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 荷蘭國會拒絕中國扭曲聯合國大會第 2758 號決議。

[新聞評論] 荷蘭國會拒絕中國扭曲聯合國大會第 2758 號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前言

raw-image


於 2024 年 9 月 12 日,荷蘭國會通過臨時動議,拒絕中國扭曲聯合國第 2758 號決議,且要求當前政府在聯合國及歐盟內部積極推動台灣的國際參與。


這項決議與荷蘭政府當前的態度十分一致,荷蘭政府為了呼應美國的晶片制裁,早已將提供晶片製造的關鍵技術光刻機做了限制,該限制明顯是針對中國市場,然而這樣的針對性政策,並不僅於荷蘭,法國、德國等歐盟領袖也對中國進行了許多限制,這幾乎也奠定了歐盟對於中國的態度。


因此荷蘭此番動議,盡管很可能得罪中國,導致中方透過經濟貿易上的報復,然而荷蘭的背後是歐盟,歐盟的背後又有美國,民主陣營的互相支持,形成了許多民主國家都表明中國不可透過第 2758 號決議,扭曲台灣於國際的地位與參語的權利,更沒有理由拒絕各國與台灣交流。

raw-image
raw-image


二、 美國邀請中國共產黨加入聯合國


相信許多文章都講述過聯合國第 2758 號決議的內容與緣起,故此我僅大致的簡述:


在國共內戰結束後,國民黨代表中國的立場便越發的岌岌可危,盡管身為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在中國共產黨政權越發穩固且美蘇冷戰的背景下,美國為了拉攏中國共產黨,進而拋棄了對國民黨的承諾與支持,結果便是透過聯合國第 2758 號決議,由中國共產黨取代國民黨的會籍,中國共產黨將是聯合國唯一承認的中方代表。


若熟知國共內戰的朋友應該會感到十分的意外,畢竟在國共內戰時期,中國共產黨與蘇聯是何等的如膠似漆,他怎麼會為了加入聯合國而背棄自己的蘇聯大哥呢?


這又不得不提到前陣子,賴總統所提到的中國領土完整性的議題。國共內戰後,中蘇的領導人意見分歧,兩者在共產主義的核心思維上有著巨大的落差,進而導致兩國於外交上的明顯差距,中國對於西方國家的友善態度引起蘇聯強烈的反感,這近一步的加劇了兩國於邊界的衝突,形成了後世所謂的「中蘇交惡」,而這也是後來美國能成功拉攏中國的一大主因。

raw-image


而之所以說這與賴總統提到的中國領土完整性有關,那便是因為該邊界衝突,也包含了東北黑龍江一代交界,其中衝突最烈之處便是珍寶島,中蘇兩國因為瑷珲條約、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使之邊界始終模糊不清,起初兩國交好尚且好談,但隨著思想的差異,使的兩國關係急遽惡化。


如今的我們都很清楚,美國之所以邀請中國加入聯合國,一來是因為美國於越戰中損失慘重,二來是因為想透過中國牽制越共與蘇聯,這對於當時搖搖欲墜尼克森政權而言是不得不的決定。


然而這對於中國而言又是什麼感受呢?失去了蘇聯支持的中國,不僅在外交上受到孤立,就連在經濟與軍事上逐漸走向毀滅,盡管各個被中國人所稱道的偉大領袖,做出了諸多改革,但卻使中國走向更悲慘的命運。


在毛主席的離世後,中國迎來了轉折,那便是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這便是我前頭所說的對西方國家態度極其的友善,吸引外資走向國際,成為全球化不可或缺的一員,在此不久後,中國便被邀請加入聯合國,台灣則被迫離開。


從這簡短的敘述,我們不難想見,中國在經歷這數十年間的苦難後,迎來的轉折宛如救贖,盡管美國的邀請充滿了算計,但中國仍甘之如飴,因為他們也很清楚,若不接受,他將失去最後的曙光。

raw-image


三、心得


我們都很清楚,聯合國第 2758 號決議主要是讓中共取代台灣的聯合國會籍,並不曾提過這等同於一中原則,因此只談這項決議是否中共扭曲或許是合理的。


然而若從一中原則的角度回看,卻又顯得無比矛盾,各國聲稱他們同意一中原則,但一中原則是建立於台灣就是中國的一省,且不可有任何官方的交流行為,因此不論是荷蘭抑或是法國、澳大利亞等國,盡管他們透過國會通過了拒絕中國聯合國第 2758 號決議,甚至想要使台灣與歐盟有更緊密的參與,這無疑就是挑戰了中共所謂的一中原則。


然而,盡管深知歐盟與美國就只是檯面上同意一中原則,但不論是過去,乃至現在的中共而言,他依然無法真正的與這些西方國家斷開連結,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他,早已被深深的綑綁著。


這幾年的美中貿易戰、武漢肺炎,乃至如今的晶片封鎖,中國在這一次次的打擊下,他們也深刻的認知到若真的與西方國家關係降至冰點,那麼等待他的不僅是下一場大饑荒,更可能是政權的顛覆,而這一點源自於對俄羅斯與伊朗的觀察。


盡管這些年,俄羅斯、伊朗與中國的交流越發的緊密與友善,但這兩國在受到西方國家經濟制裁後,幾乎都搞得生活不能自理,若非中國瘋狂的接濟,兩國早已內亂。


我想,中國非常的清楚,如今歐盟與美國的作為就是將這塊被稱為一中原則的遮羞布,掀開的更多些,盡管這會引起中國敏感的神經,但這卻不是一個值得他們為此與西方國家反目的問題。


若要使中國真的與西方國家反目,那只能是他失去曙光的那一刻,外交再次孤立,但這一天或許永遠不會到來,因為如今的中國已是光的一部分。

raw-image




雖然這段歷史有很多可寫之處,但畢竟這是新聞評論,還是談談中國的想法,我覺得比較適當,不過這一切都是我個人對於中國的詮釋,而這詮釋源於我對於其歷史的認知,若有錯漏煩請指點,感謝。


想看更多時事分享,還請追蹤我的粉絲團唷!

avatar-img
銘叔的沙龍
23會員
157內容數
透過「流浪者之歌」的故事,我充分的體認到,人生最重要的事便是「面對自我」、「認知自我」,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活著,而非隨波逐流。或許,我的感悟,在你的眼裡很是膚淺,我的想法,在你看來太過單純,但這卻是我透過「自問」得到的答案。比起向人尋求人生解答,我更願意多點失敗,多繞點路,只為了找到屬於我的,「答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銘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章透過主角內心深處的掙扎,展現了無法信任他人卻仍被現實觸動的矛盾情感。主角經歷了朋友間的八卦、對父親過去行為的震驚、以及與神祇之間的距離感,無論是友情、親情還是信仰,皆因為各種小事件而蒙上了不信任的陰影。
瓦磘溝身為雙和的母親河,但在過去它始終都是一條又髒又臭的河,這除了因為它是永和區主要的排水路外,更主要的原因便是其上游幾乎都是工廠,且還有些違章工廠連汙水處理都沒做,就直接將汙水排進河中,這導致過去瓦磘溝河底沉積了大量不知名廢棄物與泥沙,使得流速異常緩慢,流速慢又髒,自然就會產生惡臭。
本週讀書筆記重點是邪馬台國的位置。透過中日史料的對比,作者推理出邪馬台國並非在九州,而是位於瀨戶內海西部。雖然古代記載受到政治影響有所偏差,但結合地理、文化等因素後,這個推論讓人信服。希望大家也對這段歷史有更多興趣!
《日本史的誕生》第一章揭示了日本史與中國史的深厚淵源。岡田英弘強調,日本文化與政治在早期深受中國影響,甚至可視為中國的屬國。透過商業活動與政治結構的轉變,作者重新檢視日本的歷史起源,並提出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們了解日本如何在脫離中國後,逐漸發展成獨立的文化體系,這樣的觀點引人深思,值得一讀。
好久沒向大家分享近來的創作想法,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對於我越來越陌生了呢?實際上,最近我也對自己的創作感到陌生。
賴總統於 9月1日,於年代新聞上了一檔專訪「雅琴看世界」,在這檔專訪中,賴總統對於中國所主張的領土完整性,提出了質疑,而這份質疑不僅引發台灣人反思,而這樣的反思,或許中國人也會,不論如何,賴總統的言論,同時也引來外媒關注,不少外國評論者,大讚此觀點相當精采,精準地打到中國共產黨雙標的痛點。
文章透過主角內心深處的掙扎,展現了無法信任他人卻仍被現實觸動的矛盾情感。主角經歷了朋友間的八卦、對父親過去行為的震驚、以及與神祇之間的距離感,無論是友情、親情還是信仰,皆因為各種小事件而蒙上了不信任的陰影。
瓦磘溝身為雙和的母親河,但在過去它始終都是一條又髒又臭的河,這除了因為它是永和區主要的排水路外,更主要的原因便是其上游幾乎都是工廠,且還有些違章工廠連汙水處理都沒做,就直接將汙水排進河中,這導致過去瓦磘溝河底沉積了大量不知名廢棄物與泥沙,使得流速異常緩慢,流速慢又髒,自然就會產生惡臭。
本週讀書筆記重點是邪馬台國的位置。透過中日史料的對比,作者推理出邪馬台國並非在九州,而是位於瀨戶內海西部。雖然古代記載受到政治影響有所偏差,但結合地理、文化等因素後,這個推論讓人信服。希望大家也對這段歷史有更多興趣!
《日本史的誕生》第一章揭示了日本史與中國史的深厚淵源。岡田英弘強調,日本文化與政治在早期深受中國影響,甚至可視為中國的屬國。透過商業活動與政治結構的轉變,作者重新檢視日本的歷史起源,並提出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們了解日本如何在脫離中國後,逐漸發展成獨立的文化體系,這樣的觀點引人深思,值得一讀。
好久沒向大家分享近來的創作想法,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對於我越來越陌生了呢?實際上,最近我也對自己的創作感到陌生。
賴總統於 9月1日,於年代新聞上了一檔專訪「雅琴看世界」,在這檔專訪中,賴總統對於中國所主張的領土完整性,提出了質疑,而這份質疑不僅引發台灣人反思,而這樣的反思,或許中國人也會,不論如何,賴總統的言論,同時也引來外媒關注,不少外國評論者,大讚此觀點相當精采,精準地打到中國共產黨雙標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