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成為更成熟的人 (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上一編讀後感介紹了《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本書中提及的,能讓我們往更成熟的方向成長的三個方面,包括有:

  1. 去中心化思考
  2. 嘗試、記錄及反思
  3. 不要成為別人眼中的人

於這一篇,我會繼續介紹我於書中後半段讀到的內容和我自己的感悟。簡單歸納書中後半段的觀點包括有:

  1. 要以成為生產者而自豪
  2. 順著別人的期望做事才能變得偉大
  3. 面對痛苦,才能改前進

要以成為生產者而自豪

書中以主角賣豆腐的朋友的故事來說明,帶出這位朋友的生活環境並不優渥。雖然表面上這位朋友的穿著並不光鮮,甚至比主角的家境差太多了。但是這位朋友其實也有比主角好的方面,因為他已經成為生產者,為社會上生活的其他人而努力了,而主角還是在利用別人的產出而已。

成為生產者的意思是,我們付出自己的能力,為別人和社會作出貢獻。因為只有這樣,人類社會才能慢慢成長。例如如果我可以通過這編文章引發其他人思考,幫助其他人成長而改變他們的生活,這樣就應該為自己而自豪了。

這個觀點帶出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我要以「生產」來評估別人的價值,而不是他們光鮮亮麗的外表。我一般會認為別人用名牌、開名車會覺得他們是很利害。但書中道出這種觀念的缺失,並強迫我需要更深入的去了解對方之後,才對對方作出評價。不要老是「看見什麼便是什麼」,畢竟外表是能夠通過各種手段來美化的,而相反產出則需要別人努力後才能看得見。所以我現在需要學著不以最初的印象來評價別人,而要學習如何更好的了解別人的努力。

順著別的期望做事才能變得偉大

書中以拿破崙的故事來說明他是如何由默默無聞通往成名路,並在成名後漸漸落得的下場。當然我們的目標可能並是要成為像拿破崙一樣的偉人,但在讀完這一章後讓我意識到,在工作上也會成為像拿破崙一樣,領導他人的人。而現在的我已經成為領導者了,不能只是以自己的利益為重心了。如果我所做的事離開了團體的利益的話,在未來的某一天,必須會被團體中的人拉下去的。

這讓我記起之前的一件往事。有一位專案經理,他很希望他的專案可以盡可能快的完成,那麼專案需要的成本就能壓到最低,同時利潤最大化。時間上他也希望盡可能壓縮,目的也是為了專案的利潤。當然在他的角度來看整件事情合情合理。但他在管理專案的過案中,他忽略了專案中的其他直接或間接的參與者。包括客戶、相關方和團隊成員等。結果可想而知的是,各方在專案進行的某個點跳了出來。客戶不驗收,因為做出來的東西並滿走他們的需要的。相關方不合作,因為專案經理並沒有聽到他們的意見。團隊不想工作,因為他們受夠那種無理的時間安排了!專案的結果可想而知的是和他所想的結果相距甚遠。

發生這件事的主要原因是他脫離了跟他同船的人,他忘記了要顧及他們的利益,只想著自己的利益而前進。我們的工作總有一天會需要去領導或管理其他的人,因此我們需要時刻在腦子內放著他們。只有把他們的利益照顧好,才有可能因此而成就了自己。

面對痛苦,才能前進

在書中,主角因為做錯了事而選擇了逃避,不敢再面對他自己最好的朋友。在逃避的過程心中滿是痛苦。最後在面對自己的錯誤以後,才脫離了那種狀態,並和他的朋友和好如初。

做錯事想豪逃避我覺得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多多少少也發生過,可能心中和書中的主角同樣難過。但就是因為我選擇了面對,我才能從這件事中上到一課。逃避只會慢慢讓自己失去。例如逃避朋友而失去了他、逃避父母而失去了家庭、逃避刑罰而失去家鄉。因此學習勇敢面對錯誤其實並非可恥,而是勇氣的表現。雖然說實話這真的並不容易做到,畢竟我們會有自尊心在作祟。

另一方面,發生問題的時候,不要只想著是對方或其他環境的問題。自己並沒有任何責任或最少應為責任不在我。這樣想法是大錯特錯的。不管如何,如果在問題的直接或間接的參與者,則在某程度上肯定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不足。學習反思並找出它們雖然並不容易,但就是這種不容易,成就了更成熟的自己。畢竟這世界上只會指出別人錯誤的人滿街都是,但會指責自己錯誤並作出改變的人反而有限。那麼要選那一邊,我想每人心中自有答案。

後記

於讀完本書後,可能會有人覺得書中所說的都是老生常談,是一種老掉牙、啊媽是女人的思想。但是說實話,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書中所說,讓我們更成熟的每一項內容?最少以我自己來說目前真的未能做到書中所說的每一項。因此與其鄙視這種思想,我覺得反而這是一個契機,讓自己反思自己的行為和待人處事的態度。畢竟人生只能活一回,與其躺平苟且偷生,不如試著為這個社會帶來一丁點的改善,多燃燒自己一點點。這樣的人生於自己來說,已經是意義非凡了。

avatar-img
7會員
27內容數
閱讀是為了通過書本認識世界、獲取靈感和改善自己或身邊的人的生活。在此主要分享一些我自己從書中獲得的一些靈感、啟發、見解等內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eng Wo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因為一套電影而去購買它的原作小說來觀看,希望可以了解更多在觀看電影時忽略了或未能理解的部份。我就是因為上述的原因而接觸《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本書的。我很好奇宮崎駿先生希望在它的電影中想傳達的信息是什麼。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本書,我會用「三思而行」來形容。而且書中也不斷強調思考的重要性。 本書作者傅以斌被譽為「全球最頂尖的巨型專案專家」,收集了過千份專案的統計數據,得出了一個很殘酷的現實。絕大部份的專案都是以失敗收場。值得高興的是,它們失敗的模式大多類似,因此我們能夠在某方面改善專案的結果。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老師宋怡慧多年致力於推廣閱讀,尤其對寫作深有感觸。 身為理科生的作者誠實對待自己對寫作的學習需求,並深信寫作能為生命帶來意想不到的進步。
有時候在接觸一些新聞媒體的時候,有時候總會看到有些人會作出一些在我們外人看來非常不理性的行為,例如什麼沖擊立法院、為了接某個偶像的飛機而在機場等候幾天等等。最初是我很不解他們為何會這樣做,但在我完讀這本書後算是找到了一些行為的解答。
人生匆匆數十載,總會發生幾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美國學者塔雷伯教授(Nassim Nicholas Taleb)把這種事件稱之為「黑天鵝」。而我就在碰到它之後,使我對知識的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如果沒有碰上它,我可能還在原地踏步,刷著我的手機或是泡在電子遊戲內。大家應該也不太可能看到這一編文章了。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因為一套電影而去購買它的原作小說來觀看,希望可以了解更多在觀看電影時忽略了或未能理解的部份。我就是因為上述的原因而接觸《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本書的。我很好奇宮崎駿先生希望在它的電影中想傳達的信息是什麼。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本書,我會用「三思而行」來形容。而且書中也不斷強調思考的重要性。 本書作者傅以斌被譽為「全球最頂尖的巨型專案專家」,收集了過千份專案的統計數據,得出了一個很殘酷的現實。絕大部份的專案都是以失敗收場。值得高興的是,它們失敗的模式大多類似,因此我們能夠在某方面改善專案的結果。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老師宋怡慧多年致力於推廣閱讀,尤其對寫作深有感觸。 身為理科生的作者誠實對待自己對寫作的學習需求,並深信寫作能為生命帶來意想不到的進步。
有時候在接觸一些新聞媒體的時候,有時候總會看到有些人會作出一些在我們外人看來非常不理性的行為,例如什麼沖擊立法院、為了接某個偶像的飛機而在機場等候幾天等等。最初是我很不解他們為何會這樣做,但在我完讀這本書後算是找到了一些行為的解答。
人生匆匆數十載,總會發生幾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美國學者塔雷伯教授(Nassim Nicholas Taleb)把這種事件稱之為「黑天鵝」。而我就在碰到它之後,使我對知識的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如果沒有碰上它,我可能還在原地踏步,刷著我的手機或是泡在電子遊戲內。大家應該也不太可能看到這一編文章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常和一些成人個案提到,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閉著眼睛在生活」,意思是即使我們知道生命當中有一些議題存在且需要處理,但只要我們能忍受或習慣那個議題所帶來的痛苦或不便,我們還是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活到老死都沒問題。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人生很長卻也很短,在這社會中常常要越級打怪,特別整理出從我出生到現在的過程點滴,讓你的人生能夠過得更好,過得精采! 1.     首先學著怎麼辨識標題
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首要最重要的是健康與身體議題 年過30以後開始感覺的與年少時的體感已經不同 以前課堂把我們的作息安排得好好 何時吃飯、何時運動 之後30歲的人生就是靠自己的經營 如何把自己經營好 這個課題其實滿艱深的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與不適合自己 並非高價的物品就適合自己 不管事保養品、健康食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別讓成長的傷,成為你的人生標籤!…坐上時光機,開啟人生重塑之旅!從成長歷程發掘,情感缺失遺落的碎片,用你喜歡的方式陪自己長大…透過檢視從出生到成年的感情需求和缺塊,進而了解自己負面情緒的起因、面對壓力和挫折時的反應源由,藉此撕下你無意識為自己貼的「壞標籤」,包含了影響你看待世界的眼光、經營的感情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常和一些成人個案提到,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閉著眼睛在生活」,意思是即使我們知道生命當中有一些議題存在且需要處理,但只要我們能忍受或習慣那個議題所帶來的痛苦或不便,我們還是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活到老死都沒問題。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人生很長卻也很短,在這社會中常常要越級打怪,特別整理出從我出生到現在的過程點滴,讓你的人生能夠過得更好,過得精采! 1.     首先學著怎麼辨識標題
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首要最重要的是健康與身體議題 年過30以後開始感覺的與年少時的體感已經不同 以前課堂把我們的作息安排得好好 何時吃飯、何時運動 之後30歲的人生就是靠自己的經營 如何把自己經營好 這個課題其實滿艱深的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與不適合自己 並非高價的物品就適合自己 不管事保養品、健康食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別讓成長的傷,成為你的人生標籤!…坐上時光機,開啟人生重塑之旅!從成長歷程發掘,情感缺失遺落的碎片,用你喜歡的方式陪自己長大…透過檢視從出生到成年的感情需求和缺塊,進而了解自己負面情緒的起因、面對壓力和挫折時的反應源由,藉此撕下你無意識為自己貼的「壞標籤」,包含了影響你看待世界的眼光、經營的感情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