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朋友和 ta 相處五年的伴侶分手了。原因是對方出軌。
我們幾個人出來聊天散心,想要安慰安慰 ta ,沒想到 ta 卻歎了口氣,表示:
“在此之前我就覺得這一天總會來的。在一起久了,新鮮感沒有了,默契反倒很強。那種默契就是,雙方都知道會有人遇到更心動的而出軌,然後結束這段關係。”
接著,ta 又苦笑著打趣:“畢竟這輩子只睡一個人,也挺無聊的是吧。”
這句話把在場另一個剛開始談戀愛的姐妹給整 emo 了,她很害怕自己的感情有一天也會變成這樣。
在不少人的主觀體驗中,新鮮感確實是維持關係的重要因素。曾有調查發現,74%的人在關係中選擇出軌,是因為要尋找現有關係中缺乏的“新鮮感”。
當新鮮感消失,當浪漫消逝,關係會不可避免地走向終結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親密關係中的新鮮感。
很多人認為關係中的新鮮感是關係體驗的一個重要來源——只有當對方或者這段關係能夠持續給我們帶來驚喜時,我們才能保持對於關係的熱情。
然而,心理研究指出:
關係中的新鮮感,或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重要。
Ed O'Brien 做過一個實驗:研究者們找來一群被試,邀請 ta 們看展覽並且在看展之前預估自己的體驗看展之後,再評估實際的體驗。
然後,這群人又被要求重複觀看同一個展覽。結果 ta 們預估的體驗比第一次看展前預估的樂趣更低。
但當 ta 們實際體驗後卻發現:自己收穫的樂趣和第一次並沒有差太多。
我們常以為重複體驗不如新體驗那麼有趣,但實際體驗後的感受差異並不顯著。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研究人員給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釋:
首先,重複體驗舊事物,可能會發掘先前忽略的細節。
對新鮮感的追求常讓我們以為自己已經“厭倦”舊事物。但其實,就好像遊戲通關之後再進入遊戲可能發現之前沒注意的彩蛋,我們再次體驗舊事物時也常會發掘意想不到的新樂趣。
其次,舊事物會讓大腦更放鬆,產生積極情緒。
我們的大腦其實是喜歡熟悉感的,而新體驗反而可能會帶來認知壓力。可以說,新鮮感雖然有趣,但不一定是最舒適的體驗。
比如,結束了一天疲憊的工作,我們走向那家熟悉的小餐館,不用看功能表就可以直接點,老闆甚至瞭解你的口味。
而如果我們打算去一家新店,我們要在平臺上搜索,然後導航到店裡,坐下來後看完整本餐單,再糾結一下點什麼。這會給我們帶來額外的壓力,讓我們更加疲憊。
從這些研究來看,新鮮感對於體驗好壞的影響或許並不如我們想的那麼重要。
可能有人要問:“可是,我就是覺得新鮮感很重要啊!新鮮感褪去之後,就是變得無聊又乏味啊!”
但其實:
“新鮮感是和舊人去體驗新事物,而不是和新人去徊環舊事物。”
為什麼這麼說呢——
比起新鮮感,好奇心更重要
在親密關係中,再美滿的關係,我們的體驗也會趨於穩定和平淡。一段好的、穩定的親密關係是讓人熟悉和倍感親切與安全的,而新鮮感往往與“陌生”、“未知”相關。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新鮮感必然不可能成為長期親密關係的核心。
那麼一段長期親密關係的核心是什麼呢?關鍵在於好奇心。
可能有人會說,我就是受到好奇心的驅使才去追求新鮮感的啊。
哲學教授 Aaron Ben-Ze’ev指出,這種好奇心更準確的稱呼應該是“外在好奇心”,而戀愛關係中好奇心其實可以分為兩種:
1、外在好奇心
外在好奇心驅使我們關注新鮮有趣的事物,但常局限在表面。比如外貌、言談舉止、性格等。而且,這些表面特質也是不容易發生變化的。所以,如果只受外在好奇心驅使,時間久了,自然會感覺一段關係變得無聊。
2、內在好奇心
內在好奇心是深挖事物本質的一種動力。Ben-Ze’ev 認為它是對於深刻的親密關係而言更重要的部分,因為從根本來說,人是複雜的,關係同樣,關係的複雜性和本質只有通過向內挖掘才能被發現。
不知道你聽沒聽過類似的話:“我們在一起已經快十年了,我完全瞭解我的伴侶,沒什麼新鮮的。”
你覺得這個說法對嗎 ?
確實,關係初期,對方對我們而言是不熟悉的、值得探索的。ta 給了我們從未有過的體驗,使得我們的外在好奇心得以滿足,從而產生一種熱烈的愛。
如果舉例的話,
階段一是這樣的:“沒見過 ta 這麼安靜的人,我的前任性格都很開朗,和 ta 待在一起感覺好不一樣,好有趣。”
然而,在一起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對於對方性格的新鮮感就消失了,可能還會產生一種感覺:我和 ta 在一起這麼久,已經很瞭解 ta 了。於是我們的外在好奇心開始逐漸消退,停止了探索。此時的兩人可能會進入階段二:“ ta 太安靜了,根本不適合自己。”
在心理治療師、《浪漫愛情心理學》作者 Nathaniel Branden 看來,“沒什麼可瞭解的”從來就不是真實情況,這種想法往往和伴侶無關,而是和本人的態度有關。這種精神上的被動態度通常也會展露在生活的其他方面。
“總還是有更多可瞭解的,因為人是在不斷展現自己的,退一步說,我們想看到對方的欲望和我們以新眼光看待伴侶的能力促進了對方內心的成長和發展。”
一個擁有內在好奇心的人,會更想要往深挖掘,會更關注對方和關係的內核,從而更容易看見關係中對方發生的變化,讓雙方的關係邁入階段三:
“ta 為什麼這麼安靜?當 ta 不說話時在想什麼?Ta 的內心世界也和 ta 表現出來的一樣安靜嗎?”
而且,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那些關係維持了很久、一直很恩愛的伴侶,會經常問對方:
“ 你怎麼想?你感受怎樣?”
只有開始關注伴侶深層次的內在變化,才有利於讓關係長期健康穩定地發展。
這種內在的好奇心,讓我們能始終饒有興趣地看向對方,交流所見所感,傳遞對彼此的傾慕。
“內在好奇心”聽起來可能很抽象,但其實有很具體實操的辦法實現它——
30件小事,鞏固「內在好奇心」
01 關係初期,定下一些日常規矩
- 每週抽一晚聊聊彼此的心情狀態(強烈推薦)
- 每天擁抱一次
- 每週為對方做一道菜
- 每週一起散步人一次
- 每個月為對方按摩解壓一次
- 每週 x 次一起鍛煉身體
- 有儀式感地過生日、紀念日、重大節日等
- 每週對彼此表達感謝
02 走進對方內心世界
- 相互推薦自己喜歡的書影音
- 去彼此的故鄉看看,逛彼此的母校
- Deep Talk
- 定期給彼此寫信
- 互換角色一天
- 在門後/手機上設立“留言板”,表達說不出口的情話或道歉
03 建立屬於彼此的“重疊世界”
- 培養共同興趣
- 建立共同「願望清單」
- 每週為對方做一道菜
- 一起學一門新技術
- 一起養寵物
- 互相為對方種出一束花
- 一起拍視頻/照片記錄生活
- 一起回憶過去的視頻和照片,品一品第一次見面時喝過的酒、點過的菜
- 一起追劇
- 一起旅遊
- 一起制定工作/學習計畫
- 建立共用歌單
04 幾個小習慣,維持對彼此的好奇
- 多問開放性問題,探索伴侶內心世界“你在想些什麼呢?”“你對這件事有什麼感受?”
- 不要忌諱討論彼此的價值觀,懷著求同存異的心態,找到重合的那部分,也要充分理解不重合的那部分。
- 多留意對方在生活中的困難和隱性需求,主動去解決和滿足。
05 給彼此留出足夠的空間、時間
- 心理治療師 Esther Perel 曾說過一句話:“渴望需要空間。”一定的空間給了伴侶雙方保持對自己的認同感,以及相對的獨立,能夠讓我們時刻意識到:對方是與我們緊密連接卻又十分不同的個體。這種認知保持了我們持續探索彼此的動力。
最後想說:兩個人在一起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對對方突然失去了興趣的瞬間,這很正常,並不完全意味著我們與對方不合適。
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去挖掘對方身上的好與壞,更加深入地探索對方;反過來,對方也試著這麼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會因為成長而發生變化。
抱著這樣的期待,去走入關係吧!
如果你和你的伴侶曾經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不妨 轉發 給 ta ,兩個人保持努力,足夠好的幸福就離你不遠啦。
今日互動
你做了什麼來維持關係中的好奇心?
什麼舉動可以幫你們的愛情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