯 想改變世界,先改變自己 從切磚工變成員孟大亨的街頭智慧 打動人心理及實現夢想的武功秘笈,光你一個人有好處,事情是推不動的,雙贏才是你每一次都應該設定的目標。 改天,是幹話中的幹話,完全沒有意義,做計畫時不要想著改天,而是要想著今天今天今天。 人的內心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Thumbnail
最近喜歡上認知行為相關書籍,分享書籍的IG中提到這本書把認知行為的內容架構有系統的介紹。這本帶有情緒索的書名,提供了什麼改變人行為的觀點呢?文章中討論了確認目前問題狀況訂定目標、人跟著情緒行動、社會規範跟群體環境影響等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