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與「倒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是「倒霉」呢?抑或是「倒楣」?

陸區是用「倒霉」的,臺區一般都用「倒楣」,而港區呢?香港學生可運氣真不好,許多語文教師都用「倒霉」;不過,粵語則說「黑仔」,臺語則說「真衰」(早期香港人都說「衰」的)。

其實,正統詞彙是「倒楣」。

「楣」是指門楣,古時讀書人考得舉人,光宗耀祖,於是就在門楣插上一面旗幟。其後,進京赴考,若金榜題名,則改豎黃旗;倘若名落孫山,則把原先的旗幟倒掛,以告鄉人。

由於「倒霉」與「倒楣」二者讀音相同(粵音不同),國音ㄉㄠˇ ㄇㄟˊ(dǎo méi);加上「霉」本意指霉爛,而霉爛所發出來的氣味,叫作霉氣,於是就把遇事不順、當黑、衰氣,寫成倒霉。

可問題在:若是霉,指不順、當黑、衰氣,那既然倒了,不就沒有了!

「倒霉」是解不通的。

(寫於2024-8-21於海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dai zhongshi ye的沙龍
64會員
84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2025/03/25
剛剛在一個(臺灣)頻道留言:   有個題外話,「說服力」的「說」17:02,在陸區是唸說話的說;而在臺區,傳統是唸「稅」的。不知道博主是來自哪個地區呢?   2025-3-26
2025/03/25
剛剛在一個(臺灣)頻道留言:   有個題外話,「說服力」的「說」17:02,在陸區是唸說話的說;而在臺區,傳統是唸「稅」的。不知道博主是來自哪個地區呢?   2025-3-26
2025/03/23
有個陸媒節目,論及天將降大任於「是人」?還是「斯人」? 其實,「斯人」還是「是人」,兩者都沒錯。斯人的「斯」,代詞,此、是、這。至於「是人」的「是」,形容詞,此。例如:是日。 我手頭上的那些四書,全是「是人也」。 另外,在0:01字幕「篡改」,正確是「竄改」。「篡改」是現代漢語詞典用的,那是錯
2025/03/23
有個陸媒節目,論及天將降大任於「是人」?還是「斯人」? 其實,「斯人」還是「是人」,兩者都沒錯。斯人的「斯」,代詞,此、是、這。至於「是人」的「是」,形容詞,此。例如:是日。 我手頭上的那些四書,全是「是人也」。 另外,在0:01字幕「篡改」,正確是「竄改」。「篡改」是現代漢語詞典用的,那是錯
2025/03/21
剛才在一個內媒外輸的頻道留言:   雅鑫,不好意思!有個讀音,是要更正的。0:06「夫少者…」的哪個「夫」,是發語詞,展開說明,該讀第三聲。   另外,附帶一提,有人刻意批評中文沒有語法、沒有邏輯,上述例子,就是語法。我學生時期,是要必修中文語法和邏輯的。   還有一個讀音,也要更正的。
2025/03/21
剛才在一個內媒外輸的頻道留言:   雅鑫,不好意思!有個讀音,是要更正的。0:06「夫少者…」的哪個「夫」,是發語詞,展開說明,該讀第三聲。   另外,附帶一提,有人刻意批評中文沒有語法、沒有邏輯,上述例子,就是語法。我學生時期,是要必修中文語法和邏輯的。   還有一個讀音,也要更正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民科其實是個很對岸的用法,泛指一些沒有經過專業教育,透過一些有限、不準確的資源去理解東西,講解出來的東西一知半解同時自信爆表的傢伙們,在我一開始寫文開始就有很多人習慣發表自己對於中世紀的「高見」,或著是私我丟給我一些不明所以的文章或影片(當然、對岸的),撇去這個不談,在YOUTUBE與Google上
Thumbnail
民科其實是個很對岸的用法,泛指一些沒有經過專業教育,透過一些有限、不準確的資源去理解東西,講解出來的東西一知半解同時自信爆表的傢伙們,在我一開始寫文開始就有很多人習慣發表自己對於中世紀的「高見」,或著是私我丟給我一些不明所以的文章或影片(當然、對岸的),撇去這個不談,在YOUTUBE與Google上
Thumbnail
校中几凳用之有年⋯⋯
Thumbnail
校中几凳用之有年⋯⋯
Thumbnail
在香港和台灣之間有許多文化和語言差異,造成了一些有趣的情況。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兩地用字差異時的困惑,以及對於語言和文化差異的看法和態度。
Thumbnail
在香港和台灣之間有許多文化和語言差異,造成了一些有趣的情況。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兩地用字差異時的困惑,以及對於語言和文化差異的看法和態度。
Thumbnail
一、換語言佮文字是誠悲慘的代誌   以早,日本人來矣!台灣人換讀日本書,講日語。50年了後,另外一个政權來,逐家閣愛改學講華語,寫華文。彼當陣仔的台灣人誠可憐,尤其是佇寫文章,寫東寫西的人,愛換另外一種語言,是真慘的代誌。   我自2019年開始,佇部落格寫「逐工寫一段」,開始用漢字寫台文,
Thumbnail
一、換語言佮文字是誠悲慘的代誌   以早,日本人來矣!台灣人換讀日本書,講日語。50年了後,另外一个政權來,逐家閣愛改學講華語,寫華文。彼當陣仔的台灣人誠可憐,尤其是佇寫文章,寫東寫西的人,愛換另外一種語言,是真慘的代誌。   我自2019年開始,佇部落格寫「逐工寫一段」,開始用漢字寫台文,
Thumbnail
初學者的障礙,終於到了最後的大魔王:敬語(けいご)。
Thumbnail
初學者的障礙,終於到了最後的大魔王:敬語(けいご)。
Thumbnail
教改政策把許多字的發音做了所謂“正確”的規範,並列入教科書要求老師和學生能及時改正,甚至列入考試以核實成效。(三隻小豬的問題改天再罵) 某件事逗人發笑稱為:滑稽(ㄏㄨㄚˊㄐㄧ)。可教育部糾正了這個“俗稱”,必須讀為:ㄍㄨˇㄐㄧ。怎麼看、怎麼說都怪呀! 另外桌遊和賭博的骰子(ㄕㄞˇㄗ˙),硬是改為
Thumbnail
教改政策把許多字的發音做了所謂“正確”的規範,並列入教科書要求老師和學生能及時改正,甚至列入考試以核實成效。(三隻小豬的問題改天再罵) 某件事逗人發笑稱為:滑稽(ㄏㄨㄚˊㄐㄧ)。可教育部糾正了這個“俗稱”,必須讀為:ㄍㄨˇㄐㄧ。怎麼看、怎麼說都怪呀! 另外桌遊和賭博的骰子(ㄕㄞˇㄗ˙),硬是改為
Thumbnail
繼上一篇主要分享過年前的港台兩地在整體及職場上的差異,這篇則主要從生活面分享我所觀察到的一些過年文化上的差異:)
Thumbnail
繼上一篇主要分享過年前的港台兩地在整體及職場上的差異,這篇則主要從生活面分享我所觀察到的一些過年文化上的差異:)
Thumbnail
最近電腦壞掉了,所以只能用工作的電腦來書寫文章。這意味著我只能用中文簡體字。 這對一個在馬來西亞土生土長,從小就受中文簡體字教育長大的我來說,卻意外覺得有點不那麼習慣。
Thumbnail
最近電腦壞掉了,所以只能用工作的電腦來書寫文章。這意味著我只能用中文簡體字。 這對一個在馬來西亞土生土長,從小就受中文簡體字教育長大的我來說,卻意外覺得有點不那麼習慣。
Thumbnail
準備讓孩子寫讀後心得,幫忙孩子尋找可以寫的主題(也算是一種複習) . 1、所知道的台灣俗諺與台灣民間關係 ---所知道的台灣習俗,真的寫對的,不多得不太到位。發現:你們並沒有好好觀察「台灣習俗」,因為沒有好好觀察,就不會有進一步的思考,為什麼有這樣的習俗。我覺得滿可惜的。
Thumbnail
準備讓孩子寫讀後心得,幫忙孩子尋找可以寫的主題(也算是一種複習) . 1、所知道的台灣俗諺與台灣民間關係 ---所知道的台灣習俗,真的寫對的,不多得不太到位。發現:你們並沒有好好觀察「台灣習俗」,因為沒有好好觀察,就不會有進一步的思考,為什麼有這樣的習俗。我覺得滿可惜的。
Thumbnail
如果我們真的認為有點"腔調"有什麼關係?很正常啊!那我們為什麼大多數人不讓孩子驕傲地滿口臺灣國語? 君若仍有未能記 餘情盡寄莫惜筆 他日若得喜相逢 欣見兒女非昔比 善用其心觀此冊 自得其樂書生色 https://www.facebook.c
Thumbnail
如果我們真的認為有點"腔調"有什麼關係?很正常啊!那我們為什麼大多數人不讓孩子驕傲地滿口臺灣國語? 君若仍有未能記 餘情盡寄莫惜筆 他日若得喜相逢 欣見兒女非昔比 善用其心觀此冊 自得其樂書生色 https://www.facebook.c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