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想工作的啃老族愈來愈多?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些年企業界一直在喊大缺工,不管是工廠或服務業,幾乎各行各業都面臨找不到工作人員的困境,但是另一方面,學校畢業後不願工作賺錢的年輕人卻愈來愈多,這是怎麼回事?

    以前沒有勞基法與勞工人權觀念的時代,離開學校後,即便當學徒,或者工作環境再差,再委屈也會乖乖地去上班,幾乎聽不到親朋好友或街訪鄰居裡,有那個年輕人沒去工作在家裡啃老的。

    這顯然不是個人性格或家庭的問題,(同一個社會上不會突然出現那麼多好逸惡勞遊手好閒的人類),而是整個時代的影響。

    首先,以個人的心理狀態來說,在沒有網路、沒有手機,電視剛普及沒有多少節目的時代,一個人沒工作待在家裡絕對會無聊到把人逼瘋,再爛的工作起碼可以碰到別人,有一些人際互動,也不至於在那純樸的社會裡因不工作變成異類遭人排擠。

    現在呢,不工作開心極了,網路上有超多好玩或好看的影片可供消磨時間,周邊的人也不會管你到底有沒有在工作,能夠自由自在隨時到處玩到處旅行,多麼棒的日子呀!相反的,上班看人臉色心累壓力大又痛苦。

    而且因為少子化,年輕人從小被長輩捧在手心呵護,父母從小法律就規定不能打罵孩子(每個孩子在校就被教導防家暴專線113),在長期主張快樂學習不給孩子壓力的教養氛圍下,父母習慣順著孩子,孩子不想上班也不敢說甚麼話,反正家裡也不差那一份薪水。

    當孩子對將來生存沒有危機感,心理想著―反正父母現在會給零用錢,至於以後等著父母留下的遺產就好,幹嘛讓自己活得太痛苦。

    可是當孩子剛畢業不找工作,等到開心地過了三年五年安逸的玩樂生活後,要他們再去過朝九晚五,高壓忙碌的上班生活,就愈來愈難了。總之,啃老啃久了之後,就回不去了。

    當然,人還是喜歡有成就感,也希望活出有意義的人生,可是台灣的社會雖然大缺工,但是卻大都是低薪可替代性高的工作,若要找好的工作必須面對激烈競爭,很多年輕人就卡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企業主管對這群眼高手低的新手也搖頭嘆息,所以也有不少啃老族是在嘗試過幾個工作都不滿意後,不知不覺就成了在家的啃老族。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大部分的工廠與製造業已經有相當久遠的歷史,這幾十年來人口逐漸高齡化,老師傅們都已到退休的年紀, 但為何近年來越來越少的年輕新血加入呢?
Thumbnail
大部分的工廠與製造業已經有相當久遠的歷史,這幾十年來人口逐漸高齡化,老師傅們都已到退休的年紀, 但為何近年來越來越少的年輕新血加入呢?
Thumbnail
這些年企業界一直在喊大缺工,不管是工廠或服務業,幾乎各行各業都面臨找不到工作人員的困境,但是另一方面,學校畢業後不願工作賺錢的年輕人卻愈來愈多,這是怎麼回事?     以前沒有勞基法與勞工人權觀念的時代,離開學校後,即便當學徒,或者工作環境再差,再委屈也會乖乖地去上班,幾乎聽不到親朋好友或街訪鄰居
Thumbnail
這些年企業界一直在喊大缺工,不管是工廠或服務業,幾乎各行各業都面臨找不到工作人員的困境,但是另一方面,學校畢業後不願工作賺錢的年輕人卻愈來愈多,這是怎麼回事?     以前沒有勞基法與勞工人權觀念的時代,離開學校後,即便當學徒,或者工作環境再差,再委屈也會乖乖地去上班,幾乎聽不到親朋好友或街訪鄰居
Thumbnail
疫情過後,大家經常討論而且深有所有感的是:通膨和低薪。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平均起薪約三萬多,理工科可能好一點有四到五萬。試問:三萬多在台北,扣掉租屋約一萬到一萬多,還要交通費、水電、伙食……根本抓襟見肘,還談什麼存款或者買房?難怪現今年輕人生活徬徨、對未來沒有希望、不想結婚生子……
Thumbnail
疫情過後,大家經常討論而且深有所有感的是:通膨和低薪。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平均起薪約三萬多,理工科可能好一點有四到五萬。試問:三萬多在台北,扣掉租屋約一萬到一萬多,還要交通費、水電、伙食……根本抓襟見肘,還談什麼存款或者買房?難怪現今年輕人生活徬徨、對未來沒有希望、不想結婚生子……
Thumbnail
更別說職校裡面,也是有不少人混到畢業,根本沒想待這行的,所謂教改大學變多毀滅技職體系,這是對職校學生的認真求學程度,有錯覺還是幻覺。鼓勵學生適性探索,讓同學追求興趣來挑科系是近年的事情,而且副作用變成,現在多是挑簡單好走的路,然後以為興趣就在此。
Thumbnail
更別說職校裡面,也是有不少人混到畢業,根本沒想待這行的,所謂教改大學變多毀滅技職體系,這是對職校學生的認真求學程度,有錯覺還是幻覺。鼓勵學生適性探索,讓同學追求興趣來挑科系是近年的事情,而且副作用變成,現在多是挑簡單好走的路,然後以為興趣就在此。
Thumbnail
其中比較完整的討論,是關於「報導者」網站一系列關於中高齡就業的文章 這次呢,我想針對看了這系列報導後,我自己的觀點... 一、既然服務業缺工,那麼年輕人都去哪了? 二、難道只有服務業缺工嗎? 三、進用中高齡是解決缺工的最後解方嗎?
Thumbnail
其中比較完整的討論,是關於「報導者」網站一系列關於中高齡就業的文章 這次呢,我想針對看了這系列報導後,我自己的觀點... 一、既然服務業缺工,那麼年輕人都去哪了? 二、難道只有服務業缺工嗎? 三、進用中高齡是解決缺工的最後解方嗎?
Thumbnail
時事評論 為什麼不去學校學 :「16歲,已休學,沒工作經驗,肯學。請問有什麼工作可以做?」 :「肯學為什麼不要去學校學?」 這很難理解?不就是因為孩子覺得學校教不了她想學的、給不了她想要的。 我16歲的時候家庭已經分崩離析,我也不想再學習,即便我唸的還可以。唸書對這個家而言只是無意義的消耗……我才1
Thumbnail
時事評論 為什麼不去學校學 :「16歲,已休學,沒工作經驗,肯學。請問有什麼工作可以做?」 :「肯學為什麼不要去學校學?」 這很難理解?不就是因為孩子覺得學校教不了她想學的、給不了她想要的。 我16歲的時候家庭已經分崩離析,我也不想再學習,即便我唸的還可以。唸書對這個家而言只是無意義的消耗……我才1
Thumbnail
安靜辭職,意思是你依然在工作、還是會進辦公室,只不過不會再追求額外的價值,甚至更積極進取的爭取分內外的表現,而是只把「本分」給做好。這個翻譯實際上並不準確,英文quiet quitting 應譯作安靜離職,先不考究翻譯,這種狀況跟中國的躺平主義大同小義,反復印證,制度的不公平,以致人們的價值觀轉變。
Thumbnail
安靜辭職,意思是你依然在工作、還是會進辦公室,只不過不會再追求額外的價值,甚至更積極進取的爭取分內外的表現,而是只把「本分」給做好。這個翻譯實際上並不準確,英文quiet quitting 應譯作安靜離職,先不考究翻譯,這種狀況跟中國的躺平主義大同小義,反復印證,制度的不公平,以致人們的價值觀轉變。
Thumbnail
Quiet quitting是最近流行起來的字眼(有看到中文媒體翻成“安靜離職”),意思是工作中不會太積極認真,但勉強為一份薪水做下去,不會辭職。和中國之前就有流行起來的“躺平”一樣,都是在反應年輕人覺得生活過的太辛苦,不想再努力了。 關鍵字是少數人。
Thumbnail
Quiet quitting是最近流行起來的字眼(有看到中文媒體翻成“安靜離職”),意思是工作中不會太積極認真,但勉強為一份薪水做下去,不會辭職。和中國之前就有流行起來的“躺平”一樣,都是在反應年輕人覺得生活過的太辛苦,不想再努力了。 關鍵字是少數人。
Thumbnail
打電動的時候,把遊戲裡面一個賣吃的老闆,拉去做生產線的業務也的確可以,但現實社會中有幾個人是這樣轉職的?所謂的低階人力轉移簡單,高階技術很難移轉,是整體上成立但不能真的用這概念去規劃政策。
Thumbnail
打電動的時候,把遊戲裡面一個賣吃的老闆,拉去做生產線的業務也的確可以,但現實社會中有幾個人是這樣轉職的?所謂的低階人力轉移簡單,高階技術很難移轉,是整體上成立但不能真的用這概念去規劃政策。
Thumbnail
移工的問題只是會漸漸變多,特別是當少子化成為現況,很多的工作就會變得沒有人做,但又要貼補勞力,只好透過移工來遞補,先前閱讀過《被天堂遺忘的孩子》,談論的正是移工因為貧窮必須要偷渡去打黑工,也看過電影【麵包情人】,描述的是合法的照護外勞的家庭生活,為了金錢必須遠離家人,但又被不當的管理制度如奴隸般
Thumbnail
移工的問題只是會漸漸變多,特別是當少子化成為現況,很多的工作就會變得沒有人做,但又要貼補勞力,只好透過移工來遞補,先前閱讀過《被天堂遺忘的孩子》,談論的正是移工因為貧窮必須要偷渡去打黑工,也看過電影【麵包情人】,描述的是合法的照護外勞的家庭生活,為了金錢必須遠離家人,但又被不當的管理制度如奴隸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