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 最後的演講: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的精采演說與書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最近因為假放得比較多,多了一些空白的時間讓我開始思考一些關於人生的不同想法,甚至一面也在思考要轉職重回學術界。雖然距離「最後的演講」至今已經超過15年,但是這基於Randy Pausch(蘭迪·鮑許)最後的演講而撰寫整理而成的《最後的演講(The Last Lecture)》,令我深感啟發。


正向管理人生

「重點不在於你要怎麼實現自己的夢想,而是在於怎麼過你的人生。你如果以正確的方式度過人生,上天自然會眷顧你。夢想會自己實現。」《最後的演講,第245頁》

蘭迪鮑許是一位在卡內基美隆大學(CMU)任教的大學教授,但是他在46歲時被診斷出癌症,而且只剩下三到六個月的生命。他在2007年的九月發表了一場「最後的演講」,振奮人心、發人深省,後來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Jeffrey Zaslow基於演講的架構與採訪的內容,完成了《The Last Lecture》這本書。

時至今日,CMU仍然在網頁上放著蘭迪的故事,在2017年這場演講過後10年,也再次有了紀念性的活動來喚醒了世人對於這場演講的記憶。而鮑許教授也有一個個人網頁,紀錄了當時他最後時刻的生命。另外,我發現Youtube上面可以找得到有中文字幕的演講影片。感謝上傳者,讓中文世界的人也能一睹這場演講的風采。

不論是演講影片還是書本的內容,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來自於鮑許教授所傳達的對於看待人生的正向態度,我先看了書之後,才上網看影片,這位教授神采奕奕的模樣,真的讓人感覺不到已經剩下幾個月的壽命,而他看起來確實是一個帶著笑容與歡樂的人,這一點真的讓人覺得很棒。

而在他所提供的人生忠告裡面,我自己歸納筆記了幾點重點:

  1. 不要害怕嘗試,去試試看、問問看,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2. 對他人保持感激,而且能以實際行動親自感激,報以忠誠,是最好的。
  3. 不用害怕自己借助了他人的力量去得到想要的東西,不須因此而害怕地感到自己不值得擁有。
  4. 保持謙遜的態度,不要自大
  5. 保持認真,做好份內該做的事情
  6. 說真話,不要拐彎抹角,但是同時也應該要有禮貌。

關於這些正向的人生態度,書裡面鮑許教授也提供了很多真實的例子,以及他如何將這些正向的人生態度帶入到教學裡面的實例。而鮑許教授的態度,除了讓人覺得很有道理之外,也常常有讓人會心一笑的一面。


作為一位大學教授

最近正好有在思考回學術界擔任教職的議題,而我在這本書中,也藉著鮑許教授多年的教學經驗所累積下來的智慧,接收到了不少啟發。

1.從運動家精神學習到的生命態度

在書中,鮑許教授提到小時候的他經歷了美式足球的訓練,而他也在美式足球的訓練中,學習到了不少教育的理念,他甚至也會在大學裡面對大學生經常用美式足球的概念來比喻他想傳達的想法。

現在常有人說要給孩子自信心,可是自信心不是你可以給他們的東西,而是必須由他們自己建立。葛拉翰教練從來不會和顏悅色。自信?他知道要教導孩子建立自信,實際上只有一種方法:交給他們一件他們做不到的任務,讓他們努力練習,直到做得到為止,然後不斷重複這項過程」 (《最後的演講》,第56頁)

裡面也有一個故事我也很喜歡,鮑許教授提到有一次比賽的時候,整隊打得很糟,一到了中場休息時間,整隊孩子衝去搶水喝,差點把水桶弄倒,讓教練大發雷霆,大罵他們比賽不好好努力,反而努力搶水,於是把水桶一提,將所有的水都倒在地上。

儘管這件事情放在今日的社會會變成一個具有爭議性的作法,很有可能教練會被投訴。尤其斷章取義來看的話,會覺得這位教練不適任。但是,當時教練其實有確實注意到上半場選手都有水喝,而且他也有確保幾位先發選手有足夠的水。那時爭先恐後的搶水,只是一群孩子的魯莽行動。但鮑許教授說,那次的經驗讓他難以忘記,也讓他深刻的反省自己怎麼可以喝水比打球還積極,而在教練指導下練習美式足球所學到的經驗,對他的人生確實受用無窮

如果是我的話,我也好想傳達我在練舞、練拳當中學到的經驗,就像鮑許教授所說,他不可能進入國家隊打美式足球,而我儘管也不是體育國手,但是從體育訓練中,還是學到了很多珍貴的人生道理,不論是團隊合作、責任感、堅持的心、努力的價值等等都包含在內。


2.協助學生學會自我評估

書中還有一個概念也讓我很有啟發,也跟我原本所想的不太一樣。鮑許教授說,雖然老師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很重要,但是他覺得更重要的目標是協助學生學會自我評估。而這也源自於美式足球給他的想法。

教師能夠交給學生最有用的東西,就是幫助他們更懂得自我反思。正如葛拉翰教練所教我的,我們唯一能夠改善自己的方式,就是真正發展出評估自我的能力。《最後的演講》,第133頁。

也許就像跆拳道的訓練一樣,練到黑帶之後,也已經代表發展出了可以自主訓練能力,應該要能夠評估自己的強項與弱項,並且試著去補足自己比較弱的部分。

結合在課程裡面,鮑許教授也進行了不少團體作業,並且設計出了讓同儕互評的方法,最後,他也會將同儕互評的統計結果呈現出來給修課同學看,讓同學們互相可以了解自己在同儕眼中的能力是什麼樣子。

3.如何進行團體作業

書中鮑許教授也分享了他讓學生做團體作業的方法,很特別的是,他會在分組後的那堂課發講義跟學生們說明「團隊合作的訣竅」。感覺非常老生常談,但是鮑許教授會一項一項的帶著同學們看過講義上的重點。他的訣竅包含幾點:

  • 以得體的方式與別人認識 (聯絡方式、姓名發音)
  • 找出共通之處
  • 盡量在最舒適的狀況下會面
  • 讓別人把話說完
  • 不要把自尊自大的心態帶到會議上
  • 互相讚美
  • 以問句的方式提出不同選項

另外,他也會請同組的同學必須要坐在一起,而這些重要的基礎,就是他想要教給同學們團隊合作技巧。同時這也源自於美式足球的啟發,而這樣的基礎是相當重要的。

從基礎與基層開始

最後,我覺得鮑許教授也提供了很珍貴的,但是卻常常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被忽略的重點,就是基礎與基層

如果你得到收發室的工作,也應該為此感到高興。一旦開始上班之後,你必須要做的就是:把整理信件的工作做好。」《最後的演講》,第202頁。

書中強調,「絕對沒有哪一種工作會有失我們的身分」,工作本身並不會損及任何人的身分,而且假設連整理信件都不會(或不願意),那麼要拿什麼來證明自己能夠從事其他工作呢?

我想,基礎與基層的工作,就是在證明自己也有能夠把小事情處理好的能力。認真的把份內的事情處理好,強化它、優化它,等於也是證明了自己能夠再往下一個階段繼續努力

鮑許教授在名校教書,針對畢業生,鮮少有公司主管抱怨學生的工作能力或技術,但是給學生的負面評語常常是太自以為是或是眼睛長在頭頂上。

我想,我大概也曾經是自以為是的大學生,但如今,距離大學畢也已經過了多年的洗禮,我也體認到要做好分內的事情以及保持謙虛是多麼的重要。就像踢跆拳時,同一個踢技,快速上手所踢出來的樣子,跟練了多年的拳所踢出來的樣子,儘管乍看之下相同,但呈現出來的質地是完全不同的,練久了之後,也漸漸開始能看出有沒有底子的踢腳了。

----

《最後的演講》繁體中文書出版於2008年,上網看了一下網路書店,這本書已經絕版,不見得買得到,我很幸運的在網路上買書的時候,選到了這本書作為贈品。也許這是一種命運的安排,讓我思考,也許今後的人生,可以作為一位大學教授,試著走走看。

avatar-img
114會員
133內容數
高中時候夢想成為一位「文人」,至今依舊。雜食性熱愛學習,念過中文系、心理所、資訊所。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願以文字為核心,建立我的六藝。這是我的沙龍,包含文學、心理學、AI、資訊工程,還有很多雜七雜八。透過書寫持續成長,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散發正能量。E-mail: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單車失竊記》是一本讓人很著迷的小說,我遲至今年才讀了這部作品,實在覺得相見恨晚,而除了在上一篇提到的小說場景描述以及語言與創作的哲思之外,還有一個在這部小說裡面很迷人的概念,也就是我標題所寫的「在瀕死的絕望裡看見生的渴望」。 莊嚴地忍受命運的變化 作者在後記中提到: 正如古希臘史學家波里比奧
5/5單車失竊記
有時候與作品大概也還是需要一些緣分,過去唸書的時候一直很想拜讀吳明益老師的小說作品,終於在幾個月前到圖書館的小說區時,從眾多的小說中拿起了《單車失竊記》這本小說借回家。如果說主角因為找尋一部腳踏車而進入了一個時代,而我則是因為讀了這部小說而進入了一個時代。 置身其中,感受人物的命運 在讀這部小說
5/5單車失竊記
這是一部充滿很多心理學概念的動畫作品,用了很多淺顯易懂的角色隱喻來演示腦中的情緒與思考運作。大人看的時候也是一邊在回憶自己的青春年少。如果正值容易焦慮的年紀,也蠻適合看這部動畫,也是為自己的焦慮青春找一個可能的思考方法。 (本文會劇透) 角色設定:即將升高中的運動好手 電影主角萊莉的設定是
4/5續集終於來囉!《腦筋急轉彎 2》
最近我也搭上了MBTI性格測試的熱潮,上網做了MBTI的相關問卷,而且還做了兩個不同的網站,分別是英文和中文,出來的結果都是ISFJ。之前就感覺如果我做這測試的話,應該會是I型人,果然不出所料。畢竟我最喜歡的充電模式,就是去到一個有書的地方,可以靜靜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的興趣,也是閱讀嗎?
做論文做得太多,往往不小心越做越鑽牛角尖,所以最近也盡量多放大自己的視野,往更寬廣的世界去看。查詢各種資料的時候,發現了臺大電機系李琳山教授的《信號與人生》的影片,即使不是電機系畢業的,相信也會獲益良多。 YouTube上面收錄了李老師從2019年到2023年的影片,影片介紹寫說,每次在信號與系統
和大佬級教授談話過後,沉澱了自己的心情,但仍然還是帶著焦慮的考完了博士論文的初審(予備審査)口試。指導教授要我放輕鬆一點,所以我也試著重整自己的步調。 我買了一本書:《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這是一個瑞典人辭去了工作到泰國去出家,後來又還俗了的故事,這本書得了很多獎,我看完之後也
《單車失竊記》是一本讓人很著迷的小說,我遲至今年才讀了這部作品,實在覺得相見恨晚,而除了在上一篇提到的小說場景描述以及語言與創作的哲思之外,還有一個在這部小說裡面很迷人的概念,也就是我標題所寫的「在瀕死的絕望裡看見生的渴望」。 莊嚴地忍受命運的變化 作者在後記中提到: 正如古希臘史學家波里比奧
5/5單車失竊記
有時候與作品大概也還是需要一些緣分,過去唸書的時候一直很想拜讀吳明益老師的小說作品,終於在幾個月前到圖書館的小說區時,從眾多的小說中拿起了《單車失竊記》這本小說借回家。如果說主角因為找尋一部腳踏車而進入了一個時代,而我則是因為讀了這部小說而進入了一個時代。 置身其中,感受人物的命運 在讀這部小說
5/5單車失竊記
這是一部充滿很多心理學概念的動畫作品,用了很多淺顯易懂的角色隱喻來演示腦中的情緒與思考運作。大人看的時候也是一邊在回憶自己的青春年少。如果正值容易焦慮的年紀,也蠻適合看這部動畫,也是為自己的焦慮青春找一個可能的思考方法。 (本文會劇透) 角色設定:即將升高中的運動好手 電影主角萊莉的設定是
4/5續集終於來囉!《腦筋急轉彎 2》
最近我也搭上了MBTI性格測試的熱潮,上網做了MBTI的相關問卷,而且還做了兩個不同的網站,分別是英文和中文,出來的結果都是ISFJ。之前就感覺如果我做這測試的話,應該會是I型人,果然不出所料。畢竟我最喜歡的充電模式,就是去到一個有書的地方,可以靜靜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的興趣,也是閱讀嗎?
做論文做得太多,往往不小心越做越鑽牛角尖,所以最近也盡量多放大自己的視野,往更寬廣的世界去看。查詢各種資料的時候,發現了臺大電機系李琳山教授的《信號與人生》的影片,即使不是電機系畢業的,相信也會獲益良多。 YouTube上面收錄了李老師從2019年到2023年的影片,影片介紹寫說,每次在信號與系統
和大佬級教授談話過後,沉澱了自己的心情,但仍然還是帶著焦慮的考完了博士論文的初審(予備審査)口試。指導教授要我放輕鬆一點,所以我也試著重整自己的步調。 我買了一本書:《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這是一個瑞典人辭去了工作到泰國去出家,後來又還俗了的故事,這本書得了很多獎,我看完之後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將大學畢業前夕,這本《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全書共15篇,每篇讀完只需要15-20分鐘,內容淺顯易懂。這本書分享了教授們的高山低谷的人生故事,讓我更清楚見到職場中的陷阱與機會。無論是準備踏入職場的學子,或已在職場穩定的人,都值得一讀。
Thumbnail
濃縮史丹佛設計學院開設的生涯規畫課,由兩位教授編寫。透過自身的工作觀、人生觀為出發點,觀察自身日常狀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涯。
Thumbnail
無底洞的問題其實才是好問題,學術問題才會解完,但生涯問題不能是,人還不夠老。
Thumbnail
從全校最後一名到「生活發明王」:創新先生陳建銘的勵志故事,分享他的創新思維與發明歷程,以及如何將夢想與工作連結。
Thumbnail
有位某國立大學退休校長,經常到處演講,還出書,將科學和靈界連結,講靈界科學。   我看了不少這位退休校長的視頻,被他的說法吸引,很相信他的說法,也很佩服他。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有點不太對勁。 上網搜尋,發現有不少批評文章。仔細看了批評文章,發現這些批評文章很有道理,並非無的放矢。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今天分享一些我參加研討會的經驗。 我在博士一年級到三年級時, 把研討會當作是一個「讓別人認識我的機會」。 例如我曾在統計年會Joint Statistical Meetings (JSM) 2019與2020, 這兩屆研討會去Present我在博士早期的工作。 在會議中
Thumbnail
退休對大學生來說雖然很遠,但是有些退休相關的事情卻需要提早規劃。 比方說,財務。 存夠花的退休金,並不容易。
Thumbnail
來說說我念研究所的故事,其實想念研究所好一陣子了,但畢竟是上班族,只能念在職班,因此選擇少很多,而我又是興趣很廣的人。 一開始我想的是跟工作有關的系所,但我只能說,好險我沒去念……不是說這些系所不好,而是我絕對會後悔,因為我工作被換來換去,一個工作做幾年就被換掉,如果論文題目又跟工作綁在一起我麻煩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將大學畢業前夕,這本《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全書共15篇,每篇讀完只需要15-20分鐘,內容淺顯易懂。這本書分享了教授們的高山低谷的人生故事,讓我更清楚見到職場中的陷阱與機會。無論是準備踏入職場的學子,或已在職場穩定的人,都值得一讀。
Thumbnail
濃縮史丹佛設計學院開設的生涯規畫課,由兩位教授編寫。透過自身的工作觀、人生觀為出發點,觀察自身日常狀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涯。
Thumbnail
無底洞的問題其實才是好問題,學術問題才會解完,但生涯問題不能是,人還不夠老。
Thumbnail
從全校最後一名到「生活發明王」:創新先生陳建銘的勵志故事,分享他的創新思維與發明歷程,以及如何將夢想與工作連結。
Thumbnail
有位某國立大學退休校長,經常到處演講,還出書,將科學和靈界連結,講靈界科學。   我看了不少這位退休校長的視頻,被他的說法吸引,很相信他的說法,也很佩服他。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有點不太對勁。 上網搜尋,發現有不少批評文章。仔細看了批評文章,發現這些批評文章很有道理,並非無的放矢。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今天分享一些我參加研討會的經驗。 我在博士一年級到三年級時, 把研討會當作是一個「讓別人認識我的機會」。 例如我曾在統計年會Joint Statistical Meetings (JSM) 2019與2020, 這兩屆研討會去Present我在博士早期的工作。 在會議中
Thumbnail
退休對大學生來說雖然很遠,但是有些退休相關的事情卻需要提早規劃。 比方說,財務。 存夠花的退休金,並不容易。
Thumbnail
來說說我念研究所的故事,其實想念研究所好一陣子了,但畢竟是上班族,只能念在職班,因此選擇少很多,而我又是興趣很廣的人。 一開始我想的是跟工作有關的系所,但我只能說,好險我沒去念……不是說這些系所不好,而是我絕對會後悔,因為我工作被換來換去,一個工作做幾年就被換掉,如果論文題目又跟工作綁在一起我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