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孤寂中堅守的自尊:一段不為人知的成長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國中那年,父親再一次把我接回來。我從不問他為什麼總是把我像行李一樣拋來拋去,這已經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被人丟棄、被人接納,再被丟棄。

我知道,每一次的接回,只是因為別人不願再替他負責,才不得不把我帶回家。而這次回到他的身邊,等待我的,是一個更加冷酷的現實。

成員

到了國中,我的生活並沒有變得更好,反而陷入了更深的孤獨與困境。由於父親和親戚之間的爭吵,他不得不把我接回身邊。可是回到他身邊並沒有帶來安全感,相反,我進入了一個更加複雜且充滿壓力的家庭環境。他的伴侶帶著四個孩子,而我,成了這個家中的「局外人」,更像是一個女傭。

每天早晨,我必須早起為這個家庭準備便當,等學校放學後,還得趕去工廠幫忙。即便回到家裡,也沒有片刻的放鬆,還得負責煮飯,完成家庭裡無盡的家務。在這樣的日子裡,我幾乎沒有時間和空間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沒有任何人關心我的感受。我成為了機器般的存在,每天只是重複著繁瑣的工作,仿佛失去了自我。

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我連表達情緒的權利都沒有。這個家裡沒有我說話的份,只要父親的伴侶對我有一點不滿,我就得承受父親的怒氣。他從來不曾站在我的角度思考,總是輕易地被別人影響,甚至會當著我的面提出要再次將我送走。每當我聽到這樣的話,我的心就像被撕裂了一樣,明明我是他的孩子,卻從未感受到一絲父愛。

在那樣的環境中,我的心裡充滿了對自己的懷疑。我常常問自己:「為什麼沒有人想要我?為什麼我總是被當成負擔?」我知道自己無法改變這一切,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耐,把所有的痛苦埋在心裡。因為我明白,無論我怎麼哭泣、怎麼表達,沒有人會理我,也沒有人會站在我的位置想,這時我才會想到自殺的母親

電話

每當我稍微停下來,哪怕只是躺下休息片刻,他的伴侶的電話就會響起,電話裡充滿了侮辱和嘲諷。她的話語就像利劍,無情地刺進我那本就脆弱的自尊心。「你什麼都不會,你不配待在這裡,你是千金還是萬金。」她對我有著極度的厭惡,這種厭惡每天通過電話傳遞到我耳中,最後總是伴隨著「砰」的一聲重重掛下。那些聲音在我耳中回響,讓我感到自己一文不值。而父親呢?他從來不曾替我說話,只要他的老婆對我不滿,他就威脅著再次把我送走。

翹課

然而,最讓我無法承受的是,他竟然會跑到學校來罵我。在我本該專心學習、交朋友的地方,卻不得不面對父親的羞辱。當他出現在教室門口,我的心中便湧起一陣無比的尷尬與無助,彷彿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帶著同情或是嘲笑。這些經歷讓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如同一個負擔,無論我多麼努力,卻始終無法得到他人的認可和關愛。

學校本應是我的避風港,但當父親氣急敗壞地闖入時,我連這個僅存的安全地帶也失去了。那段日子,我無法再正視自己,也無法面對身邊的人。我選擇翹課,躲在樓梯間,等待著所有人出門後,才悄悄回家。看著同學們為了聯考而努力拼搏,我的內心卻早已無比空虛,如同一片沒有根的浮萍,漂浮在生活的水面上,隨波逐流,無法掌握自己的未來。

再次

畢業後,父親再次提出要把我送走。「不然我把你送到你阿姨家,你只會讓我們吵架。」這一次,我內心的怒火終於爆發。我不再是那個唯唯諾諾的小女孩,我冷冷地回應:「不用你送,我自己走,我會找工作。」這句話,是我對他多年冷漠和忽視的回應。我再也無法容忍自己像一件隨時可以被丟棄的物品,我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打工

我和兩位同樣來自破碎家庭的同學,一起去了我們公民老師開設的工廠打工。工廠提供吃住,雖然每個月的工資只有七千元,但這卻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擁有了一點掌控權。我不再依賴任何人,靠自己的雙手和勞力,終於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每天的工作雖然辛苦,累得常常腰酸背痛,但這份工作讓我感覺到了久違的自由,因為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而不是像過去那樣,被迫接受命運的擺佈。每次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住處,我感受到的是內心的平靜。這些賺來的錢屬於我,是自己工作的成果,我不再需要靠別人的施捨過活。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艱難的生活並不可怕,真正令人絕望的是無力感。在過去的那些年裡,我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身處在各種家庭變故的漩渦裡,任人擺佈。但如今,我開始一步步掌控自己的生活,這讓我體會到了真正的力量。

轉念

這段經歷不僅讓我變得堅強,也教會我如何在艱難和孤寂中堅守自己的尊嚴。這個世界或許並不友善,它一次又一次地試圖擊倒我,但我選擇不被它打倒。

在那些被忽視、被辱罵的日子裡,我學會了如何保護自己的心靈,不讓它被摧毀,就是自我修復。

孤獨、羞辱、並沒有讓我倒下,反而讓我更加清楚什麼是真正重要的:即使生活再多磨難,我也要堅守自己的價值,永遠不失去那份不被擊垮的自尊。或許,這才是我成長中的最大課題——在孤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並用這力量抵擋這個不夠溫暖的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ena 漫談人生
44會員
134內容數
人生總會在錯誤中修正,做事不往後看不遺憾過日,遺留下的經驗是淬練過的美好。文章以分享淺談人生、遙望職場怪論、論說人際特質、笑談人格行為、談論工作百科、書寫日常顯影。路不是單一終循至回歸線。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自己。 珍惜最美好的自己。
Lena 漫談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這篇文章探討青少年情緒管理,包含反向效應、柔膚效應和浮萍效應等心理現象,並建議以包容、傾聽和正視情緒的方式來促進心理健康。
Thumbnail
2025/04/16
這篇文章探討青少年情緒管理,包含反向效應、柔膚效應和浮萍效應等心理現象,並建議以包容、傾聽和正視情緒的方式來促進心理健康。
Thumbnail
2025/02/06
分享參加聯誼活動的經驗,過程中認識了三位個性迥異的男性,並從這些經歷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課題,例如重新檢視自己的界線、更有效地判斷他人性格,以及瞭解「跳出舒適圈」的真諦。
Thumbnail
2025/02/06
分享參加聯誼活動的經驗,過程中認識了三位個性迥異的男性,並從這些經歷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課題,例如重新檢視自己的界線、更有效地判斷他人性格,以及瞭解「跳出舒適圈」的真諦。
Thumbnail
2025/02/03
告別無謂寒暄,迎接更精質的生活!如何在2025年告別例行性寒暄,例如「早安」、「最近好嗎」,並藉此省下時間,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人事物。文中提供方法,教你如何優雅拒絕不必要的社交,活出更簡單、快樂、有質感的生活。
Thumbnail
2025/02/03
告別無謂寒暄,迎接更精質的生活!如何在2025年告別例行性寒暄,例如「早安」、「最近好嗎」,並藉此省下時間,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人事物。文中提供方法,教你如何優雅拒絕不必要的社交,活出更簡單、快樂、有質感的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家庭的陰影曾令我深陷孤單與恐懼,原生家庭與單親環境帶來無數疑惑。憑藉諮商、催眠、NLP 及宗教體驗,我逐漸學會面對心靈創痛,勇敢改變。透過認養家扶孩童,我收穫溫暖與陪伴,也找到了自我救贖的力量。我的經歷期望能成為他人的指引,點燃心中那份追求愛與自由的火花。讓每位受創之心找到光明,勇敢迎向全新人生旅程
Thumbnail
家庭的陰影曾令我深陷孤單與恐懼,原生家庭與單親環境帶來無數疑惑。憑藉諮商、催眠、NLP 及宗教體驗,我逐漸學會面對心靈創痛,勇敢改變。透過認養家扶孩童,我收穫溫暖與陪伴,也找到了自我救贖的力量。我的經歷期望能成為他人的指引,點燃心中那份追求愛與自由的火花。讓每位受創之心找到光明,勇敢迎向全新人生旅程
Thumbnail
一位女孩在破碎的家庭中成長,經歷了被拋棄、被羞辱的痛苦,但她最終選擇自立自強,在困境中找到了自己的力量。
Thumbnail
一位女孩在破碎的家庭中成長,經歷了被拋棄、被羞辱的痛苦,但她最終選擇自立自強,在困境中找到了自己的力量。
Thumbnail
孩子在母愛缺席的童年中成長,成年後仍深受童年創傷的影響。當面對年邁的母親時,複雜的情緒湧上心頭,憤怒、怨恨、以及對母親的渴望。儘管選擇承擔母親的養老費用,但內心深處的傷痕並未完全癒合。這是一個關於如何從傷痛中找到成長力量的故事。最終會了解到原諒並非為他人,而是讓自己解脫,走向內心的自由與希望。
Thumbnail
孩子在母愛缺席的童年中成長,成年後仍深受童年創傷的影響。當面對年邁的母親時,複雜的情緒湧上心頭,憤怒、怨恨、以及對母親的渴望。儘管選擇承擔母親的養老費用,但內心深處的傷痕並未完全癒合。這是一個關於如何從傷痛中找到成長力量的故事。最終會了解到原諒並非為他人,而是讓自己解脫,走向內心的自由與希望。
Thumbnail
本文描繪了一名國二生在面對壓力與家庭關係中的掙扎,以及透過自殘表達自己情感的過程。在家庭中,母親的強勢與缺乏理解讓主角感到孤獨,文章生動地呈現了痛苦與渴望被關心的心情,並探討了自我救贖的可能性。此文特別引發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與父母溝通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本文描繪了一名國二生在面對壓力與家庭關係中的掙扎,以及透過自殘表達自己情感的過程。在家庭中,母親的強勢與缺乏理解讓主角感到孤獨,文章生動地呈現了痛苦與渴望被關心的心情,並探討了自我救贖的可能性。此文特別引發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與父母溝通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寫了一位孩子在父親賭博痴迷下成長的艱辛經歷。孩子的童年被父親的不負責任與不穩定所困擾,面對親情欠缺、生活艱辛,努力在不安的環境中尋找平靜。文章深刻反映了家庭責任與孩子心理的相互影響,讓人感受到童年的孤獨與困惑。通過這段故事,讀者能夠理解依靠自己的重要性,並體會成長過程中的堅持與蛻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寫了一位孩子在父親賭博痴迷下成長的艱辛經歷。孩子的童年被父親的不負責任與不穩定所困擾,面對親情欠缺、生活艱辛,努力在不安的環境中尋找平靜。文章深刻反映了家庭責任與孩子心理的相互影響,讓人感受到童年的孤獨與困惑。通過這段故事,讀者能夠理解依靠自己的重要性,並體會成長過程中的堅持與蛻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一位在困難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如何面對父母的爭吵、母親的離世以及在學校遭受的羞辱。儘管面對孤獨和歧視,她學會了依賴自己並從逆境中尋找力量。這段旅程雖充滿挑戰,但最終促使她成為堅強與韌性的個體,並對未來充滿希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一位在困難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如何面對父母的爭吵、母親的離世以及在學校遭受的羞辱。儘管面對孤獨和歧視,她學會了依賴自己並從逆境中尋找力量。這段旅程雖充滿挑戰,但最終促使她成為堅強與韌性的個體,並對未來充滿希望。
Thumbnail
書中主角奇雅家庭破裂 居住於沿岸一帶的濕地之中 優美濕地見證了她的悲慘身世 一家人忍受著父親的家暴 一個一個被逼走 剩下她獨自一人 鎮上的人都孤立她 她成為了沼澤濕地中的最孤獨生物 人人都稱她為「沼澤女孩」🏜
Thumbnail
書中主角奇雅家庭破裂 居住於沿岸一帶的濕地之中 優美濕地見證了她的悲慘身世 一家人忍受著父親的家暴 一個一個被逼走 剩下她獨自一人 鎮上的人都孤立她 她成為了沼澤濕地中的最孤獨生物 人人都稱她為「沼澤女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