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30歲,我才發現自己最大的人生困境是「不會玩」

更新於 2024/10/07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社群媒體上,每隔一段時間都能刷到差不多的內容:

 

“突然發現自己的生活好無趣,週末一刷朋友圈,就看見同事們在打網球、玩桌游、看展、徒步,而我基本不出門,只會待在家裡玩手機,看似在娛樂但實際沒多大樂趣。

 

我也想出去玩,但沒啥興趣愛好,不知道玩什麼。自己連玩都不會,好悲哀啊。”

 

的確,想要娛樂放鬆,手機是成本最低、最方便的選擇,但也有很多人都發現,自己的娛樂方式正在變得越來越匱乏,高強度上網衝浪,反而讓自己陷入了一種空虛無聊的心理狀態。

 

從小時候“別在玩上浪費時間,好好學習”,到長大只會躺在床上玩手機,我們好像從來都不知道什麼是「好玩的」、應該怎麼「玩」才能讓自己真的放鬆和開心——

 

我們太需要獲得「玩商」了。



「會玩」的妙處遠超想像

 


在已有的認知裡,玩只是一種休閒放鬆的方式,是正常生活中的“支線任務”,大家心裡根深蒂固的“玩耍羞恥”也會時不時跳出來提醒我們:

 

現在已經玩夠了,再玩下去就是在浪費時間。

 

事實上,玩不只是一種行為,也關乎著人的生活態度和能力,會不會玩正在悄悄影響著我們日常中的各個角落。

 

01 會玩,讓人獲得快樂

 

在一項關於休閒活動和生理心理健康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讓人們參與了10項不同的休閒活動,並且對ta們的心理和生理狀態都做了評估。

 

這些活動種類豐富,既有安靜地獨處、享受大自然,也有拜訪他人、參加集體活動等。

 

資料顯示,越經常參加這些活動的被試者,血壓、皮質醇、BMI等生理指標越低,心理狀態也越積極


而相比於毫無目的地刷短視頻等被動娛樂,會玩的人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主動選擇玩什麼、怎麼玩,這樣一來,積極的身心體驗還會更加明顯,還有可能因此獲得持續不斷的正回饋,進入心流(Flow)體驗

 

對於壞情緒來說,玩還是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哭鬧的小孩經常容易被玩具、有趣的環境等“好玩的東西”吸引,還有可能因此隨機地進入遊戲,獲得有趣的經歷。

 

這種不去過分關注意義的玩耍,對成年人同樣起效。心理學家邁克·拉克(Mike Rucker)認為,追求有趣經歷可能比尋求抽象的幸福目標更有價值


“玩”這個動作,從誕生之初就是為了讓人們得到純粹的快樂。

 


02 心理韌性會在玩中得到鍛煉

 

除了給人帶來快樂,玩的魅力還在於讓人面臨許多不確定性和挑戰,甚至有些玩樂是具有競技性的。這意味著人們可能會在其中遭遇衝突、挫折,品嘗輸贏。

 

心理學家認為,如果能在一項愛好中戰勝遇到的困難,人們的心理韌性(Resilience)將會得到鍛煉,讓我們更有能力從生活中其他的困境裡恢復過來。

 

在玩樂中體驗失敗、解決衝突,何嘗不是一種對真實人生的提前模擬呢?


另外,在經歷生活中的負面事件時,休閒活動(Leisure Activities)能夠幫助個體和他人建立聯繫、獲得以前從來沒有過的體驗。

 

這樣一來,人們可以更快從負面體驗中脫離出來,這種自我恢復的能力,正是心理韌性

 

一位朋友在失業後嘗試了想學很久的畫畫,一段時間之後,她發現自己不再像最開始那樣焦慮煩躁,而是能靜下心來研究透視關係、明暗對比——哪怕是在以前的工作中,她都從來沒有體驗過如此專注的感覺。

 

她還把自己的作品發在了社交媒體上,偶爾遇到愛好相同的網友聊幾句,還能因為陌生人的誇讚獲得滿足感——這陪她度過了失業後最艱難的一段時光。



03 增加社交資本

 

會玩還能拓展人脈,在日常生活的人際交往之外認識新朋友,這些朋友往往能給人們帶來更加豐富的社會支援和資源

 

朋友非常喜歡鑽研德撲,在某份工作的終面中,ta聊到了這個愛好,而面試的老闆恰巧也有相同的愛好,這就成了ta的加分項,最後被順利錄用。

 

儘管工作能力仍然是最重要的,但這個和玩有關的小愛好,最終也幫了ta不少忙。

 

還有一位元朋友是音樂劇的忠實劇迷,在看過一場又一場演出、追過很多演員的線下後,她逐漸熟悉了音樂劇的演出製作流程,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居然真的得到了一份演出執行的兼職工作,後來一步一步成為了專業的幕後人員。



04 會玩的人,工作效率也更高

 

有研究發現,如果人們擁有一項和本質工作相差較大的興趣愛好,並且非常投入地堅持它,會對工作效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換句話說,會玩的人,把玩變成了一個生活的錨點,玩的時候好好享受,工作的時候,也因為有一個這樣的“盼頭”幹勁滿滿。

 

身邊有好幾位在互聯網行業工作的朋友,儘管工作強度已經很大,ta們還是非常喜歡四處旅遊,有時候連週末都不放過,2天的時間能讓 ta 們玩出5天的行程。


最開始我完全不能理解:“這是怎麼做到的,真的不累嗎?”只能把這件事歸因於ta們本來就是很有能量的人。

 

和朋友聊過之後才發現,ta們可以完全不去想明天是不是要上班,出去玩就心無雜念,工作反而變成了一種休息

 

一位朋友說:“當你的晚班機延誤5個半小時,坐在飛機上看日出的時候,你不會記得自己幾乎一夜沒睡,只覺得值得。回來就好好上班,給下一次出去玩攢錢。”


說了這麼說,其實所謂的會不會玩就是玩商(Leisure Quotient),它描述的是一個人在休閒娛樂方面的能力。

 

玩商高的人能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意思,讓日常變得有趣。

 

這不一定意味著必須要製造新奇刺激的體驗,或是通過花錢來購買樂趣,而是說這樣的人不會受到環境的限制,ta們接觸到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創作新的生活體驗的素材。

 

可以說,會玩的最高境界是能對生活進行再創作。



「玩商」也是一種

把日常變有趣的能力

 



仔細想想,現在要玩似乎不是什麼難事:玩手機、打遊戲、出門旅行……但每個人的選擇也越來越趨同,每次想到的都是那幾樣。

 

想玩變得越來越容易,想玩好卻越來越難,大家好像慢慢喪失了對「會玩」這件事的想像力。

 

那麼,玩商高、能玩好的人通常都是什麼樣的呢?

 

創造樂趣是ta們生活的慣性

和ta們在一起從來不會覺得掃興

 

Ta們好像擁有隨時隨地“玩起來”的能力。下班路上,撿拾隨地可見的落葉做成“落葉烤串”;慣例的飯後散步,呼朋喚友打開微信定位大玩“貓抓老鼠”;週末跳上一輛公交隨機停靠一站下車“冒險”……


ta們總會在和你一起的活動中興致勃勃地發現閃光點,創造出新的體驗。

 

《玫瑰的故事》裡,主角黃亦玫把自己的一幅畫藏在秘密基地,巧妙利用畫展上的各種陳列提供線索,希望有人能發現這些巧思,最終看到隨著陽光變色的畫,可以說,她就是一個玩商很高的人。


和這樣的人待在一起,從來不會覺得“掃興”,玩什麼沒那麼重要,無趣的事情也能變得有趣。



重視過程中的體驗

能讓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感覺到快樂

 

玩商高的人很在意體驗,所以ta們會在過程中打開自己的感官,盡可能地豐富自己的見聞。

 

在行路時欣賞沿途的風景,在運動中享受實現小目標的成就感,面對美食時沉浸於食物的香氣,散步時觀察各色各樣的行人。

 

專注於當下使得ta們能捕捉到許多微小的細節,這也正是ta們總能從平平無奇的日常中感受到快樂的秘訣。


Ta們也是朋友圈裡很受歡迎的那一類人,朋友組局沒了ta們總會覺得缺了什麼。因為自帶樂趣的ta們幾乎能夠改變任何沉悶的環境和氛圍,讓自己和周圍的人感到快樂。

 

對於真正喜歡的事物

ta們會深度探索、玩出名堂

 

充沛的好奇心,是高玩商的人享受世界的“動力引擎”。即使是面對完全陌生的事物,比如從未嘗試過的運動、或是從未聽聞過的小眾文化,一旦被激發了興趣,ta們就會勇敢嘗試——熱情能驅散對新開始的畏懼,和對“沉沒成本”的種種顧慮。


這中間當然有“三分鐘熱度”的嘗試(誰說這樣就一定不好呢),而在面對真正喜歡的事物時,ta們也擁有「深度探索」的興趣與能力:

 

喜歡喝雞尾酒,就去學習各類基酒的風味區別,和不同雞尾酒的配方與調製方法。

喜歡旅行,就去做功課瞭解目的地的歷史故事與人文特色。

喜歡攝影,就去瞭解不同光影與構圖背後的藝術美學。

 

對愛好進行深度探索,並不是像應試備考一般,非要追求功利性的結果與成就。對ta們而言,能有所收穫已經足夠成為一種享受。



不會玩別擔心!

試試這樣做

 


愛玩是每個人的天性,面對這件事,也許我們最需要的不是後天學習,而是找到一個突破口,來解放這個被壓抑,乃至退化的天性。

 

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對生活保持高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一方面,日常生活循環往復,我們很容易進入一種倦怠的狀態,這種心態能幫我們發現本就存在的有趣細節,比如有人發現吃完果肉的芒果核總是毛茸茸的,就把它們塗過護髮素洗乾淨,養起了“芒狗”。


另一方面,好奇心和探索欲也會讓人去嘗試新鮮事物,獲得以往經驗中從來沒有過的新體驗。

 

如果去觀察一下小孩子會發現,ta們總是能玩得不亦樂乎,不是因為有多高級、多豐富的玩具,而是因為對ta們來說,整個世界都是新的:

 

樹葉上的螞蟻、五顏六色的包裝紙盒、滴滴答答的水龍頭都是ta們向外探索的媒介。

而對於長大後的我們來說,值得探索遠遠不止這些生活中的物件,還有發生在自己身上大大小小的事情,因此,感受生活中的細節、人際關係的發展和變化,其實也是一種玩的方式。

 

對我來說,每次“在路上”都是在玩。坐地鐵公交的時候,或者候默默觀察,或者偷聽別人說話,一次還聽到中學生背英語課文:I will sacrifice for the liberty;打車的時候就和司機閒聊,總能收穫有趣的故事。

 

把這些故事攢下來發在朋友圈,還慢慢形成了不同的系列,後來甚至有朋友催更說:“多發,愛看”。

想要玩得開心,就需要多多嘗試自己喜歡什麼、能從什麼樣的事中獲得樂趣,因此,不要害怕“三分鐘熱度”。

 

身邊的一位朋友日程總是排得很滿,今天去挑戰爵士舞,明天打網球,後天又跑去劇場當志願,因為這些活動,她總是風風火火,甚至丟三落四,看起來總是沒個長性。

 

但也正是這些「臨時愛好」給她提供了很多可選項,同樣重要的是,她參加的活動往往都是體驗性質的,花不了多少錢就能快速讓人瞭解個大概。後來,她在一次次體驗中愛上了滑板,還決定考教練證,現在正為此努力中。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玩樂風格,正是一個又一個三分鐘,幫我們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玩的東西。更何況,誰說這些三分鐘就沒有給我們帶來快樂呢?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會玩當然是我們想要獲得的能力和態度,但它不是一場考試,分數越高就越優秀。

 

提高玩商只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沒有壓力地在玩上浪費時間。如果你看完文章覺得“其他事情比不過別人就算了,連玩都不如別人會玩”,反倒又給自己背上了更大的思想包袱。

 

如果暫時想不到新奇的玩耍方式也沒關係,先允許自己是個無聊的人也挺好,畢竟,思考自己能玩什麼、想玩什麼的時間可比我們想像中多得多呢。



今日互動

 

你見過玩商高的人嗎?

想要好好玩的時候,你會做什麼?

avatar-img
45會員
123內容數
#自我成長 #情感 #育兒 #焦慮 #抑鬱 #催眠 自己看不到全面,需要他人的協助。 亮亮帶你“關注自我和內心”,引領健康生活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飯糰@亮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建立親密關係的過程中,自我暴露、信任和共情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本文探討了通過觀察伴侶與朋友的互動來評估他們的親密能力,發現好友關係的健康程度往往與未來的戀愛關係質量直接相關。透過理解這些關係,我們或許能更好地選擇合適的伴侶,避免未來的情感困擾。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疲憊和壓力,但這些情緒的背後,可能是無形的「微壓力」。微壓力不易被察覺,卻能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情緒狀態。本文深入探討微壓力的來源、影響及有效的應對策略,幫助讀者更好地認識和管理這種潛在壓力,提升生活質量。 藉由瞭解微壓力,我們可以更有意識地改善生活中的負面情緒。
新鮮感是許多人在親密關係中所追求的重要因素,但心理學研究指出新鮮感並非關係中的核心,反而是內在好奇心更為關鍵。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內在好奇心來維持持久、穩定的關係,並提供具體的實操建議,例如定期交流、探索彼此的內心世界以及維持共同興趣等方法,以幫助伴侶之間保持情感的連結與親密度。
本文章探討了誇獎對個人的影響,雖然誇獎能增強自信,卻可能讓人面臨壓力和固定型思維。透過心理學理論,分析誇獎可能引發的內心掙扎,並提供如何理性看待並利用他人回饋的方法。希望讀者能學會選擇性吸收有益的回饋,避免盲目追求外界期待。
在分手之後,停止愛一個人是一個漫長且艱難的過程。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愛的終結如此不易,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來幫助人們更快地從痛苦中走出來,包括對自己誠實、進行消極評估及心理上的斷連。面對失去的重要關係,我們需要時間和勇氣,但最終,療癒與成長是必然的結果。
Situationship 作為一種模糊、不確定的浪漫關係模式,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它不同於傳統的約會或性伴侶關係,缺乏明確的承諾與定義。本文探討了 situationship 的特點、優缺點,並提供幾個指標幫助大家瞭解自己是否適合這種關係。
在建立親密關係的過程中,自我暴露、信任和共情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本文探討了通過觀察伴侶與朋友的互動來評估他們的親密能力,發現好友關係的健康程度往往與未來的戀愛關係質量直接相關。透過理解這些關係,我們或許能更好地選擇合適的伴侶,避免未來的情感困擾。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疲憊和壓力,但這些情緒的背後,可能是無形的「微壓力」。微壓力不易被察覺,卻能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情緒狀態。本文深入探討微壓力的來源、影響及有效的應對策略,幫助讀者更好地認識和管理這種潛在壓力,提升生活質量。 藉由瞭解微壓力,我們可以更有意識地改善生活中的負面情緒。
新鮮感是許多人在親密關係中所追求的重要因素,但心理學研究指出新鮮感並非關係中的核心,反而是內在好奇心更為關鍵。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內在好奇心來維持持久、穩定的關係,並提供具體的實操建議,例如定期交流、探索彼此的內心世界以及維持共同興趣等方法,以幫助伴侶之間保持情感的連結與親密度。
本文章探討了誇獎對個人的影響,雖然誇獎能增強自信,卻可能讓人面臨壓力和固定型思維。透過心理學理論,分析誇獎可能引發的內心掙扎,並提供如何理性看待並利用他人回饋的方法。希望讀者能學會選擇性吸收有益的回饋,避免盲目追求外界期待。
在分手之後,停止愛一個人是一個漫長且艱難的過程。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愛的終結如此不易,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來幫助人們更快地從痛苦中走出來,包括對自己誠實、進行消極評估及心理上的斷連。面對失去的重要關係,我們需要時間和勇氣,但最終,療癒與成長是必然的結果。
Situationship 作為一種模糊、不確定的浪漫關係模式,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它不同於傳統的約會或性伴侶關係,缺乏明確的承諾與定義。本文探討了 situationship 的特點、優缺點,並提供幾個指標幫助大家瞭解自己是否適合這種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我自己本身是熱愛分享的人,尤其是愛現『達到對方困擾的地步』,但是如果沒有粉紅卡,親人助推,我想問題會更加的多! 分享很容易看見人生百態,用一個很白的表達方式,就是多面刃,很多時候會提前人生,遇到的所有事情,加上家裡紛爭也會增加! 我承認最近幾天,我是大範圍分享,直到最後,我才知道問題發生,花了很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單機日記的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於單機遊戲及其他娛樂形式的看法和堅持。文章中談到了在現今手遊盛行的時代,單機者可能變得邊緣化,但作者仍然以身為追求高質素娛樂的單機者自豪。
Thumbnail
在這個現實社會,社交活動似乎無處不在,從社交媒體到各種聚會,我們似乎無時無刻都在與他人互動。然而,隨著年歲一年年的增加,真的覺得時間是非常寶貴的一件事,意識到,這些無意義的社交其實只是在消耗我們的精力和時間,並沒有真正的意義。 與朋友相處,應該是一種互相成長的過程,當我們與朋友相交時,我們應該能夠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常常放假時,想找的朋友都在忙 朋友放假時,我正在工作… 久了之後,習慣一個人吃飯、旅行、看電影 有些人覺得我太被動,是啊 可是為什麼呢? 後來才了解,因為每次的主動換來的都是空虛。 但現在想想,當我拒絕別人時,對方是否也被潑了冷水? 所以開始去理解自己各種情緒,擁抱ㄊ,之後不管主動、
Thumbnail
在爸爸離開後,我有覺察自己也有點轉變 除了心態、思想、性格等 還有重新好好整頓了交際圈‼️ 有時,也挺享受一個人的時候 可以好好安排自己想做的事情 😊 慢慢的自己也很清楚的意識到 在經歷一些事情的波折時 免不了會有難以言喻的孤獨感 而要如何在這樣的情境下好好 做
Thumbnail
我從來不知道 人一生的情感是如此 波折 突然在某一天 知道了 所謂真相的那一刻 是震驚、是疲倦、也很感嘆 但對我來說 我內心真正有所求的只有一個 若這一生當中 能夠 有著 多采多姿 與清閒自在日子 就已足夠 那 喜 怒 哀 樂 了
曾經的我跟朋友說,我投入不了名利場面,大家都很假, 説著不是心裏的話,做著不喜歡的事。 但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學會了裝起一副大人模樣,游走著各種大小場面。 不能說是得心應手,但總能把害怕的一面收起,不被別人發現。 有的時候也會隱藏在人群裏,觀察著各種人,透明的像不存在一樣, 在一些“大人物”需要你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自己這樣,常常覺得在人群中的時候也可以真心的很快樂、很開心。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心裡總有一塊地方既清淨有富足。同時也知道知己難尋,那個地方幾乎沒有人可以進的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將可以進去的人視為可以成為親密關係的人。後來才發現「親密關係」沒想得那樣簡單,在逐漸靠近彼此時,我們都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我自己本身是熱愛分享的人,尤其是愛現『達到對方困擾的地步』,但是如果沒有粉紅卡,親人助推,我想問題會更加的多! 分享很容易看見人生百態,用一個很白的表達方式,就是多面刃,很多時候會提前人生,遇到的所有事情,加上家裡紛爭也會增加! 我承認最近幾天,我是大範圍分享,直到最後,我才知道問題發生,花了很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單機日記的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於單機遊戲及其他娛樂形式的看法和堅持。文章中談到了在現今手遊盛行的時代,單機者可能變得邊緣化,但作者仍然以身為追求高質素娛樂的單機者自豪。
Thumbnail
在這個現實社會,社交活動似乎無處不在,從社交媒體到各種聚會,我們似乎無時無刻都在與他人互動。然而,隨著年歲一年年的增加,真的覺得時間是非常寶貴的一件事,意識到,這些無意義的社交其實只是在消耗我們的精力和時間,並沒有真正的意義。 與朋友相處,應該是一種互相成長的過程,當我們與朋友相交時,我們應該能夠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常常放假時,想找的朋友都在忙 朋友放假時,我正在工作… 久了之後,習慣一個人吃飯、旅行、看電影 有些人覺得我太被動,是啊 可是為什麼呢? 後來才了解,因為每次的主動換來的都是空虛。 但現在想想,當我拒絕別人時,對方是否也被潑了冷水? 所以開始去理解自己各種情緒,擁抱ㄊ,之後不管主動、
Thumbnail
在爸爸離開後,我有覺察自己也有點轉變 除了心態、思想、性格等 還有重新好好整頓了交際圈‼️ 有時,也挺享受一個人的時候 可以好好安排自己想做的事情 😊 慢慢的自己也很清楚的意識到 在經歷一些事情的波折時 免不了會有難以言喻的孤獨感 而要如何在這樣的情境下好好 做
Thumbnail
我從來不知道 人一生的情感是如此 波折 突然在某一天 知道了 所謂真相的那一刻 是震驚、是疲倦、也很感嘆 但對我來說 我內心真正有所求的只有一個 若這一生當中 能夠 有著 多采多姿 與清閒自在日子 就已足夠 那 喜 怒 哀 樂 了
曾經的我跟朋友說,我投入不了名利場面,大家都很假, 説著不是心裏的話,做著不喜歡的事。 但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學會了裝起一副大人模樣,游走著各種大小場面。 不能說是得心應手,但總能把害怕的一面收起,不被別人發現。 有的時候也會隱藏在人群裏,觀察著各種人,透明的像不存在一樣, 在一些“大人物”需要你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自己這樣,常常覺得在人群中的時候也可以真心的很快樂、很開心。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心裡總有一塊地方既清淨有富足。同時也知道知己難尋,那個地方幾乎沒有人可以進的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將可以進去的人視為可以成為親密關係的人。後來才發現「親密關係」沒想得那樣簡單,在逐漸靠近彼此時,我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