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無業遊民」:超越社會偏見的身份

更新於 2024/09/02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錢有閒才能做到

有錢有閒才能做到


「無業遊民」這個詞你是如何理解?而當你聽到時又是怎樣的直觀印象呢?

「無業遊民」這個詞可能會給人帶來的負面情緒,如自卑感、社會壓力和身份認同危機。

大多數人是如何看待無業者,尤其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無業可能被視為一種「失敗」或「無價值」的象徵。也可能因此遭遇的社會排斥或偏見。

但其實在現代社會裡,自稱‘’無業遊民‘’的人並不代表著他是無所事事,無能力者。

我身邊認識的人就有幾位自稱沒上班沒工作的‘’無業遊民‘’。但實際上他們是某公司高管時常出差不在公司的。還有自己是公司老闆只需電話遙控的。

‘’無業遊民”只是他們對外消遣自己的話語,因為在別人眼中他們就是無所事事的閒人。

然而以我現在的認知上“無業遊民”就是個有錢有閒之人的代表名稱。

反而真正無所事事,無能力者才會對自己的職業詮釋的更完美,例如「自由職業者」或「數位遊牧民」等。

avatar-img
16會員
13內容數
我是愛吃美食者,樂於分享美食經驗,喜歡旅行和探索新事物,愛到處尋找和分享美食,讓生活充滿驚喜,尋找最簡單的幸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外在獎勵雖然有幫助,但過於頻繁則有可能削弱內在動機。因此,在考慮使用外在獎勵的時候,需要問問自己:我們追求的是眼前的表現,還是長遠的熱情和興趣?鼓勵某種行為時,應尋找激發內在動機的方法,而不僅僅依賴外在獎勵。
Thumbnail
「每天都是新的一生,而每個昨天都變成了上一輩子」 近期開始長出的新認知,以前會覺得當人們探討著上輩子議題的時候,我會覺得那可能很遙遠,且難以連結,然而近期突然用了這個觀點,重新看待過去的自己,好像感覺到,過去自己,就像是上輩子的事情,彷彿能理解過去那個自己,也影響著此刻的自己,但同時現在的自己,也
簡報在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但它的真正價值並非僅在於其外在的表現。 一個高效的簡報應該是解決問題的工具, 而不僅僅是展示資料的方式。 理解這一點, 可以幫助我們更加高效地利用簡報, 並將重點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心態1 - 解決問題的工具 記住, 簡報的核心目的是為了解決問
Thumbnail
以經典作品做解讀,帶領聽眾重返電影世界中的關鍵事件,回顧並剖析劇目發生的特殊寓意;透過重塑影像符碼的過程,使觀者從被動的參與者轉向詮釋者的一次契機。而藉由此一方法的推導,在往後端詳作品時,便就能以記憶的回塑、反芻,在在拼湊出你對電影的實際輪廓。而這一次次透析劇情的行動,也正是影癡影迷們獨有的浪漫啊!
Thumbnail
《連我都不瞭解自己內心的時候:韓國90萬人的線上心理師,陪你重新理解不安、憂鬱與焦慮,找到痛點,正視內心的求救訊號내 마음을 나도 모를 때》 📝2022年9月的時候,就已經在IG看過@閱讀小姐的書評介紹,直到這個月(都2023年了呢!)才在圖書館的新書區看見它。 這是一本「很好閱讀」的書,就是屬
Thumbnail
「胎兒是否等於一個人?」,在法律上、醫學上的地位,一直偏向「社會建構」的;也就是說,胎兒何時是人的定義一直以來都是光譜而沒有標準答案。 因此,將「胎兒」奉為絕對神聖至高無上生命的論述,我會先打一個問號,須先了解這個論述是根據什麼。
Thumbnail
2014年鄭捷在臺北捷運列車上持刀行兇,共造成四死二十四傷。此事件引起軒然大波,曾經人們都在議論其恐怖,死刑存廢議題也受到關注。然而,我們究竟對死刑及犯下死刑之罪的人有多少了解?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呈現了三名死刑犯,同時是三個家庭的兒子的故事。無論對於死刑存廢的立場為何,都能引發我們反思。
Thumbnail
如何創造價值?如何讓價值被人看見? ​無論是職場工作者、還是自雇者,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沒有解決這些問題,就想著變現價值,不是不可能,只不過那叫詐騙。​有個「無有優廉跑」的概念雖然老掉牙、但充滿智慧,端看你如何理解與運用它。​ 這篇文章中,我會告訴你如何用商業思維,重新理解這個無有優廉跑的概念。
Thumbnail
✨在動盪的 2020 來到疫情嚴重的歐洲學設計,或許正是我最大的幸運✨ 在丹麥,人們不太討論設計,取而代之的,他們討論「環境」、討論「人」、討論「生活」。 設計不再只是為了商品或品牌的包裝、視覺上的美化,更多的是在做設計的過程中,有意識地用不同的設計思考與方法,重新理解人、理解社會,理解生活。
Thumbnail
我不記得,當初為什麼不在一起了。 也不記得自己為何一心執著在不屬於自己的愛, 要這麼久的時間,只願我們都不要再次帶著傷痕,不要再用這樣的自己,進入彼此的人生。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外在獎勵雖然有幫助,但過於頻繁則有可能削弱內在動機。因此,在考慮使用外在獎勵的時候,需要問問自己:我們追求的是眼前的表現,還是長遠的熱情和興趣?鼓勵某種行為時,應尋找激發內在動機的方法,而不僅僅依賴外在獎勵。
Thumbnail
「每天都是新的一生,而每個昨天都變成了上一輩子」 近期開始長出的新認知,以前會覺得當人們探討著上輩子議題的時候,我會覺得那可能很遙遠,且難以連結,然而近期突然用了這個觀點,重新看待過去的自己,好像感覺到,過去自己,就像是上輩子的事情,彷彿能理解過去那個自己,也影響著此刻的自己,但同時現在的自己,也
簡報在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但它的真正價值並非僅在於其外在的表現。 一個高效的簡報應該是解決問題的工具, 而不僅僅是展示資料的方式。 理解這一點, 可以幫助我們更加高效地利用簡報, 並將重點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心態1 - 解決問題的工具 記住, 簡報的核心目的是為了解決問
Thumbnail
以經典作品做解讀,帶領聽眾重返電影世界中的關鍵事件,回顧並剖析劇目發生的特殊寓意;透過重塑影像符碼的過程,使觀者從被動的參與者轉向詮釋者的一次契機。而藉由此一方法的推導,在往後端詳作品時,便就能以記憶的回塑、反芻,在在拼湊出你對電影的實際輪廓。而這一次次透析劇情的行動,也正是影癡影迷們獨有的浪漫啊!
Thumbnail
《連我都不瞭解自己內心的時候:韓國90萬人的線上心理師,陪你重新理解不安、憂鬱與焦慮,找到痛點,正視內心的求救訊號내 마음을 나도 모를 때》 📝2022年9月的時候,就已經在IG看過@閱讀小姐的書評介紹,直到這個月(都2023年了呢!)才在圖書館的新書區看見它。 這是一本「很好閱讀」的書,就是屬
Thumbnail
「胎兒是否等於一個人?」,在法律上、醫學上的地位,一直偏向「社會建構」的;也就是說,胎兒何時是人的定義一直以來都是光譜而沒有標準答案。 因此,將「胎兒」奉為絕對神聖至高無上生命的論述,我會先打一個問號,須先了解這個論述是根據什麼。
Thumbnail
2014年鄭捷在臺北捷運列車上持刀行兇,共造成四死二十四傷。此事件引起軒然大波,曾經人們都在議論其恐怖,死刑存廢議題也受到關注。然而,我們究竟對死刑及犯下死刑之罪的人有多少了解?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呈現了三名死刑犯,同時是三個家庭的兒子的故事。無論對於死刑存廢的立場為何,都能引發我們反思。
Thumbnail
如何創造價值?如何讓價值被人看見? ​無論是職場工作者、還是自雇者,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沒有解決這些問題,就想著變現價值,不是不可能,只不過那叫詐騙。​有個「無有優廉跑」的概念雖然老掉牙、但充滿智慧,端看你如何理解與運用它。​ 這篇文章中,我會告訴你如何用商業思維,重新理解這個無有優廉跑的概念。
Thumbnail
✨在動盪的 2020 來到疫情嚴重的歐洲學設計,或許正是我最大的幸運✨ 在丹麥,人們不太討論設計,取而代之的,他們討論「環境」、討論「人」、討論「生活」。 設計不再只是為了商品或品牌的包裝、視覺上的美化,更多的是在做設計的過程中,有意識地用不同的設計思考與方法,重新理解人、理解社會,理解生活。
Thumbnail
我不記得,當初為什麼不在一起了。 也不記得自己為何一心執著在不屬於自己的愛, 要這麼久的時間,只願我們都不要再次帶著傷痕,不要再用這樣的自己,進入彼此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