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技能突破研究瓶頸:3 步驟,助你進入高效研究狀態】

更新於 2024/10/1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碩博士的研究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

即使掌握了大量的理論知識,在面對壓力或挑戰時,卻無法穩定發揮或交付成果。

這種情況,不只是因為缺乏學校傳授的知識,而是少了「在實戰中發揮技能」的訓練。

我從 Matt Beane 的《The Skill Code: How to Save Human Ability in an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中,找到了解釋這種問題的關鍵點,並整理了三個步驟,幫助你將所學化為穩定的「輸出能力」,提升研究效能。

raw-image



▋常見錯誤 1:過度依賴理論,不注重實作

你可能在課堂上學會了大量的研究理論與方法,但真正遇到研究瓶頸或計劃中斷時,無法即刻拿出解決方案。這代表,你的技能還停留在「概念」階段,而未能轉化為「壓力下的穩定發揮」。

▋常見錯誤 2:沒有有效利用「師徒關係」

在碩博士研究中,我們常依賴指導教授和同儕的幫助。然而,許多學生的問題是:

只想「吸收知識」,而忽略了「主動參與」,沒有和指導者建立起真正的合作關係(即 Beane 所說的 Expert-Novice Bond)。這讓你錯失了在實踐中提升技能的寶貴機會。

▋常見錯誤 3:模擬環境無法培養實戰能力

過度依賴課堂練習與模擬,讓你對研究工作有一種「安全假象」。但實際上,在壓力下完成研究任務(如發表論文、趕進度)需要的不只是理論,更需要在變數重重的情境中快速調整的能力。


3 步驟:如何穩定提升研究技能

步驟 1:建立「壓力訓練」場域

學校的練習永遠無法模擬真正的研究壓力。因此,你需要創造一些「壓力情境」,主動把自己放入逼迫輸出的環境。

  • 每週設定一個小型研究輸出:設計一個你可以在 2-3 天內完成的小實驗或小報告,並強制自己在期限內完成,無論成果如何。
  • 參加定期的進度報告會議:積極參與實驗室內部或學術社群的報告活動,習慣在公開場合闡述自己的研究進展。這能鍛鍊你在壓力下思考並快速組織語言的能力。

重點在於,與其等到期末或論文截稿前再進行大量輸出,不如平時就養成小步快跑的習慣,讓壓力成為常態。


步驟 2:主動建立「師徒協作」關係

在碩博士生活中,你的導師或學長姐就是你能夠學習的重要「專家」。但學習不是單向吸收,而是要進行雙向合作。

  • 主動尋求參與機會:不僅是請求指導,還要詢問是否有實驗或計劃能讓你參與進去,甚至是分擔對方的工作。
  • 持續給予回饋,促進雙向交流:與導師或學長姐合作時,定期提供自己的觀察和成果,建立雙向的互動,這能幫助你更快掌握他們的方法論和思維模式。

合作不僅能讓你提升技能,更能讓你在真實情境中磨練在壓力下工作的能力。


步驟 3:從「文化」轉向「文明」心態

文化是個人的習慣或社群的價值觀,可能讓你感覺歸屬感,但研究需要更高層次的「文明」心態。文明代表的是高效合作,能在多元的背景下共同完成目標。

  • 建立跨領域交流的習慣:不要只待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中,多與不同專業的同學或研究者討論問題,嘗試用他們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課題。
  • 養成分享與反思的習慣:文明的進步來自於知識的分享與不斷反思。你可以嘗試用社群文章或報告,定期記錄自己的研究心得,讓他人成為你的回饋來源。

這種心態能讓你更好地與不同背景的研究者合作,也能讓你快速適應各種挑戰,提升研究工作的效率。


結語

碩博士研究的生活,經常充滿著挑戰與壓力,但這些壓力其實是幫助我們成長的最好場域。

透過建立「壓力訓練」場域、主動參與「師徒協作」、以及培養「文明心態」,你將能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能在壓力下穩定輸出的實戰能力。

當你能在關鍵時刻冷靜交付成果時,你不僅成為了自己領域中的專家,更在為整個研究社群的「文明」做出貢獻。

這就是 Matt Beane 的觀點帶給我們的啟發:學習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知道,而是為了讓你在面對挑戰時,能穩定交出結果。

avatar-img
521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聊一聊由Steve Pereira[1]與Andrew Davis[2]於2024年5月14日出版的, "Flow Engineering: From Value Stream Mapping to Effective Action"[3]。 這本書討論的主題很有意思,就是「成功
作為碩博士生,面對繁忙的研究與課業壓力,設計一個高效且讓自己滿意的工作流程至關重要。「峰終定律」這個心理學原則,強調我們對一段經歷的記憶主要取決於當中的「高峰時刻」和「結束時的感受」,這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優化一天的學習與研究體驗。 接下來,我將分享如何利用「峰終定律」來設計出滿足且充
1. 無法維持規律且有效的工作節奏: - 許多學生沒有固定的工作作息,常常今天熬夜拼命工作,隔天又拖延或乾脆不做事,這樣的工作節奏容易讓效率忽高忽低,最終影響研究的整體進度。建立固定的工作時間,像是每天固定幾個工作時段,可以幫助保持專注度,長期來看更能提升產出。 2. 缺乏清晰的工
在碩博士研究階段,如何有效管理多個專案和學生進度,成為導師或研究者的重要挑戰之一。日本作家坪谷邦生在他的著作《図解 目標管理入門》中詳細介紹了OKR(Objective and Key Results)方法,讓我對這個目標管理技術有了更深的理解。OKR 不僅能幫助企業實現目標,對於學術領域的研究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寫作和學習是學術生活的核心,但最大的挑戰往往不是「開始」,而是「持續」。日本作家井上新八在他的著作《「やりたいこと」も「やるべきこと」も全部できる! 続ける思考》中提到,養成能持續的習慣,從「有意識去做小事」開始。這段話讓我反思自己的寫作與學習習慣,並分享我目前使用的「寫作日曆
碩博士生經常面臨一個挑戰:如何將自己的研究轉化為具有商業價值的創新?在學術與產業之間,往往存在一條鴻溝。日本作者吉田将英提出的「8個問題框架」是一個有效的工具,幫助我們思考如何打破這條鴻溝,創造出具有社會價值的創新。 這個框架的重點,是通過拆解需求方與供給方的關係,發現創新的切入點。它讓我
今天聊一聊由Steve Pereira[1]與Andrew Davis[2]於2024年5月14日出版的, "Flow Engineering: From Value Stream Mapping to Effective Action"[3]。 這本書討論的主題很有意思,就是「成功
作為碩博士生,面對繁忙的研究與課業壓力,設計一個高效且讓自己滿意的工作流程至關重要。「峰終定律」這個心理學原則,強調我們對一段經歷的記憶主要取決於當中的「高峰時刻」和「結束時的感受」,這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優化一天的學習與研究體驗。 接下來,我將分享如何利用「峰終定律」來設計出滿足且充
1. 無法維持規律且有效的工作節奏: - 許多學生沒有固定的工作作息,常常今天熬夜拼命工作,隔天又拖延或乾脆不做事,這樣的工作節奏容易讓效率忽高忽低,最終影響研究的整體進度。建立固定的工作時間,像是每天固定幾個工作時段,可以幫助保持專注度,長期來看更能提升產出。 2. 缺乏清晰的工
在碩博士研究階段,如何有效管理多個專案和學生進度,成為導師或研究者的重要挑戰之一。日本作家坪谷邦生在他的著作《図解 目標管理入門》中詳細介紹了OKR(Objective and Key Results)方法,讓我對這個目標管理技術有了更深的理解。OKR 不僅能幫助企業實現目標,對於學術領域的研究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寫作和學習是學術生活的核心,但最大的挑戰往往不是「開始」,而是「持續」。日本作家井上新八在他的著作《「やりたいこと」も「やるべきこと」も全部できる! 続ける思考》中提到,養成能持續的習慣,從「有意識去做小事」開始。這段話讓我反思自己的寫作與學習習慣,並分享我目前使用的「寫作日曆
碩博士生經常面臨一個挑戰:如何將自己的研究轉化為具有商業價值的創新?在學術與產業之間,往往存在一條鴻溝。日本作者吉田将英提出的「8個問題框架」是一個有效的工具,幫助我們思考如何打破這條鴻溝,創造出具有社會價值的創新。 這個框架的重點,是通過拆解需求方與供給方的關係,發現創新的切入點。它讓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投資新手大多從身邊市場開始著手,選擇台股市場入門,單筆投資或台股定期定額投資,隨著經驗累積,進入美股市場也是好選擇,這篇文章帶你前進美股投資,證券開戶選擇國內券商複委託,使用美股定期定額投資,並以國泰 CUBE App為例說明。 內容目錄: 1.一站式開戶:以國泰世華 CUBE App 為例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在學校教育中,我們往往學習各種概念知識和完成無數練習,但這些經驗卻無法完全準備我們應對真實世界的壓力和挑戰。美國作者Matt Beane在他的書《The Skill Code: How to Save Human Ability in an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中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1. 掌握學習的三階段循環: - 學習的過程應包括具體階段、抽象階段和應用階段。具體階段是情報收集和紀錄體驗,學生應該積極收集相關資訊並詳細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抽象階段是抽象化、模型化和發現模式,這時候要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抽象的模型和發現其中的規律。應用階段是實踐和檢證,將所學知識
1. 全面理解研究工作的不同階段: - 研究工作通常可以分為八個主要階段:A. 問題提起(思考等級),B. 探檢(經驗等級),C. 觀察(經驗等級),D. 發想(思考等級),E. 採取假說,推論(思考等級),F. 實驗計畫(經驗等級),G. 觀察(經驗等級),H. 檢證(思考等級)。每個階段
1. 不持續重複練習: - 許多研究生往往在學習新技能或開始新項目時,因為初期的困難和挫折而放棄。然而,真正的成長來自於持續的重複練習。比如,寫讀書筆記這項技能,需要不斷地記錄和反思,才能逐漸提高。正如投籃一樣,開始時可能很多球都投不進,但隨著練習次數增加,逐漸掌握了投籃的技巧,成功率自然也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1. 認為正式學習就是全部: - 許多學生以為只要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練習就足夠。然而,正式學習只是入門,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在壓力下,運用所學並交出成果。缺乏實戰經驗的學生常常在面臨現實問題時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投資新手大多從身邊市場開始著手,選擇台股市場入門,單筆投資或台股定期定額投資,隨著經驗累積,進入美股市場也是好選擇,這篇文章帶你前進美股投資,證券開戶選擇國內券商複委託,使用美股定期定額投資,並以國泰 CUBE App為例說明。 內容目錄: 1.一站式開戶:以國泰世華 CUBE App 為例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在學校教育中,我們往往學習各種概念知識和完成無數練習,但這些經驗卻無法完全準備我們應對真實世界的壓力和挑戰。美國作者Matt Beane在他的書《The Skill Code: How to Save Human Ability in an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中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1. 掌握學習的三階段循環: - 學習的過程應包括具體階段、抽象階段和應用階段。具體階段是情報收集和紀錄體驗,學生應該積極收集相關資訊並詳細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抽象階段是抽象化、模型化和發現模式,這時候要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抽象的模型和發現其中的規律。應用階段是實踐和檢證,將所學知識
1. 全面理解研究工作的不同階段: - 研究工作通常可以分為八個主要階段:A. 問題提起(思考等級),B. 探檢(經驗等級),C. 觀察(經驗等級),D. 發想(思考等級),E. 採取假說,推論(思考等級),F. 實驗計畫(經驗等級),G. 觀察(經驗等級),H. 檢證(思考等級)。每個階段
1. 不持續重複練習: - 許多研究生往往在學習新技能或開始新項目時,因為初期的困難和挫折而放棄。然而,真正的成長來自於持續的重複練習。比如,寫讀書筆記這項技能,需要不斷地記錄和反思,才能逐漸提高。正如投籃一樣,開始時可能很多球都投不進,但隨著練習次數增加,逐漸掌握了投籃的技巧,成功率自然也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1. 認為正式學習就是全部: - 許多學生以為只要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練習就足夠。然而,正式學習只是入門,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在壓力下,運用所學並交出成果。缺乏實戰經驗的學生常常在面臨現實問題時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