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件事情,讓我們感受獨特性、找到更完整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幾週之前,剛好學校有辦一些活動,有關於社團的擺攤,在各樓層有擺出一些社團的攤位,主要是給新生的

雖然我已經不是新生了,當前社群以線上為主,因為這活動滿趣味的, 每年這時間,就都會去看看,過程中也跟一些人聊聊,能帶來一些啟發

然後再加上一些自身的經歷和交流後的經驗,想想寫一些想法

想法

從小到大,我們在學校裡受教育,教育上,常常所謂求一個標準答案的,選擇題有正確選項,即使是非選擇題,也會有個好壞評分標準(例如作文級分)

當然大學後有好些,修課上比較彈性,可以修比較多感興趣的課,也遇到滿多很讚的教授,不過畢竟還是要打分數,所以也是會有各種報告和考試等等評分,還是要求一些標準化

有時候,看到世界上的一些事件,會覺得自己好像沒有什麼影響力,比如一些戰爭、飢荒等等,畢竟這些真的距離太過於遠了,即使做些什麼好像也沒能幫助,容易讓人感受到習得性無助

有時候在家中,可能有些心理話,但就也不太好意思說出口,基本上不太會去說自己的心聲,加上在大學這年紀,多少會想要自己能做一些事情,幫助到更多人

念書有其重要性,但除了標準化之外,生活中總要有些事情,能夠讓人感受到自己的獨特性,以及像剛剛世界事件舉例,我們總會要有些事能讓人覺有影響力,做出一些什麼

有時候,在這些所謂的標準化下,我們好像跟自己越來越陌生,失去完整的自己,總是覺得自己缺了一塊,當契合了一些標準,卻常常失去自己的一部分

raw-image


那有沒有一些事情,是能讓人感受獨特性和帶來影響的呢,並找回自我呢?

依照一些近期的經驗,有三個點可以切入

1 創作

例如寫作、繪畫、影音等等類型創作,能夠將內心想法轉化為成果

與標準化不同,創作經常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即使同件事情,大家的感受和心得都不同

因為是經由自己思考或整理而成的,其中自己的參與的成分很高,從中可以體驗到一種獨特性

也是個自我探索的機會,會能深入了解自己想法和認識自我,仔細探索自己的想法,探索內心各種需求

之後,能將一部分的作品向外展示,與他人進行連結,並且感受到自己作品對於他人帶來價值,例如回憶、樂趣、實用、啟發等等

可以幫助自己寫下內心的想法和情感,這些創作不僅是專屬於自己的獨特表達方式,也可以對他人帶來影響,是一個能獨自投入又能與人連結的活動

也可以針對不同主題去做變換,並且善用各種平台和板塊

我之前在寫些一些閱讀心得後,覺得有想要對童年遊戲-摩爾莊園,寫一些文章或做些影片,這想法在創作後存於心中很久,後來在Dcard摩爾版和YT上也發一些影片,真的可以說是內心被滋潤、被豐富了

我寫閱讀心得,可能跟成長和吸收新知有關,同時有些童年遊戲對我來說真的超級重要,藉由摩爾莊園的創作,真的感覺將自己的一部分拾起

我是誰? 這個答案可以是多樣的,我可以是個學生,可以是個吸收新知的人,可以是個喜歡懷舊的人,可以是個喜歡分享的人,而由創作和各種平台,能將這些面向展現出來

2 興趣:

每個人對於事物的興趣與熱情,都常常獨一無二的,可能同時有許多興趣,且各種興趣有不同的接觸時間和深入程度

世界上的興趣非常多,加上在各項目興趣的不同比例,就呈現一個人的獨特性,興趣,讓人能夠從中發現和了解自我,發現或培養出一個更加完整的自我

很多人在從事興趣的時候,總是能夠感受到一種滿滿的熱忱,有些人是起初對興趣有滿滿熱情,有人是在嘗試過後,在過程中持續培養出熱情

在許多興趣領域,也經常會有與人有所連結的機會,也有著多種形態,例如將經驗發布於網路、與人交談、參與相關活動和社群等等,藉由分享和參與,經常能夠感受到自己獨特性

興趣愛好沒用?不,這些都豐富了我們生命

3 社群:

社群算是一種與他人連結的方式,有時候我們在世界感受不到影響力,因為世界實在是太大了,結果變得很難從中感到有影響力,可能感覺到無助和渺小,這種感受容易讓我們失去動力,甚至產生習得性無助

人人之間差異在太大了,要從中去尋求一個普遍意義,實在是有些困難,或者是在身邊可觸及的人來說,也可能常常有彼此沒有共同興趣或目標

而在社群內,能讓有相似興趣和想法的人聚集,我們所處的不是大世界,而是小世界,就例如之前社團攤位展,或者在dcard或巴哈姆特的看板、Line或DC社群等等,都可以感受到這樣的情況

在社群中,我們可以藉由小範圍內的行動與影響,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感受到那種獨特性,在這些社群裡發揮自己的力量,每個人所作出的貢獻,對於社群來說佔比較大,也因此更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感

社群裡,大家的分享,通常都會真忱且熱絡,有時候除了彼此興趣愛好之外,也會延伸到其他生活各方面,聊聊生活和分享趣味,有些社群內,大家還會分彼此的一些心理話,這些都能助於看見自己完整的一面

在社群裡,可以互相交流、解惑、貢獻、分享、創作等等,一起參與和豐富這個社群,也能感受到歸屬感、參與感、滿足感

我自己目前也有參與些社群,是以線上為主,有跟創作相關的,也有跟動漫遊戲相關的,很多時候,能在社群內由各種方式豐富社群,實在是一件很滿足的事

當然,每個人偏好不同,有人可能習慣實體,有人習慣線上,大家興趣也都不同,就 情況選擇

上面三個可供大家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30會員
380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5/03/07
2025/03/07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砸學校?雜學校。 本週就是雜學校參展了,看見孩子們不慌不忙地與夥伴們討論如何向參訪人員介紹主題課程,就知道他們心裡有一定的底,畢竟這不是他們第一次的挑戰~ 一點也不害怕與陌生人交談,甚至可以真心的掏心掏肺。 遇到奧客的時候:反問他問題,將他問倒!讓他看看誰比較厲害!
Thumbnail
砸學校?雜學校。 本週就是雜學校參展了,看見孩子們不慌不忙地與夥伴們討論如何向參訪人員介紹主題課程,就知道他們心裡有一定的底,畢竟這不是他們第一次的挑戰~ 一點也不害怕與陌生人交談,甚至可以真心的掏心掏肺。 遇到奧客的時候:反問他問題,將他問倒!讓他看看誰比較厲害!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大學學生會與系學會的活動經驗,包括晚會、遠足、營火晚會等,並探討了學生對不同活動的感受和觀點。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大學學生會與系學會的活動經驗,包括晚會、遠足、營火晚會等,並探討了學生對不同活動的感受和觀點。
Thumbnail
相信有很多國中生和我一樣,對於高中的生活有許多的憧憬。不管是參加社團活動成為受人景仰的幹部;或是成為人氣王,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這些畫面肯定在不少人幻想的青春裡出現過。 然而,一旦真正踏入高中生活,就會發現現實與幻想的距離究竟有多遠。各種大小報告、段考接踵而來;更糟糕的是,不再有人無時無刻提醒你
Thumbnail
相信有很多國中生和我一樣,對於高中的生活有許多的憧憬。不管是參加社團活動成為受人景仰的幹部;或是成為人氣王,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這些畫面肯定在不少人幻想的青春裡出現過。 然而,一旦真正踏入高中生活,就會發現現實與幻想的距離究竟有多遠。各種大小報告、段考接踵而來;更糟糕的是,不再有人無時無刻提醒你
Thumbnail
今天去學校當志工 因為是大學生的招生說明會,所以來的人真的很多。 我們分兩組,每組至少六個人在加兩個組長,然後我們早上九點就到了。 因為是連假的禮拜日,老師看到人全到齊很驚訝「好感動大家都有出席。」 然後簡單說明一下要幹嘛就各自帶開了。 我們就開始場佈,搬這個、貼那個,時間很快就過了。
Thumbnail
今天去學校當志工 因為是大學生的招生說明會,所以來的人真的很多。 我們分兩組,每組至少六個人在加兩個組長,然後我們早上九點就到了。 因為是連假的禮拜日,老師看到人全到齊很驚訝「好感動大家都有出席。」 然後簡單說明一下要幹嘛就各自帶開了。 我們就開始場佈,搬這個、貼那個,時間很快就過了。
Thumbnail
學校對學生而言是什麼樣的場域?學習的場域?交友的場域?抑或是社會化的場域?我想以上的答案皆正確。學校是孩子初次離家,融入一群陌生人群的地方,這群素未謀面的人要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相處並合作,但缺乏合作經驗的他們要怎麼知道如何合作呢?我想身為老師,我們需要利用自己專業,協助孩子從個人好好地進入到團體。
Thumbnail
學校對學生而言是什麼樣的場域?學習的場域?交友的場域?抑或是社會化的場域?我想以上的答案皆正確。學校是孩子初次離家,融入一群陌生人群的地方,這群素未謀面的人要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相處並合作,但缺乏合作經驗的他們要怎麼知道如何合作呢?我想身為老師,我們需要利用自己專業,協助孩子從個人好好地進入到團體。
Thumbnail
與其說是同學會~不如講同窗好友敘舊。因為見面的都是平常臉書或是賴上面可以聯絡得到的同學,真的有需要的時候會在上面聊天,但是高中群組這個功能相對少,即便聯繫過年見面這件事情也都沒有在群組提到~反而是同學私訊我,一方面比較熟的就我們幾個,再來就是時間也有點趕,很難馬上約了就成行! 同學見面聊了很多近況
Thumbnail
與其說是同學會~不如講同窗好友敘舊。因為見面的都是平常臉書或是賴上面可以聯絡得到的同學,真的有需要的時候會在上面聊天,但是高中群組這個功能相對少,即便聯繫過年見面這件事情也都沒有在群組提到~反而是同學私訊我,一方面比較熟的就我們幾個,再來就是時間也有點趕,很難馬上約了就成行! 同學見面聊了很多近況
Thumbnail
我很想念那段在學校裡的日子:有你,有我,有人們,有朋友,許多人坐下來一起討論事情。
Thumbnail
我很想念那段在學校裡的日子:有你,有我,有人們,有朋友,許多人坐下來一起討論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