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很多媒體解讀Economist《經濟學人》雜誌的文章,要不就是封面文章,要不就是一面倒地分析政治經濟話題, 好像非得閱讀這類「硬」地要命的文章,才是真正在讀《經濟學人》雜誌。
其實《經濟學人》雜誌有很多生活化的短篇文章,從這些短文中找尋世界各地有趣的蛛絲馬跡,也是增加與人聊天對話的資料庫。
有一次,看到雜誌一篇討論中國大陸青年進入一般大學和技職型大學的分析。因為兒子在國中同學選擇高中或高職,是少數選擇高職的學生,也因此受到國中同學同儕奇異的眼光,因此直覺當時就讀高職的兒子會有興趣。
我拿給兒子看標題,他會心一笑地說:幫我放在桌上,我等一下來看。
多年來跟他分享英文雜誌的內容,他都沒興趣,沒有想主動閱讀,居然這篇會打中他的心?!文章不是很長篇大論,只有一頁。但我略讀的方式,也要花10-15分鐘看完。我觀察他看這篇文章的方式似乎是精讀(會查字典),所耗費的時間大約是50分鐘至1小時左右。看完還發了一則IG限動分享。
如果你一開始就要青少年拿起雜誌,一篇、一段、一句句地讀。那肯定讀不到幾篇就放棄了!先從照片、圖片、圖表的文字開始看,而且是不經意地,拿出雜誌來翻,然後一起跟青少年分享裡面有趣的話題。
除了有趣的話題之外,閱讀貼近「臺灣」話題的文章,也比較容易瞭解文章的內容。尤其是近幾年中國大陸文攻武嚇的大動作,讓外媒雜誌報導臺灣的新聞量突增許多。因瞭解自身的文化,再閱讀本地的新聞,除了比較容易引起閱讀的動機,也比較容易看懂文章的內涵。
撰寫文章的人或許是居住在臺灣的外國人,又或許是本地臺灣人,用詞用句經常用中文音譯或直譯,閱讀起來也挺有趣。像是今年六月的一期雜誌分析臺灣半導體在世界占有的角色。「護國神山」就是以直譯的方式寫成 ”sacred mountain that protects the nation”。這樣的詞彙也可以記下來做為跟外國人聊天的素材。
《經濟學人》雜誌有固定的專欄是有主題性的,常態閱讀之後,對某一些主題的涉略也比較廣泛。如果你對工作職場有興趣,那你一定會喜歡閱讀BARTLEBY專欄;如果你對傳記類的文章有興趣,每本雜誌的最後一頁OBITUARY一定可以讓你收穫滿滿;在社群媒體習慣看別人留言的話,也可以看看雜誌裡的Letters,有機會也能會發現臺灣讀者投稿給雜誌的心得感想。
話說回來,如果你自己沒有在看英文雜誌,青少年的朋友也沒在看,老師也不提,那就別指望青少年會看英文新聞的文章了!
如果你偶爾有在看,而且也會跟青少年分享,那看你分享的頻率和強度,還有青少年的興趣,也要幾年左右才有辦法讓他們主動看完一整篇文章。
另外,也要想一想自己的個性適合什麼類型的雜誌,找一本能幫助自己定期定量接觸文本的方式。如果還沒確定是不是要用雜誌作為學習的標的,先去圖書館借閱過期雜誌翻翻,再決定要不要花錢訂購,比較不會浪費口袋中的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