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新產品、拓展新通路,或由餐飲業轉戰食品業,食品檢測項目總是讓人一個頭兩個大!「到底該做哪些檢測?」這個問題,相信困擾著不少食品業者。
- 相信我,這確實不容易! 也極度挑戰對食品法規的熟悉程度。 但做好這件事,能讓你把檢測預算花在刀口上,避免花了大錢卻拿到派不上用場的報告。
別擔心,我們先來搞懂食品檢測的四大類:
- 微生物:檢查食品乾不乾淨,有沒有被細菌、黴菌污染。常見的大腸桿菌(來自糞口汙染、生食、未妥善消毒的水源等)、沙門氏菌(來自蛋類、家禽產品等)、金黃色葡萄球菌(來自人員的傷口汙染等)就是這類。
- 物性測試:看看食品的酸鹼值(pH值)、水分含量等,判斷細菌容不容易在裡面生長。
- 化學測項:分成兩大類,一是有害物質,例如農藥、黃麴毒素、丙烯醯胺等,二是功效成分,像是兒茶素、水溶性膳食纖維、花青素、維生素等。
- 營養成分:為了符合食品標示規範,必須檢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糖、鈉含量及熱量計算等。
重點來了!
檢測要做哪些,關鍵在於「檢測報告要用在哪裡?」
產品上架、行銷宣傳、衛生管理,還是自主品管?不同的用途,檢測重點當然也不同。 真實世界中,想完成所有符合法規的測項,除了所費不貸,檢測樣品量及成本可能也高得嚇人(像是甜點上的食用金箔)。
預算別傻傻的花在不必要的檢測上,先釐清需求,錢才能花在刀口上!
常見的檢測用途包含:
- 通路上架需求:通路(量販超市、超商、有機/生機飲食店、網路通路)會要求上架產品必須符合食品安全法規,這時會依產品類別決定高風險測項,若是農產品會以農藥、重金屬為主,花生製品必測黃麴毒素。
- 行銷宣傳訴求:產品主打「無添加」、「高纖」等宣稱,或食安事件爆發時,檢測報告就是最好的證明;例如標榜無添加防腐劑、人工色素,或不含銅葉綠素的橄欖油。
- 餐飲衛生管理:確保廚房環境、人員衛生(刀具、工作檯面、雙手)都符合標準,避免食物交叉污染,通常透過檢視微生物的滋生來做判斷。
- 自主管理:食品製造廠針對原料、半成品、成品自訂安全監測計畫和最低檢驗週期,將可能對衛生安全造成不良影響的因子,依發生機率及影響程度進行風險分析;風險程度高者,檢驗頻率較密集,風險程度低者,兩次檢驗相隔的週期則可拉長一些。
- 研發新品需求:常見於具功效性的食品或保健食品,幫助調整配方,讓產品更符合預期效果。
好消息是,你不需要自己苦讀法規,專業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來!
只要在送檢前先釐清你的檢測目的,檢測實驗室就能給你最適合的建議,幫你省下冤枉錢!
如果你曾困擾於測項太複雜、白繳了一堆學費,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你
也請分享給身邊需要的朋友,也幫他少走一點冤枉路!
延伸閱讀:
- 食品檢驗報告這樣讀:食品業者必看! 7大步驟完整解析,確保產品合規上市
- 食品送檢SOP:食品業者必看!7大步驟完整解析,輕鬆搞定送檢流程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實用,請幫我按右下角愛心、追蹤我的沙龍,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覺得需要的朋友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