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相愛,卻越愛越傷💔?》

《明明相愛,卻越愛越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妳是否曾經努力想療癒伴侶的傷痛,卻發現怎麼做都無法真正安慰對方,反而讓彼此越來越遠?

其實,很多情感誤解源自我們看不見的「錯位照顧」。

在伴侶關係中,過去未解決的情感傷口常常會重現,而雙方無意間「貼錯了OK蹦」,結果不但沒幫助,反而讓彼此傷得更深。

今天,讓我們一起了解彼此的情感需求、打破這種循環,找到修復的關鍵;來探索如何精準療癒愛情中的傷口吧✨

在伴侶/婚姻治療的過程中,我經常看到伴侶之間悄悄流露出...
對彼此的心疼與關愛,總期待能從對方 口中聽到更多內心的聲音。
他們真誠地想要理解對方,並希望能為彼此療癒。

然而,由於對彼此的傷痛位置不清晰,使這些關愛的「努力」往往無法精準對應,反而加深了挫敗與距離感。

這種狀況就像是:

雙方在無意之中,“將OK蹦貼在了錯誤的地方”,結果不僅沒有照顧到對方真正的傷口, 反而讓傷勢變得更嚴重, 並增添了雙方額外的壓力。

這種「錯位的照顧」,往往源於伴侶之間對彼此內在情感需求的誤解。

每個人的傷痛都源於自身的經歷,包括原生家庭中的情感缺失或衝突模式。在婚姻或親密關係中,這些「未解決的情感問題」會再次浮現,並導致雙方無法有效理解彼此的需求 。

當雙方在試圖療癒對方時,如果沒有深入的溝通與自我覺察,常常會進入一種「過度補償」的狀態。

他們會努力去修復“自己認為”對方受傷的地方,但因無法精確地觸及真正的情感傷口,結果反而讓彼此更加疲憊和無助。

這時關係中出現的壓力會迫使雙方遠離,讓他們有空間和時間去處理自己的傷痛。


後記|

這種情況揭示了伴侶/婚姻治療中的一個核心課題:關係不僅僅是表面、肉體上的「照顧」,而是要透過深入的自我覺察與互相理解,精準識別彼此的情感需求。

當伴侶能夠一起面對,並願意處理這些深層的情感傷痕,他們的關係才有可能迎來真正的修復與成長 ✨


願這裡的文字,能成為你獨處的陪伴。
祝 平安·好眠☁️


/A healing space💡

💬🤍 #婚姻治療 #伴侶關係 #情感成長 #心靈成長 #心理治療 #心理諮商 #心理內耗 #自我覺察 #以傷療傷 #為療傷而聊傷 #心裡的傷在說話 #蔡叡昀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想與你說的話 #諮商

avatar-img
蔡叡昀 諮商心理師
15會員
37內容數
諮商心理師|精神復健機構創辦人|美術講師 •臺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監事 •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會員 「以傷療傷」讓曾經的傷有不一樣的樣貌,讓傷向我們說的話有了意義。 將這空間獻給所有在生命路上受傷的人們,讓我們一起聊傷與療傷。 /A healing spac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親密關係中,許多人常常感到失去自我位置,背後可能是過去的關係創傷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情感狀態的根源,包括關係創傷、過度焦慮的反應模式,以及缺乏穩定性經驗。透過理解這些因素,或許能幫助你/妳在新的關係中建立更健康的自我感與界線,並為未來的親密關係鋪路。
許多人進行自我提升和心靈成長時,會依賴心靈雞湯書籍,但這些書籍往往只提供短暫的安慰,無法有效解決深層次的心理需求。本文探討為何這些讀物對真正改變的幫助有限,以及如何透過心理諮商來突破內心的束縛,達到持久的內在平靜與成長。我將分析五個影響因素,幫助你/妳理解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及尋求專業支持的必要性。
本文從專業的角度探討伴侶/婚姻/家族治療的六大功用,並強調其在改善溝通、解決衝突、重建情感聯繫等方面的價值。透過治療,不僅能提升雙方的理解和支持,更有助於構建健康、長期的關係模式。這篇文章旨在幫助讀者理解伴侶治療的重要性,並提供應對關係挑戰的專業見解。
在親密關係中,許多人常常感到失去自我位置,背後可能是過去的關係創傷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情感狀態的根源,包括關係創傷、過度焦慮的反應模式,以及缺乏穩定性經驗。透過理解這些因素,或許能幫助你/妳在新的關係中建立更健康的自我感與界線,並為未來的親密關係鋪路。
許多人進行自我提升和心靈成長時,會依賴心靈雞湯書籍,但這些書籍往往只提供短暫的安慰,無法有效解決深層次的心理需求。本文探討為何這些讀物對真正改變的幫助有限,以及如何透過心理諮商來突破內心的束縛,達到持久的內在平靜與成長。我將分析五個影響因素,幫助你/妳理解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及尋求專業支持的必要性。
本文從專業的角度探討伴侶/婚姻/家族治療的六大功用,並強調其在改善溝通、解決衝突、重建情感聯繫等方面的價值。透過治療,不僅能提升雙方的理解和支持,更有助於構建健康、長期的關係模式。這篇文章旨在幫助讀者理解伴侶治療的重要性,並提供應對關係挑戰的專業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