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人性多少有點變態,容易被受折磨後的創作吸引|英國國家藝廊《梵谷:詩人與戀人》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梵谷的《向日葵》被激進環保人士潑湯了⋯⋯ 這是我去看英國國家藝廊《梵谷:詩人與戀人》的時候,覺得有點困惑的地方,倫敦很多博物館都要安檢,但梵谷展卻不用?還好開展第一天我就去報到了,沒有被這個事件耽誤到。

如果腦袋空空,看什麼都是空空的。

這是這一趟到倫敦看了許多博物館,對自己很大的檢討。見證了,卻覺得自己好像只是一股腦地來,沒有把藝術家的生平、策展的理念摸得夠透,可惜了自己在現場的機會。

不過,我一直記得大學的老師告訴我們「看」有多重要,有時甚至比「畫」更重要。在看的過程中,會建立出每個人專屬的視覺資料庫,也培養對美的敏銳度,於是我嘗試從這個角度看梵谷展。

這是我輩子第一次看到梵谷的真跡,美術課上到印象派的時候,我常常被梵谷糾結的筆觸和濃烈的用色吸引,已經很熟悉他的繪畫語彙,真的看到本人的時候並沒有太多意外,但多了一個感受,是「重量」。

總覺得梵谷畫畫很用力,把顏料當成情緒,重重敲在畫布上,好像把畫畫當成一種打擊樂。正好呼應展牆上的一段話,是梵谷寫信給弟弟提到的內容:

In a painting I’d like to say something consoling, like a piece of music.

這次展品主要在 1890 年代,梵谷在南法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期間的創作(他是在1888年割掉自己的耳朵),所以這些創作對梵谷來說,真的具有自我治療的作用。比起最受歡迎的《向日葵》,最吸引我的是《在亞爾的臥室》。房間常常投射著一個人的心靈狀態,看見梵谷的房間,好像也能一窺他的內心世界。

我很喜歡這個版本處理木頭地板的方式,是用淺綠色和粉紅色,多了一些戀愛的感覺。梵谷一直很渴望被愛,導覽手冊更提到《臥室》共有三個版本,這個版本做得調整確實反映了他渴望陪伴的狀態。

在這檔展覽可以看到很多梵谷的經典名作,不禁感嘆這個階段的他是身心最受折磨,做出來的作品卻是最具影響力。我覺得人性多少是有點變態的,容易被別人受折磨後生產出來的東西所吸引。

記得好久以前看完孟克特展的心得也是這樣,比起在低潮時創作的《吶喊》,我更喜歡他康復後創作的《太陽》。雖然很遺憾,梵谷最後沒有好起來,但有機會的話,也想看看梵谷在相對快樂的時期所創作的作品吧!

即時更新 𝓕𝓸𝓵𝓵𝓸𝔀 𝓕𝓪𝓲𝓷 𝓙𝓲𝓷
上班是認真的專訪記者,下班是努力的小畫家。隨筆紀錄喜歡的展覽、空間或作品,分享採訪幕後的細思極恐。即時更新歡迎追蹤 IG @fainjinar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Underground從1863年通車,連座墊的織紋設計都充滿各種變化和故事,為什麼選擇絨布其實是考慮到倫敦冬天的氣候以及座位的舒適度,在店裡這塊絨布還開發出了抱枕、包包、帽子等設計
沒有參與到 THE ERAS TOUR 現場可能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之一,V&A館方公佈這檔泰勒絲服裝展後,內心就想雖然看不到本尊,但起碼能看到她穿過的服裝。
俗俗的觀光客如我,不免俗地要朝聖一些鎮館之寶,從沒想過自己看到《斷臂維納斯》和《勝利女神》這兩座破損嚴重的希臘雕塑後,竟激發出長年被完美主義綑綁的檢討。
對藝術家來說,在技術的山頂上競爭的就是創意了,那麼多繪畫技術高超的人,擺在一起看都差不多,而且再怎麼比都比不過隨便一台手機拍出來的照片。
原本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奇獸/動物的模型、標本及背後的故事,但奇獸的選擇和動物的連結性偏弱(事實上是有點凹),結果變成一個不能滿足哈迷的展,也不是一個夠有深度的生態展。
「妳覺得她喜歡自己的風格嗎?」朋友又是直擊靈魂的拷問,我回答,「一開始應該不喜歡吧?喜歡自己的風格就跟喜歡自己一樣困難,但如果畫了快一輩子,她應該找到了喜歡上自己的方法了,或許她把不喜歡的部分好好鎖在畫裡,可以快樂生活了。」
Underground從1863年通車,連座墊的織紋設計都充滿各種變化和故事,為什麼選擇絨布其實是考慮到倫敦冬天的氣候以及座位的舒適度,在店裡這塊絨布還開發出了抱枕、包包、帽子等設計
沒有參與到 THE ERAS TOUR 現場可能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之一,V&A館方公佈這檔泰勒絲服裝展後,內心就想雖然看不到本尊,但起碼能看到她穿過的服裝。
俗俗的觀光客如我,不免俗地要朝聖一些鎮館之寶,從沒想過自己看到《斷臂維納斯》和《勝利女神》這兩座破損嚴重的希臘雕塑後,竟激發出長年被完美主義綑綁的檢討。
對藝術家來說,在技術的山頂上競爭的就是創意了,那麼多繪畫技術高超的人,擺在一起看都差不多,而且再怎麼比都比不過隨便一台手機拍出來的照片。
原本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奇獸/動物的模型、標本及背後的故事,但奇獸的選擇和動物的連結性偏弱(事實上是有點凹),結果變成一個不能滿足哈迷的展,也不是一個夠有深度的生態展。
「妳覺得她喜歡自己的風格嗎?」朋友又是直擊靈魂的拷問,我回答,「一開始應該不喜歡吧?喜歡自己的風格就跟喜歡自己一樣困難,但如果畫了快一輩子,她應該找到了喜歡上自己的方法了,或許她把不喜歡的部分好好鎖在畫裡,可以快樂生活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探討了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的藝術創作及其對科學的熱愛,透過參觀達文西體驗展,深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及對人體的研究。文章中介紹了達文西的經典作品,如聖母頌報等,以及展覽中的沉浸式體驗,最終反思自身對生命的好奇心與追求知識的熱情。
Thumbnail
作者:亨德里克-房龍 譯者: 丁偉 出版社:好讀 出版日期:2005/06/15
Thumbnail
我欣賞的不是藝術品,而是它所表現與承載的美。___ 選自【美力覺醒】 林布蘭是17世紀荷蘭的畫家,曾在聖經浪子回頭的故事中,聽到人家提起過林布蘭浪子回頭的那幅畫,而後知道了那幅畫創作的時空背景後,感受又更不一樣了。而上圖林布蘭的自畫像,那是他離世前最後一幅的自畫像,有些憂傷,卻又感到平靜,沒有多加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參加由趨勢滙流人文書院舉辦的國家圖書館活動,題目是「焦慮時代-人文的追尋」,聆聽楊儒賓老師和紀金慶老師的精彩講座,深入探討新人文精神、人文的創造性,還有科學革命的誕生及其對現代世界的影響。活動心得分享在下方文章內容中。
Thumbnail
面對後現代以科學為名,以術語推論「論述絕對至上」,主張人文主義皆為意識形態,法國美學思想家迪迪–裕柏曼重回西方文學源頭-荷馬史詩,所描繪的「痛苦與慾望的迷霧」,試以生命激情的內涵,超越人類語言的形式,平反人文主義於文學與影像上,數千年的激情試煉。
Thumbnail
讀了半天《戰國文字通論》,有點累,於是找了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來讀⋯⋯
《文藝春秋》引起共鳴與同感並不意外。而且這種共鳴,所招喚起的情懷,在很大的程度上屬於「同代人」。就算不是標準文青——其中作者展現出一種承襲前代的廢材氣息(例如駱以軍?),卻也正是是這種「廢材」與「偏差」散出的寂寞氣息,形塑起這一代,甚至前溯與後推鄰近世代文青臉譜——,在接觸「漢聲小百科」、「林強
Thumbnail
回歸質樸,老詩詞與新創作會有什麼火花?請看這裡。 雜詩三首·其二 唐代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這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久居異鄉,突然遇見一位來自故鄉的朋友,心中自然充滿了對故鄉的關切。他急切地想知道故鄉的近況,於是便問道:“你從故鄉來,應該知道故鄉
Thumbnail
今天去國家圖書讀一讀「鳥頭先生」顧頡剛的書⋯⋯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探討了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的藝術創作及其對科學的熱愛,透過參觀達文西體驗展,深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及對人體的研究。文章中介紹了達文西的經典作品,如聖母頌報等,以及展覽中的沉浸式體驗,最終反思自身對生命的好奇心與追求知識的熱情。
Thumbnail
作者:亨德里克-房龍 譯者: 丁偉 出版社:好讀 出版日期:2005/06/15
Thumbnail
我欣賞的不是藝術品,而是它所表現與承載的美。___ 選自【美力覺醒】 林布蘭是17世紀荷蘭的畫家,曾在聖經浪子回頭的故事中,聽到人家提起過林布蘭浪子回頭的那幅畫,而後知道了那幅畫創作的時空背景後,感受又更不一樣了。而上圖林布蘭的自畫像,那是他離世前最後一幅的自畫像,有些憂傷,卻又感到平靜,沒有多加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參加由趨勢滙流人文書院舉辦的國家圖書館活動,題目是「焦慮時代-人文的追尋」,聆聽楊儒賓老師和紀金慶老師的精彩講座,深入探討新人文精神、人文的創造性,還有科學革命的誕生及其對現代世界的影響。活動心得分享在下方文章內容中。
Thumbnail
面對後現代以科學為名,以術語推論「論述絕對至上」,主張人文主義皆為意識形態,法國美學思想家迪迪–裕柏曼重回西方文學源頭-荷馬史詩,所描繪的「痛苦與慾望的迷霧」,試以生命激情的內涵,超越人類語言的形式,平反人文主義於文學與影像上,數千年的激情試煉。
Thumbnail
讀了半天《戰國文字通論》,有點累,於是找了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來讀⋯⋯
《文藝春秋》引起共鳴與同感並不意外。而且這種共鳴,所招喚起的情懷,在很大的程度上屬於「同代人」。就算不是標準文青——其中作者展現出一種承襲前代的廢材氣息(例如駱以軍?),卻也正是是這種「廢材」與「偏差」散出的寂寞氣息,形塑起這一代,甚至前溯與後推鄰近世代文青臉譜——,在接觸「漢聲小百科」、「林強
Thumbnail
回歸質樸,老詩詞與新創作會有什麼火花?請看這裡。 雜詩三首·其二 唐代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這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久居異鄉,突然遇見一位來自故鄉的朋友,心中自然充滿了對故鄉的關切。他急切地想知道故鄉的近況,於是便問道:“你從故鄉來,應該知道故鄉
Thumbnail
今天去國家圖書讀一讀「鳥頭先生」顧頡剛的書⋯⋯