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想追求高效工作,但總是事與願違。難道真的是我們太懶了嗎?其實不然,問題可能出在我們的工作方法上。
最近,我接觸到一個名為「認知俄羅斯方塊」的工作法,讓我對提升工作效率有了全新的認識。這個方法源自Dr. Akshad Singi的一篇文章,他將工作任務比喻成俄羅斯方塊遊戲中的不同形狀,強調要根據自己當前的認知狀態來選擇最合適的任務。
這個方法的核心在於:不要固守死板的工作計劃,而是靈活地根據自己的精力和狀態來安排任務。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很有講究。
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小明,是個自由撰稿人。他以前每天都給自己定下嚴格的寫作計劃:上午寫文章,下午修改。但他發現自己經常無法按計劃執行——有時靈感來了想寫但卻到了修改時間,有時該寫文章時又覺得昏昏欲睡。
後來,小明嘗試了「認知俄羅斯方塊」工作法。他首先列出了一系列可能的工作任務:
1. 高能量:撰寫新文章、構思創意主題
2. 中等能量:修改文章、查閱資料
3. 低能量:整理筆記、回覆郵件
然後,他每天只給自己設定工作時長,比如6小時,而不再規定具體做什麼。工作時,他會根據當時的狀態從任務列表中選擇最合適的事情來做。
結果如何?小明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以前常常因為狀態不佳而拖延,現在卻能在低能量時段做一些簡單任務,保持工作連續性。高能量時段則專注於創作,寫出的文章質量也更高。
不過,這個方法也有其局限性。比如遇到緊急截稿時,還是得放下靈活性,強迫自己完成任務。但對於大部分時候,這種方法確實能讓工作更輕鬆、更高效。
那麼,如何開始實踐這個方法呢?
第一步,列出你的任務「方塊」。把所有可能的工作任務都列出來,並按照所需能量水平分類。
第二步,設定每日工作時長。不要具體安排任務,只確定投入工作的總時間。
第三步,即時「玩」起來。工作時間到了,根據當前狀態選擇最合適的任務,然後專注完成。
這個方法看似簡單,但要真正掌握還需要一定練習。剛開始時,你可能會不適應這種彈性,甚至會濫用它來逃避困難任務。但隨著時間推移,你會越來越擅長判斷自己的狀態,選擇合適的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方法並不意味著放縱自己。相反,它要求我們更加了解自己,主動創造高能量狀態來應對重要任務,同時也善用低能量時段完成一些簡單工作。
總的來說,「認知俄羅斯方塊」工作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效率提升視角。它告訴我們,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不在於死板地執行計劃,而在於靈活地適應自己的狀態。畢竟,我們不是機器,而是有情緒、有起伏的人。順應自己的認知狀態工作,不僅能提高效率,還能讓工作變得更加愉悅。
如果你也經常被工作效率困擾,不妨試試這個方法。或許,你會發現工作效率提升的秘訣,就藏在你對自己狀態的了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