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討論1:40歲夜班運輸爸爸的困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雙薪家庭

上個月,我有一個同學來找我

他叫阿風

他是一個做夜班物流運輸的爸爸,雙薪家庭,兩個女兒

依稀記得國中時,阿風是籃球隊隊長,好不風光,大概鄰近幾個學校都知道他超帥的那種,26、27就結婚生第一胎了

幾乎是我們隊上最早結婚生子的,也有不錯穩定的工作,學校的約聘體育老師


所以,他敲我說要約一下的時候,我其實還不知道什麼事,

見面時才知道原來他壓力那麼大,沒人知道

職業與家庭的困境

流浪教師:

教書十幾年覺得沒有未來,考不上正式老師,每年都覺得不知道下一年在哪裡?

後來毅然決然放棄教職,才發現外面的薪資更低,家庭開銷少不了,選擇做夜班物流運輸,薪資還有6、7萬以上,也做了兩三年

以下是對話的幾句內容

我說:阿風這樣比原來好了呀,雖然辛苦點,但是一家幸福平安就很好


阿風:你不知道啦,每次要出車前,一堆帳單在桌上,我都壓力山大,默默的在車上難過😫


我說:每個家庭都一樣阿,

柴米油鹽都少不了啦(我安慰著他)


阿風:二個女兒也大了,不能一直跟我們睡了(他們四個睡一間,住在阿風爸媽家透天的三樓)


我說:這有點棘手阿,阿不然搬出去?


阿風:我老婆前幾年就想搬出去了,常常吵這個,阿重點是

現在房子那麼貴,買個屁哦!

租房子也是多一筆開銷,害我常被老婆罵

爸爸們的共同心聲


阿風:我都做夜班了,跑這危險的工作,還不是為了這個家,休假時,也挺起精神陪他們出去逛,我都沒有朋友了,我還能怎麼樣?


我說:你有什麼想法呢?

許下心願

阿風:我想給我跟老婆獨立的空間,兩個女兒睡一間,也避免我老婆跟我媽的冷戰(婆媳問題)


我說:如果這樣的話,應該可以解決很多問題跟矛盾,生活會比現在更開心吧?


阿風:這是一定的,重點是怎麼做到?


我來嘗試協助你們夫妻,一起溝通協調看看,你覺得怎麼樣?


阿風:我回去問問看

———————————————

夫妻和諧


二週後,我與阿風夫妻,在南崁特力屋的星巴克坐下來聊聊,一開始,阿風老婆有些抱怨阿風,也訴苦說當初嫁人沒看清楚等等

我也說明阿風的努力跟重視家庭的初心

關係才緩下來一點,我才提出,

並且向他們說明如果想要擁有自己的家

這需要你們倆一起努力💪一陣子才可以達成,單方面是做不到的

顧問專業時間

記帳的重要性

我從生活開銷支出開始統計📉,建議他們要開始記帳,才知道錢去哪裡了?

資產負債表也派上用場了

有一台汽車,一些保單,跟了一個會,開始逐項列出來

逐項討論,是想要還是需要


請他們回去確認這些數字後,約下一次見面進一步討論,不然時間上不夠用,孩子快放學了,要去接要開始忙


回去兩三天後,阿風就把資產負債表跟保單內容,相關資料傳給我了,我開始思考🤔一些解決方案給他們

方案討論解決問題,擬定計畫

第三次見面後

我擬的方案是

扣除一些較不必要的開銷後

活化現有的保單

跟會完成後,本金做理財規劃

暫時可以每個月多出2萬的空間

搬去南崁跟蘆竹中間的區域

找二房的房子來租


本來的生活沒有太大的影響,主要是活化保單跟資產後,衍生出來的理財收入現金流💸


阿風夫妻這次回去討論的比較久,快一個月才有跟我聯絡,畢竟是要改變多年來的習慣跟生活模式,後來回覆我說ok要約下一次進行規劃


我的心頭就鬆了一口氣,想盡辦法才提供方案進而解決,居住問題跟財務情況,夫妻一定也會更和諧,接下來三個月內陸續完成,以上規劃跟變更,也透由房仲朋友協助幫忙,找到理想中的房子,孩子不用轉學是阿風他們的訴求,後來也因為太太上下班途中順路,搞定了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實大叔心裡是蠻開心的,因為我也曾像阿風一樣到處流浪,非常感同身受,只是我比較早跳出來,能夠幫助到阿風,覺得有成就感
妳如果家裡也是雙薪家庭,別忘了有時候要給妳身邊的先生,一點點鼓勵跟支持,夫妻兩人互相扶持,男生通常都有苦自己吞,也不太會找人訴苦,這時妳的角色就很重要拉!


如果你覺得我的個案不錯,也可以來信與我討論

newmetro721018@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aughing's 大叔語錄
22會員
55內容數
我是個從小到大搬家超過15次的孩子,經歷了許多別人無法體會的事 從體育系到體育老師,後來進入保險業,再到財務顧問的角色 協助客戶解決財務問題,節省稅務,提早達到財務及退休目標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來信與我聯絡,可以做個了解諮詢,對你一定有所幫助newmetro721018@gmail.com
2025/04/16
79歲的川普總統,雖然飲食習慣不佳,作息時間也短,但他精力充沛的祕訣是什麼?本文分析川普總統強大的心理素質、簡化決策的效率、以及舞臺感驅動的能量來源,如何幫助他維持健康。透過強化心理結構,提升自信,有助於降低壓力賀爾蒙、激活多巴胺系統,並提升免疫力,達到身心健康的狀態。
2025/04/16
79歲的川普總統,雖然飲食習慣不佳,作息時間也短,但他精力充沛的祕訣是什麼?本文分析川普總統強大的心理素質、簡化決策的效率、以及舞臺感驅動的能量來源,如何幫助他維持健康。透過強化心理結構,提升自信,有助於降低壓力賀爾蒙、激活多巴胺系統,並提升免疫力,達到身心健康的狀態。
2025/04/05
本文探討房仲新手選擇直營公司(高底薪、低抽成)或加盟店(低底薪、高抽成)的兩難,並透過案例分析,說明如何在「房仲新手村」階段累積經驗和人脈,為未來高抽成模式做好準備。
Thumbnail
2025/04/05
本文探討房仲新手選擇直營公司(高底薪、低抽成)或加盟店(低底薪、高抽成)的兩難,並透過案例分析,說明如何在「房仲新手村」階段累積經驗和人脈,為未來高抽成模式做好準備。
Thumbnail
2025/03/18
針對保險知識不足的民眾,分析20年期壽險適合哪些族群投保,並說明終身壽險與定期壽險的差異,以及如何避免業務員的錯誤銷售導向。
Thumbnail
2025/03/18
針對保險知識不足的民眾,分析20年期壽險適合哪些族群投保,並說明終身壽險與定期壽險的差異,以及如何避免業務員的錯誤銷售導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全職帶小孩的爸爸的辛酸,並從五個面向分析其挑戰:無序且長期緊繃的生活、大量的決策疲勞、長期睡眠不足導致的慢性疲勞和情緒失控、付出的延遲性與成就感的缺乏、以及離開職場後的邊緣化和自我價值感低落。文章呼籲社會關注全職爸爸的困境,並肯定他們的付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全職帶小孩的爸爸的辛酸,並從五個面向分析其挑戰:無序且長期緊繃的生活、大量的決策疲勞、長期睡眠不足導致的慢性疲勞和情緒失控、付出的延遲性與成就感的缺乏、以及離開職場後的邊緣化和自我價值感低落。文章呼籲社會關注全職爸爸的困境,並肯定他們的付出。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雙薪家庭中可能面臨的壓力和困難,透過阿風的故事,揭示了職業與家庭之間的矛盾,以及夫妻間的溝通與協調對改善家庭關係的重要性。文章還提供了一些實用的財務規劃建議,幫助雙薪家庭找到生活平衡,並促進夫妻和諧。適合任何在尋求家庭支持的雙薪家庭參考。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雙薪家庭中可能面臨的壓力和困難,透過阿風的故事,揭示了職業與家庭之間的矛盾,以及夫妻間的溝通與協調對改善家庭關係的重要性。文章還提供了一些實用的財務規劃建議,幫助雙薪家庭找到生活平衡,並促進夫妻和諧。適合任何在尋求家庭支持的雙薪家庭參考。
Thumbnail
你的付出總超過自己的負荷嗎⋯⋯面對內心,挖掘出不敢不犧牲的原因吧 我自認為應沒有什麼真正的犧牲,真要談或許另一半的犧牲來得更多。當年放下北部的行銷公關工作,因著我回南部也就決定回到家中上班,一開始是想要協助哥哥把原來的生意做起來,做著做著公親變事主,自己得處理好多事情。 然候也要擔心這父母的身體狀況
Thumbnail
你的付出總超過自己的負荷嗎⋯⋯面對內心,挖掘出不敢不犧牲的原因吧 我自認為應沒有什麼真正的犧牲,真要談或許另一半的犧牲來得更多。當年放下北部的行銷公關工作,因著我回南部也就決定回到家中上班,一開始是想要協助哥哥把原來的生意做起來,做著做著公親變事主,自己得處理好多事情。 然候也要擔心這父母的身體狀況
Thumbnail
溝通實用書籍,書名偏長,但確實符合內容,有一些溝通技巧及步驟,自帶重點已經幫忙加粗,加上經驗佐證,可當成一本附經驗談的工具書。想像中挺實用的,雖然是米國經驗,但就跟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一樣(?),米國爸爸有的毛病,肯定臺灣爸爸也不能落後(?),值得一讀一試。 一對自由工作者夫妻有小孩,想像中應該是更有彈
Thumbnail
溝通實用書籍,書名偏長,但確實符合內容,有一些溝通技巧及步驟,自帶重點已經幫忙加粗,加上經驗佐證,可當成一本附經驗談的工具書。想像中挺實用的,雖然是米國經驗,但就跟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一樣(?),米國爸爸有的毛病,肯定臺灣爸爸也不能落後(?),值得一讀一試。 一對自由工作者夫妻有小孩,想像中應該是更有彈
Thumbnail
三萬元家庭開支夠嗎? 這個新聞看起來是老公每月給老婆三萬元,讓老婆負責家庭支出安排,但是因為錢太少對老公提出錢太少的訴求。看一下這三萬塊除了家用生活開銷還有小孩的補習費,三萬塊也太難。 錢不是萬能,沒有錢萬萬不能 愛情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收入太少是錯嗎? 在家帶小孩很閒嗎? 家庭支出怎麼規劃?
Thumbnail
三萬元家庭開支夠嗎? 這個新聞看起來是老公每月給老婆三萬元,讓老婆負責家庭支出安排,但是因為錢太少對老公提出錢太少的訴求。看一下這三萬塊除了家用生活開銷還有小孩的補習費,三萬塊也太難。 錢不是萬能,沒有錢萬萬不能 愛情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收入太少是錯嗎? 在家帶小孩很閒嗎? 家庭支出怎麼規劃?
Thumbnail
有個故事:朋友聊天時提到身為家庭主婦的媽媽,說了一句「我都是靠自己生活」,讓朋友覺得莫名其妙,因為拿錢回家的是爸爸。原本只是一個乍聽之下有點好笑的言論,卻引發了另一個層面的思考:家庭主婦不也是付出勞力跟心力嗎?
Thumbnail
有個故事:朋友聊天時提到身為家庭主婦的媽媽,說了一句「我都是靠自己生活」,讓朋友覺得莫名其妙,因為拿錢回家的是爸爸。原本只是一個乍聽之下有點好笑的言論,卻引發了另一個層面的思考:家庭主婦不也是付出勞力跟心力嗎?
Thumbnail
你是否有時覺得自己感覺像單親媽媽?下了班趕回家上第二輪班?希望伴侶能多幫忙分擔家務卻又不想開口向在乞求?一本關於現代雙薪家庭困境探討的書,書中作者臥底在各個家庭中,對於觀察到的分工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及提供未來期望家庭模式改變的願景。
Thumbnail
你是否有時覺得自己感覺像單親媽媽?下了班趕回家上第二輪班?希望伴侶能多幫忙分擔家務卻又不想開口向在乞求?一本關於現代雙薪家庭困境探討的書,書中作者臥底在各個家庭中,對於觀察到的分工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及提供未來期望家庭模式改變的願景。
Thumbnail
某天,資源回收倉滿了,行政總務聯繫了資源回收商來清運。 廠商到廠後,我一看是兩個人,一個操作夾子車,一個在下面開堆高機。 處理完資源回收後,我詢問較年長的男生,稱讚開堆高機的年輕男生很優秀,很熟練的開堆高機。 這位年長的大叔跟我說,那是他兒子。 這是總務跟我點點頭,表示認同。
Thumbnail
某天,資源回收倉滿了,行政總務聯繫了資源回收商來清運。 廠商到廠後,我一看是兩個人,一個操作夾子車,一個在下面開堆高機。 處理完資源回收後,我詢問較年長的男生,稱讚開堆高機的年輕男生很優秀,很熟練的開堆高機。 這位年長的大叔跟我說,那是他兒子。 這是總務跟我點點頭,表示認同。
Thumbnail
喜歡這本《雙薪家庭進化論》最大的原因,不只是以太太的職涯為面向在探討,而是將整個家庭,尤其珍貴的另一半一起併入深入研究,尋找夫妻各自職涯與家庭的一個真正平衡點,而非強調女性經濟獨立自主、輕忽家庭中另一半的存在。
Thumbnail
喜歡這本《雙薪家庭進化論》最大的原因,不只是以太太的職涯為面向在探討,而是將整個家庭,尤其珍貴的另一半一起併入深入研究,尋找夫妻各自職涯與家庭的一個真正平衡點,而非強調女性經濟獨立自主、輕忽家庭中另一半的存在。
Thumbnail
婚姻、教養、工作這三件問題就像食物鏈,因為沒有『整體性的規劃』,所以雙薪家庭單單應付工作就夠操了,下班之後還得接受教育專家們的荼毒,讓美好的建議變成遙不可及,或把殘餘精神再壓榨一次。 圖片摘自臉書「家政夫的悄悄話」。 面對這種疲勞轟炸真的很苦,但倘若夫妻兩個能夠彼此分擔,而非自己發呆、自己玩手機、
Thumbnail
婚姻、教養、工作這三件問題就像食物鏈,因為沒有『整體性的規劃』,所以雙薪家庭單單應付工作就夠操了,下班之後還得接受教育專家們的荼毒,讓美好的建議變成遙不可及,或把殘餘精神再壓榨一次。 圖片摘自臉書「家政夫的悄悄話」。 面對這種疲勞轟炸真的很苦,但倘若夫妻兩個能夠彼此分擔,而非自己發呆、自己玩手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