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老後準備的三個方案

更新於 2024/10/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年來只要有朋友在聚會中消失,十之八九是假日須替代外傭照顧失能的父母。

    其實這些有辦法請外傭的人還算幸運,據估算台灣每年有超過十三萬原本在職場工作的人,因為要照顧失能的家人而離開職場,而照顧者回到家,平均照顧的年數高達九點九年,將近十年,等到長輩過逝時,這些已離職多年的人通常沒有能力再回到職場,往往也沒有足夠的退休金作為往後生活保障,若是家裡沒有留下遺產,照顧者本身的生活與安養也將形成新的社會問題。

    這還是有家人在身邊的情況,假如因病倒或意外而失能,又沒有家人可以照顧,那該怎麼辦?如何有尊嚴而優雅的老去,是現代每個人都應該要認真思考與準備的課題。

    有時候仔細想想還真的很恐怖,很多人沒生小孩,有孩子的人也只有少少一、兩個,他們或許在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國家工作,當他們也各自成家有自己的負擔時,萬一我們倒下了,誰能夠在旁邊幫忙打點?

    當然,我們冀盼政府能承接安養的責任,但是台灣高齡化速度太快太急,恐怕沒有足夠的照護人力及時搭起完整的社會安全網,畢竟連做事嚴謹的日本人,早在三十年前就投入許多資源,積極為高齡化社會而準備,結果還是捉襟見肘,除了有許多貧困老人外,據統計每年有四萬名孤獨死的長者(孤獨死的定義是死後四天才被人發現)。

    身體好的時候一切都沒問題,但若是中風或各種我們意想不到的疾病上身,乃至於隨便一個交通意外,也許我們就需要別人照顧了。

    因此一定要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多準備幾套劇本,我們在辦活動時都要有雨天備案了,何況面對這個終將來到的高齡生活;我們必須切記「無常」這個生命老師在旁邊虎視眈眈呢!

    有道是狡兔三窟,若是想要在現在住的地方終老,就要先布置好無障礙空間;若是沒有把握屆時身邊會有家人陪伴,那就要及早準備第二個窟,也就是號召跟我們有同樣顧慮的朋友,揪團住在左鄰右舍彼此有個照應,或者自蓋集合式住宅,不然有空就一起尋找愈來愈多樣化的老人公寓;同時,也要邊留意附有醫療照護的優質安養機構,這是第三窟。

raw-image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因為要準備啃老族的演講,做了些功課,發現除了一般人想像的,成年後不工作也沒在就學,整天遊手好閒或沉迷於網路的年輕人之外,其實還有一群類似繭居族的老老照顧族群。     近二十年前日本出現繭居族這個現象,大多來自而兒少時期因為各種原因拒絕上學,久而久之足不出戶就變成繭居族。
    前幾天應邀到台中講被指定的題目「家有啃老族,父母該怎麼辦?」全長二個半小時,我作了三十多張投影片,因為據主辦單位告知,不管事前報名或結束後的迴響都超乎預期的熱烈,我就想說,假如有空的話,就陸續把當天演講的內容寫成文章,供沒有到場的朋友一起討論。
    隨著歲月成長,我們經歷過許多事情遇到許多人,記憶絕大多數隨風而逝,了無痕跡,但是在不同的生命階段,總會有些人,有些事,在我們心裡留下深深的印記,或許有人傷害過我們,我們也曾經辜負過別人,這些傷痕與遺憾,都需要藉由和解來撫平。     最近有個媒體曾經對熟齡族做調查,發現有高達近八成的長者希望在
    這些年企業界一直在喊大缺工,不管是工廠或服務業,幾乎各行各業都面臨找不到工作人員的困境,但是另一方面,學校畢業後不願工作賺錢的年輕人卻愈來愈多,這是怎麼回事?     以前沒有勞基法與勞工人權觀念的時代,離開學校後,即便當學徒,或者工作環境再差,再委屈也會乖乖地去上班,幾乎聽不到親朋好友或街訪鄰居
     記得二十多年前的深夜,開完荒野保護協會的常務理事會後,幾個老伙伴就到師大分部附近的小麵攤去吃宵夜,在杯碗交錯之際,楊文講了一些有關混沌理論、複雜系統的研究,當時雖然聽得不太明白,但還是把這幾個名詞記了下來,因為楊文是我們這群籌備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中,真正的科學家,也是唯一在國際保育團體工作的專家。
    這些年我常到各中學或大學演講,也在各種活動中接觸到許多年輕人,覺得當代的孩子比起當年的我們聰明、帥氣,並且也比較活潑勇於表達,可是總感覺他們缺乏對生命的熱情,有點得過且過的態度,漂浮不定,對未來的想法也是很功利現實,眼光短淺,也談不上什麼抱負。   許多朋友難免會困惑為什麼年輕人或長於物質最豐盛,
     最近因為要準備啃老族的演講,做了些功課,發現除了一般人想像的,成年後不工作也沒在就學,整天遊手好閒或沉迷於網路的年輕人之外,其實還有一群類似繭居族的老老照顧族群。     近二十年前日本出現繭居族這個現象,大多來自而兒少時期因為各種原因拒絕上學,久而久之足不出戶就變成繭居族。
    前幾天應邀到台中講被指定的題目「家有啃老族,父母該怎麼辦?」全長二個半小時,我作了三十多張投影片,因為據主辦單位告知,不管事前報名或結束後的迴響都超乎預期的熱烈,我就想說,假如有空的話,就陸續把當天演講的內容寫成文章,供沒有到場的朋友一起討論。
    隨著歲月成長,我們經歷過許多事情遇到許多人,記憶絕大多數隨風而逝,了無痕跡,但是在不同的生命階段,總會有些人,有些事,在我們心裡留下深深的印記,或許有人傷害過我們,我們也曾經辜負過別人,這些傷痕與遺憾,都需要藉由和解來撫平。     最近有個媒體曾經對熟齡族做調查,發現有高達近八成的長者希望在
    這些年企業界一直在喊大缺工,不管是工廠或服務業,幾乎各行各業都面臨找不到工作人員的困境,但是另一方面,學校畢業後不願工作賺錢的年輕人卻愈來愈多,這是怎麼回事?     以前沒有勞基法與勞工人權觀念的時代,離開學校後,即便當學徒,或者工作環境再差,再委屈也會乖乖地去上班,幾乎聽不到親朋好友或街訪鄰居
     記得二十多年前的深夜,開完荒野保護協會的常務理事會後,幾個老伙伴就到師大分部附近的小麵攤去吃宵夜,在杯碗交錯之際,楊文講了一些有關混沌理論、複雜系統的研究,當時雖然聽得不太明白,但還是把這幾個名詞記了下來,因為楊文是我們這群籌備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中,真正的科學家,也是唯一在國際保育團體工作的專家。
    這些年我常到各中學或大學演講,也在各種活動中接觸到許多年輕人,覺得當代的孩子比起當年的我們聰明、帥氣,並且也比較活潑勇於表達,可是總感覺他們缺乏對生命的熱情,有點得過且過的態度,漂浮不定,對未來的想法也是很功利現實,眼光短淺,也談不上什麼抱負。   許多朋友難免會困惑為什麼年輕人或長於物質最豐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待業期間、健保被原單位轉出的工作空窗期。本篇深入探討三種加保健保方式,包括透過戶籍所在地公所、眷屬的投保單位以及職業工會的方法,瞭解其各自的優劣,並提供釋例分析不同情況下的保險費用,協助讀者做出最佳選擇。
    Thumbnail
    照顧受傷的寶寶,需要付出極大的心力。因此,和家人討論之後,我們決定找外籍看護來分擔照顧小孩和處理家務的工作。經歷長達半年的等待,終於盼到了外籍看護的到來,而她的出現,確實讓我們都輕鬆許多。 從網路收集資料時,發現很少以雇主角度出發,因此我將這些經驗整理起來,希望對未來需要申請外籍看護的人會有幫助。
    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台灣 65 歲以上的人口佔比,於 2018 年即超過 14%,使台灣成為高齡社會,2025 年,超過 20%,我們也將邁向超高齡社會。同時,今年的內政部列冊住宅全為 65 歲以上老人住宅數達 71.56 萬,僅 1 名老人獨居宅數為 54.25 萬,在人口外移至經濟發展重鎮的現代,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對於年長者而言,復健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不如以往,年輕時可能休息個幾天就可以復原,但到了老年階段,卻變成無法根治的問題,甚至不去醫院都不行,需要時時刻刻的到醫院進行復健,而許多年長者不希望麻煩家人,甚至家人因為工作上的繁忙,沒辦法陪伴就醫,所以長輩有時候會選擇隱瞞家人。
    Thumbnail
    在照顧服務產業久了,總會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 前面談了照服員,現在來說家屬。 在面談完照服員後接到一通要聘照服員的電話, 通常我們接應業務電話的都會先問服務地點 後問病情及相關事宜。 但家屬對我問的問題都不回應,只是一直強調, 我們的病人很好顧,看護來這裡沒有什麼事好做, 很輕
    Thumbnail
    我們都會變老,或因某些意外而需要有人長期照顧我們,這都有可能的 一旦進入長照狀態,長照費用每月3~5萬,被照護的時間平均會超過8年 算一算,至少需要300~500萬元才夠用 試問自己,你作好準備了嗎?或是你覺得長照還離你很遠呢?
    在我的工作領域,看了非常多的長照家庭,我有時像局中人情緒陷入其中,有時又像第三者必須客觀看事情,有時更像站在至高點看人生縮影,從事個管這份工作自己的內在能量必須很強大,有信仰更佳。
    Thumbnail
    居家照護是什麼?與家庭托顧、日間照顧有哪些不同呢? 各種照顧模式,究竟要怎麼選擇呢?其實可以從家人的失能(或失智)程度、家庭的人力與經濟資源,甚至是生活型態做綜合評估,以下先與大家介紹居家照護、家庭托顧、日間照顧是什麼?再來評估您的家庭適合哪一種照顧方式。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待業期間、健保被原單位轉出的工作空窗期。本篇深入探討三種加保健保方式,包括透過戶籍所在地公所、眷屬的投保單位以及職業工會的方法,瞭解其各自的優劣,並提供釋例分析不同情況下的保險費用,協助讀者做出最佳選擇。
    Thumbnail
    照顧受傷的寶寶,需要付出極大的心力。因此,和家人討論之後,我們決定找外籍看護來分擔照顧小孩和處理家務的工作。經歷長達半年的等待,終於盼到了外籍看護的到來,而她的出現,確實讓我們都輕鬆許多。 從網路收集資料時,發現很少以雇主角度出發,因此我將這些經驗整理起來,希望對未來需要申請外籍看護的人會有幫助。
    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台灣 65 歲以上的人口佔比,於 2018 年即超過 14%,使台灣成為高齡社會,2025 年,超過 20%,我們也將邁向超高齡社會。同時,今年的內政部列冊住宅全為 65 歲以上老人住宅數達 71.56 萬,僅 1 名老人獨居宅數為 54.25 萬,在人口外移至經濟發展重鎮的現代,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對於年長者而言,復健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不如以往,年輕時可能休息個幾天就可以復原,但到了老年階段,卻變成無法根治的問題,甚至不去醫院都不行,需要時時刻刻的到醫院進行復健,而許多年長者不希望麻煩家人,甚至家人因為工作上的繁忙,沒辦法陪伴就醫,所以長輩有時候會選擇隱瞞家人。
    Thumbnail
    在照顧服務產業久了,總會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 前面談了照服員,現在來說家屬。 在面談完照服員後接到一通要聘照服員的電話, 通常我們接應業務電話的都會先問服務地點 後問病情及相關事宜。 但家屬對我問的問題都不回應,只是一直強調, 我們的病人很好顧,看護來這裡沒有什麼事好做, 很輕
    Thumbnail
    我們都會變老,或因某些意外而需要有人長期照顧我們,這都有可能的 一旦進入長照狀態,長照費用每月3~5萬,被照護的時間平均會超過8年 算一算,至少需要300~500萬元才夠用 試問自己,你作好準備了嗎?或是你覺得長照還離你很遠呢?
    在我的工作領域,看了非常多的長照家庭,我有時像局中人情緒陷入其中,有時又像第三者必須客觀看事情,有時更像站在至高點看人生縮影,從事個管這份工作自己的內在能量必須很強大,有信仰更佳。
    Thumbnail
    居家照護是什麼?與家庭托顧、日間照顧有哪些不同呢? 各種照顧模式,究竟要怎麼選擇呢?其實可以從家人的失能(或失智)程度、家庭的人力與經濟資源,甚至是生活型態做綜合評估,以下先與大家介紹居家照護、家庭托顧、日間照顧是什麼?再來評估您的家庭適合哪一種照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