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了以後,我想繼續好好活:擁抱逝者,回歸自我的人生六次聚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你走了以後,我想繼續好好活:擁抱逝者,回歸自我的人生六次聚會》,是一本關於失去、重建和自我成長,不僅僅是對親人逝去的哀悼,更是引導我們學會如何在失落中找回生活力量的指南。

作者透過六次聚會,呈現了5個不同的悲傷故事,這些故事真實、動人且充滿力量。在每一個故事裡,透過遺族的角度,我們看到遺族如何在面對逝者的離去時,歷經了痛苦、迷茫,但最終,他們帶著逝去的愛與記憶繼續前行。

每一個悲傷故事,都讓我們看到了悲痛的多樣性:有的是憤怒,有的是內疚,有的是迷失方向。但這本書也提醒我們,無論悲傷如何折磨人,我們都有能力從中找到光亮,並且再次站立起來。這是一種與哀傷共存的力量,讓我們在逝者不在的情況下,依然可以選擇好好活下去。

無論你是否曾經經歷過失去,這本書都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那些在悲痛中的人。理解並不意味著解決所有問題,而是讓我們知道,悲傷是可以被看見、被承認的。

「當他們選擇結束痛苦的生命,留下來的我們,也能想辦法找到悲傷的出口。」

▲ 桃園市政府衛生局委辦-自殺者遺族關懷服務申請:https://forms.gle/v8DHa7S3K8stShQcA

▲ 玫瑰園-給自殺者遺族的交流園地:https://vocus.cc/user/@SuicideSurvivor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害怕的是什麼?」 「比如說,他不夠愛我,或那其實是我的錯。」
中秋節對很多人來說是團圓的象徵,大家會和家人一起賞月、吃月餅。但對於失去親人的遺族來說,這個節日變得特別難熬。當大家聚在一起時,那個曾經熟悉的身影卻再也不會出現在眼前。雖然這份失落感無法完全抹去,但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方式來懷念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找到心靈上的安慰。 1. 創造屬於你們的中秋回憶
正因為瞭解生活的不易,以及失去摯愛時的痛有多深沉,所以我們選擇聚在一起,互相為彼此點起一盞微弱卻溫暖的燈。 由桃園市政府衛生局委辦,桃園市生命線協會即將於113/9/22舉行「藝術療癒工作坊」,邀請自殺者遺族透過團體活動的參與,進行輕鬆的自我探索與照顧。
許多家庭在經歷自殺事件後,選擇絕口不提。「大人已經夠累、夠煩、夠痛苦了,沒有必要將孩子牽扯進來」——這是不少家長在成為遺族後的心聲,或許是因為悲傷太過強烈,導致難以開口,又或許是深怕影響孩子的發展,所以打算「等他長大後再說」。   「可是孩子也有知道的權利。同樣的,他也有悲傷的權利。」
那是一個特別難熬的夏天。我深刻地記得,那是平凡的一天,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對話,平凡到讓我無法預料,父親在那個晚上選擇了離開。留下了我、弟弟和母親。家裡充滿了沉重的氣氛,每當我看到父親的照片,心中的刺痛便如影隨形。我經常在夜晚流淚,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流淌不止。白天,我把自己孤立在房間裡,避開所有
我們常稱伴侶為另一半,那麼失去一半的自己,該有多痛呢? 無論是以何種形式彼此牽絆的伴侶,相信背後皆有著深厚的情誼與連結。在經歷另一半的自殺事件後,伴侶遺族必須承受比失戀劇烈百倍的孤獨與被遺棄感,而即便往後建立起新的關係,當初失去的痛亦未必隨之消散。 要重新適應伴侶缺席的生活,將會是一
「你害怕的是什麼?」 「比如說,他不夠愛我,或那其實是我的錯。」
中秋節對很多人來說是團圓的象徵,大家會和家人一起賞月、吃月餅。但對於失去親人的遺族來說,這個節日變得特別難熬。當大家聚在一起時,那個曾經熟悉的身影卻再也不會出現在眼前。雖然這份失落感無法完全抹去,但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方式來懷念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找到心靈上的安慰。 1. 創造屬於你們的中秋回憶
正因為瞭解生活的不易,以及失去摯愛時的痛有多深沉,所以我們選擇聚在一起,互相為彼此點起一盞微弱卻溫暖的燈。 由桃園市政府衛生局委辦,桃園市生命線協會即將於113/9/22舉行「藝術療癒工作坊」,邀請自殺者遺族透過團體活動的參與,進行輕鬆的自我探索與照顧。
許多家庭在經歷自殺事件後,選擇絕口不提。「大人已經夠累、夠煩、夠痛苦了,沒有必要將孩子牽扯進來」——這是不少家長在成為遺族後的心聲,或許是因為悲傷太過強烈,導致難以開口,又或許是深怕影響孩子的發展,所以打算「等他長大後再說」。   「可是孩子也有知道的權利。同樣的,他也有悲傷的權利。」
那是一個特別難熬的夏天。我深刻地記得,那是平凡的一天,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對話,平凡到讓我無法預料,父親在那個晚上選擇了離開。留下了我、弟弟和母親。家裡充滿了沉重的氣氛,每當我看到父親的照片,心中的刺痛便如影隨形。我經常在夜晚流淚,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流淌不止。白天,我把自己孤立在房間裡,避開所有
我們常稱伴侶為另一半,那麼失去一半的自己,該有多痛呢? 無論是以何種形式彼此牽絆的伴侶,相信背後皆有著深厚的情誼與連結。在經歷另一半的自殺事件後,伴侶遺族必須承受比失戀劇烈百倍的孤獨與被遺棄感,而即便往後建立起新的關係,當初失去的痛亦未必隨之消散。 要重新適應伴侶缺席的生活,將會是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引言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靈魂的傷痛。
Thumbnail
我想要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看到「想死」的背後也是出於「想要活得更好」的力量,只要大家對於「想死」的感覺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與其共存,並展望未來。
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不要去評斷自殺的人~你不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你有什麼資格去評斷他人?請尊重死者的選擇!並為他們祝福!
Thumbnail
感謝一切,死亡靜心:釋懷遺憾,面對生命。一位參加死亡靜心活動的學員分享了自己的經歷,過去埋藏在心底的情感障礙,在活動中逐漸打開。透過情感上的釋懷,學員發現即便再小的事情,都不該逃避,而應該坦然面對。故事中的改變也提醒了他人,不要總是認為時間會沖淡一切,現在就是要面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經歷過痛苦和傷害後的成長與感悟,並表達了感恩和堅強的心態。文章內容充滿了正能量和勵志,適合各種年齡層的讀者。
Thumbnail
即使在你最難受與混亂的時候…還是要嘗試讓自己能夠抒發、同在、覺察、整理。 如果對自己的愛不足夠,是不可能hold住自己…不可能 #願意正視自己的痛苦。 如果說我人生只能走到這刻,那我的墓誌銘大概會這樣寫吧?「埋在此處的人,這輩子已經盡力陪伴自己的痛苦」。
Thumbnail
有別於《你發生了什麼事》談的是「具體創傷經驗對當下身心理的影響」,這本書更著墨於「世代、家族的創傷如何被遺傳」,這些「被消音」的經驗如何對個人造成難以言說的不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引言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靈魂的傷痛。
Thumbnail
我想要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看到「想死」的背後也是出於「想要活得更好」的力量,只要大家對於「想死」的感覺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與其共存,並展望未來。
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不要去評斷自殺的人~你不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你有什麼資格去評斷他人?請尊重死者的選擇!並為他們祝福!
Thumbnail
感謝一切,死亡靜心:釋懷遺憾,面對生命。一位參加死亡靜心活動的學員分享了自己的經歷,過去埋藏在心底的情感障礙,在活動中逐漸打開。透過情感上的釋懷,學員發現即便再小的事情,都不該逃避,而應該坦然面對。故事中的改變也提醒了他人,不要總是認為時間會沖淡一切,現在就是要面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經歷過痛苦和傷害後的成長與感悟,並表達了感恩和堅強的心態。文章內容充滿了正能量和勵志,適合各種年齡層的讀者。
Thumbnail
即使在你最難受與混亂的時候…還是要嘗試讓自己能夠抒發、同在、覺察、整理。 如果對自己的愛不足夠,是不可能hold住自己…不可能 #願意正視自己的痛苦。 如果說我人生只能走到這刻,那我的墓誌銘大概會這樣寫吧?「埋在此處的人,這輩子已經盡力陪伴自己的痛苦」。
Thumbnail
有別於《你發生了什麼事》談的是「具體創傷經驗對當下身心理的影響」,這本書更著墨於「世代、家族的創傷如何被遺傳」,這些「被消音」的經驗如何對個人造成難以言說的不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