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們都需要空間,分享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之前看了這部影片,想說說一下裡面內容和我的心得

先摘要些裡面內容

強連結常會傳遞重複資訊,容易形成封閉圈。而弱連結則提供創新想法和機會,不要依賴熟的人提升自己;不要依賴不熟的人證明自己

弱連結的傳播輕量資訊,有助於快速建立人際關係;相比之下,強連結提供情感支持和深度交流。強連結的建立依賴自我揭露和共情

不過最讓我印象深其實是影片最後那一小部分(約11.39)

「每一個人的故事,都被如此精心用力的撰寫,卻常常羞於被人看見。

強連結,就是那些最美妙的故事,最轉瞬即逝的交換,就像是走進書店裡不為人知的角落,輕輕地拿起別人的人生。

我(作者)還是希望這頻道,能夠證明強連結一定有其存在的意義。

在這裡,我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故事,交給了這個神秘莫測的黑洞,而黑洞對面的一些人也把他們最爭執、最純粹的故事交給了我。

短暫的生命中,有多少人願意把自己真正的故事交給你呢?

有些人的故事充滿了迷茫、痛苦和悲傷,沉甸甸的

給強連結最後一點希望吧」

raw-image


下面寫些心得

我想每個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和某一些人在一起時,表面上似乎相聚,但心理上卻感覺彼此疏離

例如有時候,在跟某些家中長輩一起,很多時候,僅止於一些表面的交流

到大學越來越高年級,確實能夠一起互動的朋友也變少許多


不過我覺得,應該找到一種能夠表達自己內心的方式

像是某些空間上書寫,寫下來的就成為自己的回憶錄,而如過這些內容有一部分可以分享,就去分享

當然這書寫過程,起先就是滿足自己,過程去了解探索自我,已經完成了一次和自己的深度交流,以及這也成為個人回憶錄,而其中一部分內容能分享出去,就有機會讓有興趣和共鳴者,藉由作品去了解這經歷、心得、故事等等



我認為網路社群提供一個管道,讓大家有機會分享自己的故事

如果沒有網路社群,可能身邊很少有人能去分享這些內容,但透過網路社群,我們可以將自己的一些故事發出去,並有可能吸引那些有同樣共鳴的人

即使像我在寫閱讀/動漫/遊戲心得及創作的時候,其中有一些內容,也同時是在分享自己的一部分心得和故事,每個人都是帶著不同的經歷和視角和一部作品互動,因此才會激盪出各種不同的創作

當然,就是看看個人選擇,看看是要選擇實體或線上社群,以及線上也可分成社群通訊類(例如line和DC)網路寫作平台(例如Dcard、巴哈、方格子等等)

或者我先前也有用過APP moodii,或者最近嘗試用好奇海獺等等,都可以作為一種參考

我現在就會多平台經營,依照創作的不同性質,看看適合放在哪個平台上

也因此我之前也寫了一些文章

例如語音輸入的部分,可以把這些語音轉為文字

以及之前我提到三個方向:興趣、社群、創作等等

這3件事情,讓我們感受獨特性、找到更完整的自己

我想多少就是跟這個觀念有關吧

上面這概念跟大家分享

面對孤獨該如何? 10個方法分享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31會員
380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5/03/07
2025/03/07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是自己,不是刻意而為。 深受感動,是因為感到到了愛, 既然感受到愛,代表心還活著, 只要心還活著,就不要放棄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1FTVcf4Zk這是十多年前, 和幾位共學夥伴的功課, 我們大家一起看同一部影片, 每個人寫下自
Thumbnail
這是自己,不是刻意而為。 深受感動,是因為感到到了愛, 既然感受到愛,代表心還活著, 只要心還活著,就不要放棄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1FTVcf4Zk這是十多年前, 和幾位共學夥伴的功課, 我們大家一起看同一部影片, 每個人寫下自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Xewy9skfW4 好久沒有認真玩影片了! 我挺喜歡玩影音剪輯的! 不過,周圍吵吵鬧鬧, 要讓自己可以安靜的做一些事, 感覺有些不容易。 關於"分享"這件事情, 我會一直想提升"分享"的方式。 "分享"是很單純的一件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Xewy9skfW4 好久沒有認真玩影片了! 我挺喜歡玩影音剪輯的! 不過,周圍吵吵鬧鬧, 要讓自己可以安靜的做一些事, 感覺有些不容易。 關於"分享"這件事情, 我會一直想提升"分享"的方式。 "分享"是很單純的一件
Thumbnail
《敞開自己,發掘不同的樣貌》這系列,我想寫我過往的故事。我會盡可能分享我的所見所聞,以及最重要的感受。生命是很多事件的堆積,所以值得細細品味。※此回憶錄,獻給需要的有緣人。 文章摘要: 各位是否有思考過,生與死的問題呢?可否有找到答案?回歸自己,才是真正的解方。
Thumbnail
《敞開自己,發掘不同的樣貌》這系列,我想寫我過往的故事。我會盡可能分享我的所見所聞,以及最重要的感受。生命是很多事件的堆積,所以值得細細品味。※此回憶錄,獻給需要的有緣人。 文章摘要: 各位是否有思考過,生與死的問題呢?可否有找到答案?回歸自己,才是真正的解方。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1KvYCzjoks今日做了一些決定, 把一些人生經歷體驗寫進去, 或許很多人不認同跟想太多, 但這是我自己靈魂深刻的體驗與覺察. 或許感覺真的需要寫下來那些經歷過程, 也許有天..有人會有需要到. 能在這過程給予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1KvYCzjoks今日做了一些決定, 把一些人生經歷體驗寫進去, 或許很多人不認同跟想太多, 但這是我自己靈魂深刻的體驗與覺察. 或許感覺真的需要寫下來那些經歷過程, 也許有天..有人會有需要到. 能在這過程給予
Thumbnail
Hi~ 朋友們 ~ 你們好嗎? 有時候我會不自覺地和他人比較,感到焦慮。 這周發生了一些事,讓伴侶說書人有一些很深的體悟。 透過她的分享,我也像是重新校正了內在的羅盤,回到屬於自己的時區中生活。 ⠀⠀⠀ 請享用這周的 VLOG 影片~ 祝福我們都能按自己的步調、自在生活 (♡˙︶˙♡) 歡迎
Thumbnail
Hi~ 朋友們 ~ 你們好嗎? 有時候我會不自覺地和他人比較,感到焦慮。 這周發生了一些事,讓伴侶說書人有一些很深的體悟。 透過她的分享,我也像是重新校正了內在的羅盤,回到屬於自己的時區中生活。 ⠀⠀⠀ 請享用這周的 VLOG 影片~ 祝福我們都能按自己的步調、自在生活 (♡˙︶˙♡) 歡迎
Thumbnail
【生命隨筆】沒有什麼是浪費的 你生命中的每一次經歷都是絕對必要的。 它把你帶到下一個地方,再下一個地方,直到現在這裡! 每一次的經歷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讓我們了解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激發潛能,拓展視野,使更趨近真我的品質。 沒有什麼是浪費的。沒有走錯路,也沒有冤枉路。 每個經歷都是鋪就人生大道的墊
Thumbnail
【生命隨筆】沒有什麼是浪費的 你生命中的每一次經歷都是絕對必要的。 它把你帶到下一個地方,再下一個地方,直到現在這裡! 每一次的經歷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讓我們了解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激發潛能,拓展視野,使更趨近真我的品質。 沒有什麼是浪費的。沒有走錯路,也沒有冤枉路。 每個經歷都是鋪就人生大道的墊
Thumbnail
感受著與人相處之間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話 也許身邊有人陪著但最終只是過客 他們是讓你破解人生課題的角色 在生命中增添你回憶的演員 - 很多人可能還在適應或是還沒能理解到 這是一個深度與境界的問題 心夠強其實也能爬過陡峻的牆 偶爾哭泣是面對現實釐清自己的一種媒介 -
Thumbnail
感受著與人相處之間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話 也許身邊有人陪著但最終只是過客 他們是讓你破解人生課題的角色 在生命中增添你回憶的演員 - 很多人可能還在適應或是還沒能理解到 這是一個深度與境界的問題 心夠強其實也能爬過陡峻的牆 偶爾哭泣是面對現實釐清自己的一種媒介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