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必讀:計畫的成功,不只是二分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身為碩博士生,你可能常常在面對研究計畫、學術發表、甚至論文撰寫的過程中感到焦慮,擔心自己的計畫是成功還是失敗。然而,Scott Adams 在《Reframe Your Brain》一書中提出一個更貼近現實的觀點:計畫的結果不應該簡單地被定義為成功或失敗,而是「阻力」與「誘因」的拔河過程。

raw-image


▋計畫中的阻力無所不在


無論是設計實驗、撰寫文獻回顧,還是進行田野調查,碩博士生們在執行研究計畫時,往往最初充滿熱情與自信,認為自己的研究能帶來重大的學術貢獻。然而,一旦進入實際操作階段,各種「阻力」就會接踵而來。例如,實驗數據不如預期、指導教授對進度的要求、資源不足或是文獻卡關,這些問題可能讓你倍感壓力。


這些阻力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考慮是否要放棄。但正是這些挑戰,才讓我們不斷學習與成長。


▋誘因是你的前進動力


當初選擇進入研究所,你一定有一些明確的動機,無論是對學術領域的熱愛,還是希望取得學位後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這些誘因是你投入研究的重要推動力。每當你感受到壓力或阻力過大時,回想這些目標,就能讓你重新找到動力。


特別是在碩博士生涯中,你面臨的挑戰不只是學術上的,還有時間管理、壓力調適等多方面的問題。這時候,清楚的誘因能幫助你堅持下去,保持目標感。


▋研究進展是一場拔河比賽


無論是實驗結果不如預期,還是投稿期刊被退稿,你的研究計畫進度其實就像是一場「阻力」與「誘因」的拔河比賽。阻力可能讓你放慢腳步甚至停滯不前,但誘因則會不斷提醒你繼續前進。每次面對阻力的時候,你都有機會更深入了解自己研究的本質,找到更好的解決方式。


計畫的每一步進展,都不應該被看作是成敗的判斷,而是你在研究道路上持續努力的一部分。


▋成功與失敗之間的灰色地帶


研究生涯的成功,並非一夕之間的結果,而是在不斷的修正與學習中累積的。成功與失敗不是二分法,它們之間有大量的灰色地帶。這些「未完成但有進展」的時刻,也是一種重要的成就,能讓你朝著目標穩步前進。


碩博士生的研究計畫總是充滿挑戰,但請記住,計畫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於你如何在阻力與誘因之間找到平衡,並不斷堅持下去。只要你持續努力,研究的進展將是漸進而有力的,每一個克服阻力的時刻,都是向成功邁進的一步。

430會員
1.6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現代社會提供了無數的選擇和誘惑,特別對碩博士生來說,在追求學術目標的同時,也面臨著外界資訊和欲望的無處不在。Michael Easter 在他的書《Scarcity Brain》中列出了現代人「不滿足」的五大來源,這些現象對於埋首研究的碩博士生來說,可能尤為深刻。 ▌碩博士生的「不滿足」來
「人人都能說故事。」 「最大的挑戰,你需要將你的理解“轉譯 Translate”進入故事。」 「第一個挑戰,是討論故事會用到的術語:"情節升溫 Rising Action", "高潮 Climax", "逐步複雜化 Progressive Complication", "結局 Den
1. 只閱讀文章卻沒有記錄自己的觀點 許多碩博士生在閱讀學術文章時,習慣只是看完內容,並沒有主動去思考和記錄讀到的重點或有啟發的觀點。這樣的方式讓閱讀變得很被動,時間一久,很容易忘記自己曾經思考過的想法,對未來的研究或論文寫作幫助不大。實際上,隨時記錄自己的想法,不僅能幫助整理思路,
在當今快速變遷的AI時代,具備研究能力不僅是一種競爭優勢,更是每個人適應未來變化的核心能力。日本作者西尾泰和在《エンジニアの知的生産術》一書中,提出了一個簡潔而有效的學習框架,這個框架分為三個循環階段:具體、抽象和應用,並由幹勁推動循環不斷前進。這個框架不僅能夠應用於工程師的學習,也適合我們在學術研
今天在行銷課堂上學到的STP分析,讓我發現這個行銷理論不僅適用於商業領域,對學術研究和論文寫作也同樣適合。STP分析的核心概念——市場細分(Segmentation)、目標市場選擇(Targeting)以及市場定位(Positioning)——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規劃研究的讀者群和論文的貢獻定位
作為碩博士生,無論是完成實驗、寫論文還是準備報告,準確估計每個任務所需的時間是成功完成計畫的關鍵之一。日本作者吉武麻子在其著作《目標や夢が達成できる 1年・1カ月・1週間・1日の時間術》中,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計畫失敗的常見原因,是對任務所需時間的估計不準確。 ▋為何時間估計這麼難?
現代社會提供了無數的選擇和誘惑,特別對碩博士生來說,在追求學術目標的同時,也面臨著外界資訊和欲望的無處不在。Michael Easter 在他的書《Scarcity Brain》中列出了現代人「不滿足」的五大來源,這些現象對於埋首研究的碩博士生來說,可能尤為深刻。 ▌碩博士生的「不滿足」來
「人人都能說故事。」 「最大的挑戰,你需要將你的理解“轉譯 Translate”進入故事。」 「第一個挑戰,是討論故事會用到的術語:"情節升溫 Rising Action", "高潮 Climax", "逐步複雜化 Progressive Complication", "結局 Den
1. 只閱讀文章卻沒有記錄自己的觀點 許多碩博士生在閱讀學術文章時,習慣只是看完內容,並沒有主動去思考和記錄讀到的重點或有啟發的觀點。這樣的方式讓閱讀變得很被動,時間一久,很容易忘記自己曾經思考過的想法,對未來的研究或論文寫作幫助不大。實際上,隨時記錄自己的想法,不僅能幫助整理思路,
在當今快速變遷的AI時代,具備研究能力不僅是一種競爭優勢,更是每個人適應未來變化的核心能力。日本作者西尾泰和在《エンジニアの知的生産術》一書中,提出了一個簡潔而有效的學習框架,這個框架分為三個循環階段:具體、抽象和應用,並由幹勁推動循環不斷前進。這個框架不僅能夠應用於工程師的學習,也適合我們在學術研
今天在行銷課堂上學到的STP分析,讓我發現這個行銷理論不僅適用於商業領域,對學術研究和論文寫作也同樣適合。STP分析的核心概念——市場細分(Segmentation)、目標市場選擇(Targeting)以及市場定位(Positioning)——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規劃研究的讀者群和論文的貢獻定位
作為碩博士生,無論是完成實驗、寫論文還是準備報告,準確估計每個任務所需的時間是成功完成計畫的關鍵之一。日本作者吉武麻子在其著作《目標や夢が達成できる 1年・1カ月・1週間・1日の時間術》中,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計畫失敗的常見原因,是對任務所需時間的估計不準確。 ▋為何時間估計這麼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1. 掌握學習的三階段循環: - 學習的過程應包括具體階段、抽象階段和應用階段。具體階段是情報收集和紀錄體驗,學生應該積極收集相關資訊並詳細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抽象階段是抽象化、模型化和發現模式,這時候要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抽象的模型和發現其中的規律。應用階段是實踐和檢證,將所學知識
1. 認為研究計畫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 許多研究生在開始一個研究計畫時,常常認為這個計畫只有兩種結果:成功或者失敗。然而,現實情況中,研究計畫的成敗往往不是如此簡單。研究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阻力和挑戰,同時也會有各種誘因和機會出現。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不斷調整和改進,而不是僅僅看重最終結果。
1. 全面理解研究工作的不同階段: - 研究工作通常可以分為八個主要階段:A. 問題提起(思考等級),B. 探檢(經驗等級),C. 觀察(經驗等級),D. 發想(思考等級),E. 採取假說,推論(思考等級),F. 實驗計畫(經驗等級),G. 觀察(經驗等級),H. 檢證(思考等級)。每個階段
1. 設立過於模糊的目標: - 許多大學生在設定目標時,並沒有清晰具體的認識,這會導致後續行動缺乏方向。例如,一些學生可能只知道自己想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但並不明確自己想要達到的具體成果,結果在研究過程中迷失方向。 2. 制定過於僵化的計畫: - 制定計畫是重要的,但計畫過於詳
剛開始唸博士的時候,做實驗總會有種神奇的心態,就是覺得自己設計的實驗一定有道理,還沒找到特別好的結果,可能只是某個設定不對,只要我加班加點,各種嘗試,一定可以突破!然而,這就是博士生會有的「盲目的自信」。當自己能開始想Idea,想實驗的設計時,都會想要自己的實驗能有個驚天動地的發現。
為什麼說簡單到複雜也要,複雜到簡單也要呢?其實,更精確的答案應該是:研究的問題描述要簡化,從複雜到簡單比較好;而研究的解決方案要深化,從簡單到有意義的複雜會比較好。然而,剛開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常常是相反的:研究的問題從簡單變成複雜,偏離現實狀況;研究的解法卻從複雜變簡單,得到文獻裡早有的答案。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努力就是,只要騙到人相信這個價值觀,那他就可以很輕鬆。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1. 掌握學習的三階段循環: - 學習的過程應包括具體階段、抽象階段和應用階段。具體階段是情報收集和紀錄體驗,學生應該積極收集相關資訊並詳細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抽象階段是抽象化、模型化和發現模式,這時候要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抽象的模型和發現其中的規律。應用階段是實踐和檢證,將所學知識
1. 認為研究計畫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 許多研究生在開始一個研究計畫時,常常認為這個計畫只有兩種結果:成功或者失敗。然而,現實情況中,研究計畫的成敗往往不是如此簡單。研究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阻力和挑戰,同時也會有各種誘因和機會出現。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不斷調整和改進,而不是僅僅看重最終結果。
1. 全面理解研究工作的不同階段: - 研究工作通常可以分為八個主要階段:A. 問題提起(思考等級),B. 探檢(經驗等級),C. 觀察(經驗等級),D. 發想(思考等級),E. 採取假說,推論(思考等級),F. 實驗計畫(經驗等級),G. 觀察(經驗等級),H. 檢證(思考等級)。每個階段
1. 設立過於模糊的目標: - 許多大學生在設定目標時,並沒有清晰具體的認識,這會導致後續行動缺乏方向。例如,一些學生可能只知道自己想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但並不明確自己想要達到的具體成果,結果在研究過程中迷失方向。 2. 制定過於僵化的計畫: - 制定計畫是重要的,但計畫過於詳
剛開始唸博士的時候,做實驗總會有種神奇的心態,就是覺得自己設計的實驗一定有道理,還沒找到特別好的結果,可能只是某個設定不對,只要我加班加點,各種嘗試,一定可以突破!然而,這就是博士生會有的「盲目的自信」。當自己能開始想Idea,想實驗的設計時,都會想要自己的實驗能有個驚天動地的發現。
為什麼說簡單到複雜也要,複雜到簡單也要呢?其實,更精確的答案應該是:研究的問題描述要簡化,從複雜到簡單比較好;而研究的解決方案要深化,從簡單到有意義的複雜會比較好。然而,剛開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常常是相反的:研究的問題從簡單變成複雜,偏離現實狀況;研究的解法卻從複雜變簡單,得到文獻裡早有的答案。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努力就是,只要騙到人相信這個價值觀,那他就可以很輕鬆。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