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故事】家庭勞務分配帶出的關係失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有個故事:友人談及身為家庭主婦的媽媽。「我媽媽說她都靠她自己,不依靠他人生活。」

「哈哈,是喔~?」我問。

「我想說:那爸爸拿錢回家是?哈哈哈。」友人繼續說。

我思考了一下這個情境後,滿有感觸的。

想起回台灣後,跟女友一起到台南暫居,她顧慮南部沒有我想要的工作,也知道我有想完成的事,因此總是溫情喊話:「你不去外面工作也沒關係。」伴侶覺得我打理家裡、準備簡單的食物,讓她回家有舒適休息的地方,她認為這些很重要也很滿足。外加他們家族有平面設計的需求,剛好我幫得上忙,可以想像成打工換食宿吧?

從前我會很介意。一直以來都習慣AA制,讓別人掏錢總覺得很不好意思。經過伴侶近半年的催眠後,也看見付出勞務的價值,從此我踏上了家庭主婦之路。

「我想,在你媽媽的世界或許這是真的。家庭主婦打理家裡、付出勞務,或許你媽媽覺得這是她換來的。因此說不依靠他人是可以想像的。」我說。

「也是有可能。因為我媽吃飽時會說她要去洗碗,因為要靠爸爸養。」友人說。

「嗯。如果從這個層面說起來,她靠自己付出心力跟勞力打理好家庭、陪伴孩子,你爸爸分配到的工作是賺錢回家,彼此是有共識在共同營運家庭的。」我說。

我想起許多家庭爭吵的例子。一開始是有共識地要一起經營一個家庭,一個人打理家裡,另一個人想去外面工作,最後不管賺錢或打理家裡的角色,手上的事務逐漸都變成是應該的彼此遺忘當初的協作意願,忘了彼此是為了對方在「付出」。其中,打理家務又沒收入的人,很常會被認為是沒有貢獻。

有共識的分工協作,最後卻變成理所當然的付出,好像只有拿錢的人才有實質的貢獻?
raw-image

為什麼會從共識走到分歧?以下淺談三點:

人會改變
在人生規劃上,雙方準備好與組織一個家庭,達成分工共識後的家庭開始運作。不過,人是不斷在改變的,在最合宜的時刻遇見彼此,交會時雙方達到密不可分的關係,卻不代表其他細微的改變能夠同步。

例如:新的人生目標、新的夢想、接收到新的概念或信念等,每一個微小而不同以往的錯位,如果沒有及時交流與溝通,就會像夾帶著泥沙的水流,關係終將因為淤塞而停滯。直到一方情緒崩潰的那一天到來時,才發現彼此錯身走了這麼遠。

【二】兩個家族
俗話說:「兩個人結婚是兩個家族的事。」雖然現在世代已經有所不同,觀念也不如以前保守。即便如此,有共識組織家庭的兩人,基本上都會有愛屋及烏的傾向(或至少是尊重)。

每個人都出身自不同的生長環境,價值觀、習慣與思考邏輯各自不同,倘若跟彼此家庭不融洽,又沒有及時的應對措施,長久下來兩人因為無法割捨的家族情感,讓關係處於難解的羈絆之中。關係開始變得敏感,此時,說得再多也都顯得計較或是夠不體貼。

【三】金錢共識
從小接收到:「家庭的用錢是共識的結果。」這對我影響很大。單薪或雙薪、錢用在自己或是家庭,沒有誰更好、誰不應該,重要的是決心一起生活的兩個人對金錢的共識。會特地提到金錢,除了與前2點稍做區隔外,金錢是個神奇的存在,能讓人際關係起到各種化學變化,包含家庭。

共同經營家庭時,金錢的分配如果長期處於失衡的狀態,也會讓關係因積怨而淤塞。這裡的失衡不是指誰拿出的錢多、誰比較少,而是有共識(或沒有達到共識)之後,心裡就是感受到不平衡,總是有吃虧、被佔便宜、對方付出太少的感覺。付出的失衡感,若不及時的調整、彼此找出新的共識,僵固於從一而終的執著,最終也會走不下去。

raw-image

付出失衡時可以怎麼做?

  • 理解每個人都有其極限
    不管是自己或是對方,都有能力上、情感上、物質上的極限。當能夠同理對方的感受與立場時,不平衡的感受通常能夠轉為對他人的憐憫。這邊不是想武斷地說有不平衡心態的人都無法同理他人。相反的,我身邊付出失衡的人,更高的比例是願意看見對方感受與立場的人!只是也期望自己的努力被看見罷了。
【例】:對方或許也工作得很累,沒有得到感謝也沒有一句安慰,可能還加上我沒發現過的壓力壓在對方身上,這時候沒有人同理他,他一定很寂寞,所以才會看不見他人也在努力著、沒有力氣關心他人。
  • 描述讓自己失衡的事
    試著用貼近事實的角度與對方溝通。坦誠地告訴對方自己發現了什麼狀況下,自己會出現心理不平衡的感覺。說不定對方只是沒發現自己壓縮到你的生存空間。請記得不帶批判地、盡可能客觀地描述事實就好,絕對不要加油添醋、越講越生氣,甚至開始抱怨起對方。
【例】:「今天早上你出門的時候,問我襪子怎麼不見了?我看得出來你很急著出門,那時候的我覺得你的口氣很嚴厲,這讓我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事了,感覺襪子不見是我的責任。」口氣和緩地描述事實與自己的感覺。
  • 告訴對方自己想要的
    相信對方不是故意要傷害自己,在描述事實與自己的感覺後,不妨試著告訴對方自己想要被對待的方式。這會幫助不知道從何改變的伴侶,有個能夠施力的地方。我發現很多時候對方不是不願意給予自己想要的,更多時候是他們不知道你要什麼,不知道從哪裡著手,問題就只好繼續放著。
【例】:「早上很匆忙的時候找不到東西,我知道你會很著急,可以理解你不是故意要對著我發火,但這樣會讓我覺得自己做錯事被罵,為了讓我們避免這種情況,你可以試著在前一晚準備好隔天的東西嗎?這對我來說會有很大的幫助。」
  • 感謝對方付出與陪伴

私心覺得陪伴是很重要的事,感覺世界至少有一個人跟你並肩而行。陪伴也包含相處時的梳理與理解,時常交流自己的心得與想法,能夠讓彼此更容易同步。
時常感謝對方的付出,但不需要矮化自己,畢竟經營一個家庭是出於共識,沒有上對下的階層關係。這也有助於幫助對方記得自己為了什麼努力、為了什麼而過著現在的生活,而感謝正好能夠給予對方積極的能量,又可以記起自己的初衷,減少迷失的機會。

【例】:「今天也謝謝你請我吃晚餐,每天都有你請我吃飯,讓我只要專心做我想做的事,我覺得很幸福。」即便只是從日常的家用買晚餐,也能夠感受到對方給予的美好。
raw-image

總結

當付出失衡時,除了以上提到的原因與面對方法外,當兩人的關係僵固得無法動彈時,適時放手或許也是另一種選擇。


捕捉人間的片段故事。

👉🏻感謝您閱讀閒人的聽故事心得
👉🏻如果能為您提供一點靈感並按下愛心❤️
將會是我持續分享的燃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6.6K會員
347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過往的她,不是故意要對媽媽的愛感到反胃,也不是故意要對媽媽的辯詞與記憶不實感到怒不可抑。可每當媽媽帶著沾沾自喜的神情說出「我都給我的孩子滿滿的愛!」她的身體便會不由自主感到顫慄,彷彿深深刻在每一個細胞裡的恐懼都瞬間被喚醒。
Thumbnail
2025/04/17
過往的她,不是故意要對媽媽的愛感到反胃,也不是故意要對媽媽的辯詞與記憶不實感到怒不可抑。可每當媽媽帶著沾沾自喜的神情說出「我都給我的孩子滿滿的愛!」她的身體便會不由自主感到顫慄,彷彿深深刻在每一個細胞裡的恐懼都瞬間被喚醒。
Thumbnail
2024/08/18
在藝術創作中,客製化的需求越來越普遍,但這是否會影響到藝術家的原創性?本文透過藝術家與我之間的對話,探索了創作過程中的期望與壓力,強調用個人視角過濾信息的價值。或許,對方之所以邀請你,是因為他們欣賞你獨特的理解與表達,而我們在創作中,最重要的仍是保持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2024/08/18
在藝術創作中,客製化的需求越來越普遍,但這是否會影響到藝術家的原創性?本文透過藝術家與我之間的對話,探索了創作過程中的期望與壓力,強調用個人視角過濾信息的價值。或許,對方之所以邀請你,是因為他們欣賞你獨特的理解與表達,而我們在創作中,最重要的仍是保持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2024/07/28
如果我先走了⋯⋯姊姊,你先別哭。我只是說如果,你可以聽我把話說完嗎?咦?等等,等一下!別哭啊!唉喲⋯⋯姊姊,怎麼還是那個讓人不省心的姊姊啊。 是姊姊嗎?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我又睡著了嗎?啊⋯⋯她又在亂揉我的頭髮了,姊姊的臉看起來好憔悴呀。她第幾天沒好好睡一覺了?好想為她做什麼⋯⋯啊,可惡,忘了
Thumbnail
2024/07/28
如果我先走了⋯⋯姊姊,你先別哭。我只是說如果,你可以聽我把話說完嗎?咦?等等,等一下!別哭啊!唉喲⋯⋯姊姊,怎麼還是那個讓人不省心的姊姊啊。 是姊姊嗎?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我又睡著了嗎?啊⋯⋯她又在亂揉我的頭髮了,姊姊的臉看起來好憔悴呀。她第幾天沒好好睡一覺了?好想為她做什麼⋯⋯啊,可惡,忘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上一篇跟大家聊到,家務勞動價值、家務勞動職業化的議題 而這篇要來分享,「坐下來談工作待遇」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ㄊ 〈本文將會劇透日劇 月薪嬌妻,請斟酌閱讀〉 上篇說到,我在育兒家務同時想經營自媒體的情況下,因為不安全感太大,開始尋求心理師的協助 心理師也開始跟我談這個問題:「你沒有資格拿薪水嗎?」
Thumbnail
上一篇跟大家聊到,家務勞動價值、家務勞動職業化的議題 而這篇要來分享,「坐下來談工作待遇」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ㄊ 〈本文將會劇透日劇 月薪嬌妻,請斟酌閱讀〉 上篇說到,我在育兒家務同時想經營自媒體的情況下,因為不安全感太大,開始尋求心理師的協助 心理師也開始跟我談這個問題:「你沒有資格拿薪水嗎?」
Thumbnail
整個八月~九月中旬,因為沒有找短期打工,大部分都閒置在家,媽媽陪我說了很多話,有時候媽媽綿延不絕的展開話題,我會一邊處理自己的事,一邊打開耳朵,聽到關鍵字,好奇驅使就會探問的更多一些,有時索性放下手機、關上電腦,專心的聽她幾回。
Thumbnail
整個八月~九月中旬,因為沒有找短期打工,大部分都閒置在家,媽媽陪我說了很多話,有時候媽媽綿延不絕的展開話題,我會一邊處理自己的事,一邊打開耳朵,聽到關鍵字,好奇驅使就會探問的更多一些,有時索性放下手機、關上電腦,專心的聽她幾回。
Thumbnail
有個故事:朋友聊天時提到身為家庭主婦的媽媽,說了一句「我都是靠自己生活」,讓朋友覺得莫名其妙,因為拿錢回家的是爸爸。原本只是一個乍聽之下有點好笑的言論,卻引發了另一個層面的思考:家庭主婦不也是付出勞力跟心力嗎?
Thumbnail
有個故事:朋友聊天時提到身為家庭主婦的媽媽,說了一句「我都是靠自己生活」,讓朋友覺得莫名其妙,因為拿錢回家的是爸爸。原本只是一個乍聽之下有點好笑的言論,卻引發了另一個層面的思考:家庭主婦不也是付出勞力跟心力嗎?
Thumbnail
你是否有時覺得自己感覺像單親媽媽?下了班趕回家上第二輪班?希望伴侶能多幫忙分擔家務卻又不想開口向在乞求?一本關於現代雙薪家庭困境探討的書,書中作者臥底在各個家庭中,對於觀察到的分工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及提供未來期望家庭模式改變的願景。
Thumbnail
你是否有時覺得自己感覺像單親媽媽?下了班趕回家上第二輪班?希望伴侶能多幫忙分擔家務卻又不想開口向在乞求?一本關於現代雙薪家庭困境探討的書,書中作者臥底在各個家庭中,對於觀察到的分工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及提供未來期望家庭模式改變的願景。
Thumbnail
曾幾何時,我們對已婚婦女的期待已經從單純的「照顧孩子」變成了還要同時兼顧家庭經濟呢?我想大概是現在小家庭的生活越來越不容易,單靠男性一個人賺錢養家已經無法負擔一家人的生活開銷,自然而然地也只能把這個期望加諸在女人身上了吧?!
Thumbnail
曾幾何時,我們對已婚婦女的期待已經從單純的「照顧孩子」變成了還要同時兼顧家庭經濟呢?我想大概是現在小家庭的生活越來越不容易,單靠男性一個人賺錢養家已經無法負擔一家人的生活開銷,自然而然地也只能把這個期望加諸在女人身上了吧?!
Thumbnail
只是,我在想,就算是在婚姻裡,身為女人的我們,還是要不停地往前走,還是要持續自己的成長,持續活得精采,也不用擔心婚姻裡的安逸是否會消失,也不用對自己身為家庭主婦的身分感到卑微。 不管在那一種身分下,我們就是自帶光芒的發光體。
Thumbnail
只是,我在想,就算是在婚姻裡,身為女人的我們,還是要不停地往前走,還是要持續自己的成長,持續活得精采,也不用擔心婚姻裡的安逸是否會消失,也不用對自己身為家庭主婦的身分感到卑微。 不管在那一種身分下,我們就是自帶光芒的發光體。
Thumbnail
Covid-19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宅在家WFH,這時候,主內與主外的界線模糊了,當然,這只是一個特別情況。 在家庭婚姻的選擇上,傳統華人都是以男主外,女主內的方式來區別,也就是說一家之主應該是個男人,理應也有個男人,男人必須負責一家老小的經濟,生活所需與開銷,而女人呢?
Thumbnail
Covid-19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宅在家WFH,這時候,主內與主外的界線模糊了,當然,這只是一個特別情況。 在家庭婚姻的選擇上,傳統華人都是以男主外,女主內的方式來區別,也就是說一家之主應該是個男人,理應也有個男人,男人必須負責一家老小的經濟,生活所需與開銷,而女人呢?
Thumbnail
關於賺錢的說法[前註:寫完之後,發現,都是「以前」的人說的,「現在」還有人這麼說嗎?我不知道。]
Thumbnail
關於賺錢的說法[前註:寫完之後,發現,都是「以前」的人說的,「現在」還有人這麼說嗎?我不知道。]
Thumbnail
單身時吃住靠爸媽,婚後期待靠另一半,如意算盤打得精,如果另一半也是月光族,你要靠什麼?金錢是件很敏感的事,有些人更視為禁忌話題,金錢運用得宜可以保障生活品質,不當使用可能會讓你陷入眾叛親離的深淵。   年輕時大家只要愛情,忽視麵包的重要;真正面對柴米油鹽,才深刻體認沒有足夠麵包,愛情很難長久保鮮。
Thumbnail
單身時吃住靠爸媽,婚後期待靠另一半,如意算盤打得精,如果另一半也是月光族,你要靠什麼?金錢是件很敏感的事,有些人更視為禁忌話題,金錢運用得宜可以保障生活品質,不當使用可能會讓你陷入眾叛親離的深淵。   年輕時大家只要愛情,忽視麵包的重要;真正面對柴米油鹽,才深刻體認沒有足夠麵包,愛情很難長久保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