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間簡陋的法庭調解室裡,三個孩子坐在桌邊,面對他們的母親。那是個破碎的家庭,曾經的愛早已隨著歲月消逝。母親低著頭,聲音顫抖地對社工說:「我可不可以不要申請?我可不可以不要申請?」 她需要完成申請程序,因為沒有人幫她支付安養費用。然而,面對眼前的三個孩子,她無力反駁,也無力辯解。
大女兒的聲音如利刃般刺破沉默,她冷冷地說:「你現在要我們養你,你知道過去是誰養我們的嗎?你知道我從小要當弟弟、妹妹的母親和姊姊嗎?當弟弟妹妹哭著找媽媽時,我要怎麼編故事來安慰他們嗎?那時你在哪裡?你在哪裡?你在哪裡......」 這句話在空氣中迴響了二十多次,母親的頭低得幾乎要觸碰到桌面。
最終,三個孩子雖然心存不甘,卻還是說出:「沒關係,我們付。」 他們的語氣冰冷,甚至帶著一絲嘲諷:「反正我們也捐錢給流浪狗,就當你是一條流浪狗吧。」 雖然話語犀利,但從他們含淚的眼睛、緊握的拳頭和不斷轉動的筆中,依然能感受到壓抑已久的痛楚與憤怒。
這個家庭的裂痕已存在二三十年,孩子們的心靈傷痕無法輕易撫平。然而,他們選擇承擔這份責任,或許是因為習慣了忍耐,也或許是為了尋求內心的解脫。他們的和解之路充滿挑戰,卻也展現了人性深處的複雜與堅韌。
孩子們首先需要承認並接納自己內心的複雜情緒,包括委屈、痛苦、憤怒和怨懟。他們的痛苦源自童年缺失的母愛,姐姐的質問和弟弟妹妹的眼淚都是真實情感的表現。這個階段的關鍵是給自己空間去感受和釋放情緒,可能透過寫作、藝術或音樂來表達內心深處的感受。
原諒並非易事,但孩子們需要明白,原諒是為了讓自己從過去的重擔中解脫,而非為了母親。他們試著理解母親的行為背後可能的原因,或許是無助、或許是逃避。這並不代表接受過去的傷害,而是學習以一顆慈悲的心看待生命的無常。這一階段可能需要心理諮商的幫助或透過閱讀相關書籍來獲得啟發。
孩子們開始重新定義與母親的關係,從不再期待母愛到專注於完成外部責任。他們可能選擇有限的互動,專注於支付安養費用等實際問題,並設定明確的心理界限以保護自己。這個階段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履行責任,又不讓自己再次受傷。
最終,孩子們努力從這段經歷中汲取成長的力量,讓自己變得更堅強。他們可能透過正念練習或其他自我療癒方式,學習在當下保持專注,感受內心的平靜與安定。這不僅是一種自我保護,更是一種自我成長的途徑。
這是一個充滿傷痛與救贖的故事,三個孩子在生命中最黑暗的角落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光。他們的和解之路並不平坦,但每一步都在努力靠近內心的平靜。他們的經歷告訴我們,原諒不只是為了他人,更是為了讓自己從過去的枷鎖中解脫,迎向未來的自由與希望。
故事出處(已潤飾):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Unuw7ka4oY
消失38年的家暴夫突返家,我該如何面對這段破碎的婚姻? - 鄧惠文 專訪 華得聯合法律事務所的主持律師 吳孟玲-【心事有人知】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