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科竹愛文藝|揭開臺灣菁英教育的歷史:臺北高等學校創立95週年展覽心得與深度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參觀這次位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校區圖書館五樓的「臺北高等學校創立95週年文物資料展」後,我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這不僅僅是對校史的一次回顧,更是一段時光的旅行,帶我們穿越至臺灣教育制度演變的關鍵時期。🌟

展覽首先介紹了1922年臺北高等學校的創立背景。當時,這所學校的設立標誌著臺灣高等教育體系的開始。走進展廳,迎面而來的是那段由臺灣總督府主導的教育改革歷程,並呈現了中等以上教育機關日台學生共學的歷史瞬間。1922年的「臺灣教育令」宣告了日台差別待遇的終結,這對當時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時刻。💡

臺北高等學校初期借用臺北第一中學校的校舍,展覽中特別展示了當時借用校舍的歷史照片,讓我彷彿置身於那個時代,看著學生們在充滿日式風格的建築中求學。隨著1926年新校舍的落成,學校搬遷至古亭町,也就是現在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本部。在這段歷史轉折點,校舍的變遷體現了學校不斷發展與壯大的軌跡。🏫

展區中還陳列了當時的學生成績單、課程表及其他學習資料。這些文物記錄了當時學生嚴格的學業要求,以及校方對菁英教育的重視。每一份文件背後,都代表著學生們對學術追求的無限熱忱。我深深感受到,這所學校的學生們能夠在極為競爭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實屬不易。📚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舊制高等學校的教育體系強調的是菁英教育,尤其是與帝國大學的直接連結。臺北高等學校的學生不僅僅接受中學教育,他們更是接受進入帝國大學前的預備教育。因此,能夠進入這所學校,對當時的臺灣學生而言是一項無比艱難的挑戰,進一步展現了這所學校的高標準與高要求。💪

當然,展覽也提到這段歷史中的不平等現象。雖然日台學生共學,但臺灣學生在入學競爭中處於極為劣勢的地位。臺北高校每年僅有少數臺灣學生能夠成功入學,尤其是在尋常科與高等科兩階段中,臺灣學生能進入的比例更是極低,僅有不到30名臺灣學生能進入高等科,這讓我對當時臺灣學生的堅韌精神產生了極大的敬佩。😌

展覽還特別提到,臺北高等學校的教學重點之一是外語能力的培養。學生們在學校不僅要掌握日語,還需要精通英語、德語等外語,以便為進入帝國大學做準備。這樣的課程安排,不僅提升了學生們的語言能力,也拓展了他們的國際視野。📖🌍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中特別展出了當時學校自治生活的相關資料。住校生們在這樣的環境中,透過自治組織學會自我管理,同時與同儕相互切磋,這不僅增進了他們的學術交流,也培養了深厚的友情。這讓我不禁想起現在的學生生活,儘管時代變遷,學生之間的友誼與共同學習的精神依然重要。🤝

回顧這段歷史,臺北高等學校的學生無疑是「菁英中的菁英」,他們不僅在學術上追求卓越,畢業後也成為了社會的中堅力量。展覽中特別提到,許多畢業生在戰後成為了臺灣社會的領導者,這些昔日的菁英在臺灣現代化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總的來說,這次的展覽不僅讓我更深入了解了臺北高等學校的歷史,也讓我感受到教育對一個社會的重要影響。學校不僅是知識的傳遞地,更是文化的孕育者。透過這次展覽,我看到了一段跨越百年的歷史與文化傳承。無論是教育制度的演變,還是學生們的成長故事,都深深地觸動了我。💬

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參加類似的展覽,透過這些歷史文物與故事的傳遞,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過去,並以此為基礎,展望更美好的未來!🌈


如果您覺得本次分享內容對您有幫助的話,就幫我按個讚喔!還有轉貼分享!


=============

陳映竹! (Chen, Ying-Chu),Ph.D. candidate, M.S., M.A., CSCS*D, ACSM-CEP

=============


陳映竹同時擁有臺師大國際漢學研究所文學碩士,以及臺北市立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系理學碩士。目前為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博士候選人。並且擁有美國運動醫學會臨床運動生理師以及私人教練認證!希冀透過平台持續推廣運動與健康科學相關知識,以及肌力與體能相關訓練理論及實務,並提供個人跨領域與教練自我成長歷程,讓有志從事教練產業以及斜槓工作者有所依循。






★★聯絡資訊 ★★


🟦 微小起心動念,將有莫大改變!小額捐款贊助運科博士候選人!

http://tinyurl.com/3jan2d46


🟦需統編者,請改點下面連結,可輸入統一編號!

https://tinyurl.com/mhdsjctr



🟨 自媒體經營:以「我是運科竹」為關鍵字搜尋!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yesimsportscientist8642/about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coachsteveperformanc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teveLovesWorkout/

Podcast 頻道 : Sound on, Apple Podcast, 以及 Google Podcast,均為「我是運科竹」。


🟪 文章創作:

▌Vocus 方格子文章創作:https://vocus.cc/user/61d96b17fd89780001e2c067

▌Medium 文章創作:https://medium.com/@coachstevetw


🟦 個人網站:

▌Website: https://coachsteveperformance.wordpress.com/about/

▌CV website: https://lunacysaint.github.io


🟨 需要公益演講、商業合作,或者贊助運科博士候選人事宜,請電郵聯繫!

▌E-mail : isame4@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是運科竹!
46會員
331內容數
想知道運科竹如何安排自己的訓練嗎? 這個專題分享運科竹平常的訓練過程,以及相關訓練的心得還有影片,讓更多人了解如何更有效率的進行訓練!以及目前最新運動科學研究現況!
我是運科竹! 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一場不能錯過的創業啟發 🌱 「如果教育的進度跟不上世界變動,人類將在災難與教育之間賽跑。」——當蕭宇辰執行長在分享會結尾,在投影幕上引用 H. G. Wells 的這句話時,全場瞬間鴉雀無聲。✋那個瞬間,我突然意識到
Thumbnail
2025/04/25
一場不能錯過的創業啟發 🌱 「如果教育的進度跟不上世界變動,人類將在災難與教育之間賽跑。」——當蕭宇辰執行長在分享會結尾,在投影幕上引用 H. G. Wells 的這句話時,全場瞬間鴉雀無聲。✋那個瞬間,我突然意識到
Thumbnail
2025/04/22
📊 運動時我們的呼吸系統有多厲害?從肺部生理學看人體如何應付運動挑戰! 當我們在跑步、騎腳踏車或是打球時,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呼吸會自然加快?而且,明明身體負荷這麼大,為什麼大多數時候我們卻不會感覺到缺氧?這背後其實是一套極為精密且強大的生理機制。
Thumbnail
2025/04/22
📊 運動時我們的呼吸系統有多厲害?從肺部生理學看人體如何應付運動挑戰! 當我們在跑步、騎腳踏車或是打球時,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呼吸會自然加快?而且,明明身體負荷這麼大,為什麼大多數時候我們卻不會感覺到缺氧?這背後其實是一套極為精密且強大的生理機制。
Thumbnail
2025/04/18
在力量訓練的世界裡,多樣性和精確性相當重要。今天,我想分享我最近使用兩個強效下肢訓練動作的經驗:Zurcher Bulgarian Split Squat 或者叫做 Rear foot-elevated split
Thumbnail
2025/04/18
在力量訓練的世界裡,多樣性和精確性相當重要。今天,我想分享我最近使用兩個強效下肢訓練動作的經驗:Zurcher Bulgarian Split Squat 或者叫做 Rear foot-elevated split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參觀這次位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校區圖書館五樓的「臺北高等學校創立95週年文物資料展」後,我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這不僅僅是對校史的一次回顧,更是一段時光的旅行,帶我們穿越至臺灣教育制度演變的關鍵時期。🌟
Thumbnail
參觀這次位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校區圖書館五樓的「臺北高等學校創立95週年文物資料展」後,我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這不僅僅是對校史的一次回顧,更是一段時光的旅行,帶我們穿越至臺灣教育制度演變的關鍵時期。🌟
Thumbnail
來討論一下技職的中等教育。 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時期,如臺南州立台南工業學校,位於現臺南市永康區,初設機械、電氣、應用化學、土木、建築五科;後因應國家經濟發展及九年國教的延伸而大量設置高職(高級職業學校)。 臺南州立台南工業學校,就是後來的「臺南高工」。
Thumbnail
來討論一下技職的中等教育。 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時期,如臺南州立台南工業學校,位於現臺南市永康區,初設機械、電氣、應用化學、土木、建築五科;後因應國家經濟發展及九年國教的延伸而大量設置高職(高級職業學校)。 臺南州立台南工業學校,就是後來的「臺南高工」。
Thumbnail
1998年5月14日,行政院院會通過「教育改革行動方案」編列5年1570億的經費推動教育改革、融合「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及教育部原先提出的「教育改革總體計畫綱要」作為落實教育改革工作與評估教育改革成效的依據。因此在西元2000年我很幸運地趕上國家教改政策並進入一所當時全台中市最貴精華地段的學校
Thumbnail
1998年5月14日,行政院院會通過「教育改革行動方案」編列5年1570億的經費推動教育改革、融合「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及教育部原先提出的「教育改革總體計畫綱要」作為落實教育改革工作與評估教育改革成效的依據。因此在西元2000年我很幸運地趕上國家教改政策並進入一所當時全台中市最貴精華地段的學校
Thumbnail
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為臺灣第一所國立綜合大學,位於臺北市。臺大宿舍群為臺大校內學生住宿之所在,分為男生宿舍、女生宿舍、研究生宿舍及國際學生宿舍等。 臺大宿舍群建築形式多樣,有日式木造建築、紅磚洋樓、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等,反映了臺大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臺大宿舍群不僅是學生生活起居的場所,也是臺大
Thumbnail
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為臺灣第一所國立綜合大學,位於臺北市。臺大宿舍群為臺大校內學生住宿之所在,分為男生宿舍、女生宿舍、研究生宿舍及國際學生宿舍等。 臺大宿舍群建築形式多樣,有日式木造建築、紅磚洋樓、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等,反映了臺大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臺大宿舍群不僅是學生生活起居的場所,也是臺大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
Thumbnail
擁有這麼多的組織與資源在支撐著泰北華校的延續,照理來說華校的品質發展應當越來越優質吧!目前已經在泰北待了十年的我,感受到的卻並非如此。
Thumbnail
擁有這麼多的組織與資源在支撐著泰北華校的延續,照理來說華校的品質發展應當越來越優質吧!目前已經在泰北待了十年的我,感受到的卻並非如此。
Thumbnail
英才書院建於清代光緒年間,是一座美麗的建築,更是台灣教育史和女性受教育發展史的重要見證。日治時代之前,女性受教育的機會非常有限,而英才書院的創立間接推動了台灣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和平等教育的發展。造訪英才書院,感受歷史的痕跡,了解當時社會風貌和教育的歷史。
Thumbnail
英才書院建於清代光緒年間,是一座美麗的建築,更是台灣教育史和女性受教育發展史的重要見證。日治時代之前,女性受教育的機會非常有限,而英才書院的創立間接推動了台灣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和平等教育的發展。造訪英才書院,感受歷史的痕跡,了解當時社會風貌和教育的歷史。
Thumbnail
說到坐擁百年歷史的成功高中,你們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呢?是明星學校的耀眼光環?充滿荷爾蒙的汗臭空間?還是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草莓園事件呢? 就讓我們聽聽來自在地學生是如何描述屬於他們的學校吧! 記者:你好,你們在成功就讀了兩年。學校生活有什麼特殊亮點嗎? 今天的採訪就到這邊,謝謝大家。
Thumbnail
說到坐擁百年歷史的成功高中,你們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呢?是明星學校的耀眼光環?充滿荷爾蒙的汗臭空間?還是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草莓園事件呢? 就讓我們聽聽來自在地學生是如何描述屬於他們的學校吧! 記者:你好,你們在成功就讀了兩年。學校生活有什麼特殊亮點嗎? 今天的採訪就到這邊,謝謝大家。
Thumbnail
隨著【校園逛逛】來到第八間學校,我不禁好奇,為什麼大部分的學校,原名都是國民學校,並在民國 57 年不約而同正名為國民小學呢?
Thumbnail
隨著【校園逛逛】來到第八間學校,我不禁好奇,為什麼大部分的學校,原名都是國民學校,並在民國 57 年不約而同正名為國民小學呢?
Thumbnail
記憶裡的校園,總有自己同學的歡笑聲。 但如果要追溯未曾經歷的校史,新興科技能幫助我們記起地方的過去嗎?
Thumbnail
記憶裡的校園,總有自己同學的歡笑聲。 但如果要追溯未曾經歷的校史,新興科技能幫助我們記起地方的過去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