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治療札記6】與想死的低潮共存,並展望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來這篇文章想下的標題是:「走過死亡陰影」,但仔細想想,死亡是陰影嗎?想死就是不好的嗎?我沒有這麼覺得,所以我也不想這樣訂定標題,一旦下了這樣的標題,可能也會讓大家形成「想死就是不好的」的感覺,把「想死」標籤化為糟糕的或黑暗的。我想要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看到「想死」的背後也是出於「想要活得更好」的力量,只要大家對於「想死」的感覺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與其共存,並展望未來。

      在我的實務經驗裡,會大量接觸到創傷個案,而有部分的創傷個案,會經歷想死的衝動與低潮,甚至會在痛苦到無法控制的時候,做出自殘、自殺的行為。剛好最近榮幸受邀,要去新北市政府就業服務處對站台人員演講自殺防治的主題,所以也想先透過這篇文章重整一下自己對自殺防治工作的想法。

      自殺,對很多痛苦到不行的創傷個案來說,是一種出路,是出於他們在活著的當下已經想不到更好的解決辦法,所以才會尋求死亡一途,以此方法脫離痛苦,獲得解脫。如果身為想死的人身邊的親友或助人者,可以在這些時刻提供足夠的情緒支持、優質的陪伴,並且進一步陪他一起去拓展他暫時卡住的思維,讓他看到自己除了「尋死」一途,還有其他可能性,還有活著的情況下可以解決問題的更好的解法,或者讓他看到活下去,還有可能達成他想要的夢想,通常他們想死的衝動和意圖就會緩解一點,即便還是難受,但只要以上想死的衝動和意圖緩解一點,他們就有機會與想死的衝動跟念頭共存,內心依然有時會冒出想死的想法,但仍舊可以繼續活著,繼續朝自己的人生目標努力邁進,並展望未來。

      上述這樣講述概念,可能對於不太常接觸死亡議題或不太常做自殺防治工作的你們,有點太抽象。我結合我的實務經驗,舉些例子吧!以下舉例並非真實的個案狀況,而是奠基於我做自殺防治工作的基礎概念,融合多數個案會有的狀況,並修改情節內容的虛擬案例,這樣做是為了保護我的個案的感受與隱私,也是為了遵守諮商倫理中的保密原則。舉例來說,有人會因為求職不順利,擔心經濟上無法負荷自己的開銷,覺得生活很難過,又覺得自己屢屢面試都遭到拒絕、不被錄取,代表自己能力不好,感覺自己是個沒用的人,活著也對社會沒什麼幫助,所以不如死掉算了,因而採取自殺的行動。如果他來找我做諮商,我會先了解同理他內心那種「不被肯定、不被看見、覺得自己很糟糕、對社會沒貢獻、感覺自己無能」的痛苦,然後具體標定出來,他現在之所以想死,並不是真的希望自己死掉,他真正想要的其實是「求職順利,在面試過程中被看見、被肯定,後續工作也順利,感覺自己是有能力,感覺到工作的成就感,並且能對社會有貢獻」,求職不順利是一個困境,我可以陪他一起度過求職不順利的困境,一起討論怎麼樣找到自己職涯的目標,一起修改履歷、準備面試,那麼,他就可以不用去尋死了!因為活下來,有可能度過這個求職困境之外,還有機會可以達成他「想被看見、被肯定、工作順利、對社會有貢獻並且感覺自己還不錯、是有用的人」的目標。現在沒有達到目標,可能是缺乏適當的求職管道、面試或寫履歷的技巧,或者暫時有經濟的疑慮,沒有錢去進修,所以才沒辦法達到他想要的職缺的資格條件,那我可以陪伴他去尋找可能的資源(例如:政府補助),讓他可以上自己想上的課,接受完完整進修後,他就能符合投履歷的資格,進行後續投履歷、面試等求職行動。

以上述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問題是活著的時候就可以解決的,但可能因為個案的憂鬱情緒或當下混亂的思緒或精神疾病症狀的影響,讓當事人暫時想不到活著的時候的解決方法,所以才會想尋死。如果我們可以拓展他們的思考,幫助他們去想他們暫時想不到的「除了尋死以外,活著還可以做的問題解決方法」,提供他們希望感,播下「活著還有可能解決問題」的種子,並且讓他們有機會展望未來,看到「活下來,其實不如他們預想的那麼糟」。就像太極一樣,他們可能現在處在低潮中,只看到黑色這一面,若我們可以陪伴他們拓展視野,也同時看到白色那一面,就會讓他們的思考、感受更全面,讓他們更全面地體會到人生有黑也有白,有痛苦也有快樂,自己有很多缺點也有很多優點,活著有壞處也有好處,練習讓內心這些痛苦的/快樂的、好的/壞的、絕望的/有希望的感覺共存,那麼,他們就會增加更多活下去的動力與勇氣。

想死,可能是我們內心隱藏在深處角落的一種感受。但沒有關係,你仍舊可以保有這樣的感受,同時,你也要記得看到自己的優點、潛能與「未來有一天會變好」的可能性,帶著一點對未來的期待與美好的展望,讓我陪你一起度過痛苦,繼續活下去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所有的創傷個案都會經歷失落歷程。失落,講得更白話一點,就是「失去」,失去與人、與自己、與世界的連結、失去心理健康、失去身體健康、失去感覺、失去掌控感、失去記憶、失去信心、失去希望、失去統整的感官經驗、失去自我感、失去自我保護能力、失去對人的信任、失去現實感、失去語言功能……
延續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既然你已經倒下了,別加油,就躺著吧!既然倒下就休息一下吧!」的概念,這一篇文章要來討論「休息」對於創傷治療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到的「休息」會分兩個層面去談,第一種休息是創傷個案「日常生活的休息」;第二種休息是「治療過程中的休息」。
治療心理創傷很可能會是一條漫漫長路,不少個案在晤談室中,都會好奇我:這個治療要做多久,我才會好起來呢?我會不會一輩子都治不好呢?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就借用幾句韓劇《低谷醫生》的療癒金句來回應大家吧!
5/5低谷醫生
在諮商晤談中,並不是個案說的話越多,就越療癒。也不是在晤談室中說越多你過往受創的歷史,你就會療癒得越快,也不是越短次數的治療或越集中頻率的治療越有效。
累積好幾年下來的自費諮商經驗,也遇過太多性侵、家暴、親密關係暴力、外遇等受創的個案,這幾年更是遇見不少發展性創傷、C-PTSD的個案,有感於創傷的普遍性,以及諸多個案都受苦於過往的傷害,我起心動念,想寫寫治療札記......
------------------文章有雷,慎入------------------ 和摯友們一起走過的10年冒險旅程,即使不到人生中百分之一的時光,卻成為活了千年以上的主角精靈芙莉蓮心中緬懷的永恆記憶。
所有的創傷個案都會經歷失落歷程。失落,講得更白話一點,就是「失去」,失去與人、與自己、與世界的連結、失去心理健康、失去身體健康、失去感覺、失去掌控感、失去記憶、失去信心、失去希望、失去統整的感官經驗、失去自我感、失去自我保護能力、失去對人的信任、失去現實感、失去語言功能……
延續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既然你已經倒下了,別加油,就躺著吧!既然倒下就休息一下吧!」的概念,這一篇文章要來討論「休息」對於創傷治療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到的「休息」會分兩個層面去談,第一種休息是創傷個案「日常生活的休息」;第二種休息是「治療過程中的休息」。
治療心理創傷很可能會是一條漫漫長路,不少個案在晤談室中,都會好奇我:這個治療要做多久,我才會好起來呢?我會不會一輩子都治不好呢?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就借用幾句韓劇《低谷醫生》的療癒金句來回應大家吧!
5/5低谷醫生
在諮商晤談中,並不是個案說的話越多,就越療癒。也不是在晤談室中說越多你過往受創的歷史,你就會療癒得越快,也不是越短次數的治療或越集中頻率的治療越有效。
累積好幾年下來的自費諮商經驗,也遇過太多性侵、家暴、親密關係暴力、外遇等受創的個案,這幾年更是遇見不少發展性創傷、C-PTSD的個案,有感於創傷的普遍性,以及諸多個案都受苦於過往的傷害,我起心動念,想寫寫治療札記......
------------------文章有雷,慎入------------------ 和摯友們一起走過的10年冒險旅程,即使不到人生中百分之一的時光,卻成為活了千年以上的主角精靈芙莉蓮心中緬懷的永恆記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簡短但實際的方式,從不同角度來看待「想死」、「負片思考」、「消極」等詞彙和後面衍伸的意義。通過與作者的腳步,你可能會發現不同的意義,並感受到自己被包容、溫暖。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可能會有點沉重,雖然「生命」本來就是沉重的話題。 不知道身為讀者的你有沒有想過「我不想死」和「我不能死」之間的差別?
Thumbnail
世上有的傷痛是無法被安慰的, 只能靠自己想辦法克服;唯有當自己有能力克服了,才能跨越那種恐懼…
文/晨光暖果醬   你曾想過死了會去哪嗎?有想過未來的某一天,終於老到困難去聽、困難去看,或許也困難去走了,那麼,還支撐自己的盼望是什麼?假如你突然生病,將要離開,你想過留在世上的有什麼嗎?   在以前的我,常常希望自己無聲無息的離開。或許一不小心出個意外,就離開了,那就好了。因為我不想面對,看
Thumbnail
  最近發現自己有許多執念,執著的希望事情按照自己預想的發生,想吃特定的東西、做事有自己的一套流程、想改變別人的壞習慣......想控制生活中的一切,這些念頭不干擾其他人的話,其實沒什麼好壞之分,可當事情發展不如我預想時,對我的情緒造成很大的打擊,花費我大量精神關注事件發展,面對未知讓我沉浸在焦慮中
Thumbnail
自傷行為的出現,並非等待著被去除,而是期盼著被聽見與理解。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簡短但實際的方式,從不同角度來看待「想死」、「負片思考」、「消極」等詞彙和後面衍伸的意義。通過與作者的腳步,你可能會發現不同的意義,並感受到自己被包容、溫暖。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可能會有點沉重,雖然「生命」本來就是沉重的話題。 不知道身為讀者的你有沒有想過「我不想死」和「我不能死」之間的差別?
Thumbnail
世上有的傷痛是無法被安慰的, 只能靠自己想辦法克服;唯有當自己有能力克服了,才能跨越那種恐懼…
文/晨光暖果醬   你曾想過死了會去哪嗎?有想過未來的某一天,終於老到困難去聽、困難去看,或許也困難去走了,那麼,還支撐自己的盼望是什麼?假如你突然生病,將要離開,你想過留在世上的有什麼嗎?   在以前的我,常常希望自己無聲無息的離開。或許一不小心出個意外,就離開了,那就好了。因為我不想面對,看
Thumbnail
  最近發現自己有許多執念,執著的希望事情按照自己預想的發生,想吃特定的東西、做事有自己的一套流程、想改變別人的壞習慣......想控制生活中的一切,這些念頭不干擾其他人的話,其實沒什麼好壞之分,可當事情發展不如我預想時,對我的情緒造成很大的打擊,花費我大量精神關注事件發展,面對未知讓我沉浸在焦慮中
Thumbnail
自傷行為的出現,並非等待著被去除,而是期盼著被聽見與理解。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