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115):天生德於予—孔子的天命觀

更新於 2024/10/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第七)。


raw-image

 

桓魋(tuí):宋國大夫,是宋桓公的後代,當時正輔佐宋景公,權勢很大。聽說孔子投奔宋國而來,擔心齊景公重用孔子及其弟子,會削弱他的權勢,就派人阻止孔子一行進入宋國。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的稍為詳細些,『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還在路途中,正與弟子在棵大樹下習禮,為進入宋國做點準備工作。桓魋派人來搞破壞,把大樹砍了,以此警告孔子不得進入宋國。孔子遭此突然襲擊,明白再往前走會有生命危險,就只得放棄投奔宋景公的打算,另謀他路。

 

逃離的路途中,孔子不慌不忙,弟子擔心桓魋的人會來追殺,就勸孔子走快些。於是孔子說,『傳道布德是上天賦予我的使命,我的生命什麼時候終結也是上天決定的,桓魋又能拿我怎麼樣呢!』讓弟子們放寬心,我自有天命,我知道我的天命。也可能孔子料定桓魋的目的只是阻止他,並不是非要殺他,離開了就不會有生命危險。但正好說個漂亮話,何樂而不為呢!

 

孔子還有次危急時刻,被匡人圍困,也如此自許。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第九)。

 

《史記•孔子世家》說是孔子要去陳國,打從宋國匡地經過。匡人誤認孔子為魯國權臣陽虎,兩人長得像,而陽虎曾經霸淩匡人。今番仇人送上門來,正好報仇雪恨,於是將孔子一行圍困。逃離過程中,顏淵和孔子走散,再相聚時,孔子說:『吾以汝為死矣。』顏淵回答到:『子在,回何敢死!』(先進第十一)

 

遭此厄運,弟子們很擔心孔子的安危。孔子於是寬慰他們道:『文王既死,其文化遺產難道就沒流傳於今了嗎!如果天意欲喪此文脈,不會使讓我這個後死者得知此道。既然天意不欲喪此文脈,要讓我來傳承,匡人又能把我怎樣?』  

 

還有一處對話,孔子也是這種看得開的態度。道由天定,命由天定。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憲問第十四)

 

愬(sù),同『訴』,說壞話;固,已經;志,專於;肆,陳屍示眾。公伯寮和子服景伯,皆人名。他倆與子路一同為季孫氏做事,而子路的背後則是孔子。孔子通過子路來推行他的治國理念和政策。所以,公伯寮越過子路,直接來和孔子商量對策。

 

公伯寮背著子路在季孫氏面前講子路的壞話。被子服景伯知道了,就跑來給孔子通風報信,說,『季孫氏已經子路起疑了,而偏聽偏信公伯寮。目前情況下,我的實力還能除掉他,陳其屍於集市或朝堂,將來就不好說了,如之何?』 這子服景伯不知是何居心,可能是想挑撥孔子一派與公伯寮的矛盾,來聯合孔子除掉公伯寮。爭取得到孔子的同意,事成之後不要反對,解除後顧之憂。孔子政治上很老道,不會上套,維持三方平衡更穩妥。於是推託說,『我的仁道若能行,是天命;若不能行,也是天命。那不是公伯寮所能左右的』。這話說得也是,從現實層面,關鍵取決於季孫氏願不願意採用孔子的政策。何況還有天命。若天命欲行孔子之道,那阻擋者都會沒有好下場。

 

孔子多次提到天命。天命就是相信自己擔負著上天賦予的使命。孔子自述『五十而知天命』,在五十歲時認識到了自己的使命。孔子還說過,『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堯曰第二十);『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季氏第十六)。君子要認識到自己的使命並服從自己的使命。而使命必須用生命來履行,因而天命也包含有命數的意思。

 

2021年3月13日

 

avatar-img
90會員
329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子不語怪,力,亂,神(述而第七)。  孔子有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七)。這裡又說孔子有四不語。第一不解釋自然界的怪異之事,洪水地震,日蝕月蝕等;二不推崇武功蠻力,刺客、劍俠,力士之類不入孔子法眼;三不談論淫亂之事;四是不信鬼神,但孔子會利用民眾敬奉鬼神的心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述而第七)。  這句話,歷來解讀也是沒講清楚。  孔子晚年詮釋《周易》,《易傳》相傳是孔子所作,這有相當大的可信度。《易傳》由十篇文章組成,包括《繫辭傳》上下篇,《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說卦
子之所慎:齊,戰,疾(述而第七)。  孔子弟子日常所見,孔子對齋戒,戰爭和疾病這三件事特別慎重。孔子慎重對待的事當然不止這三件事,比如去拜見魯國或其它國家的國君,也一定非常小心謹慎。弟子們唯獨強調這三件事,不知道是什麼緣由。
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學生,孔子對他全是表揚的話;第二喜歡的學生是子路,卻批評多表揚少。兩位弟子時常陪伴在孔子身邊,一個與孔子切磋道德學問,教學相長;一個鞍前馬後為孔子打理各種事務。  前面一段,孔子曾問他們各自的志向。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公冶長第五)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述而第七)。  束,捆在一起,十支為一束。修,同脩,幹肉。估計類似於現在的臘肉。孔子這句話像是自我辯解,像是在說,我可沒有虧待你們這些學生。凡是自行給我十條肉的學生,我沒有不教導他們的。你們的學費沒有白交。
子曰:『志于道,據於德,依于仁,游於藝』(述而第七)。  這句話言簡意廣。但孔子是對誰而言?沒有記明。簡單一想,就會明白這是孔子對士的要求。前面出現過,『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論語》中提到君子的條目很多,而提到士的條目比較少
子不語怪,力,亂,神(述而第七)。  孔子有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七)。這裡又說孔子有四不語。第一不解釋自然界的怪異之事,洪水地震,日蝕月蝕等;二不推崇武功蠻力,刺客、劍俠,力士之類不入孔子法眼;三不談論淫亂之事;四是不信鬼神,但孔子會利用民眾敬奉鬼神的心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述而第七)。  這句話,歷來解讀也是沒講清楚。  孔子晚年詮釋《周易》,《易傳》相傳是孔子所作,這有相當大的可信度。《易傳》由十篇文章組成,包括《繫辭傳》上下篇,《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說卦
子之所慎:齊,戰,疾(述而第七)。  孔子弟子日常所見,孔子對齋戒,戰爭和疾病這三件事特別慎重。孔子慎重對待的事當然不止這三件事,比如去拜見魯國或其它國家的國君,也一定非常小心謹慎。弟子們唯獨強調這三件事,不知道是什麼緣由。
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學生,孔子對他全是表揚的話;第二喜歡的學生是子路,卻批評多表揚少。兩位弟子時常陪伴在孔子身邊,一個與孔子切磋道德學問,教學相長;一個鞍前馬後為孔子打理各種事務。  前面一段,孔子曾問他們各自的志向。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公冶長第五)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述而第七)。  束,捆在一起,十支為一束。修,同脩,幹肉。估計類似於現在的臘肉。孔子這句話像是自我辯解,像是在說,我可沒有虧待你們這些學生。凡是自行給我十條肉的學生,我沒有不教導他們的。你們的學費沒有白交。
子曰:『志于道,據於德,依于仁,游於藝』(述而第七)。  這句話言簡意廣。但孔子是對誰而言?沒有記明。簡單一想,就會明白這是孔子對士的要求。前面出現過,『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論語》中提到君子的條目很多,而提到士的條目比較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大舜如果碰到當面順從他的臣子,會引以為戒。孔子如果碰到討好他的人,會生氣氣。如果你們願意聽聽我真正的想法,就讓我來說一下吧。 天地洪荒之始,人們的智慧剛開。 三皇五帝承繼了上天的旨意(原文寫符籙,很有趣),夏朝跟商朝也按照著過去的經典行事。 然而……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第三)。 定公,魯國國君。『定』是他死後的諡號,是個美諡。據《周公諡法》,『大慮靜民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大慮曰定,安民法古曰定』。  魯定公問君臣相處之道,孔子認為,君指派
Thumbnail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第三)。 孔子進太廟當差,東問西問。這就有人說閒話了,『誰說這個來自鄹(zōu)邑的年輕人知禮呀?他進了太廟,事事不懂,要求問他人』。孔子聽到後就高深莫測地回答道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左 傳 【陰飴甥對秦伯】     秦國攻晉,擄晉惠公。     晉國大夫陰飴甥前往秦國求和。     秦伯問:「晉國內部和睦嗎?」     陰飴甥說:「不和睦。平民認為一定要為晉惠公報仇。士大夫們知道晉惠公的過失,認為秦國一定會放回惠公,要報答秦國的恩德。因此不和。」     秦伯又問:「
左 傳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齊桓公率諸侯之軍南下攻楚,楚國派使者晉見,說「我在南,你在北,兩不相干。為何派兵來?」,管仲說:「楚國不進貢,周天子祭祀時沒有苞茅,昭王南征又沒有回去,所以來討伐。」楚使者說:「沒有進貢是我們的錯,昭王的事我們不知」。聯軍又往前進逼,楚王派屈完出使,齊桓公把軍
Thumbnail
從周平王晚年打算削減鄭莊公的權力以來,到周桓王執政的第五年,終於任命虢公忌父為卿士。鄭莊公自然知道桓王想以虢公來取代自己,同年,鄭莊公就引領齊僖公一起朝覲天子了。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大舜如果碰到當面順從他的臣子,會引以為戒。孔子如果碰到討好他的人,會生氣氣。如果你們願意聽聽我真正的想法,就讓我來說一下吧。 天地洪荒之始,人們的智慧剛開。 三皇五帝承繼了上天的旨意(原文寫符籙,很有趣),夏朝跟商朝也按照著過去的經典行事。 然而……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第三)。 定公,魯國國君。『定』是他死後的諡號,是個美諡。據《周公諡法》,『大慮靜民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大慮曰定,安民法古曰定』。  魯定公問君臣相處之道,孔子認為,君指派
Thumbnail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第三)。 孔子進太廟當差,東問西問。這就有人說閒話了,『誰說這個來自鄹(zōu)邑的年輕人知禮呀?他進了太廟,事事不懂,要求問他人』。孔子聽到後就高深莫測地回答道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左 傳 【陰飴甥對秦伯】     秦國攻晉,擄晉惠公。     晉國大夫陰飴甥前往秦國求和。     秦伯問:「晉國內部和睦嗎?」     陰飴甥說:「不和睦。平民認為一定要為晉惠公報仇。士大夫們知道晉惠公的過失,認為秦國一定會放回惠公,要報答秦國的恩德。因此不和。」     秦伯又問:「
左 傳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齊桓公率諸侯之軍南下攻楚,楚國派使者晉見,說「我在南,你在北,兩不相干。為何派兵來?」,管仲說:「楚國不進貢,周天子祭祀時沒有苞茅,昭王南征又沒有回去,所以來討伐。」楚使者說:「沒有進貢是我們的錯,昭王的事我們不知」。聯軍又往前進逼,楚王派屈完出使,齊桓公把軍
Thumbnail
從周平王晚年打算削減鄭莊公的權力以來,到周桓王執政的第五年,終於任命虢公忌父為卿士。鄭莊公自然知道桓王想以虢公來取代自己,同年,鄭莊公就引領齊僖公一起朝覲天子了。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