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現在沒錢不代表以後沒錢,總有一天咱也能變得有錢。
看到這篇文章,別劃走,現在立刻轉發,到評論區接財運,下一個有錢人就是你!
不過老實說,你是不是也有很多想法、目標,早早地定下來,然後歸入「等我有錢了一定要做」的行列裡?
比如,等我有錢了一定要飛去冰島、等我有錢了一定要重新裝修房子、等我有錢了一定要買一個某奢侈品包包。
這些願望也許在你剛打工第一年時,就被許下了。
(等等,為什麼是剛打工第一年?笑的,因為不打工都不知道自己那麼沒錢。)
但很可能,直到如今,工作了好幾年,這些願望一個都沒實現。
久而久之,「等我有錢了」像是閣樓裡一個幽暗的角落,而那些看起來有點難度的目標就像是一個個上了鎖的寶箱。
我們因為覺得解不開這鎖,就把這箱子扔到角落裡,並心安理得:「我沒有放棄它,只是想等有錢了再來實現它。」
日子就這麼年復一年地過去了,寶箱裡的寶物遲遲未被取出,你的日子顯得重複、寡淡,像複製粘貼。
這些目標一直無法實現,是因為我們一直都很沒錢嗎?其實,並不儘然。(不排除在一些情況下確實如此 👀)
問題往往不出現在錢和目標本身,而出在「等我有錢了」這個想法上。
先別急,這個「有錢的時候」指的不是你帳戶上有沒有錢,而是指,你也許很難真正獲得「我真的有錢了」這種感覺。
「有錢」對於一些人來說,像系在毛驢頭上的胡蘿蔔,永遠夠不著。
這是因為,「等我有錢了」這個想法,反過來看,正是在強調「我還不夠有錢」這件事。這就容易讓人進入「稀缺效應」的影響中。
「稀缺效應」是指人在某種資源上稀缺時,就很容易把這種稀缺感放大,把注意力都投注其中,並很難消除這種稀缺感。
這種狀態下的人就像身處隧道中,關注點非常單一和集中。人想要跳出隧道,很客觀地判斷自己是不是「有錢了」,就變得更加困難。
其實這種心態在我們的長輩們身上就特別明顯。我們總覺得我們的爸爸媽媽在「沒苦硬吃」,就算經濟條件變好了,還是要延續一些很拮据的生活方式。
其實,這就可能是因為ta們在前半生的大部分時間裡,不斷強調「變有錢」,反而塑造了自身對缺錢的過度關注,最終落得的結果就是ta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窮慣了」。
於是,生活再怎麼變好,ta們也許都不真心覺得自己有錢了,延續過去沒錢時的生活,能帶給ta們更大的安全感。
即使你真的有一些時刻,覺得「誒,我好像比以前有錢了」,這種時刻也很可能稍縱即逝。因為,我們的大腦很善於進行目標遷移。
人們一旦達成某個目標後,往往會立即設定一個新的、更高的目標。這意味著,財富的目標永遠是一個移動的「門檻」,當人們賺到一筆錢後,他們會立即覺得需要賺更多,永遠不會達到「足夠有錢」的終點。
我們東亞人尤為如此。
最近有一個影片挺火的,一對夫妻,丈夫是瑞典人,妻子是講中文的女士,搬進了瑞典一個獨棟小別墅裡,別墅有一個美麗的小花園,夫妻倆還買了新車。丈夫在影片裡感歎,這是他夢中的人生,而妻子不以為然。
所以說,等候那個終於認為自己足夠有錢的時機,可能真的就是在機場等一艘船。它有可能根本是個偽命題。
「有錢」作為一種感受很難真的實現,「有錢」作為一個節點,也過於模糊、遙遠。
多少錢算有錢?月薪十萬是有錢嗎?月薪二十萬是有錢嗎?存款五百萬算有錢嗎?
如此模糊的節點,容易導致目標其實也是模糊的,進而阻礙人真正去推動目標實現。
這一點可以在時間結構理論(Temporal Construal Theory)中得到解釋。
當人們將目標設定在遙遠模糊的節點時,人們往往忽視了如何去實現這些理想,也不去深入思考實際的行動步驟。
這種理想化的思維方式反而會推遲行動,因為人們在等待一個「完美的時機」或「理想的條件」,但這個時刻可能永遠不會到來。
一項研究指出,那些目標不明確或設定得過於遠期的人,往往難以保持紀律,容易導致拖延或忽視目標的行為。
此外,模糊的目標更容易引發「當前偏見」,即人們傾向于優先享受當下的樂趣,而忽視未來的收益。
2019年的一項研究顯示,設定明確的短期儲蓄目標,如「在6個月內存夠三十萬元去度假」,比那些長期、不具體的目標,如「為了退休存錢」,更有效。
設定具體、短期儲蓄目標的參與者實現目標的成功率為68%,而設定模糊、長期儲蓄目標的參與者,成功率僅為39%。
就像前文所言,「有錢」更像是一種感受、一種狀態,所以像這樣把某種狀態作為目標節點的行為,也被稱為「狀態導向行為」。
它與另一種行為模式 —— 行動導向(Action Orientation)相對立。
狀態導向指的是,個體在面對任務或決策時,以自己當下的狀態為思考的基礎,容易陷入思考或情感的困境,表現為猶豫、拖延、不採取行動或難以做出決定。
所以,如果真的想要實現那個目標,我們可以把我們的行為模式,調整為「行動導向」,說起來其實不難,就是讓目標變具體,將目標拆分,把遠端目標拆分成近端目標。
比如,把有錢後要做的事,轉化成一個更具體的數位目標。去冰島的預算是30萬,那麼從現在起,每個月存3萬,以一年作為目標節點。
這樣,遙遠模糊的「有錢」,就變成了非常近的「一個月存3萬,一年後出發」。
心理學家發現,在設定目標時,如果將其分解成如「每月儲蓄多少錢」或「每週瞭解一個攻略」這樣的具體步驟,人們更容易付諸行動。
這樣的目標設定不僅讓任務顯得更可行,還能增強個體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我也向身邊人調查了一下,大家心裡那個「等我有錢後要去做的事」,都是些什麼。
我發現,這些事其實都是現在就可以行動起來的。行動起來後,目標就變成了具象的、可觸達的事物,而不是模糊遙遠的符號。而且目標一旦確立,很多時候方法跟著就來了。
比如以下兩個例子 ——
A朋友的答案是關於旅行的:「等我有錢了,我要去義大利。」
此前,朋友甚至對去義大利的預算沒有任何概念,只覺得是「好幾萬吧」。當我們真的打開訂票網站以後才看到,往返機票在特價時,甚至只需要3萬塊。
加上住宿、和日雜花費,加起來還是比朋友的想像要低不少。朋友第一次意識到,去義大利,原來是一件現在就可以靠近的事情。
它不是一個「夢中的地方」,而是一個只需要在接下來幾個月裡稍微增強一點主動儲蓄,就能無痛實現的行程。
B朋友的答案則是關於購物的:「等有錢了,我要買一輛特斯拉。」
和A朋友一樣,B朋友認為自己擁有一輛特斯拉、成為有車一族,純屬是幻想。
當我們點開特斯拉官網後,她同樣發現價格比自己預期要低,雖然還是夠不著,但當數字變具體後,她對擁有一輛車的想像和路徑,也有了更具體的考量。
她立刻脫口而出一個存錢計畫。擁有特斯拉這事,從幻想,變成了「如無意外,一年半後可以實現的事情」。
舉這兩個例子,其具體的做法、規劃,肯定不是人人適用。畢竟每個人的收入水準、面對的生活狀況,都是不一樣的。
我更想表達的是,假如我們真的非常想去做某一件事,就不要讓它束之高閣。當你真的靠近它、面對它、開始行動 —— 哪怕只是點開一個網站,它都會顯得更具體些、更可得些。
有可能,有一些目標,你真的付諸行動後,會無奈地發現,實現它真的需要好久好久、好難好難,但或許你也會在探索的過程中,找到一些平替、獲得一些經驗,又甚至發現自己沒那麼想要了。
而如果你還是很想要那個很難的目標,那麼,為其付出努力的每一天,都是朝著這個方向邁進的、新的一天,這帶給人的感受,與以往漫無目的、複製粘貼地過日子,是很不一樣的。
「等我有錢了」這句話,其實還有很多「親戚」,比如「等我有時間了」、「等我有能力了」、「等我變優秀了」.....
某程度上,這些話像是避難所,人逃進這些想法裡,就可以不用面對實現下半句中,那些具體的困難和挑戰。
因此,要把這些話去掉,不僅是認知的調整,也是勇氣的注入。
祝願我們都能成為,有勇氣翻山涉水,去品嘗甜蜜願望的人。
你想起那個總是把「等我有錢了」掛在嘴邊的朋友了嗎?轉發 這篇文章,鼓勵ta馬上行動起來吧!
今日互動
一人分享一件
行動起來後,
才發現並沒那麼難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