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創新裝置的卡片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說到思考,容易想到的是「動腦」,因而可能直覺地認為那是一個在腦海中的神秘活動。然而,從卡片筆記的角度而言,思考不僅是指一種我們有意識到的、在腦海中進行的活動,同時也是關於將許多思考的片段記錄下來,使我們能透過看到自己所累積的思考片段以促進更進一步的探索。

倘若思考只是在腦海中進行的活動,我們每一次的思考就容易僅聚焦在特定的問題或要點上,較難進行聯想。相反地,倘若依據過往所累積的碎片來輔助,我們對於問題的探索不僅較有效率,且能夠因此催生出更多的創意。

僅在腦海中想,沒有將其轉化為可見的文字,下一次要思考同一個問題時,我們就可能因為遺忘或印象模糊而得「重新來過」,這對於時間、精力都是耗費。每當我們回顧思考的碎片,往往能夠刺激思考,並藉由卡片來建構我們個人的知識路徑。

「在操作卡片的過程中,最最重要的是重新組合。⋯⋯屆時,我們要當即將這一新的發現寫成新的卡片。這個時候,同樣的材料通過不同形式的重新組合,可能進一步又有了新的發現。這並不是知識的單純積累作業,而是一種智識創新作業。與其說卡片是一種積累裝置,倒不如說它是一種創新裝置。」(梅棹忠夫,《智識的生產技術》,簡體中譯本,頁60)
    一個在大學兼任通識課教學的打工仔 偶爾寫點教學或自學的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般談到文章寫作,總是容易聯想到寫作技巧,但遲遲無法動筆撰寫、報告或論文難產的原因,是思路尚未被清楚地歸納。梅棹忠夫使用的「小札法」,即是為了應付歸納思路所需的技巧。這個技巧的目的在於讓大腦與卡片互動,形成值得傳遞的內容。
    梅棹忠夫強調,將想法形諸文字,寫成筆記卡片,可以作為自我檢驗是否理解的方法。無獨有偶,德國社會學家盧曼也談過這點。或許,撰寫筆記卡片反映出在個人電腦出現以前,學者們如何進行智識生產的共通方法(當然,每個學者的具體操作可能都有不同)。 盧曼在〈學習如何閱讀〉一文中(https://luhmann.s
    科技的進展,加速了學習流程的順暢,但可能不會改變其本質。
    以前我還是學生時,總覺得找了很多相關的資料,就一股腦地想要全部寫出來,「想到哪就寫到哪」,頗有成就感。然而,當我開始兼課教書、批改學生的報告時,才意識到有關聯的資料必須經過梳理,才可能變成有邏輯的內容。無論是當年的我,還是現在的學生其實都會遇到的共同問題。
    今天傍晚上課時,與同學們討論一個我自己曾面臨過的問題:關於撰寫報告,我們都學過方法,但為何我們在寫報告時,還是感覺到很困難?似乎我們也不易寫出讓人感覺有趣、有創意的內容? 我請同學們回想撰寫報告的經驗。一些同學們表示,關於如何撰寫報告的格式,以前在高中時都有學過,但當自己要操作時,還是覺得很困難。
    在學習活動中導入AI,關鍵在於認知到「學習體驗」所包含的諸多環節,如何提問、如何分析、如何檢核等,皆是構成完整的學習流程不可或缺的東西,而AI應該被用來強化這些體驗,不是取代其中的某個環節。學習所涉及的所有環節,沒有任何一個可被AI取代。
    一般談到文章寫作,總是容易聯想到寫作技巧,但遲遲無法動筆撰寫、報告或論文難產的原因,是思路尚未被清楚地歸納。梅棹忠夫使用的「小札法」,即是為了應付歸納思路所需的技巧。這個技巧的目的在於讓大腦與卡片互動,形成值得傳遞的內容。
    梅棹忠夫強調,將想法形諸文字,寫成筆記卡片,可以作為自我檢驗是否理解的方法。無獨有偶,德國社會學家盧曼也談過這點。或許,撰寫筆記卡片反映出在個人電腦出現以前,學者們如何進行智識生產的共通方法(當然,每個學者的具體操作可能都有不同)。 盧曼在〈學習如何閱讀〉一文中(https://luhmann.s
    科技的進展,加速了學習流程的順暢,但可能不會改變其本質。
    以前我還是學生時,總覺得找了很多相關的資料,就一股腦地想要全部寫出來,「想到哪就寫到哪」,頗有成就感。然而,當我開始兼課教書、批改學生的報告時,才意識到有關聯的資料必須經過梳理,才可能變成有邏輯的內容。無論是當年的我,還是現在的學生其實都會遇到的共同問題。
    今天傍晚上課時,與同學們討論一個我自己曾面臨過的問題:關於撰寫報告,我們都學過方法,但為何我們在寫報告時,還是感覺到很困難?似乎我們也不易寫出讓人感覺有趣、有創意的內容? 我請同學們回想撰寫報告的經驗。一些同學們表示,關於如何撰寫報告的格式,以前在高中時都有學過,但當自己要操作時,還是覺得很困難。
    在學習活動中導入AI,關鍵在於認知到「學習體驗」所包含的諸多環節,如何提問、如何分析、如何檢核等,皆是構成完整的學習流程不可或缺的東西,而AI應該被用來強化這些體驗,不是取代其中的某個環節。學習所涉及的所有環節,沒有任何一個可被AI取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所謂有意識的生活,是在他人的決定影響我們之前,為自己做主的本事。釐清超載思緒,化想法為行動,專注最重要的事,設計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頭腦運作原理一直是人類科學研究的重點。作者從頭腦記憶區分為兩種類型的角度來說明會記得與會忘記的技能。進一步闡述要如何從養成學習投入習慣以及利用金錢賦予價值的角度來有效學習。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一開始看到“多元思維”這個詞的時候,就想要借這本書來看,想知道如何啟動思考馬達! 作者提出利用提問→搜尋→結論→輸出四個步驟啟動思考馬達,讓我們能加深重要資訊的印象及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以下是我的閱讀心得: A.啟動思考馬達的步驟 •提問 提問是思考的起手式,一個好的問題能帶給人們良性的思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
    Thumbnail
    記憶與療癒文章探討了左腦與右腦不同箱子中的記憶概念。這篇文章闡述了過去經驗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與情感,以及如何接受清理技術來平衡左腦的邏輯記憶與右腦的靈感。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所謂有意識的生活,是在他人的決定影響我們之前,為自己做主的本事。釐清超載思緒,化想法為行動,專注最重要的事,設計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頭腦運作原理一直是人類科學研究的重點。作者從頭腦記憶區分為兩種類型的角度來說明會記得與會忘記的技能。進一步闡述要如何從養成學習投入習慣以及利用金錢賦予價值的角度來有效學習。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一開始看到“多元思維”這個詞的時候,就想要借這本書來看,想知道如何啟動思考馬達! 作者提出利用提問→搜尋→結論→輸出四個步驟啟動思考馬達,讓我們能加深重要資訊的印象及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以下是我的閱讀心得: A.啟動思考馬達的步驟 •提問 提問是思考的起手式,一個好的問題能帶給人們良性的思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
    Thumbnail
    記憶與療癒文章探討了左腦與右腦不同箱子中的記憶概念。這篇文章闡述了過去經驗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與情感,以及如何接受清理技術來平衡左腦的邏輯記憶與右腦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