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因夢老師48部著作、翻譯、審定書單推薦(新增)

更新於 2024/11/01閱讀時間約 32 分鐘

胡因夢老師最新審修

raw-image

在這本《生命之美》日記全集中,克氏以非第一人稱的主觀視野,大量呈現了對「他境」的豐富描述,包括聖潔的愛、智慧、難言之美、靜謐中的純然動能、至樂、至福、無邊的空寂、解脫的行動、聖靈降福、沒有中樞及周邊的浩瀚無際。這在已經被譯成中文、流傳較為廣泛的克氏演講錄和對談錄當中,可以說是鮮少能看見的表達方式。

筆者即便浸潤於克氏的思想文字長達三十多年,在審修此書的四十多天裡,仍然進入了前所未有的觸動,畢竟近五年來清晰覺知到的難以邀約、來來回回的密契體驗,讓筆者更能同頻共律地融入此書所揭露的「大音希聲交響曲」。

作為一名讀者,如果我們能放下一切結論與期待,帶著直觀式的理解、空無的心境去領會這本書,我們就有極大的可能與克氏文字背後的天河之流匯為一體,毫不費力地被引進那奧妙又不可言傳的維度中。

如此方能強烈對比出我們身處的AI輻射場所強行製造的偽一體性以及內卷式生活,有多麼扭曲和令人窒息了!在這難以逃離的痛苦外境和人人都具備的高層內境之間,達成當下的平衡與解脫,便是克氏所示現給我們的言行一如典範,一種生命的至善所蘊含的美。


raw-image

當我們努力認識自己,將被迫重新探索自己立於世界,乃至整個宇宙存有中的位置。當代物質科技的神話此時已無濟於事,我們需要更宏大的敘事── 一種靈性的宇宙觀,告訴我們「我是誰,在做什麼,從何而來,將往何去」。

榮格與史坦納,前者為深度心理學拓荒者,後者創立了人智學,都是提出這種靈性敘事的當代先驅。在科學理性高張的現代,「靈性」和宗教與神祕學一起退出了我們生活的主視野,然而榮格與史坦納卻看見人們靈魂失落的危機,並試圖為玄祕的靈性世界搭建能以現代科學精神持續探究的知識體系,斐然有成。

本書作者格哈德.威爾兼長人智學、深度心理學與宗教哲學,從方方面面比較了榮格與史坦納的思想,引我們踏上關於靈魂、意識與自我意義的思辨旅程。讀者將發現,榮、史二人雖有著相近的關切,但性格、興趣及思想卻多所異趣,甚至相互矛盾。威爾不急於為矛盾尋求解方,而是期待此張力能激發我們探問自己的見解。

在榮、史二人的思想辨證中,我們將看到一種靈性心理學隱隱浮現,其適用範圍不侷限於診療室,而是要促使每個人更有意識地過上屬靈生活──榮格所說的「個體化」,史坦納所說的「靈性操練」,真意即此。


raw-image

本書是人智學與華德福教育的創立者史坦納,透過靈視解讀阿卡夏檔案而寫成的史書。全書重現了自地球誕生到有歷史可考的年代之間的史前史,包括對亞特蘭提斯人與勒姆利亞人究竟如何起源、有何成就與命運的靈視調查。

這些早已消失於史前的卓越人類根族,發展出了善惡觀念,開始有能力操縱大自然的原力,為人類後續的律法與倫理系統奠定了基礎,並且從原本的單性別狀態分化出性質各異卻又互補的男性女性力量。由此,數世紀前的人類達到了藝術、知識和精神上的最高造詣。

《宇宙記憶》為「人」的生命提供了一個真切的基礎,讓我們認知到自身的價值、尊嚴和真正本質,並啟示了人類周圍世界的關聯,揭露了我們的最高目標以及真正的命運。

本書也收錄了《主禱文的奧義研究》,引領我們領略史坦納對宗教與生命的深刻洞見。



胡因夢老師譯作

raw-image

《生命之書:365天的靜心冥想》是克里希那穆提教誨的精選,對於尚未領略克氏智慧之光的人而言,《生命之書:365天的靜心冥想》是上佳入門讀物,深入淺出,完整詳實。對於已經入門的讀者而言,它是深化之書,釐清困惑,滌淨煩憂。絕對值得再三閱讀,細細品味。

你可曾安靜地坐著,不專注於任何事物,也不費勁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詳地坐著?這時你會聽到各式各樣的聲音,會聽到遠處的喧鬧聲以及近在咫尺的細微聲響。這意味著你把所有的聲音都聽進去了。你會發現自己的心在不強求的情況下產生了驚人的轉變。這份轉變裡自有美和深刻的洞識。


raw-image

因為我們心中無光,所以才總是依賴他人,仰仗權威。

而光不是他人能給予的。唯有深入探索自我的真相,才能點亮你自己的光。

本書結集了克里希那穆提過去未曾發表過的演講錄。在書中,克氏揭露了理想、準則、依賴、執著和渴求經驗的真相,不厭其煩地帶領我們探索思想的本質。我們所受的教育總是在制約我們,讓我們朝某個特定的方向思考,從而讓我們的心失去了空間。但是,我們的心需要空間,而全心全意地覺知,就是一種沒有任何方向感的空境。


raw-image

能夠愛就是實際的事,克里希那穆提以素有的親切態度及循序漸進的啟發方式,為人們深入探索自由的真義,人與思想的關係、何謂愛、恐懼的根源、意識與潛意識、生與死、暴力的本質、人類根本的改變等問題。克氏提出,我們必須先自由,才能夠探索。唯有擺脫一切知識、理論、成見等一切執著,用心地觀察,才能夠看到真實。他認為,與愛相比,戰爭、野心、貪婪、生活方式及教育方式都是不實際的。而愛、沒有野心、不被別人的話語影響而能獨立思考等等,這一切都非常實際。

我們經常會問自己,愛是什麼?愛是欲望嗎?愛是思想嗎?愛是你掌握著、佔有著的東西嗎?愛是當你崇拜雕像、偶像、符號時所擁有的感受嗎?當你否定一切不是愛的東西,愛就出現了。愛無關任何組織或任何人。就像一陣從海洋上吹來的涼風,你可以把它關在屋外,也可以與它同在。


raw-image

《超越時空》就是由個人最深的體悟,與科學的求真精神,交織而成的「現代啟示錄」。

透過博大精微的推演,本書深入地探討了人生的問題、人與社會的關係,也揭發了思想、死亡、洞悉力、宇宙秩序與絕對境界的真實。

閱讀此書的過程,就是真正的冥想。所有的煩惱障及知識障,都能在過程中,逐漸轉化成清淨的自性。


raw-image

《心的對話》收錄了克里希那穆提對愛、自由和冥想等重要議題的探討。克氏認為,正確的教育是找出截然不同的生活之道,使我們的心從侷限中解放。只有如此,愛才會出現,從愛出發的行動一定能帶來真誠的人際關係。自由、愛與行動是息息相關的,自由的心才能行動,這樣的行動便是愛。


raw-image

本書是克里希那穆提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布蘭迪斯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聖克魯斯分校四所高校所做的精彩演講與討論實錄。

克里希那穆提針對年輕人中普遍存在的焦灼不安,以親切而循序漸進的啟發方式,與大家深入探討了生與死、愛與恐懼、思想與自由、覺知與改變等重要問題。

他指出,只有沒有預設、沒有抗拒地觀照自己的真實人生和整個存在,人們才能發現自己和世界的真相,不為任何外力所束縛,獲得心靈的完全自由。也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獲得徹底的改變。


raw-image

《人類的當務之急》是方智出版第五本克氏的教誨,也是克最完整、最受歐美者喜愛的著作。此書內涵分成兩部。

第一部披露的是克氏與大自然合一的冥想境界,以及每天清晨與訪客的問答。

第二部則深入地探討了覺察、恐懼、生活之道、倚賴、快樂、新人類等等重要的議題。

本書沒有任何教條、主張,或意識形態,只有圓滿通透的洞見。讀此書的過程,讀者可以親身體證破除幻想的喜悅。


raw-image

面對一片混亂的生命景象,是否深感無力與困惑?在這焦慮不安的社會中,個人要如何自處?唯有在已知中解脫,人才能觀察和學習,書中克氏徹底討論如何從內在及外在的所有束縛中解脫,為自己及生活帶來徹底的革新;讓我們擺脫昨日的記憶,步上新的旅程,開始真的去認識自己。

「全世界的人都充滿著困惑,這是我所觀察到的第一件事。由於不確定感及不安全感,人不斷地向外追尋、求取,想找到一條脫離混亂的出路。因此他去找老師、瑜伽士或上師,甚至哲學家;他四處尋求答案,而這很可能也是你們會來這裡的原因,因為我們都想找到脫離這個陷阱的方式,可是卻不知道造成這個陷阱的就是我們── 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


raw-image

《活著,這件事》是克氏作品的精選集,文中如實描述克氏在散歩時與大自然的互動,也與來訪的各界人士探討自我的真相。這些西方的心理學家、科學家、教授和宗教領袖等等,帶著各自的專業背景和經驗,前來向克氏討教真理,共同探索契入實相的途徑。

但克氏永遠本持著徹悟時的見解,主張「實相是無路可循的」;沒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往實相。實相必須被探究出來,但這種探究不能有任何公式。你必須在方向不明的大海裡冒險,而這個沒有方向的大海就是你自己。你必須起身出發去探究你自己,但不能按照某個計畫或模式,因為這麼一來就不叫探究了。探究會帶來喜悅── 不是可以被憶起或做比較的享樂,是永遠煥然一新的喜悅。

這一套三部曲著作,大部分出自美國克氏基金會(Krishnamurti Foundation of America)所發行的早期全集,是克氏最簡明易懂的系列作品之一,遠比後期教誨的反覆辯證,更能展現出「真理是不講情面」的風範,徹底呈現了克氏直言不諱的洞見。


raw-image

本書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展現其智慧的結晶,帶領你進入他的思想世界。讓你明白生存的所有問題、培養主動創造的能力,做個懂得深入思考的人、發現你真正愛做的事,找到你真正的快樂。

如果你一心向道,熱愛真理,覺得傳統佛經如同天書,而大部分的詮釋都有些隔靴搔癢,那麼,這本書就是你的「救心」了。

《般若之旅》取的是「逗機說教」的形式,在毫不留情的質問、探索、查詢、聆聽及觀察中,剖析了人類內心難以捉摸的惑業。

這段深入時間、過去和深入無限的旅程,毫不保留地闡明了正統「禪宗」和密宗「大手印」的智慧解脫之道,也揭露了「煩惱即菩提」、「轉貪嗔癡為戒定慧」等的真諦。


raw-image

在這個標榜自由民主的大世界裡,為什麼個人的自由反而愈來愈少?

既然兩人間是真正的愛,又為什麼仍需要誓約、諾言來作背書?

在如此一個充滿了複雜問題的日常生活裡,我們到底該採取怎麼樣的行動?

不論你的年齡,也不論你在生命中哪一個階段,這些問題不是一直都仍迴旋在你的心中嗎?

心靈導師克里希那穆提在此和你一起探討這三個人生的習題,並共同分享他的心得。細讀本書,可以使我們得以從自己每日的行動中去得到啟發,並讓我們的心從自己的限制中解脫出來。


raw-image

《克里希那穆提傳》寫的是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他是 20 世紀最卓越的靈性導師,一生在印度和西方世界傳播他的教誨,他堅強無畏,言論和著作無法歸屬於哪一種宗教,既非東方也非西方,他一直啟發人們自我覺察和探索,以及放下自我、宗教與民族的局限與制約,通過個人的意識轉化,以獲得單純而開放的心靈。

他的智慧和洞見不斷吸引全世界各地的人士。但是他一直宣佈他不是權威,他解散為他設立的「世界明星社」,宣佈真理乃「無路之國」,任何一種形式化的宗教、哲學、宗派都無法一窺究竟。

他主張真理純屬個人了悟,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你不是去瞭解克氏的教誨,你只是在瞭解自己罷了。」

本書是對他的成長過程、生活經歷、他的啟發和洞見以及對世界產生廣泛而深遠影響的真實記錄,是瞭解克里希那穆提和他的教誨重要的一本書。


raw-image

美麗、活潑、聰慧的女子崔雅,三十六歲邂逅肯恩 · 威爾伯,彼此一見鍾情,於是喜結良緣。然而,就在婚禮前夕,崔雅卻發現患了乳癌,於是一份浪漫而美好的因緣,引發出了兩人共同挑戰病魔的故事。他們煎熬過五年時間,因腫瘤惡化,終而不治。

在這五年的艱難歲月裡,夫妻各有各的痛苦和恐懼,也各有各的付出;而相互的傷害、痛恨、怨懟,借由靜修與修行在相互的超越中消融,並且昇華到慈悲與智慧⋯⋯ 在這個過程中,病者的身體雖受盡折磨,而心卻能自在、愉悅、充滿生命力,甚至有餘力慈悲地回饋,讀來令人動容。

在這部死亡日記中,女主角的敘述與男主角的解說渾然交織為一體,宛如對話、交流、相互解讀,使其內心體驗成為真實的生命經驗。


raw-image

本書為超個人心理學大師肯恩 · 威爾伯 1997 年至 1998 年一年間的日記,其中不僅記錄了他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修行,他與美國心理學界以及靈修圈的交往,美國當時文化、藝術界的基本面貌,更以大量篇幅闡釋了他對意識領域的研究,並釐清了「轉譯」式的修行與真正具有「轉化」意義的修行之不同。

因此,本書可稱為意識研究領域的顛峰之作,以及身心靈成長的佳指導手冊。


raw-image

一九八九年春天,佩瑪.丘卓帶領一群人進行長達一個月的閉關。甘波修道院位於小島一座懸崖上,俯瞰湛藍的海灣,舉目盡是荒蕪的美景、嬉戲的動物及狂野多變的氣候。人們在禪堂裡打坐,感官中充盈了天空和大海的浩瀚,週遭的靜謐,交織著波濤、風吼、鳥兒和動物的聲籟。每天清晨,佩瑪會進行一些談話;與世隔絕、大自然、靜坐與守戒,組合成一種「無可逃脫」的情境。既然沒地方可躲,大家也就更容易敞開心胸,來聆聽這些坦直的教誨。

《不逃避的智慧》就是這些談話的精華內容,文字簡單易懂,目的是説明人們減輕痛苦,學會面對自己,學會如何愛自己以及周遭的世界。佩瑪一再強調,修行並非要變成完美的人,而是要學會與自己相處,不再逃避生活中的挫折與挑戰。


raw-image

《轉逆境為喜悅:與恐懼共處的智慧》就現代人普遍經驗的恐懼和困境,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看清,瞭解無常、苦、無我的基本人生事實,覺察身心變化,做到有勇氣面對進而安住當下,讓友愛、慈悲、喜悅自然發生。

《轉逆境為喜悅:與恐懼共處的智慧》作者佩瑪 · 丘卓閱歷豐富,語言風趣平實,在行文中結合自身經歷、親身體晤,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敏感,將心理過程的細緻剖析和培養勇氣、轉逆境為喜悅的方法,娓娓道來。閱讀《轉逆境為喜悅:與恐懼共處的智慧》,如同行路有亦師亦友的同道相攜相伴,溫暖而踏實。


raw-image

《與無常共處:108篇生活的智慧》向我們講述了,人生中不可能不遭遇逆境和痛苦,而我們出於本能反應,總希望它們能夠得到解決或減輕。我們想盡辦法使生活不失去控制,又不顧一切讓自己覺得好受些。為了滿足自己對安全感的渴求,我們甘願活在這種緊張之中。

於是,逆境與痛苦對我們來說,一直如一個未解之謎。而佩瑪 · 丘卓鼓勵我們踏入這個未知領域,停留在曖昧不明的時刻,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在這部如利劍一般劃破無明、直指真相的著作當中,佩瑪 · 丘卓不僅教會我們如何與逆境共處,也讓我們相信,在逆境的背後,有著我們真正想要尋找的東西。


raw-image

如今正值恐怖主義橫掃全球,各種天災人禍接踵而至,並透過媒體送到每一戶家庭,藏密古老預言中的黑暗時代景象,似乎已遮蔽千禧年的樂觀願景。從根本上來看,人類會因為宗教信仰的派別不同而相互殘殺,顯然是因為執著於自己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及信念系統所致,而似乎也只有超越上述種種意識活動和細微幻象的終極真理,才能幫助整體人類在自心中覓得真正的解脫之道。誠如本書末章所引用的創巴仁波切名言:「從我們困惑的心中所生起的一切現象皆可視為解脫之道。凡事都能行得通。這是無懼的宣言,如同獅吼一般。」

但願本書從法性自然流露的警語,能引領所有面臨困境的讀者,在每一個當下勇敢邁入內心那曖昧不明、無所依恃的聖境。


raw-image

 《存在禪-活出禪的身心體悟》從介紹禪法修持的基本要點出發,繼之以禪法如何對治心念、轉化煩惱為抒發主題,之後以覺醒慈悲之心成就圓滿修行之功作結,層次井然地盤旋鋪疊而上。貝達禪師以三十年實修之功為基礎,於本書字裡行間所傳達的,悉是禪宗心法的要義。他不落傳統名相窠臼,在我們日用平常的具體情境中,雲淡風清地刻畫出禪者綿密的心地功夫,突顯了他對「至道無痕」的生動體悟。

書末所載貝達禪師個人參與臨終照顧的個案紀實,尤其可圈可點,使讀者清楚認識到不假修飾地直下承接自己種種不完美的起心動念,才是禪修的真正精神,讀來令人歡喜動容。

生命的本質是愛,生命的煩惱因此也是愛,禪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去愛而又沒有煩惱的智慧。但是智慧的擷取,捨棄參與生命的苦難,即別無他途。本書既是作者生命苦難參與的分享,也是邀約讀者共同參與生命苦難、透顯生命新機的開始。


raw-image

《當代占星研究》以工具書的方式撰述,內容針對占星學中「星座」「宮位」「相位」等三位一體的諸多概念有深入解釋,不但為許多想進入占星世界、認識自身靈魂密碼的讀者打下扎實的「基本功」,更能幫助已入門的讀者重新梳理占星知識。它提供像字典一樣的查索功能,只要排出個人星盤,便可援引《當代占星研究》,和真實的生命作比對,讓我們更深刻地「讀人」。

《當代占星研究》譯筆優美流暢,觀念說明淺顯易懂,將重量級的專業論著演繹為精彩絕倫的札記,讓人沉浸其中不忍釋卷。是有志於占星學習者的必備經典,也是理解占星精髓的專業指南。


raw-image

占星學是個充滿符號的詮釋系統,但這些符號並非孤立的元素。當行星之間或與其他交點形成某些特定的角度,便構成所謂「相位」。相位是星盤的能量所在,是代表一個人的生命力與活力、衝突與喜悅的象徵符號,可作為理解個人心理及事件發展背後影響力的工具。

相位有柔和與困難之分,柔和相位有助於行星間的能量互動,困難相位則可能形成干擾和壓制,但這份張力也往往能為人生帶來意想不到的成長。

蘇 · 湯普金斯傾注多年從事占星研究和實踐的心血完成《占星相位研究》,以幽默而精準的語言,詳解各種相位所代表的能量運作方式,有助我們理解心理模式的複雜面向。又舉諸多名人為例,使相位含義變得更為生動和容易理解。


raw-image

《占星.業力與轉化:從星盤看你今生的成長功課》提供了一整套奠基於榮格心理學和東方哲學的深度占星方法,目的在於説明讀者運用占星學來認識個體在宇宙中的生命軌跡,從而達成個人的轉化,並促進靈性與心理上的成長。這種嶄新的占星途徑與傳統預測導向的占星學截然不同,它是奠基於業力法則和自我轉化驅力之上的,特別強調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與冥王星在轉化業力上的重要性,而且把所有的占星技巧都用於促進個人成長的面向上。

作者在占星學領域具有深刻的洞見和豐富的諮商經驗,其對占星學、心理學與東方哲學的整合,反映出一種深層的包容力與統合力。在處理複雜概念時,他的清晰度和簡樸風格使得初學者也能從中體認到星象詮釋的心理學背景。凡是對自我認識和靈性成長有興趣的讀者,一定能從本書中獲得中肯而實用的建議。

 

raw-image

黃道十二星座是由地、水、火、風四元素所構成的,這四元素不但是占星學和一切玄學的基礎,也是人類經驗到的一切事物的構成元素,甚至是意識體的動力來源。

本書部分旨在釐清占星學的各種途徑,闡明占星學為何能成為「人本心理學」的有力工具,並揭示其跟心理學領域直接相關的詮釋技巧。這部分是作者的心理學碩士論文,曾獲得1973年英國占星學會的大獎。

在第二部分,作者從四元素的能量層次來闡釋占星學,深入解析了本命盤各個層面中四元素的意義,包括四元素的組合情況,以及相位關係、行星坐落、星盤比對等涉及四元素的內涵。


raw-image

土星,傳統占星學認為它是凶星、惡魔、業力之王,因為它代表痛苦、失敗與磨難。這個汙名持續了幾千年,直到本書出版,才讓土星的詮釋得到改觀,占星學也由此實現了一個很大的提升。

麗茲.格林是當代占星界的天后,也是倫敦心理占星學院的創立者。本書是她一鳴驚人的成名傑作,1976年出版至今,仍然是占星學習者必讀的經典,具有不可動搖的代表性地位。

麗茲.格林從榮格心理學的角度,以全新觀點探索土星的意義。她說,土星看似一頭恐怖野獸,在我們的生命旅途中設下許多障礙、挫折、侷限和考驗,也引動了我們內在的內疚感、自我懷疑和恐懼,讓人沮喪和不悅,但其實,野獸與王子是一體的兩面,當我們學會勇敢面對土星帶來的功課,穿越它的挑戰,它將變身為瀟灑王子,賞賜我們豐富的成長禮物。

土星象徵轉化的潛能,也是自我啟蒙的關鍵。當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土星,就知道如何更好地完善自己。


raw-image

《改變,從心開始: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的作者羅伊.馬丁納是另類醫學專家,是真正懂得身心平衡的實修者。

「我們本身要為創造內在的祥和負責,沒有人能為我們達成這個目的。在生命中塑造出內在的祥和與和諧的唯一方法,就是讓自己更接近自己的心靈。

最初這可能需要投資一些時間和努力,可是請記住:你在自己身上投資越多,得到的回報越高。要達到『不工作的顯化層次』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以聰明的方式工作。每天花費短短的十五或二十分鐘時間,持續練習情緒平衡技巧,你的生活會變得更輕鬆更平衡,並且開始吸引不同類型的人和新的情境。

幸福快樂是一種選擇,情緒平衡是一種能力。」


raw-image

26、《鑽石途徑 I:現代心理學與靈修的整合》

阿瑪斯解析了何謂本體,本體的不同品質和面向,以及我們如何借由發現本體來解決許多的內在議題。「鑽石途徑」是一條精準而直接的道路,它提供給我們的除了心理活動的深度知識之外,同時也邀約我們發展出智慧、愛、喜悅、好奇等品質。它把上述的品質視為生命本體的不同面向,如果我們能允許自己在每個當下開放地體驗內心所有的感覺,我們就會渴望活出具足本體的生活。

 

27、《鑽石途徑 II:存在與自由》

探討了開悟的七大元素:能量、決心、喜悅、仁慈、祥和、融入和覺醒。這些元素最後會結合成所謂的鑽石意識,使我們的心靈散發出閃亮剔透的光彩!心必須徹底被瞭解,人類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開悟需要七大元素:首先是能量,以便有足夠勇氣和耐心來轉化你的人格和人生;其次是決心,以不動搖的意志來面對挫敗和失望;喜悅,以赤子之心來輕鬆地突破障礙;仁慈,學習善待自己及他人;祥和,一種安靜下來的能力,放下擔憂及焦躁;融入,專注而忘我地體驗眼前的一切;最後是覺醒,彷彿在萬里無雲的明亮中,一切澄澈而清新。

 

28、《鑽石途徑 III:探索真相的火焰》

阿瑪斯將焦點集中在自我及身份認同,從個人性及宇宙性的面向來探討自我了悟,使人經驗到最根本的自我改變。真有「我」嗎?還是只有一連串的事件及認同?你是誰?為什麼在這裡?又將往哪裡去?這些問題像火焰般在心中燃燒,不要急著用答案來熄滅它,就讓它燒掉你所有既定的信念,讓這團火焰在你心中深化;讓存在變成一個問號,一股熱切的渴望。

 

29、《鑽石途徑 IV:無可摧毀的純真》

本書提出個人本體性當在剝除防衛、脫離表相、消除疆界後,進入合一之境,回歸處子的純真狀態,讓知覺開放,在光輝熠熠的實相中,看見鮮活美好的世界。


raw-image

在本書中,一行禪師以他的親身體證,提出了有別於虛無論和靈魂永生的生命哲學:死亡不是句點,透過深觀修持的體悟,你會發現超越死亡的秘密—— 死亡這件事並不存在,就好像雲承繼了大海、河川以及太陽的高溫,而雨又承繼了雲,事物永遠在延續著。

事物的消失只不過意味著另一種形式的呈現。生、死、來、去只是我們製造出來的概念,而這些幻象就是我們苦難的源頭。一旦洞察萬事萬物皆是不生不滅,無來無去,無同無異,無存在無不存在,體認到自己無法被摧毀,我們就能「重生般」地享受和欣賞人生了。


raw-image

本書被紐約H.B工作室的學員奉為《聖經》,是有志獻身戲劇工作、對表演心存虔誠的表演愛好者和演員們的實用手冊。

作者以一個甲子的表演與教學經驗,告訴您即使沒有較好的容貌與天賦,通過嚴格科學的訓練也可以成為的演員,她從點滴的生活細節入手,教您如何培養演員的職業素養與道德品格,訓練肢體、聲音、語言,分析角色,對角色及其處境建立信念,終融入角色,靠自己釋放角色之生機,進而與觀眾建立無間的交流。以還原演員應有的生活狀態,還表演應有的藝術尊嚴。


raw-image

最上乘的思想往往是在意識安歇時出現的。

閒讓意識暫時空掉,往往是面對緊急事務的最佳方式。

懂得傾聽的人通常能掌握全域。

品嘗食物的滋味乃是啟動思想最愉悅的方式之一。

「無所事事」 不是教你終日閒散,不做正事,而是幫你從疲憊不堪的生活中解脫出來的生活藝術。當全世界都在催你奮力往前衝時,這本《無所事事的藝術》卻反其道,教你怎麼拖延、深呼吸、發呆、打瞌睡、沐浴、品嘗宇宙萬物的美妙滋味…… 正如英國哲學家艾倫 · 狄波頓所說:「無所事事才是高貴的光榮。」莫讓唯利是圖的活動塞滿你的人生!


raw-image

作者呈現了一個歡樂的耶穌。歡樂是一種精神上的修為,笑就是解脫的開始,而天國就在「當下」;一旦睜開心靈的眼,就會看到貧乏之中的豐盛,饑餓之中的飽足,悲傷之中的喜悅,困頓之中的福祉。一切相對的事物在天國都融為了一體。

這樣的福音,跟東方的「禪」有異曲同工之趣;禪也是一種生活的藝術,「學禪」意謂著美化及增進心靈生活的品質。生活的藝術並不是去改變外在世界,而是以創意及建設性的方式來面對生活。西方的耶穌和東方的禪師,所教導的其實都是「內心的煉金術」;當我們拓展視野,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見各種美好的奇跡,並發現一個五彩繽紛、生氣蓬勃的新世界。

本書融合了東方的禪與西方基督教的福音,不論是基督徒,還是佛教徒,都可在本書中發現閱讀和思考的無限樂趣。行文詼諧幽默,深入淺出,呈現了一個歡樂的耶穌,釐清了眾多靈性與宗教議題。


raw-image

面對全球迫切的危機,有愈來愈多的人感受到自己是責無旁貸。也許你注意到周遭有些人開始力行環保、簡樸生活,進行深度的自我省察,試圖為特定族群、甚至全世界的人服務,思考人類更成熟的生存方式。這些調整與改變,是在呼應著全球的「超個人運動」。

超個人並非某個學派,它是一股潮流,一種跨學科、學派、國家、性別的運動,目的在於採納包羅萬象的途徑,來反映出人類及宇宙超凡的可能性。我們可以從本書中瞭解超個人運動的發展趨勢。更重要的是,透過這股潮流,我們終於可以向累積了數千年的東西文化學習,再度尋得我們本質裡的神性,學會與所有人類、宇宙以及眾生和諧共處之道。

本書是諸多超個人心理學專家的精粹作品集錦,包括肯恩.威爾伯、丹尼爾.戈爾曼、傑克.康菲爾德、查理斯.塔特等人,彙集各家思想精華,予以分析、整理。內容涵蓋有靜坐禪修、清明夢、迷幻夢、瀕死經驗等超常意識經驗。此外,本書還介紹了各種自我探索、靈性成長的具體道路,以及可能產生的問題與對治之道。超個人心理學是西方深度心理學與東方高度心理學的整合,而本書就是這條整合道理的思想精粹。


胡因夢老師審定


raw-image

我深信這本整合智力與智慧、祈禱與默觀、信仰與科學、陽性與陰性三位一體的實修經典,將引領深入於其中的讀者,踏上「以小向大」、「自力與他力」、「上求與下化」、「出世與入世」相容並蓄的十字解脫之道。

如果說另一位引路者,克里希那穆提,帶給人類的是無依無靠、當下直觀內外真相的頓超之道,那麼範倫廷.湯柏格提供的就是綜合一切形上智慧、彙整多元知識的和平之道,也可說是必須要窮邏輯之究竟,然後放膽躍入「直觀」的深淵,在面臨未知暗夜時全心信靠主耶穌的引領。

這兩位現代智者獻上了大異其趣、但終點相同且互補的解脫途徑,同時也留下讓後人繼續探討和辯證的廣闊空間。根據我的親身經驗和觀察,沒有人可以全靠自力,也沒有人做得到徹底交托,因此未來人類的靈修發展,勢必得朝著結合祈禱與默觀的「東西彙整」方向努力。

期待讀者們能夠靜謐地投入於《塔羅冥想》的心傳之流中。


raw-image

最終極的開悟才是終站!

本書前所未見地以精確細膩、誠實探究的心理學語言,完整地具體描述了逐步揭露內在絕對之境的歷程。十四篇自在流動的日誌,記錄了難以言喻的、珍貴而真實的證悟旅程!


raw-image

宮位是依據一個人出生的時間地點不同,而將天空分成不同的區域,和星座依太陽運行的固定劃分是不同的。十二宮代表生命不同的區域,代表人生不同的經驗,也代表生命不同能量的出口,如果遇到困難的出口,也就是我們要去修煉的部分,這也是自我覺察的法門!

《占星十二宮位研究》開風氣之先,詳細地介紹了各個宮位的內涵,具體地闡述了各個宮位所代表的具體情境及各行星落入其中的不同意涵,對於天體循環有專業及深入的見解,頗受占星學子和執業占星家的喜愛,是毎位占星愛好者的必備之書。

霍華德.薩司波塔斯的方法兼具心理學和精神性,他至今仍然是頗具影響力、為人喜愛的占星家之一。


raw-image

所有具有療癒力量的人,都是利用能量在進行療癒的,不管他們有沒有意識到。健康方面的問題都各有其生理上和能量上的原因。即使是像貼 OK 繃這麼簡單的動作,都有其對靈性、精神、情緒方面的影響。

這本 500 頁的百科全書為我們詳細介紹了什麼是「精微體」,並提出科學證據,說明我們肉眼不可見的量子狀態是如何影響生理方面的健康。全書逾 150 幅插圖,詳盡描繪能量結構在我們的身體中如何運作。若您對各種不同的能量療法(阿育吠陀、氣功、靈氣療法、卡巴拉等等)有興趣,或是想更加深入瞭解精神力量在我們的健康中扮演的角色,本書是絕佳的參考資料。


新書預告


raw-image

本書是一位美國作家分享他與印度教精神領袖克里希那穆提互動的種種的回憶錄,他們的友誼始於青少年時期的好萊塢,並持續終生。

克里希那穆提出生於印度,在英國受教育。14歲時,他被「通神學會」的通靈人認為是擁有最純淨靈光的彌賽亞候選人,並於1925年悟道。但後來,他解散了信徒為他成立的機構,退出「通神學會」,並且宣布有生之年不再成立任何形式的組織。他認為真理不存於任何人為的組織中,純屬個人領悟。

然而在本書的回憶紀錄中,克里希那穆提似乎不願意承擔自己的使命。年輕時,迪士尼編劇菲爾德(Sidney Feild)將他描繪成一位顯赫的灰色人物,而這位大師似乎表現出了對豪華汽車的熱情,並且能夠在自己的打嗝中找到幽默,但更黑暗的塵世樂趣則沒有誘惑到他——在好萊塢派對上,克里希那穆提發現跳舞令人厭惡,並逃跑了。書中還用了大量的篇幅詳細描述了克里希那穆提和一名副手之間的訴訟,不僅讓我們看見這位大師不同的面貌,也對於轉化、修行的類事,有了超脫刻板理解的體悟。



raw-image

針對靈性發展中的疑問,著名靈性導師保羅 · 布倫頓透過本書提供指導,涵蓋冥想、自我審視和覺醒的三個基本領域。布倫頓闡述如何加深冥想的內心生活,克服障礙,並依靠直覺追求精神成功。他探討生活挑戰如何促進個人成長,強調超然洞察力和慈悲智慧的重要性。此指南匯集布倫頓的智慧,助人理解靈性旅程的意義,並在不確定時期指引方向。


胡因夢老師著作


raw-image

「廓然無聖」是這本書真正的精髓。如果你想在此書中尋找預設的理想或標準,你可能會一再陷入失望,如同我在撰寫的過程中對自己的不完美所生起的短暫窘迫一般。

但你若是能毫無成見地隨著我的生命歷程,與我一同朝聖、解構、褪去層層的外衣,裸泳於意識的濤浪裡,或許我們能認出彼此都是從「零」中降生的遠古生物。

這本傳記若是能幫助讀者把人生方向從外求導向內證,也就不枉費我生命過程中所經歷的那些非言語能道盡的艱苦了。


raw-image

由於一次婚姻的突變,竟意外地治癒了二十多年憂鬱症,使她恍然自己面對打擊與挑戰的反應使如此堅強,對於生命的基本形態又是如此樂觀的胡因夢,強調她的第二本文集說:「屬於《茵夢湖》的時代成熟是,我仍然肯定愛的價值與人性的光輝,同時在不衝突的方式下,完成我今世對於『自我』的追求。」

在這本中篇的散文集裡,胡因夢掀起了她深度湖心的深奧生命,她樂觀、進取,她從成長的契機中,把她身處世界的所感、所想紀錄在《茵夢湖》裡。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開悟,是正視生命的意義,重新為自己定位,規劃出新的人生標的,讓自己再生,並從生活裡一步一步實踐。

現代佛典系列林清玄策劃敬獻給對生命有過迷思,對生死有過困惑,對情慾有過掙扎的現代人。本書由林清玄、葉曼、孟東籬、李祖原、傅佩榮、曾昭旭、胡因夢、阮大年、曹又方九位名家助你開 啟生命潛能,使你當下開悟解脫。

人生困境一重又一重,需要高度智慧來一一勘破,如何從層層困境中開悟、柳暗花明又一村,並非偶然。你必須擴大視野,並且有化負面為正面的能量與創意。

書中從生命、工作、愛情、信仰、禪修,到自我覺醒和宇宙觀的建立,全方位做出慧解和觀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父親是一位狂熱的園丁;而那一年,整個收成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需求。我在花園幫他,驕傲地將我的紅色拖車拉過一排排的蔬菜,將這些農產收集起來。有一次,他告訴我,如果我可以將拖車沿著小鎮的人行道拉到雜貨店,也許就可以賣出蔬菜並賺到錢。因此,我朝著這個方向出發,滿懷希望將裝載的拖車拉到街上……
伴侶諮商很難,困難之一是要能將觀點轉移成「系統觀點」,能看見伴侶之間舞出的負向互動模式。然而只擁有系統觀點,並不足以應付伴侶諮商實務上的需要。我們面對的,是許多關於人性的需求與渴望等議題,像是伴侶間發生欺騙、背叛、被輕蔑、遺棄、被拒絕、失去控制感等複雜經驗,我們更需要知道這些人性議題是如何影響著他們
普遍存在的無意義感,是當代異化和疏離的症狀之一。許多病人前來尋求心理治療,並不是因為有任何確切的疾病,而是感覺生活失去意義。體貼的心理治療師通常的印象是:這些病人正在經驗的困擾,並不僅僅是導因於不愉快的童年經歷,也來自於文化的重大變遷所帶來的動盪。
令人驚訝的是,一句關於天氣的短評很容易就令人忽略,卻能揭示人們對未來的生存恐懼。榮格分析師湯瑪士.辛格寫道:「滅絕焦慮正在氾濫,儘管它經常以群體或文化焦慮的替代形式被表達出來,而不是直接表現出對滅絕的恐懼」。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一方面,榮格的追隨者十分明白,真正的心靈研究是必需要將心靈的思考重新放在真實的生活空間裡,而不是拘泥於所謂科學領域,或是是否符合科學研究的要求。然而另一方面,就像所有的知識體系一樣,榮格的追隨者也希望自己是一個開放而不是奧祕封閉的思考體系,是可以和其他思想體系繼續對話,做更多的交流的。
我父親是一位狂熱的園丁;而那一年,整個收成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需求。我在花園幫他,驕傲地將我的紅色拖車拉過一排排的蔬菜,將這些農產收集起來。有一次,他告訴我,如果我可以將拖車沿著小鎮的人行道拉到雜貨店,也許就可以賣出蔬菜並賺到錢。因此,我朝著這個方向出發,滿懷希望將裝載的拖車拉到街上……
伴侶諮商很難,困難之一是要能將觀點轉移成「系統觀點」,能看見伴侶之間舞出的負向互動模式。然而只擁有系統觀點,並不足以應付伴侶諮商實務上的需要。我們面對的,是許多關於人性的需求與渴望等議題,像是伴侶間發生欺騙、背叛、被輕蔑、遺棄、被拒絕、失去控制感等複雜經驗,我們更需要知道這些人性議題是如何影響著他們
普遍存在的無意義感,是當代異化和疏離的症狀之一。許多病人前來尋求心理治療,並不是因為有任何確切的疾病,而是感覺生活失去意義。體貼的心理治療師通常的印象是:這些病人正在經驗的困擾,並不僅僅是導因於不愉快的童年經歷,也來自於文化的重大變遷所帶來的動盪。
令人驚訝的是,一句關於天氣的短評很容易就令人忽略,卻能揭示人們對未來的生存恐懼。榮格分析師湯瑪士.辛格寫道:「滅絕焦慮正在氾濫,儘管它經常以群體或文化焦慮的替代形式被表達出來,而不是直接表現出對滅絕的恐懼」。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一方面,榮格的追隨者十分明白,真正的心靈研究是必需要將心靈的思考重新放在真實的生活空間裡,而不是拘泥於所謂科學領域,或是是否符合科學研究的要求。然而另一方面,就像所有的知識體系一樣,榮格的追隨者也希望自己是一個開放而不是奧祕封閉的思考體系,是可以和其他思想體系繼續對話,做更多的交流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主人翁培德追尋自我的覺醒,也是所有年輕徬徨的讀者,學習成長過程的一盞明燈,指引迷失的心靈,走上光明大道,其思想上的永恆價值殆無疑義。 (一)追尋自我的覺醒 德國作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榮獲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赫塞的小說深具思想性及半自傳性,往往塗抹「
Thumbnail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生命之歌》是德國作家赫曼·赫塞的偉大作品。這本書描述了人生的殘酷和諷刺,並呼籲人們用善良和理性面對命運的意外。赫曼·赫塞的二元對立的寫作風格在這本書中表現得深入淺出。推薦大家閱讀,作為瞭解赫曼·赫塞的第一本書。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Thumbnail
參加由趨勢滙流人文書院舉辦的國家圖書館活動,題目是「焦慮時代-人文的追尋」,聆聽楊儒賓老師和紀金慶老師的精彩講座,深入探討新人文精神、人文的創造性,還有科學革命的誕生及其對現代世界的影響。活動心得分享在下方文章內容中。
Thumbnail
主編者: 賀新輝 出版社:地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年2月
Thumbnail
溫尼考特的語言,總是令人目眩神馳地編織著無數有如魔法般流動的意念,在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撞擊讀者靈魂的深處,解開累世堆疊的防衛,有如召喚亡靈一般,讓那些早已埋葬在內心深處的各種感受緩慢但堅定地浮現到終於可以觸摸得到的地方。
Thumbnail
這雖然是本薄冊,詩意的語言講述一段沈重的歷史事件,腦中自然地匯聚出一幕又一幕畫面。搭配非常適切的書名,是一本我認為愈看愈有意思的小書。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主人翁培德追尋自我的覺醒,也是所有年輕徬徨的讀者,學習成長過程的一盞明燈,指引迷失的心靈,走上光明大道,其思想上的永恆價值殆無疑義。 (一)追尋自我的覺醒 德國作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榮獲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赫塞的小說深具思想性及半自傳性,往往塗抹「
Thumbnail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生命之歌》是德國作家赫曼·赫塞的偉大作品。這本書描述了人生的殘酷和諷刺,並呼籲人們用善良和理性面對命運的意外。赫曼·赫塞的二元對立的寫作風格在這本書中表現得深入淺出。推薦大家閱讀,作為瞭解赫曼·赫塞的第一本書。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Thumbnail
參加由趨勢滙流人文書院舉辦的國家圖書館活動,題目是「焦慮時代-人文的追尋」,聆聽楊儒賓老師和紀金慶老師的精彩講座,深入探討新人文精神、人文的創造性,還有科學革命的誕生及其對現代世界的影響。活動心得分享在下方文章內容中。
Thumbnail
主編者: 賀新輝 出版社:地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年2月
Thumbnail
溫尼考特的語言,總是令人目眩神馳地編織著無數有如魔法般流動的意念,在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撞擊讀者靈魂的深處,解開累世堆疊的防衛,有如召喚亡靈一般,讓那些早已埋葬在內心深處的各種感受緩慢但堅定地浮現到終於可以觸摸得到的地方。
Thumbnail
這雖然是本薄冊,詩意的語言講述一段沈重的歷史事件,腦中自然地匯聚出一幕又一幕畫面。搭配非常適切的書名,是一本我認為愈看愈有意思的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