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度壓縮的時間內,以近乎腦力激盪的方式撰寫論文,往往適得其反。在那樣的狀態下,心裡想著的是「趕快寫出來」,卻少了「反覆思考」的過程。
自己在還是研究生時的切身經驗是,每到學期末要撰寫報告時,先是從圖書館借出相關的書,上網下載相關的論文,然後想想有什麼題目可以寫。資料稍微整理後,打開Word,從第一個字開始寫。一邊寫,一邊讀,一邊想,其結自然就是熬夜爆肝。關於這個現象,我的一個老師曾說,「期末寫報告,總以為自己寫得真好,但三天後就不想再看了」。
從學校離開而進入博士後研究的階段後,為了應付生活各方面的事務,感覺到時間不如當學生時來得充裕,才意識到不可能每次寫論文都這樣做。難道爆肝一輩子?(如果我一直做學者的工作的話)
經過摸索與練習,漸漸地體會到,想法的形成是需要醞釀的,而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式的直覺反應。當一個模糊的想法被以文字表達出來時,可能會發現,它其實可以被拆解為數個更小的部分。而當想法被拆解為較小的單位時,反倒較能刺激聯想,衡量那些較小的單位與其他既有所知的關聯,從而拓展思考的深度。
拆解模糊的想法,有助於我們觀察它能夠如何作為探究問題的起點,並讓自己的知識樹生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