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顯影,影像的消失與再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關於生活,關於文化,關於歷史,關於影像。

《顯影,影像的消失與再現》,和以往電影雜誌所談的不同,此書談及舊時代的影像文化修復和顯現,藉由膠捲媒材,談論戲院、電影及影像在時光的更迭。定位在歷史的修復、延續與遺存。

如果對於文化修復保存有興趣,或對老故事老影像老電影深深著迷的讀者,可以藉由閱讀這本刊物,理解舊時代影像的修復、收藏與復興。當中會以相關領域工作者的理念與文化態度、以及舊戲院的探查比較,深入探悉人們著力保留文化的印記,嘗試再次顯現舊時代的影像。

希望讀者閱讀之後,能夠對影像修復和文化保存能夠更加了解,並明白舊文化和新文化能夠並存,生活的痕跡和印記值得被維護。清楚是有這樣一群人是在為文化而努力,為影像而生活。

逝去的歲月時光即使不再重來,但期待透過這本書拉近民眾與舊時代影像的距離,體會影像的魅力,並重新架構影像修復這件事。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un的沙龍
0會員
12內容數
Chu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2
「我們現在比較傾向比較不去用幾部片去做計算,我們會用的其實是分鐘數。如果一 部片是兩小時 120 分鐘,但這部片我們有五份拷貝,則修復一部片不是修復 120 分 鐘,而是 120 分鐘乘以5,就是 600 分鐘。所以我們會改成用分鐘數來讓社會大眾 理解,而不是用部數,不過大家還不是很能理解為什
2024/11/12
「我們現在比較傾向比較不去用幾部片去做計算,我們會用的其實是分鐘數。如果一 部片是兩小時 120 分鐘,但這部片我們有五份拷貝,則修復一部片不是修復 120 分 鐘,而是 120 分鐘乘以5,就是 600 分鐘。所以我們會改成用分鐘數來讓社會大眾 理解,而不是用部數,不過大家還不是很能理解為什
2024/11/12
修復倫理 王君琦認同每個年代都有其獨特的美學與感知,不同年代下的人們對於美的定 義也有所不同,因此老電影要如何被大眾所理解與接受,一直都是中心的考量之一。 王君琦解釋,這需要探討到電影兼具文化與商業的雙重性質來思考。假如從文化與 歷史的層面進行考慮,不一定得丟棄電影的另一層面,但兩者難免會有
2024/11/12
修復倫理 王君琦認同每個年代都有其獨特的美學與感知,不同年代下的人們對於美的定 義也有所不同,因此老電影要如何被大眾所理解與接受,一直都是中心的考量之一。 王君琦解釋,這需要探討到電影兼具文化與商業的雙重性質來思考。假如從文化與 歷史的層面進行考慮,不一定得丟棄電影的另一層面,但兩者難免會有
2024/11/12
電影的雙重性質在訪談中重複被王君琦所提起。在電影除了文化與藝術性之外, 事實上兼有工業和商品的性質,彼此間的關係微妙,衝突卻又互相依存。她說,希 望觀眾能從文化保存的角度,理解影視廳中心作為行政法人性質的文化機構仍是以 文化保存與推廣為主軸,並非以營利的增加為優先。她認為在這兩條容易扞格的路
2024/11/12
電影的雙重性質在訪談中重複被王君琦所提起。在電影除了文化與藝術性之外, 事實上兼有工業和商品的性質,彼此間的關係微妙,衝突卻又互相依存。她說,希 望觀眾能從文化保存的角度,理解影視廳中心作為行政法人性質的文化機構仍是以 文化保存與推廣為主軸,並非以營利的增加為優先。她認為在這兩條容易扞格的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是懷舊電影的萬花筒,也是多多的生命河流。人生時光與電影時間相互纏繞,我們也像在一場又一場的夢裡醒來。洞穴寓言和沙瓦托的人生一樣,回應了「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電影雖是虛構,但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映,它是讓我們拼湊、理解真實,也瞭解自己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是懷舊電影的萬花筒,也是多多的生命河流。人生時光與電影時間相互纏繞,我們也像在一場又一場的夢裡醒來。洞穴寓言和沙瓦托的人生一樣,回應了「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電影雖是虛構,但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映,它是讓我們拼湊、理解真實,也瞭解自己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當人年紀增長後,對於曾經觀看過的電影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尤其是《再生號》透過重新觀賞,年長的觀眾們會理解劇中人物的「討價還價」與「沮喪」背後的「執著」,對於混亂的結構也能有不同的解讀。這篇文章分享了對於這部電影重看後的感觸和心得。
Thumbnail
當人年紀增長後,對於曾經觀看過的電影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尤其是《再生號》透過重新觀賞,年長的觀眾們會理解劇中人物的「討價還價」與「沮喪」背後的「執著」,對於混亂的結構也能有不同的解讀。這篇文章分享了對於這部電影重看後的感觸和心得。
Thumbnail
有些電影的畫面富於詩性,你很難分析拆解;語言不能抵達的地方,像是遺留在沙地上覆滿雪的夏日記憶。 《再見機器人》這部動畫電影,最大特色就是完全沒有對話、獨白、旁白,音樂是唯一的語言;也有別於以往的迪士尼動畫,沒有「從此以後他們幸福在一起」的結局。 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紐約大都市裡,一段愛與創傷的故
Thumbnail
有些電影的畫面富於詩性,你很難分析拆解;語言不能抵達的地方,像是遺留在沙地上覆滿雪的夏日記憶。 《再見機器人》這部動畫電影,最大特色就是完全沒有對話、獨白、旁白,音樂是唯一的語言;也有別於以往的迪士尼動畫,沒有「從此以後他們幸福在一起」的結局。 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紐約大都市裡,一段愛與創傷的故
Thumbnail
在影院觀影,一邊回想起旁人津津樂道關於這導演的種種色彩。 你已然錯過那個時代,沒經歷沒感動。 直到此時走進推崇者的殿堂。 經過光影的洗禮,像是海浪拍打,一次一次。 感到海水的冰涼與戲劇性,感到悲哀與深情,感到憂愁與無奈。 日常的對話、日常的生活、日常的鏡頭,然後魂魄在鏡頭之外遠去。 「愛自己是很
Thumbnail
在影院觀影,一邊回想起旁人津津樂道關於這導演的種種色彩。 你已然錯過那個時代,沒經歷沒感動。 直到此時走進推崇者的殿堂。 經過光影的洗禮,像是海浪拍打,一次一次。 感到海水的冰涼與戲劇性,感到悲哀與深情,感到憂愁與無奈。 日常的對話、日常的生活、日常的鏡頭,然後魂魄在鏡頭之外遠去。 「愛自己是很
Thumbnail
文/陳婉伶 「愛情」是從古到今電影中最常出現的題材之一,從我國小第一次自己去看電影,一直到二十多年後的現在成了影展從業人員,進入紀錄片領域,多數時候的觀影內容都被戰爭、難民、移工、殖民、貧窮等議題包圍,漸漸地少在電影中追逐那些愛情故事,也讓人不禁要想:「難道真實生活中沒有愛情?紀錄片中的愛情會呈現
Thumbnail
文/陳婉伶 「愛情」是從古到今電影中最常出現的題材之一,從我國小第一次自己去看電影,一直到二十多年後的現在成了影展從業人員,進入紀錄片領域,多數時候的觀影內容都被戰爭、難民、移工、殖民、貧窮等議題包圍,漸漸地少在電影中追逐那些愛情故事,也讓人不禁要想:「難道真實生活中沒有愛情?紀錄片中的愛情會呈現
Thumbnail
透過電影製作器材的進步,單眼拍攝影像提升的魅力所在,蛋堡導演以及艾德導演表達出了他們對於電影感的體會。透過生活中抓取光影,會勾起許多回憶、味道、觸覺、感受。而這些都是影像裡故事的一部分。
Thumbnail
透過電影製作器材的進步,單眼拍攝影像提升的魅力所在,蛋堡導演以及艾德導演表達出了他們對於電影感的體會。透過生活中抓取光影,會勾起許多回憶、味道、觸覺、感受。而這些都是影像裡故事的一部分。
Thumbnail
一向喜歡看紀錄片,透過紀錄片總是可以感受一幕幕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中獲取更多視角,突破自身侷限。這篇文章,則想透過兩部紀錄片,分享紀錄片中的無家者處境;並進一步延伸討論城市空間治理政策上,針對無家者議題,台灣還有哪些努力的可能性。
Thumbnail
一向喜歡看紀錄片,透過紀錄片總是可以感受一幕幕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中獲取更多視角,突破自身侷限。這篇文章,則想透過兩部紀錄片,分享紀錄片中的無家者處境;並進一步延伸討論城市空間治理政策上,針對無家者議題,台灣還有哪些努力的可能性。
Thumbnail
不散的修復重映,在2020這個時間點,頗令人玩味,因為新時代的來臨,線上串流的觀影模式,的確挑戰了電影院的生存,那電影院之於人的意義又是什麼? 我想不散會帶你想起,它不僅是一部電影,也是一個展演體驗,希望能喚起電影院曾帶給我們的情懷,不僅是給人,也是給城市,或者時代。
Thumbnail
不散的修復重映,在2020這個時間點,頗令人玩味,因為新時代的來臨,線上串流的觀影模式,的確挑戰了電影院的生存,那電影院之於人的意義又是什麼? 我想不散會帶你想起,它不僅是一部電影,也是一個展演體驗,希望能喚起電影院曾帶給我們的情懷,不僅是給人,也是給城市,或者時代。
Thumbnail
廢年開始持續看電影的開端。 「長方的空間中,挑高的屋頂漸次關閉燈光,光影自黑暗中顯現。廣告,正片,人員名單。觀看電影,就像潛行,讓我們逃離現實,進入一段虛幻、濃縮的時光,抵達額外的現實⋯⋯」
Thumbnail
廢年開始持續看電影的開端。 「長方的空間中,挑高的屋頂漸次關閉燈光,光影自黑暗中顯現。廣告,正片,人員名單。觀看電影,就像潛行,讓我們逃離現實,進入一段虛幻、濃縮的時光,抵達額外的現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